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化练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庄泉钦

(福建省惠安崇武中学)

摘要:高中生普遍认为只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就能帮他们掌握物理规律,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其实如何学好高中物理,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反复强化练习是众多高中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但对反复练习的方法、作用和效率都说法不一,有的教师甚至有质疑的心理。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从“强化练习”的定义入手,分析了“强化练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总结出了几条关于安排“强化练习”的原则。

关键词:强化练习;物理衔接

随着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入,学生学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难度大往往并不是出现在对新知识的理解上,而是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常常会问:“今天我明明听懂了物理课的呀,但为什么老是做不起题呢?”当这种矛盾的心理长时间的不到解决,学生就会对这一科目失去信心,也就失去了兴趣,自然物理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学生要有信心和恒心外,我觉得老师在教学中应当适时地给学生一些强化练习。

所谓强化练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对他们已学的旧知识或已遗忘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衔接应用,通过一两次或多次的强化练习,增强记忆,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技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下面就为什么要加强强化练习以及如何安排强化练习作一些探讨。

一、就高中物理的知识特点来看,应当安排强化练习。

高中物理知识存在如下特点:

1、高中物理知识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体现象和过程也比较复杂,思维方法也抽象多样,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等能力要求较高。

2、与日常生活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的物理问题多半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

3、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动态思维要求较多,要求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特别要求具有科学的想象能力。

4、最重要的是在应用物理知识解题时,不但要求学生要通过发散性分析,搞清物理过程而且还需要复合性的综合,建立方程。在解题时要求也较高,可能会用到复杂的初等函数知识。

从这些高中知识的特点可以看出:高中物理知识内容较多而且复杂,这就要求想学好高中物理就不能靠简单的背和记,还需要理解与应用,要理解与应用自然就少不了练习,而高中物理又是辐射性较强的学科。如力学与运动学,力学与电磁学部分以及各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都有较强的联系,所以也就出现了学生听懂了本节课的知识,但不一定做得起本节科知识所涉及到的题,因为学生没有把已学的和现学的物理知识衔接搞懂。而要搞懂物理衔接,强化练习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有,高中物理知识的另外两个特点就是解决问题时需要建立模型和进行动态分析(过程分析),要求较高。这也要求学生要经常对已学的分析方法、模型特点进行复习与回顾。如连接体、物体的碰撞、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这些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是什么,天体运动模型如何建立,这些都需要强化练习来加强的。

二、就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应当安排强化练习。因为他们的心理有两大主要障碍:

1、依赖心理和疑惑心理强。

由于家庭因素和初中形成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习惯于在父母面前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在老师面前总习惯于老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他们,遇到问题总是依赖别人给予解决,解题也巴不得有现成的公式或固定的模式,学习中缺乏热情和创造力。当然也有些学生是在努力,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任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考试屡遭失败,这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提高物理成绩失去了信心。这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安排一些强化练习,就可以减少学生的依赖心理,因为练习题的知识是学过了的,需要的是学生去复习与回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又使他们渐渐形成了自觉的学习习惯,并且学生在复习与回顾中找到自信,克服了学生形成的“物理课听得懂,做不起题”的心理。我在教学中使用了此方法以后,就经常听到有学生说:“我终于会做以前做不起的物理题了”。

2、高中学生还存在两个极端心理:厌烦心理和满足心理。

厌烦心理的学生多半是对物理没有什么兴趣,这样成绩就直线下降,最后就干脆厌烦它。这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强化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是初中的。对经常有满足心理的学生,强化练习也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陷阱”和“路障”。例如:

三、进行强化练习的原则:

强化练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如何安排强化练习对强化练习所起的作用影响很大。总体来说,强化练习应当因人因时而定,尽可能地发挥它的功效。要安排好强化练习,我觉得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学以致用的原则

这类强化练习多半体现在每堂课后或每堂课中安排。比如我们上完一节习题课或对某种题型进行复习归纳之后,或对某单元进行评讲之后等都可以适当将做过的题稍作改动,拿给学生当作强化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体验收获的喜悦。

例如在学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中的“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知识点后,它在具体运用中有什么作用可以立即给一强化练习。适可而止的原则

强化练习的作用在于对旧知识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回顾,对新知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所以,在安排时绝不能漫山遍野,要有针对性、要有重点,力求做到少而精。比如一种类型的题安排一个练习可要可不要的就不要,让学生做到花最少的时间学更多的知识。

3、新旧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

既然是强化练习就有别于纯粹的课后练习。它必须注重新旧结合,并且突出重点,也就是说强化练习主要突出知识与知识的联系,搞清它们的结合点是什么,只有搞清这些结合点,才能真正掌握这些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比如讲振荡电路这看似与动力学没多少联系的这节课后可以安排这样一个强化练习。

如图所示,在LC回路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水平放置,电键S断开时,两极板内的液滴恰好静止。已知C=4uF,L=0.1Mh,现将S闭合,经过2×10-5s,液滴的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用以复习动力学部分及电场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与本节知识的结合点:电路的充放电在平行板电容器上产生电场,进而使带电体运动。

高中物理学科有着它独有的学科特点和魅力,也正是它独特的魅力难倒了许多高中学生,也“难”倒了我们这些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物理成绩指明一条路子和方向。因本人能力有限,仅对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物理成绩的思路作一个探索。希更多的同行们能把更多更好的经验与本人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理教学参考》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3

[2]《物理教师杂志》朱士平 2003.5

[3]许国梁 《中学物理教学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

[4]南冲《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9

论文作者:庄泉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浅谈强化练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庄泉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