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1]2016年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学生一直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获取知识,那么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应把‘数学探究’等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提高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该标准指导下编写而成的各套高中数学教科书,与传统数学教科书相比,在内容、体例、结构、组织等方面有较大变革。尤其是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在教科书正文及附录中设计了众多的数学探究内容,为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这种在教科书中设计探究内容以顺应知识转型社会背景的教科书编写新方式,给习惯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使用教科书来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同样居于主导的地位。面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误解,所带来的用“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接受导学案上的数学知识”来替代“学生依据教科书设计进行知识探究”的错误做法,研究教师主体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论文围绕“高中数学教师是否会使用教科书中的这些探究内容?会如何使用这些探究内容?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应该如何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等问题,以教师为主要对象,兼涉学生,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方面可揭示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推进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提供来自实践和实证的考量。本研究将教科书视为课程的载体,亦为教学的工具,兼具课程文本和教学活动文本的双重身份,其本质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内容属性侧重的是教科书的编制取向、内容选取、内容编排与组织等方面的特征,关注的是教科书内容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属性则指向教科书在教学设计、学习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属性,是教科书所体现或潜在地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性。借鉴教科书分析及使用研究的已有成果,本研究认为探究内容作为教科书中的一类特定内容,其亦具有特定的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本研究从探究内容的教学属性出发,借鉴教学设计“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目标”的叁维度架构,建构了探究内容的分析框架,并将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操作化界定为:教师选取探究内容、执行探究内容教学策略、实现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活动。本研究视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为微观领域内的课程实施,故而以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课程框架为理论基础,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采取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及教师使用活动中对这些特点的践行,并探查了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具体而言,研究首先对课程文件、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已有研究成果以及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进行综合研究,以构建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的框架。其次采用该框架分析了人教版(必修和选修2系列)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在内容呈现和探究对象、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等侧面的编写特点。再次基于内容分析的结论,使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教师使用探究内容时对这些特点的践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在数据叁角检证的基础上归纳出样本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建议。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结论:其一,探究内容文本分析框架由3个维度(探究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目标)8个类目组成,包括:呈现探究内容的栏目、探究的对象、探究的主体、探究的组织、探究的技能、探究的水平、探究目标的类型和呈现。其中多数类目分为若干子类,如探究的对象分为陈述性知识探究、程序性知识探究、知识创造性应用探究和知识模仿性应用探究,而探究的水平则分为问题起始型、论据起始型、结论起始型和论证起始型。其二,文本分析发现,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具有如下特点:在内容方面,教科书中设计了众多的探究内容,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章节正文中的思考、观察和探究小栏目,以及章节附录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和实习作业大栏目;它们以引入数学新知识为主要意旨,72.4%的探究内容以数学知识的探究为对象(其中以陈述性知识居多,占58.7%,程序性知识仅占13.7%),余下27.6%以数学知识的应用为探究对象(其中创造性应用占11.8%,而模仿性应用则占15.8%)。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用书中对探究内容的指导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62.2%的目标设计陈述及39.0%的探究内容教学建议陈述主体包括学生);强调应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探究内容仅占18.1%,强调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来探究的仅占2.0%,明确标注多人探究的仅占4.2%,其余则未指出学生探究的组织方式;探究技能以基础技能为主(占总技能频次的84.1%),综合技能为辅(占总技能频次的15.9%),接近半数(48.0%)的探究内容训练的探究技能超过2种,在基础技能中推理、观察、比较最受重视,分别在50.1%、20.3%、18.1%的探究内容中需要使用,最不受关注的是控制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和形成假设的探究技能,分别在0.6%,0.6%和1.5%的探究内容中受到使用;探究开放水平以结论起始型最多占81.5%,证据起始型次之占10.2%,论证起始型第叁占6.0%,问题起始型最少占2.0%。在教学目标方面,73.1%的探究内容教学指导中陈述了教学目标,其中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比例最大,占到57.8%,陈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例次之,比例为26.1%,陈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相对最少,占到了13.3%;探究内容目标在陈述时以内部过程为主,占52.7%;其次是既不陈述内部过程也不陈述外显行为的,占10.0%,仅陈述外显行为的排第叁,占6.4%,余下的则为既陈述内部过程也陈述外显行为的,占4.0%。其叁,样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如下特点:探究内容的选择与改编方面,正文中的探究内容选用比例较高,观察课例中89.6%的探究任务得到了选用,问卷调查中64.8%的样本教师反映选用了教科书中多数探究内容,相对而言附录中的探究内容选用较少;教师较少对探究内容进行改编,观察课例中58.0%的探究任务未经过教师的任何改编,且教师的改编往往弱化了课堂上的学生探究(占58.6%),教师访谈中有5人改编弱化学生探究,有2人改编加强了学生探究。探究内容的教学策略执行方面,学生主体性地位获得了一定体现,问卷调查中仅5.8%的教师喜欢选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其余94.2%的教师倾向于给予学生一定探究机会,课堂观察中比例相当;教师倾向于师问生答的师生互动方式,问卷调查中84.7%的教师喜欢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课堂观察中这个比例为81.5%;学生更多运用基础探究技能来进行探究,问卷调查中教师选择让学生提问创造的比例最小,课堂观察中则综合技能使用频次仅占到9.8%;探究开放水平维度的考察则发现,学生的探究空间较小,课堂观察中探究任务的平均开放水平为2.23。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凸显方面,接受访谈的9位教师,叙述了自己在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时所关注的教学目标,有7位(77.8%)谈及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有4位(44.4%)谈及过程与方法领域的教学目标,另有5位(55.6%)谈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其四,样本教师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受到来自教师自身、学生、教科书、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五个方面的影响:教师自身方面,65.6%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编写意图是提供师生开展探究教学的素材,但仅52.4%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探究任务应由学生来完成;72.4%的教师认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且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内容属性与教学属性的认同均值超过对配套资源的认同均值;处于5个探究内容关注阶段(信息、个人化、管理、结果、合作)的教师比例分别为39.8%、77.3%、58.0%、73.3%、86.5%,表明教师主要关注探究内容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探究内容使用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和与其他教师就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合作等叁个方面;另外教师的个体能力水平和经验亦会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学生方面,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学生的参与性、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兴趣分别有71.1%、64.2%、61.1%的教师认同会对其探究内容使用带来影响,另有81.3%的教师反映班级人数太大,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实施。教科书方面,探究内容对考试的重要性、探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的需求、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探究内容的难度、探究内容的启发性与必要性、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探究内容的可操作性等均会对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带来影响。学校环境方面教学时间紧、硬件条件缺乏、教学以知识为取向而非能力为本位及政策制度层面的文化如是否提供给探究内容使用有利政策和教研制度支持等,亦是制约探究内容使用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方面,对探究内容使用的影响则来自于科举制度的考试文化传统、实用主义的功利文化环境和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传承。其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教师内在提升、教科书编制、学校环境改善以及社会整体文化等四个侧面提出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教师提升策略方面,对探究内容的选取与改编,教师应依据探究主线来取舍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流畅性”来增加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明确性”来改编探究内容、依据“教学的现实性”来创生探究内容;对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教师应树立合理的教科书使用观、从数学本质和数学探究的特征以及数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出发来引导探究、正确认识数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双重性、并分清教师和学生在探究中的角色地位;对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合理呈现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教科书的编制方面,应通过广泛调研来确定并明确指出探究内容编制的目的,并正视不同教科书位置中探究内容编制目的的差异;探究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价值性、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层次性、文化性等原则;探究内容的呈现则应遵循集中性、完整性、问题性、阶梯性、阅读性、指导性等原则。学校层面应转变仅围绕高考的教学取向并在教研活动中关注探究内容使用。社会文化层面则应做到全面认识高中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家长和社会大众切勿给予学校教育过多外部干涉、高考命题应转向关注问题解决能力。论文分为8章,绪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分析、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现状透视、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影响因素、促进教师使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首次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编写特点和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主题新;2)研究着眼于教科书的教学属性,将高中数学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视为探究内容教学设计意图的实施活动,从探究内容的选取、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和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叁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探查,研究的视角新;3)研究采用TIMSS课程框架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证实了其对探究内容使用这一微观课程实施领域的解释力,亦发现了课程、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因素对教科书使用及教学实践活动影响的交互性,揭示了教科书使用是一复杂的教育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结论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研究仅涉及TIMSS课程框架中叁个层面课程中的两个——预期课程与实施课程,且仅关注教师主体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未能够揭示探究内容使用的效果;2)研究采取多种工具收集数据,原始资料非常庞杂,掌握不易,故不排除数据分析时忽略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整体意义”,而只作了片面推断的可能性;3)研究受取样局限,故而更追求理解性和建设性的结论,而缺少一般量化研究的确定性、普遍性和推广性。
王小凤[2]2017年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是初中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体现了英语老师思考教学要达到哪些目的、教授哪些内容、组织哪些活动、运用哪些技巧、利用哪些资源等去达到教学目标。一份准备充足的英语教学设计是一堂好课的前提,同时也体现了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能提高英语教师的自信。总而言之,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部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即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要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指向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在国内现在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导致目前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吸引更多学者对此领域的关注与研究。本文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并结合人本主义、全人教育,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分析15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10次对初中英语的课堂观察,访谈5位初中英语教师,探究总结出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过多关注语言知识;2.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内容不完整,多数缺少学情分析和总结;3.情感目标牵强生硬,放之四海而皆准。基于调查研究,归纳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1.应试教育的影响;2.部分初中英语教师没有重视课堂教学设计;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属于新概念,还没有广泛推广。针对以上问题与原因,作者提出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建议:1.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加深理解;2.在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关注内在逻辑和关联,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知识结构;3.在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中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4.设计的教学活动要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另外,作者也设计出不同课型(听说课和读写课)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以期更好地解释说明论文中提出的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建议,最终希望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因此,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研究问题还需要专业人士进一步探索分析。
谭强[3]2016年在《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环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解决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问题,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我国创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适应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中的脱节、断层或重复等现实问题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建设、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等方面仍然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它们是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和水平,关系着中职学校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平台搭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满足人民大众对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系统,而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内部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子系统。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子系统,必须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作为逻辑起点,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的全域视觉出发,才能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系统要求和整体目标。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历史政策与实践探索的诉求;影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因数是多方面的系统的问题;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应该从职业教育系统出发,在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的特征、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和现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积极作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探讨和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开发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者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出发,以终身教育思想、目标课程模式、系统理论为理论支撑,遵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软系统方法论为主要研究工具,综合应用文献计量法、调查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用了“提出问题---相关文献研究---明确目标---理论分析---实证调查---案例研究---归因分析---思路变革---对策研究---总结反思”的研究路线。主要研究内容:一是研究基础,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历史文献梳理以及相关理论的探讨;二是理论分析,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的特征与结构进行分析;叁是问题表征,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对问题表征进行分析;四是个案调查研究,以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例进行个案调查研究;五是问题归因,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六是理念变革,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理念变革的梳理;七是对策研究,从现代课程理论出发,根据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与概念模型进行对比的结果,提出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原则、技术线路、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等对策研究;并重点强调了政府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及政策设计。主要的研究工作包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历史文献综述、概念模型建构、理论研究、现状调查、问题表征、归因分析、理念变革探讨、对策研究以及研究反思。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本质应该是中高职课程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机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应然状态应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必然状态,即应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的状态。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显示,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很大差距。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缺乏有效的适应性、层次性和连续性,两者独立发展,各自为政。这些问题或者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的提升,制约了整个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之路。只有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衔接、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系统衔接,才能有效搭建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与能力不断提升的成长通道,才能进一步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我们必须要真正转变观念,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强化基本定位,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坚持贴近市场、贴近社会、贴近需求,才能建立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历史政策与实践探索的诉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说,中高职课程衔接正是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历史诉求,它贯穿了我国从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再到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体系全过程,体现了从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到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实践必然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是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宏伟目标的具体要求,它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诉求。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中高职衔接在课程与教学上的脱节、断层和疏离是制约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地区都积极开展以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特别是在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和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课程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实践探索成果进一步夯实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技能人才的需求。研究热点逐渐集中,研究队伍扩大,研究方法丰富多样,为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第叁、影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表征及问题归因。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市职业院校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中高职课程衔接起点、衔接基础、衔接核心、衔接主体、衔接保障和升学路径等方面存在着层次断层、内容重复或者脱节等诸多问题。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具体表征体现在:一是课程目标:目标取向稳定性差,目标确定学科化趋向;二是课程内容:内容取向层次性差,课程管理自由化趋向;叁是课程实施:实施取向开放性差,课程教学课堂化趋向;四是课程评价:评价取向形成性差,评价模式单调化趋向。在软系统方法论指导下,通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政策制度保障支持力度、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机制内外动力等维度进行归因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归因主要在于:一是理念变革滞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二是顶层设计滞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叁是教育制度滞后,职业教育保障支持力度薄弱;四是办学定位不准,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内外动力不足。第四、解决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对策思路。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出发点,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应该遵循和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坚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其次,根据目标课程模式理论,本研究认为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课程开发模式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基本路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是首先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改革,打破学科课程,建立工作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对学科本位或者知识本位的简单否定,而是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应该明确工作实践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主线,而不是知识的延伸和应用,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再次,应该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通过制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目标、建立多方联动的课程内容设置机制、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实施方案和建立多元参与的核心能力课程评价机制,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体系。四是保障措施方面,应该建立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的合作机制。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国家招生考试制度与课程标准、配置合理的高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建立统一的专业目录编制机制、建立多元的课程开发参与机制。
姚丹丹[4]2016年在《面向旅游安全的地质灾害数据协同服务技术架构研究》文中提出旅游,是人类在地球表面的一种活动,涉及到旅游地理空间定位、旅游景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旅游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旅游交通道路导航服务等,需要利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大多位于风景独特的山地和沿海地区。多变的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极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旅游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巨大,给全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另外旅游中的驾车交通安全、地质灾害险情预警和发布等安全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研究旅游安全领域的信息管理,特别是地质灾害数据的信息管理至关重要。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旅游资源中自然地理资源的特点、位置、布局等方面进行合理开发,科学解决旅游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地质灾害等隐患。对旅游地的地质灾害数据管理进行研究,既为旅游信息的全面管理提供支持,也为旅游信息化管理中的位置服务以及旅游应急救援等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也从组团的形式向散客、自驾游发展,旅游行业需求就变成个性化需求,数据量也随之剧增。旅游安全中涉及的数据,特别是地质灾害数据,具有数据类型多样,数据量大,数据变化快等特点,难组织、难调度、难统一管理。需要各种旅游数据资源协调和整合,旅游信息管理和旅游服务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旅游系统构建管理方法已不适用,需要以数据的思维,协同服务的方式来构建面向数据的体系结构。解决具有空间信息特点的旅游数据整合、旅游监管、旅游信息交换与共享、旅游服务协同等问题。目前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地质灾害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数据管理势在必行。旅游中地质灾害数据属于大数据的一种,它们大多来源于遥感影像数据和传感器监测数据,数据量大、类型多样。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链式反应等特点,导致数据在地质灾害发生的物理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实时发布。背包游、自驾游等旅游形式的发展使得游客对于旅游途中的交通气象数据、位置服务数据、地质灾害数据等需求增加。在旅游安全中,地质灾害数据对实时性、预测性要求极高,加大了管理难度。地质灾害的突发性、毁灭性对旅游景区、游客威胁极大。所以地质灾害数据管理势在必行。2、大数据时代旅游数据协同服务问题急需解决。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旅游数据来源。旅游服务中的景区气象查询、交通道路查询、酒店信息查询等都需要网络世界数据和物理世界数据等旅游数据共同协调。位置服务在旅游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提供服务的前提就是旅游交通数据、政府信息数据和住宿餐饮等数据的协同。3、旅游资源系统建设“孤岛”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景区、政府、企业系统建设都是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系统架构、数据类型不同,导致各个系统间的数据无法进行共享、交换,变成一个个“孤岛”。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也浪费了数据资源。亟需构建一个能够实现旅游数据融合、资源充分共享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本文针对旅游地质灾害等数据在共享管理和协同服务等方面应用存在的问题,以旅游地质灾害数据在协同服务提供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户端聚合服务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模式研究”和国家发改委专项“基于北斗导航的智慧旅游、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等课题,以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DOA(Data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为基础,对“面向旅游安全的地质灾害数据协同服务技术架构研究”相关的理论观点、关键技术、架构等内容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大数据时代下考虑了地质灾害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大数据时代旅游行业数据具有海量、异构、多源等特点,特别是地质灾害数据。旅游安全问题需要考虑数据的实时性、预测性、异构性等特点,旅游数据的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系统架构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管理需求,需要新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方法。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观点,数据是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纽带。课题组提出的G/S模式以客户端聚合服务的形式解决了用户数量和访问并发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服务器聚合服务的效率会下降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G/S模式演变为面向数据的架构DOA,研究分析其架构组成和特点等。进而研究DOA平台架构。实现大数据时代下考虑地质灾害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方法。2、研究旅游数据分类及组织管理旅游数据中的地质灾害数据有遥感数据、监测数据、网络数据等,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数据分类是数据进行组织管理的前提。研究数据分类,根据旅游数据的用途分为不同的数据集。研究旅游数据的本体模型构建,采用类的概念,对不同的旅游数据建立本体模型。研究旅游数据知识库的构建,通过OWL进行表达,在统一表达本体模型支持下,建立旅游资源知识库。基于旅游资源和旅游安全专题的语义环境与应用场景构建面向领域的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形式化表达。在数据注册中心的支持下,研究旅游数据的组织管理。3、研究面向数据的旅游数据协同服务模式研究面向数据的协同服务需求。研究协同服务的工作模式,从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挖掘、融合等数据处理过程,研究数据注册、数据检索、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旅游数据的协同服务规范,包括旅游行业数据标准规范,旅游协同服务元数据和旅游协同服务标记语言。4、研究基于DOA的旅游地质灾害数据协同服务架构研究基于DOA的旅游地质灾害数据协同服务机制。研究旅游安全领域数据的协同服务管理,包括旅游数据注册中心,旅游数据权限中心,旅游数据异常中心。研究旅游地质数据协同服务的架构,首先建立基于DOA的协同服务的总体架构,研究旅游协同服务标记语言TCSML,包括标记语言的语法设计和功能设计。最后以位置服务的应用形式实现基于DOA的旅游数据协同服务体系架构的功能。5、研究并构建基于DOA的旅游地质灾害数据协同管理系统以位置服务作为协同服务的一个具体实现,基于DOA的旅游数据协同服务体系架构,设计构建一个旅游地质灾害数据协同管理系统。研究旅游行业中遥感影像数据与地质灾害数据等有关的数据采集、高效存储等关键技术。研究时空关联数据的集成展示,研究地质灾害数据的协同服务。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创新点和成果:1、提出了一种基于DOA的旅游数据协同服务机制区别与传统的协同服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OA的旅游数据协同服务机制,它是面向旅游数据的协同服务,从数据出发,以数据为核心,打破系统的界限,通过跨系统的不同来源旅游数据的协同,如景区周围地质灾害数据、气象数据、交通路线的地质环境数据等。在数据管理中心的支持下,按照数据交换和共享标准,共同为旅游应用单元提供协同服务。通过数据交换和共享标准对数据进行从数据层到应用层的管理。解决旅游数据的获取、传输、分析、处理、挖掘、融合等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获取难、分析处理难、组织管理难等问题,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其中数据层采集传输存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和共享标准,以元数据的形式在平台层进行注册等管理,包括数据的权限、数据调度等方面。应用层则把平台层统一管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等,为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具体应用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服务。2、提出了一种DOA下的旅游数据本体模型构建方法旅游数据来源广泛,如地质灾害数据、气象数据、传感器数据,这些数据类型多样,结构复杂,需要梳理不同类型旅游数据实例,建立本体模型。本文提出一种DOA下的旅游数据本体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建立覆盖多种资源的分类体系。其本体模型包括但不限于ID、标题、主题、类型、关键字、时间、位置、简述、来源、相关多媒体信息等。在DOA架构下,形成旅游数据资源统一表达本体模型,支持数据管理中心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旅游资源类型的关联关系,表达不同主题,支持旅游数据的不同应用。3、构建了一种基于DOA的旅游大数据协同服务系统框架现有系统架构大都是在传统的面向业务的思想上构建系统,一旦业务需求有变化,整个系统都得推倒重来。已经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系统技术架构的需求。旅游安全问题中的地质灾害数据作为大数据的一种,具有4V+C的特性。数据的整合管理等问题就可以通过DOA架构来解决。本文构建一种基于DOA的旅游大数据协同服务系统框架,以旅游协同服务标记语言TCSML为纽带,实现协同服务机制。该框架是旅游协同服务模式与DOA的结合,核心由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叁个部分组成。利用数据资源池和数据生态系统的思维,对旅游数据和应用进行管理。以数据为核心,采用面向数据的思想,整合管理异构、多源、多维、多类型的大数据,碎片化小应用构建大系统,适应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思维。该框架利用来自不同系统的旅游地质灾害数据、政府数据、景区数据等,通过旅游大数据的协同服务,为旅游行业的企业个人等提供相应的个性化应用服务,如位置服务、地质灾害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等。本文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在课题组前面研究的G/S模式和面向数据的架构DOA的基础上,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旅游信息化发展,利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研究了旅游不同来源数据协同服务的标记语言TCSML、机制、总体框架等,构建了一个面向旅游安全的地质灾害数据协同服务系统框架。在旅游安全领域,在该框架下围绕位置服务,以研究区域旅游安全领域数据的协同实现旅游地质灾害数据的不同服务功能。
郭良英[5]2008年在《思维导图及可视化字典辅助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词汇是一门语言的基石,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以思维导图和Visual Thesaurus为技术辅助的一种全新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使英语词汇直观化、逻辑化,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词汇。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的通过阅读附带词汇习得和通过思维导图和Visual Thesaurus辅助的词汇联想习得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作者根据以下两个主要原因提出了两种假设:首先,词汇是以单词网络形式储存在人类大脑中,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对词汇思维导图的建构有助于有意识地激活大脑中词汇的各种语义关系,使之相互联系并形成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受试者对词汇的深层加工。其次,单词在语篇中是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联系在一起,词汇和语篇遥相呼应。通过建构单词在语篇中的思维导图,使单词在语篇中的各种关系更为突出,同时使得语篇结构更为清晰,这无疑促进了受试者语言学能的提高.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研究能证明文中所提出的两种假设成立: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和Visual Thesaurus辅助的词汇联想习得和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两种词汇学习方法都对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起作用,但比较而言前者的效果更为显着。其次,通过思维导图和Visual Thesaurus辅助的词汇联想习得和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都能够帮助受试者有效提高语言学能,但通过建构语篇中单词关系的思维导图去进一步理解语篇内容的词汇学习方法对受试者语言学能的提高更佳。总之,研究表明,在词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及Visual Thesaurus对中国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这是行之有效的。
钱建伟[6]2008年在《“以读促写”写作教学模式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写作是一个如何寻找最有效的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连续过程。无论用母语还是用第二语言写作,都具有挑战性。学习语言离不开写作,写作不仅能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然后,学会写作不容易,因为它是一个迂回复杂、动态的过程,受到各种认知和社会因素的约束,用外语写作的修辞环境则更为复杂,涉及到跨社会、跨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我国,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尽管广大外语教师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离教学大纲的规定相距甚远(刘宽平等,2003)。2006年蔡慧萍和方琰对英语专业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47.1%的学生表示英语写作有相当的难度,而只有约1/6的学生喜欢英语写作课,学生参与英语写作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不高,这反映出在我国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广大外语教师与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本文是以输入理论、输出理论以及图式理论为其理论基础,提出了以读促写的英语写作教学法,以期能对英语专业写作课的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效果,研究者开展了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法的比较实验。该实验旨在通过教学实践比较“以读促写法”与“传统法”对于提高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性。本实验共包含叁个研究问题:(1)传统的以传授写作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水平产生什么影响?(2)“以读促写法”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水平产生什么影响?(3)“以读促写法”是否比“传统法”更能有效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受试者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英语专业四年级(第一学期)的76名学生。在为期10周、每周4节、每节40分钟的教学实验中,进行了一次前测和一次后测,且后测结束后进行了一次访谈。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均通过计算机SPSS软件进行了T检验,以分析与对比学生实验前后英语写作水平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法都能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以读促写法”在本文的特定研究环境中产生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其能从更多的方面去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证明了“以读促写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还能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帮助养成良好的英语写作方法。同时研究还发现,“以读促写法”对英语写作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需求的分析者,教学大纲的撰写者,阅读材料的编写者以及学生疑难的咨询者。要胜任这份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求自我的发展,积累经验,又以此经验为基础去更好地进行实践。此外,一些其他因素确实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关注、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及合作型课堂学习方式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英语写作能力。受各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含量不够大,实验时间不长,研究方法还不是很完善等,都有待后续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写作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王芳, 史海燕, 纪雪梅[7]2015年在《我国情报学研究中理论的应用:基于《情报学报》的内容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对我国《情报学报》2000~2013年的1822篇文献的理论应用情况进行了内容分析,并编制了主题编码表、文章类型编码表、理论使用位置与使用类型编码表等,对文献进行了编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理论应用情况及其在文献主题、文章类型、理论使用位置、使用类型及时间上的分布,并将分析结果与国外的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发现了我国情报学理论应用与创新的一些特点和不足。
陈祺琪[8]2016年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文中认为随着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约束的持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更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创新程度。然而,随着知识创新的发展,知识产权作用不断深化,国际农业发展体现出围绕知识产权来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那么,不禁令人深思,知识产权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是否产生相应的变化?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差异变动趋势及其深层机理是什么?无疑,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有利于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发展机理。鉴于此,基于技术空间扩散及经济收敛等经典理论,文章以植物新品种为例,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时序演进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收敛性及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机制,主要获得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结论:(1)中国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及人力资源投入均呈下降趋势,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课题数、发表科技论文数、出版着作数以及农业知识创新成果均呈增长趋势,但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资源在行业与空间分布上均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①1993—2014年中国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呈下降趋势,年均降幅0.37%,且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独占鳌头,区域农业科研机构分布不均。②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经费投入变动趋势不同,且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科技人员数量略高于西北与西南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收入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且科技活动支出多用于扶持与促进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③中国农业科研机构课题数、发表科技论文数、出版着作数以及农业知识创新成果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以课题为例,2014年课题类型以试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型课题最少,课题执行者以省属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且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课题数占比较高;此外,中国农业知识创新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成果申请与获权能力、质量及有效维持年限均有所提升。(2)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产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且创新主体与作物类型格局均呈多元化发展,但省域及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植物新品种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因果关系,且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①1999—2014年UPOV成员国植物新品种申请数与授权数总体均呈增长趋势,且每年累积有效植物新品种授权数呈稳定增长趋势;但不同国家在植物新品种申请、授权与累积有效授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②1999—2014年中国植物新品种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不同品种及创新主体的申请与授权量均呈增长趋势,且品种格局及育种研发投资主体均呈多元化发展。然而,我国省域及区域植物新品种申请量远高于授权量,且不同区域植物新品种创新意识及其成果转化能力存在差异。③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与农业经济发展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且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当期及滞后1~3期均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3)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创新主体格局趋于合理化,且创新能力低值地区与高值地区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但不同区域及创新主体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总体差距。实证分析表明:①2002—2014年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不同创新主体及区域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整体均呈增长趋势,且创新主体格局趋于合理化;但不同创新主体及区域创新能力存量及增幅具有明显的差异。②中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落后地区与创新能力高值地区间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但创新能力整体差异较为悬殊,并呈现出叁个明显的“降—升”特征;2014年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的河南、湖南,西部的四川、云南等地。④中国区域内、区域间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就区域内部差异而言,除华北地区整体差异略微增加以外,其余5个地区差异均呈缩少趋势,但其年均降幅与时序波动程度存在差异。就区域间差距而言,西南—华北、华东—东北两个区域间差异存在轻微的增大趋势,其他13个区域组合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但缩小的程度与速度不同。(4)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s收敛趋势,但区域变动趋势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时序和空间上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均存在显着的绝对b收敛特征;但全国及区域条件收敛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2002—2014年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呈明显的s收敛,且呈波动下降、持续下降和波动上升叁阶段特征;但区域变动趋势不一,并存在明显的差异。②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在时序和空间上均存在显着的绝对b收敛,但其收敛速度存在差异。以东中西叁大地区为例,西部收敛速度最快,达4.18%,中部居中为3.69%,东部最慢为2.27%。③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不同,且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技术差距理论在模型中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不是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前期创新能力基础并不能保证后期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技术吸收能力有助于缩小创新能力的总体差异;出口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区域差异的缩小;科研经费支出强度、农业科研经费支出强度、城镇化程度以及fdi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均不显着。此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吸收能力、fdi和出口等指标的差异,导致了区域影响因素的差异。(5)从政策保障机制、财政调控机制、产权调节机制及市场经济调节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首先应完善并更新现有政策法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政策保障机制,具体做法包括对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法规的完善和更新,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组织宣传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创新主体的维权意识等;其次应构建并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调控机制,以缩小区域差异,主要涉及稳定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与调节投入结构两个方面;再次应明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权机制,激励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可从简化申请流程、降低管理费用以及延长保护年限叁个方面着手;最后应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序化交易平台,实现其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具体包括明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所属权、构建创新成果的交易平台、规范成果交易的合同文本叁个方面。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第一,从研究视角看,文章基于知识产权的视角,以植物新品种为例,探讨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已有研究至多是将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植物新品种叁个主体中两个主体进行有效的组合,比如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刘辉等,2010;刘辉和许慧,2010),研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技术创新(周宏和陈超,2004)、农业创新主体科研行为的影响(黄武和林祥明,2007;王缨等,2015),鲜有研究将叁者结合起来。然而,本研究以植物新品种为例,探讨知识产权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既充分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又深入分析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并量化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文章综合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归纳法与计量经济方法,并将空间因素融入计量经济方法中,体现了方法应用的多元化。已有对知识产权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且在占比很低的定量研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仍占据“半壁江山”。而本研究所涉及的方法,由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与归纳演绎法、计量经济方法叁大类构成。就计量经济方法而言,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等识别植物新品种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继而构建了二者的分布滞后模型,并利用阿尔蒙多项式法与普通最小二乘法量化了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结合技术扩散及经济收敛理论,利用dagum分解的基尼系数研究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最后,利用收敛性模型研究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将多种计量方法组合应用,对知识产权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叁,从研究内容来看,本文以农业知识产权中的植物新品种为例,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深化与扩展。已有研究,特别是针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多是停留在对其现状的分析上,仅部分研究涉及知识产权变动趋势的特征及影响。而本文以植物新品种为例,探讨知识产权视角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具体而言,在对农业科技创新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资源的分布特征,并基于国内外两个视角分析了植物新品种创新的现状,继而识别了植物新品种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量化了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在总结归纳不同创新主体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时序演进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及区域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接下来,又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收敛性,对其收敛速度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论,构建了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保障机制。因此,从研究内容的整体布局来看,本研究是对现有文献的深化与扩展。
董曼霞[9]2007年在《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以下简称高考)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主要以高考英语试卷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特点和内容效度。建立在Bachman的任务特点框架上,作者结合阅读的本质和国内外阅读测试的研究成果,重新构建了一个阅读测试的评估框架。本研究通过使用新的评估框架,依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阅读测试的要求,主要从高考英语测试的背景特点,标题特点,输入特点,反应特点,以及输入和反应的关系这五个方面,对近四年来高考英语全国卷中阅读测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近四年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呈现出了以下特点:1)紧扣大纲,在试卷的结构和模式上保持了较好的稳定;2)试卷中阅读量适中,阅读难度适当;3)题材,体裁多样,选材体现了新颖性,教育性,思想性与真实性;4)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第二,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很好地体现了两纲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换言之,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就内容而言是一个有效而且实用的考试。因此它对高中英语教学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第叁,高考英语阅读测试是一项科学的,日趋完善的考试,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然而本研究也发现该考试存在一些问题,如考试的方式单一,几年来一直都采用的是多项选择的题型;阅读速度仅达到了大纲规定的较低层次的要求;阅读材料的长度与难度分布需要更好的平衡;对阅读技能的考察需要更全面等。
孙引进[10]2015年在《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与宽带调制信号Doherty电路研究及线性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对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这些需求中以“宽带”和“高速数据传输”最为突出,如LTE-Advanced标准要求低速移动状态下的信号传输速率达到1GbpS。为实现这样的高速传输能力,载波聚合等宽带高效率频谱调制技术在通信系统中被广泛采用,它通过对离散和闲置的频谱资源进行整合,将多个子带聚合起来实现最大100MHz带宽的调制信号,使得调制信号具有10dB以上的超高峰均比。而功率放大器作为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其宽带和高效率性能指标在应对这样的宽带工作环境和高峰均比应用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LTE-Advanced宽带载波聚合技术应用,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探索单管功率放大器的宽带高效率设计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Doherty电路宽带高效率特性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安排如下:1、以直接综合电路拓扑结构,探索Doherty结构子电路设计方法为目的,改进了传统的SRFT匹配算法,通过扫描截止频率工对谐波阻抗进行控制,综合出具有宽带高效率工作特性的单管功率放大器,并有效缩小了电路尺寸。依据它设计出55%工作带宽和50mm×60mm面积的功率放大器,连续波测试下的漏极效率达到55%-70%;经过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处理之后,100MHz带宽LTE-Advanced信号作用下的功率放大器输出ACLR优于-47.0dBc,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谐波控制SRFT算法具有优异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核心期刊Microwave Journal上发表。2、通过研究功率放大器的不同高效率工作模式,提出了模式组合设计概念,将不同的高效率模式组合起来实现宽带或多带特性,能够同时用于单管及Doherty功放设计。采用低通滤波原型设计方法,研制的高效率可控双模功率放大器在49%的工作带宽内,实现了F-1类和J类两种高效率模式的结合,且双模间距可控,峰值效率可调节到1.9-2.0GHz和2.3-2.6GHz两个通信频段。测得F’类和J类双模下的峰值效率范围分别为75.6%-80.3%和68.8%-76.6%;使用宽带100MHz以及具有140MHz/300MHz不同频率间隔的双带调制信号对设计的功放进行测试,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处理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ACLR分别为-47.5,-48.6和-46.1dBc。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被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接收,部分工作申请了专利。3、对宽带调制信号激励下的Doherty特性,尤其是峰值功率放大器对电路输出功率和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C类偏置下的峰值功率放大器开启特性发生偏移的情况,提出了改进峰值输入特性的Doherty电路设计方法。相比传统功放结构,利用SRFT匹配技术对峰值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路进行宽带匹配,改善Doherty效率、输出功率的一致性。对工作在2.1-2.2GHz的改进型Doherty功放进行测试,在100MHz相同工作带宽内,漏极效率从38%-47%改善到46%-48%,效率偏差降为2%。同时最大输出功率从49.2dBm提升到49.7dBm,最大输出效率从58%增加到63%。对于宽带100MHz调制信号测试,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处理前后的改进型Doherty功放输出ACLR均有2dB改善。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宽带输入匹配方法对峰值路功率放大器带内开启特性以及Doherty功放输出特性有明显改善,验证了峰值功率放大器在Doherty工作过程中的原理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微波学报》和2015年的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s会议上发表,并对其中部分内容申请了专利。4、提出了一种基于SRFT双优化目标的宽带高效率Doherty电路设计方法。从Doherty电路自身结构的宽带限制因素出发,分析了Doherty工作所需要的阻抗边界条件以及传统拓扑结构中offset-line和λ/4阻抗变换器对宽带工作带来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双优化目标SRFT算法设计出工作在2.0-2.6GHz的Doherty功放,采用双阻抗变换输出网络消去了传统拓扑结构中的载波路offset-line和λ/4阻抗变换器,简化了Doherty电路设计。通过在SRFT算法中加入谐波控制,实现了连续F-1类高效率工作模式。实测结果表明,研制的Doherty功放在2.0-2.6GHz频带内具有61.4%-75%的最大输出效率,6dB回退效率达到45%-63.3%,工作带宽达到26%。对比传统方法,该方法工作带宽宽,效率高,无需额外高阻抗模式调试。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处理后,40MHz调制信号下测得的Doherty功放ACLR优于-50dBc。本章部分内容已经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也已投稿至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 and Systems Ⅱ。
参考文献:
[1].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D]. 刘云. 西南大学. 2016
[2].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王小凤. 合肥师范学院. 2017
[3].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 谭强. 西南大学. 2016
[4]. 面向旅游安全的地质灾害数据协同服务技术架构研究[D]. 姚丹丹. 成都理工大学. 2016
[5]. 思维导图及可视化字典辅助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 郭良英. 西南大学. 2008
[6]. “以读促写”写作教学模式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实证研究[D]. 钱建伟.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7]. 我国情报学研究中理论的应用:基于《情报学报》的内容分析[J]. 王芳, 史海燕, 纪雪梅. 情报学报. 2015
[8].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D]. 陈祺琪. 华中农业大学. 2016
[9].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D]. 董曼霞. 重庆大学. 2007
[10]. 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与宽带调制信号Doherty电路研究及线性化[D]. 孙引进. 东南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