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章印刷文字研究(10篇)_中华书局论文

古玺印文字丛考(十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字论文,古玺印论文,十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释“白牛”合文

《吉林出土古代官印》11·181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1〕

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原释文作“解”。

上揭“白牛”玺中的“”为当时习见人名,则“白牛”应是复姓。“白牛”复姓,诸姓书无载,其来源值得研究。《后汉书》卷十四《安城孝侯赐传》载:

(建武)三十年,(光武)帝复封闵弟嵩为白牛侯,坐楚事,辞语相连,国除。闵卒,子商嗣,徙封为白牛侯。商卒,子昌嗣。

李贤注:“白牛,盖乡亭之号也,今在邓州东也。”很可能“白牛”这一地名在汉以前就已存在,复姓“白牛”即源自“白牛”地名,属于《通志·氏族略》中的“以乡为氏”、“以亭为氏”这种情况。

二、释“四水”

《尊古斋金石集》302页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5〕

此玺《古玺汇编》没有收录。

我们认为,此玺印文应释为“四水(癹—發)”。从此玺的文字风格来看,当属楚国遗物。楚文字资料中,“四”字或写作下揭诸形:

与上揭玺印文“四”形构相同;“癹”字或写作下列诸形:

其中包山简85反及《古玺汇编》2529二例与上揭玺印文“癹”最为近似;“水”字在楚文字中作为偏旁时,往往可以作与上揭玺印文“水”相同之形,如鄂君启节铭的“湘”、“ ”、“漢”、“澹”等字(《金文编》卷十一水部〔11〕),楚玺中的“浩”(《古玺汇编》1559),信阳简的“泊”、“滥”、“浅”等字(2—10、09、14)〔12〕,均其比。可见我们将上揭玺印文释为“四水癹”,是非常合适的,而且可以肯定此玺为楚玺。

“癹”是古人喜用的人名,通“發”,古玺印及文献中经见,然则“四水癹”玺中的“四水”应该是复姓。“四水”复姓,诸姓书无载。检《说苑·权谋》,春秋时越王勾践之臣有名“四水”者:

越饥,勾践惧。四水进谏曰:“夫饥,越之福也,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余,其君好名而不思后患。若我卑辞重币以请籴于吴,吴必与我。与我,则吴可取也。”越王从之。

因此,复姓“四水”者,或系四水之后裔,与复姓“婴齐”等来源相类。越国后灭于楚,今存楚玺中有“四水”复姓,恐非偶然。

三、释“

《吉林出土古代官印》11·229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

此玺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原释文作“当”。

我们认为,上揭玺印文应释为“肖(赵)”,原释文误甚。玺中的人名字“”,可以看作“彼”字古文,先秦古文字中作为形旁的“辵”与“彳”往往可以通用,〔13〕可证。汉印有“任彼”印(《汉印文字徵补遗》2·4下〔14〕),亦以“彼”为名,是其比。另,原著录将上揭“肖”玺订为汉印,亦误。

四、释“登

《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7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15〕

此玺1956年出土于衡阳凤凰山五十三号西汉早期墓葬中,原释文作“莫□信玺”。

我们认为,此玺文字的风格、结体具有楚文字特色,而其中可确识的“信”、“玺”二字是典型的楚文字写法,把它视为楚国遗物,应该没有问题。战国古玺中,凡缀有“信玺”二字的都是私玺,没有例外。〔16〕。原著录将上揭私玺置于官玺“中戠室玺”、“大厩”之前,是不妥当的。〔17〕

从现在已公布的楚文字资料来看,上揭玺印中的人名应释为“登(邓)、疽)”。先讨论“登”字。楚文字中“莫”字频见,

跟玺印文首字有明显的差异,可见原释“莫”并不可信。而楚文字中用为姓氏“邓”的“登”字也常见,或写作下列诸形:

”字所从的“且”或作“”形,也可以省去“”下面的一横画作“目”形。而古文字中的“从目”形往往可以将框内二画省成一画作“日”形,〔22〕楚文字中的“”字或作:

即其例。在齐文字中亦有类似的简省写法:

过去或释为“盧(攎)”,〔24〕今参照李家浩先生说改订。〔25〕虽从“虍”写法有异,但其形构与楚文字中的“”相同,可资比较。如果把这种简省写法的“”字中间的一横画去掉,其结构就跟上揭玺印文第二字右半所从完全相同了。

五、释“迀”

《古玺汇编》5281著录下揭一纽战国单字玺:

原释文作“逆”。

先秦古文字中“逆”或“屰”字习见,其“从屰”或“屰”一般都作“倒大”之形,战国文字亦如此,与上揭玺印文左半所从偏旁有明显的差异。〔29〕因此原释“逆”并不可信。

我们认为,上揭玺印文实际上是“屰”字,从辵干声。战国玺印中“从干”字数见,如:

“从干”与上揭玺印文全同,可资比较。战国金文中亦有“迀”字:

用为人名,结构与上揭玺印文亦相同。因而我们认为“迀”字玺应是私玺,“迀”为人名。

六、释“可壬”

《古玺汇编》5272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

原释文作“珂”。后或改释为“坷”。〔30〕

我们知道,战国文字中“玉”或“从玉”字屡见,般写作下列诸形:

与上揭玺印文有明显的差异,可见原释“珂”无疑是错误的。实际上,上揭玺印并不是单字玺,玺文为“可壬”二字,应归在“姓名私玺”类。

战国文字中,“壬”作下列诸形:

完全沿袭了西周金文的写法(参《金文编》929页“壬”栏), 与上揭玺印左半一字同形,可见我们释“可壬”应该没有问题。或释玺印文为“坷”字,大概是由于“壬”“可”二字的上一横画粘连所致,亦不妥当。《十六金符斋印存》31页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31〕:

此玺《古玺汇编》没有收录,〔32〕印文显然应释为“可壬”二字,与前揭“可壬”玺同文。今得此玺,可作我们将旧释“珂”或“坷”的玺文改释为“可壬”的有力佐证。“可”作为姓氏,当读“何”(姓书载代北姓“可”与此无涉),石鼓文《汧殹》“其鱼佳可”、“可以橐之”,《吴人》“君子可求”中“可”读为“何”,可资比较。

七、释“璎

《古玺汇编》2490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

原释文作“稣□”。

”字,古玺印文中屡见,裘锡圭先生等将它释为“璎”字,〔33〕极确。“璎”下一字笔画粘连不清,但尚能辨其形构为

是一个“从肉从次”之字,可隶定作“”。此字亦见于齐金文及陶文中,作下列诸形:

八、释“恶”

《古玺汇编》2068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

原释文作“邞上志”,或改释为“邞上□。”〔37〕

我们认为,上揭玺印文应释“邞恶”,原将人名字释为“上志”或“上□”二字,均不妥。战国文字中的“上”字已不再作二形,通常作上、等形(参《金文编》5—6页、《古玺文编》2 页等),至于《古玺汇编》4495、3646二玺中原释“上”的字,尚须重新研究。而战国文字中的“亚”字跟上揭玺印“恶”上半所从形非常接近,如:

是其比。此引诸“亚”字均为楚文字中的写法,上揭“邞恶”玺显然也应订为楚玺。另外《古玺汇编》2065、2067二玺“邞”的写法同“邞恶”玺,2064玺“邞”的写法同2066“邞(造)”玺〔38〕,其文字风格都呈典型的楚玺文字特征,把它们视为楚玺大概也没有问题。

九、释“上高”合文

《古玺汇编》1518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

原释文作“孙□”,或改释为“孙乔”。〔39〕

先秦古文字中“乔”字屡见,从无作“从高从上”之形的(参看《金文编》700页、《古玺文编》256—257页、《侯马盟书》334页〔40〕),因此原将玺中人名字

释为“乔”字,显然不妥。我们认为,玺中人名字应是“上高”二字合文。古玺印中复姓“上官”、 “北宫”〔41〕的合文或作:

其构成形式跟“上高”合文最为相似。又《古玺汇编》1857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

原释文作“事上高”。此玺“上高”二字分书,亦以“上高”为人名。可见我们将《古玺汇编》1518玺的人名字释为“上高”二字合文,无疑是很合适的。

既释出上揭“孙上高”玺中的“上高”合文, 则《古玺汇编》0919、1865、3783及0425著录的下揭四组战国私玺中的人名字也可以连带识出:

玺中人名字,前三玺中作“从高从上”形,与前揭“上高”合文作“”比较,显然也应释为“上高”合文。战国文字中的合体字偏旁有时可以“内外互作”,如“昌”字或作“”,“或”字或作“”,“袄”字或作“”等,是其例。〔42〕“上高”合文将“上”移至“高”形内,其情形相类似。后一玺中作“从高省从上”,也应释为“上高”合文,当无疑问。战国文字里,构成合文的字往往可以省去部分字形,如战国魏“高安布”的“高安”合

〔44〕都省去了“口”旁,与此“上高”合文省去“口”旁情形相同,可证。过去或将此合文释为“堂”或“上”,〔45〕恐不妥。

十、释“亡巳”

《古玺汇编》2209著录下揭一纽战国私玺:

原释文作“□□”,或释为“邴□”。〔46〕

我们认为,上揭玺印中的人名应释为“亡巳”二字,“巳”同“已”。战国文字中“亡”及“从亡”字屡见,如“亡”或作下列诸形:

再说“巳”字,战国文字中写作:

其中《金文编》995页一例与上揭玺印中的“巳”最为近似, 可见释“巳”也很合适。古文字中的“巳”“已”本为一字,汉代文字犹如此(参《汉印文字徵》14·18上“巳”栏),因此玺印中的“亡巳”亦即“亡已”。

作为人名,“亡已”可读为“无已”,意与“无疆”、“无竞”等相类,〔51〕亦为古代成语。春秋铜器蔡侯申盘说〔52〕:

祭受母已。

许子酱(将)(师)镈说:〔53〕

万年无諆(期),眉寿母已。

“母巳”即“毋(无)已”。《诗经·魏风·陟岵》: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说文》:

祀,祭无已也。

是其例。虽在传世文献及出土文字资料中未见以“亡(无)已”为名的,但汉印里有名“女已”的,我们过去曾指出应读为“毋已”,〔54〕与“无已”意同,是其证。

注释:

〔1〕张英等编,文物出版社,1992年。

〔2〕罗福颐主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

〔3〕罗福颐著,蟫隐庐书店影印,1930年。

〔4〕罗福颐主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

〔5〕黄濬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6〕包山简,见《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

〔7〕江陵简,见《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

〔8〕汪庆正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9〕随县简,见《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10〕曾宪通撰集,中华书局,1993年。

〔11〕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中华书局,1985年。

〔12〕信阳简,见《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13〕参高明《古体汉字义近形旁通用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研究》第4期。

〔14〕罗福颐撰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15〕湖南省博物馆编,上海书店,1991年。

〔16〕参汤余惠《战国铭文选》83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7〕原在“大厩(?)”玺上著录“区夫相玺—敬”一玺,也应归在私玺,说详拙文《古玺印考释五篇》之一《区相夫鉨》,刊台北《印林》1995年16卷2期。

〔18〕见“大莫嚣玺”。

〔19〕见“楚邦客臧嘉铜量”铭。

〔20〕“妆”从汤余惠释,见《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十五辑,第78页。

〔21〕仰天湖简,见《考古学报》1957年2期图版伍。

〔22〕例详拙文《古玺印考释五篇》之二《长相如》,刊台北《印林》1995年16卷2期。

〔23〕高明编著,中华书局,1990年。

〔24〕吴振武,《释战国文字中的从“”和从“朕”之字》,《古文字研究》十九辑。

〔25〕《战国官印考释(二篇)》,《文物研究》第七期,黄山书社,1991年。

〔26〕参曾宪通《包山卜筮简考释》,《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3年,第421页。

〔27〕望山简,见《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

〔28〕释“疽”,参注〔26〕;释“”,参李零《包山楚简研究(占卜类)》,《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 中华书局,1993年。

〔29〕详参拙文《古陶文考释三篇》之二《释“遡”“朔”》,《古汉语研究》1996年3期。

〔30〕吴振武释,见《〈古玺汇编〉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古文字学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学),1983年,第524页。

〔31〕吴大澄辑,上海书店,1989年。

〔32〕《古玺汇编》征引印谱目录中有《十六金符斋印存》一种。

〔33〕说见《曾侯乙墓》附录一《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注(127),第517页。

〔34〕中华书局,1992年。

〔35〕罗福颐编,文物出版社,1978年。

〔36〕参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06—307页。

〔37〕同〔30〕,503页。

〔38〕同〔20〕,94页注〔88〕

〔39〕同〔30〕,499页。盖袭用《古玺文编》之说。

〔40〕文物出版社,1976年。

〔41〕“北宫”从吴振武释,说见《古玺合文考》,《古文字研究》十七辑,275页。

〔42〕参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205页,中华书局,1989年。 “袄”原释“”,恐不妥。此据吴九龙说改,见《简牍帛书中的“夭”字》,《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

〔43〕说参裘锡圭《战国货币考》,《古文字论集》442页, 中华书局,1992年。

〔44〕同〔41〕,280页。

〔45〕释“堂”,见陈汉平《屠龙绝绪》,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9年,第279页;释“上”, 见刘钊《〈金文编〉附录存疑字考释》,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1990年,第14页。

〔46〕同〔30〕,第505页。

〔47〕同〔41〕,第277页。

〔48〕张守中撰集,中华书局,1981年。

〔49〕据吴振武释,见〔41〕,第277页。

〔50〕徐敦德编,西泠印社,1990年。

〔51〕参姜昆吾《诗书成词考释》269页“无疆”及272页“无竞”条,齐鲁书社,1989年。

〔52〕《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二册,文物出版社,1990 年, 第589页。

〔53〕《殷周金文集成》第1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153、154页。

〔54〕参拙文《古玺印考释十篇》之五《释“胡母先”玺》,刊台北《印林》1996年17卷2期。

标签:;  ;  ;  ;  ;  ;  ;  ;  ;  

古代印章印刷文字研究(10篇)_中华书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