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侯章代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侯章代

陇西县威远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 748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高层建筑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桩基承台、筏式基础大多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形体庞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等特点,因此在保证其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之外,还要满足结构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而超厚底板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重点部位,其施工技术牵涉到建筑力学、结构设计等多种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经验,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在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方案、温控技术等问题,科学合理地控制、解决好这几个问题,不仅能保障整个工程质量,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因此,结合相关理论体系,在施工实践中深入探讨和研究施工技术要点就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运而生。对比传统建筑防腐蚀功能,大体积混凝土在温度控制上更具备先进性,如增添外加剂,使用加冰块搅拌手段或者内置测温仪等,都可以有效控制水热化现象,从而满足高层建筑基础建设要求。就高层建筑未来发展而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非常重要。然而,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施工企业不断的进行创新,运用先进技术减少水热化现象,以此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基础的安全和稳定。

2施工要求

在高层建筑之中,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建筑整体设计,大体积混凝土在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该结构的作用更加明显,而且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相对提升。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过程十分复杂,如承台和底板安装工作等,而且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十分常见。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相关施工工艺进行编辑专项方案,避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实际施工时,高层建筑施工必然与普通建筑结构存在区别,还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结构处理工作略显复杂,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并提前制定好防范措施,防止在突发事件出现以后,由于无法及时应对而对整个建筑结构产生影响。但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国际上并没有制定出一个统一的使用标准,每个国家的具体规定也不相同。在我国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了以下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及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以及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不能超过25℃。”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具有更高的温度防控效果,如外加剂的添加、冰块搅拌等,对水化热进行有效控制,将裂缝的出现几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实现现代建筑功能的有效完善。因此,在高层建筑实际建设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时,该项技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说,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来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现场准备工作

(1)完成混凝土浇筑所需要的模板、内部钢筋、预埋件、管线的安装工作,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基础底板上的坑池使用组合式钢模板方式做支撑,不使用木模板支撑。(3)在立柱和墙体加固上标明基础板的上表面,方便混凝土找平施工。(4)在浇筑混凝土时,预先准备埋地温度计管和保温所需的塑料薄膜和草席垫,所有机械设备运转正常。(5)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措施

(1)在搅拌站对砂石堆场进行遮阳处理,并通过喷淋洒水降低砂石表面温度;(2)对水泥等胶材存储罐用遮阳处理,尽可能降低材料温度;(3)搅拌用水选用冰块降温,采用冰水进行搅拌生产;(4)施工现场所有泵管上覆盖麻袋,并安排专人反复浇水,保持其处于湿润状态,以降低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温升。

3.3浇筑方案

(1)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尺寸较大,为防止冷缝出现,施工浇筑时应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使得每次叠合层面浇筑间隔时间不大于4h,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施工段以设计加强带为依据进行划分,施工时以各区块为施工单体施工。(2)混凝土浇筑时采取3台地泵,准备6个作业班组,交替作业,结合现场具体浇筑实际情况调动,要求确保每一下料口混凝土能很好地覆盖上层已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形成冷缝。(3)考虑到本地白天气温较高,本工程施工选择在晚上浇筑混凝土。

3.4混凝土浇筑

(1)地下室混凝土浇筑采用我公司生产的和易性满足生产施工要求的商品混凝土,运输前,先对运输路线进行确认,以免运输不顺畅。(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划定分区浇筑,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浇筑,浇筑是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到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种浇筑方法能保证每车混凝土都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混凝土浇筑有序,以免频繁移动泵管,便于浇筑完的区域及时进行覆盖养护。(3)每个泵出口应配备3个振动器,三个振动器均匀分布在整个斜面上,从下到上,缓慢移动,确保快速插塞和慢拉,均匀振动,插入点应定点布置,插入的间距为300~400mm,插入混凝土下层约50~100mm,振动时应依次进行,不能跳跃式振动,以保证各个部位都振动过,且每振点有30s的振动持续时间,使水的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无气泡、表面平整,使新泵出混凝土与上坡面的密实均匀的结合。(4)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的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振捣后在混凝土表层会有轻微泌水出现,这些泌水通道易形成裂缝。为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至尾声时,应人为将水引向低洼部位,然后用水泵将水抽至附近排水井。在混凝土浇筑4~8h内,将部分浮浆清掉,然后用磨光提浆机搓平压实。混凝土初凝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龟裂,要用磨光机进行二次抹压措施。

3.5浇筑方向及顺序

该项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共用时76h,浇筑的方向从北往南;浇筑的方法:分层、分段、分点、1个坡度;浇筑原则:循序渐进、逐层递进。本次浇筑方法的选用不仅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提高泵送效率,而且有利于减少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冲洗、拆除,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间低于初凝时间[3]。对于超厚底板的浇筑,共分三层进行。其中第一层1m,由7台泵共同浇筑至H轴,当泵管退至H轴时,再将其连至F轴进行第二层浇筑;第二层也是浇筑1m,当泵管再通至H轴时,将1,3,5,7泵管接至F轴进行第三层浇筑,第三层浇筑1.3~1.5m。同时剩余泵从H轴向南继续浇筑第一层,循环往复,避免了接浇的混凝土之间冷缝的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十分严重,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与坏,也决定着高层建筑基础的品质,可对高层建筑整体建设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在相关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应用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同时对大体积混凝土自身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以此来促使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彦豪,张莹莹.浅析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8):174.

[2]袁云高.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5,41(14):107~108.

[3]马伟锋.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36(3):86,88.

论文作者:侯章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侯章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