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湖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援藏藏中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本文结合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500kV线路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基础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现状中存在的困难,总结提出了在今后质量管控中的举措,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管控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关键词:基础;质量管控;困难;举措
1 工程概述
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新建500千伏线560.297公里(其中双回路2×15.736公里,单回路528.825公里),新建500千伏杆塔947基(其中耐张塔389基,直线塔556基,换位塔2基)。全线分为3个设计标段、3个监理标段、7个施工标段。
2 工程的主要特点
2.1、本工程属“藏东高山、高原区”地貌,海拔高程在2900~5100m,平均海拔3500m,施工环境恶劣。
2.2、工程所经区域全线高山大岭约占35%,峻岭约占15%,山区约占45%,丘陵约占5%,线路相对高差达800~1700m,地形坡度一般在35~65°左右,地形陡峭且地质破碎。
2.3、工程所经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约60%的路段交通极其困难,道路路况极差、易塌方,约80%塔位须采用架设索道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极为艰难。
2.4、工程沿线远离中心城市,无铁路和大件公路,工程物资运输大、距离远,危险程度高,倒运程序多,其运输难度前所未有。
2.5、本工程计划2016年7月开工,2018年6月投产,受高海拔及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有效建设工期短。
2.6、受高海拔工作特性影响,工作效率仅为内地的70%,同时机械能效将下降约20~30%,施工机械增耗、施工人员降效大。
2.7、本工程穿越林区线路约占全长的60%,自然生态环境原始、独特,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敏感,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任务重。
2.8、本工程所经地区全部为西藏跨区域的藏族聚居区域,其宗教文化氛围浓厚,工程所经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神山、神水以及宗教建筑,由于风俗习惯、信仰、民族文化方面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发生民族不稳定事件的风险较大,外部协调工作任务繁重,外部协调难度大。
3 目前线路质量管理现状
3.1线路工程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3.2工程进展
截止2017年3月,线路工程基础施工已经完成超过90%,处于收尾阶段。
3.3质量管理上存在的困难
3.2.1拉林铁路供电工程线路工程存在点多、面广特点,现场管理人员分散,工程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业主项目部的指令上传下达虽利用了现代的通讯工具,但是现场质量管理仍存在较大困难。
3.2.2参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峰期施工人员达到3000人以上,大部分现场施工人员为普通力工,受教育程度较低,质量意识淡薄。现场的同进同出管理、监理旁站管理也有不到位的地方。
3.2.3本工程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恶劣,气候环境复杂,施工环境恶劣。高原地区对人机降效严重,现场施工时间增加、机械效率低下,对现场施工质量管控存在一定影响,特别是基础浇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2.4本工程线路途经区域发达程度不高,资源极其有限,基础施工砂、石原材料资源有限,原材料的质量难以确保也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
3.2.5工程沿线途经林芝市米林县、朗县、山南市加查县、曲松县、桑日线,但是由于沿线的试验单位少,符合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更少,线路基础施工高峰时候原材料送样、送检,试品试件的送检存在较大困难,送检不及时,不到位情况仍然存在。另各试验单位对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同,出具的实验报告质量参差不齐。
4 针对困难的应对举措
4.1狠抓管理人员资质、素质
对各个设计、监理、施工标段进场的主要管理人员与投标时候的人员进行严格对比检查,确保进场人员的资质、素质能够满足本条工程在质量管理上的需求,同时对进场后人员的资质进行把关审查,防止使用假证、无证人员上岗。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把关,及时发现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质量管理人员,及时的要求各单位进行更换。
4.2狠抓设计质量,工代服务
设计是质量控制的源头,在终勘定位、地质勘测阶段必须严格把关,特别是地质勘测工作应准确到位,能够很好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后续因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每个设计单位配置足够有经验的现场工代人员,碰到了问题及时能够解决,不耽误工期,同时也确保现场施工质量。
4.3狠抓现场施工交底
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人员进场后,对所有进场人员必须进行严格交底。交底内容应有针对性,交底形式应多样。利用照片、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对现场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创优实施细则》等进行交底,交底完成后进行严格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允许进入现场,从而提高现场人员的质量意识。
4.4高度重视首基试点工作
现场施工的标准化对工程质量控制有极大的帮助。每个工序开工前选择好的单位、好的班组进行首基试点,邀请各个单位、班队到现场进行观摩学习,试点完成后进行讨论总结,使得全线各单位、各班组采用统一的标准工艺进行施工,确保全线成品质量。
4.5坚持见证取样制度,狠抓送样送检工作
对现场的原材料的见证取样严格要求是控制质量的有效手段,取样后严格控制代表批量数量,实时跟踪材料的去向,要求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做到材料心中有数,数量可控在控。
对送检、送样工作进行严格把关,选择资质符合要求,综合实力强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对送样送检工作进行跟踪把关,建立送检、送样台账,严格控制代表批量。
4.6狠抓同进同出,确保现场质量可控
业主项目部要求施工、监理单位配备足够的现场同进同出人员,对现场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进行把关控制。监理对隐蔽工程必须全程旁站,并如实填写隐蔽签证记录表格,确保现场全程控制,不留死角。
4.7对资料形成进行过程把关控制,确保质量
档案资料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能够很好的再现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手册要求对隐蔽签证记录、评级记录、试验报告等进行检查把关,各项表格记录应反映现场真实数据指标,填写规范,签字齐全,确保各项资料责任到人,符合要求。
按照照片管理要求对数码影像照片进行严格管理,设置专人对照片等影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归档每个阶段的影响资料,确保工程现场管控透明化,再现现场的每个隐蔽工程。
4.8狠抓成品进行保护工作
业主项目部从工程开工就高度重视成品保护工作,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对基础的成品保护有具体措施。后续铁塔、架线等工序由于现场施工人员不同,要求现场质量控制关键点必须进行无缝对接,防止工序交接后出现质量控制盲点。
4.9高度重视创优策划工作
始终强调将地形条件好,交通条件优的塔位作为创优的检查点,检查点质量控制应作为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求监理、施工单位采取挂牌督办,责任到人的措施,确保创优点的成品质量达到优良品种的精品的效果。
5 小结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拉林铁路供电工程线路工程的建设质量管控工作任重而道远,现场指挥部线路业主项目部将人作为管理的关键环节,将狠抓不放,以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作为抓手,确保工程“十不、三零、五优”终极目标的实现。
论文作者:孔杰1,肖绪锋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线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