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比尔·盖茨连续四年位居世界首富,可谓天下无人不识君。那么,他到底凭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呢?很多人认为:其领导的微软公司生产的商品极大地迎合了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们的需要,在世界市场上非常畅销,而他的商品,只不过是用聚碳酸酯做成的一张张光盘或软盘,每张的物质成本大约3元人民币,但市场价格却是高达几千元; 值钱的不是光盘或软盘本身,而是它承载的知识。正是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使他和他的微软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微软的崛起,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迈进知识经济时代。
一、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描述
1.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化浪潮遍及全球,人类将进入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以手工劳作为主的农业经济、以机器生产和技术操作为主的工业经济,现在,已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即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过渡时期,使得经济的发展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和应用。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以人们难以想像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长河眺望未来的时候,我们清晰地看到: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遍及全球,以无比伟大的历史力量把人类带进辉煌的21世纪,带进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2.从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来看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这个术语来自于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充分了解,也就是说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如何,关系到产品的竞争力及经济增长。知识和技术成了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今天和未来,知识的生产和被广泛应用,会使得生产车间无人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像美国,这部分人只占全国人口的15%左右,绝大部分的人都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去从事生产知识、传播知识等第三产业领域。
特别要强调的是,知识经济的“知识”这一概念比传统的概念扩大了。它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识,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如中国有多大面积?纽约有多少人口等?
第二,(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指原理或规律方面的知识,如牛顿三大定律、市场机制、供求规律等。
第三,(KNOW—HOW)知道怎么做的知识,是指操作的能力, 包括技术、技能、技巧和诀窍等。
第四,(KNOW—WHO)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 以便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
第五,(KNOW—WHERE)指知道知识在哪里的知识。 在知识暴增的时代,知识信息浩如烟海,虽然允许人人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驰骋,但你哪里漫游得过来?于是,专门为人查找、搜索、集成各种各样知识信息的网上代理服务商出现了。也就是说,你知道信息在哪里,并提供给别人,也能赚钱。
所以,知识经济中的“知识”的概念扩大了,而我们书本上的知识,恐怕还停留在知道是什么(KNOW—WHAT)和知道为什么(KNOW —WHY)的层面上,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书本的知识就是一切,它对于整个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来说,仅仅是大海洋中的一小滴水而已。
3.从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来看
应该说,90年代的数字化信息革命,把知识经济推向了人类的历史舞台。其特点可概括为“三C”、“三化”、“三性”。 “三C ”即:computer(电脑)、communication(通信)、content(信息内容本身)三者的结合;“三化”即: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三性”即:竞争性、全球性、综合性。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1.国外知识经济的兴起昭示着当今是一个急剧变迁的时代
第一,从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到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
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有两位大师,最具先见之明。一位是未来学大师阿尔温·托夫勒;一位是管理大师比得·F·德克鲁。 托夫勒在《创造一个新的文明》这本书中谈到:“道路和高速公路是第二次浪潮的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数字化网络则是第三次浪潮基础的心脏。”90年代初,世界管理大师比得·F ·德克鲁在他的新作《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就提出,我们正进入知识社会,“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从这两位大师的论述中,我们不难明白,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出现了知识经济的端倪实在不足为奇。克林顿作为美国总统,上台后推行了支持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并率先建成了信息高速公路,使本国的经济连续9个年头持续增长, 失业率和犯罪率降到20年来的最低点,涌现出了像比尔·盖茨这样的知识英雄、世界首富,并显示出发展的强大后劲。
第二,“变”是21世纪惟一不变的道理。
在这里,我只举几个例子:本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500强大企业, 到90年代时,已有1/3消失在地球上。这说起来很恐怖、很紧张、很刺激,但我们知道,企业要经营到500强,尤其是世界500强,那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进入世界500强,那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进入世界500强的只不过两三家企业, 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要被淘汰。原因何在呢?就是这些企业没有适应21世纪知识暴增的时代潮流,缺乏变化创新的能力及资本。第二个例子:前年有一家非常杰出的企业,叫做“壳牌石油”,很有名,是荷兰人开设的。这家企业得到当年的杰出经营成就奖。其总裁在获奖之后,回到自己的企业总部,竟然马上召集所有的副总裁,要成立一个小组来研究。那些副总裁被弄得一头雾水,不知要研究什么。总裁很郑重地对他们说:“我要你们来研究我们壳牌石油将来会怎样破产?”刚获得殊荣,就要研究很可能即将到来的失败,看似不可思议,但这就是21世纪的现实要求。除了要有创意,要懂得运用资讯科技,让你有竞争力外,还要掌握“变”的原理。“变”是21世纪惟一不变的道理。第三个例子: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目前拥有的个人财产已超过1000亿美元。这位比尔·盖茨,19岁念了一年哈佛大学,就出来创业。现在他怎么这么有钱?除了他掌握了21世纪资讯科技这样的优势外,到底还有什么秘诀呢?这是全世界都好奇的话题。面对每一次访问,他都这样告诉别人:“我能积累这么多的财富,我的成功只有一个公式,就是人+工具=结果。”他解释说,工具代表一种专业的技能、专业的能力,每一个人都应具备一种专业的技能去谋生,但是你单要靠这种专业的技能去谋生,要想比别人有更大不同的结果,不大可能,更重要的是靠人的那种高瞻远瞩的洞察力,能预见到未来社会的变化和需要。
总之,21世纪是一个知识激增的世纪,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纪,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有立足之地的世纪,是一个只有掌握资讯科技和适应变化、并能预见未来的人才能出人头地的世纪,是一个谁停止学习、求知的脚步谁就惨遭无情淘汰的世纪。
2.国内的知识经济热和面临的恶劣生存环境
在国内,知识经济也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因特网、远程教学、网络化、资源共享、知识英雄等等新名词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到目前为止,我国使用国际互联网的家庭已超过300万户, 电脑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我国第一所网上大学——湖南大学多媒体信息教育学院已于1998年11月开学;1998年7月, 全国性专业报纸——《网络报》(互联网用户)创刊:1998初,国务院专门设立了国家信息产业部;崇尚知识英雄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所有这些,都显示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至关重要的生产力。
但事实上,我国离真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主要就在于我们的知识与科技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大截,知识垄断、知识霸权使我国的高新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中国深圳之行,其“维纳斯”计划(使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在电视上实现上网的梦想),轰动全国。这一计划是福是祸,我们不去评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无疑是微软公司抢占国内PC市场,企图将国内初生的PC业扼杀的襁褓中的一招。我们的IT业如果长期地被牵着鼻子走,中国将很难真正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因此,我们正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知识经济虽被国人呼之欲出,但其实离我们还比较遥远,这就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正视,要竭尽全力跨越这困难重重的一关。
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高新技术、创新体系,是不可能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以足够高的素质去迎接这个崭新时代的挑战。
1.掌握真正的知识
这个真正的知识就是上面提到的“五个W”。 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课本上知识的陈旧率每年高达40%,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是经济价值的主要来源。真正知识的拥有者,真正的知识性专业人员,不再是掌握特定领域资料与技能的人;真正的知识也不再是一种预先的存在,并随时可供人使用的制成品;它也不再是被记载的积满灰尘的大部头书里的理论,或已被编制成精确的规则和公式。真正的知识掌握者是能够不断地阐明未被前人所识别的问题的人,是能不断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人。在电脑成为普通工具的知识经济时代,事件、代码、公式和法则等都是随手可得的,无须死记硬背。因此,真正的知识体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2.成为创新者
即善于识别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尤其是解决未来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未来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创新者。人所具有的创新能力,是任何机器和电脑都无法取代的,也是每个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竭的动力源泉。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每一个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不断的创新,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求知。终身学习,使自己成为掌握真正知识的创新者,具备解决未来复杂问题的能力,更是我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