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电厂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锅炉设备运行情况更加关注,只有对其设备进行充分应用,才能有效提升运行效率。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将其与锅炉设备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保证锅炉设备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厂;锅炉设备;热能动力;应用
一、电厂锅炉及热能动力工程概述
1、电厂锅炉概述
依据焚烧物品和作用的不同,能够将锅炉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由于所需满足的社会功能不同,其构成要素也存在许多的不同之处,但也拥有不需要改变的部分,包括锅炉的操控部分和锅炉的外侧。锅炉的重要部分是操控部分,主要担负着锅炉内的物资充分燃烧的重任。另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电厂都采用电子控制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操作,也有助于提升控制的效果,由此实现对控制的最终要求和理想目标。
2、热能动力工程概述
热能动力工程运作原理虽然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我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热力动能工程方面。并且伴随着近两年来机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将热力动能工程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希望可以提升热能动力工程效率。其中,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锅炉方面的应用最为典型,不仅提升了电厂锅炉的运转效率,还减少了电厂锅炉的能源消耗量,这对于我国热能动力工程技术的运用是一极大启示。其次,热能动力工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科研项目,从它在电厂锅炉中应用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还是具备控制能力的,不仅提升了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还提高了电厂锅炉的能源利用率。当今我国对于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主要放在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方面,希望可以通过改良设备,提升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在热能动力工程中加入人工智能化,让热能动力工程更加高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这则需要大量的热能动力工程人才和机械自动化人才,这种跨学科的综合创新工作,相比于传统的热能动力工程研究难度更高。但是,如果可以取得科技上的突破,必然可以提高我国生产效率,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这需要科研人员不断的开发和研究,克服科研困难,实现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目标。
二、电厂锅炉的构成
电厂锅炉的组成分内部和外部的组成部分,内部是燃气的控制系统,外部表示锅炉的外壳。外壳的构造相对较简单,一个底壳、一个面壳共同构成锅炉的面壳,底壳的作用是将锅炉中负责燃烧的部分固定住,同时在底壳边,也有专门的连接零件,负责与水箱、电控盒等部件连接,使这些部件能连成一个整体,底壳最后还可以同墙面固定在一起,起到固定的作用。锅炉的面壳主要负责的功效是隔绝功效,用锅炉发电时需要避免外界环境中的风尘和灰尘影响,作用是对于锅炉进行保护作用,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在电厂锅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锅炉的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锅炉内部的燃烧情况,随着科技的进步,现目前所使用的控制系统大多由电脑操控,在温度的管控上能做到更加精确,满足更多生产活动。
三、电厂锅炉设备使用存在的缺点
1、在电厂锅炉领域,其技术发展相对而言是比较慢的。很多企业为了促进电厂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对锅炉设备的技术重视度,而且还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从整体行业发展状况而言,其效果并不好。而且现阶段,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用电量不断增加,对供电质量要求也更高。因此,对其技术革新是十分急迫的。而且在进行技术创新中,不仅要进一步提升其能量转换率,而且还要尽量减少能源消耗,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2、由于技术不够先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其技术是存在设备的能量转换中,所以其能量转换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在锅炉设备能量转换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转换阶段,首先是由热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再由电能转换到机械能,最后再到热能。其转换效率是很低的,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调节,满足电厂运行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对电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技术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不仅能量转换效率没有得到提升,而且还存在着浪费问题,不利于电厂可持续发展。
四、电厂锅炉设备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应用
1、电厂锅炉风机方面的创新
风机在锅炉中有着较高地位,锅炉在发电过程中,需要风能,风能的提供者便是风机,风机中有可旋转的叶轮,通过叶轮的转动来获得风能,转动风能所用的机械能可以直接在风机的运转下变为动能,风机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增加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充分提高燃料的燃烧积极性,以增加更多的动能。目前,我国许多电厂面临的问题是风机故障问题,风机虽为锅炉提供直接的能源,但风机经常容易出故障,在转动中负荷过大时便会停止工作,停止工作后燃料无法充分燃烧,发电效率降低;且风机发生故障的原因不同,若因为风机电机被烧坏而导致故障,工作人员还得专门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维修电机,造成多余的成本投入。由此可以看出,风机在热能动力工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如何提高风机的性能、使其促进锅炉发电效率成为我国发电行业的研究内容。
2、热能动力工程炉内燃烧控制技术运用
许多电厂对锅炉进行全面的技术改进,采用现代化的控制技术进行燃料的自行投放,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燃烧操作技术主要有两种,即空燃比里连续操控技术和双交叉先付操控技术。空燃比里连续操控技术是借助热电偶检查出对应的数值,把探测的数值传递给PLC,和它自己的对应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它的偏差值在进行比例及微分计算之后传出对应的电信号,以便调整比例阀门和电动阀的数值,进而起到调整锅炉内部温度的作用。这种方法不足的地方是温度的操控不一定非常准确,需要仔细确认额定数值。双交叉先付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把需要进行精确测量的温度转变为电信号,根据实际测量温度和期望达到的温度两者数据之间的偏差值,借助PLC自动改变燃料和空气流量阀门的闭合,借助电动的方法定位,结合空气与燃料的比例进行操控,并且联合孔板与差压变送器等将空气量进行操控,采用相应质量的操控装置调整锅炉内的温度。这种方法的长处是节省部件,而且温度操作比较准确。
3、完善锅炉内部构造
电厂锅炉设备在热能动力工程应用中,之所以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内部构造不合理,不仅影响了整个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而且还不利于提升设备运行效率,难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针对此种局面,必须对锅炉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升内部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尤其是在新形势下,电厂锅炉设备也应该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就需要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并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保证其质量与性能符合相关标准与要求,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除此之外,优化热能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对设备的运行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在进行优化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工程的实际要求与特点,为其优化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这样才能够对所有的技术的具体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促进设备稳定运行,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电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厂锅炉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注重电厂锅炉性能的提升,从而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观念。电厂锅炉设备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应用,为电厂锅炉发展创新带来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增加燃料利用率,以及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目的,应加大对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飞腾.分析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J].科技风,2018(06):171.
[2]汪洋.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197.
[3]钱英.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7(14):216.
[4]张俊琦.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设计,2016(01):141-142.
论文作者:宗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锅炉论文; 电厂论文; 热能论文; 动力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风机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