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理念背景下的公共建筑设计探微论文_周昊翔

关于绿色理念背景下的公共建筑设计探微论文_周昊翔

摘要: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着重介绍了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的理念,以实现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和发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理念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所谓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集多种优势于一身的使用空间,且可以和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建筑。

1.1节约资源

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产节约型材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就地选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1.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

1.2.1太阳能的利用:设计太阳能住宅。光热转换是人类直接采集太阳光能量的方法。转换装置,基本上分为平板式集热器和聚光式集热器两类。因此可以利用阳光直接射在黑色粗糙表面上变热设计出太阳能住宅,另外还可以利用反射镜或透镜聚光产生热原理,在屋顶上装上薄铁皮制成的集热板上,当集热板被晒热,光变成了热。当空气从集热板下面流过,就可以把热量带走。需要时可通过风道,送到房间里取暖。太阳能住宅的另一优点是光电转换。就是通过光电器材,将太阳能直接变为电能。最通常的光电器材是硅电池。其原理是硅晶材料在光的照射下释放电子,这就是光电效应。在计算器、收音机、汽车上都能用这种硅太阳能电池。

1.2.2风能的利用:风能是一种清洁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通过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后,用于发电、提水、致冷和致热等。

①风力发电

利用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

②风力致热

风力致热的主要原理是“搅拌液体致热”,即风力机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使液体变热。“液体挤压致热”是用风力机带动液压泵,使液体加压后再从狭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喷出而使工作液体加热。1.3建筑建造过程中材料的节约

在建造的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结构工程师可以根据经验和计算使钢筋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下尽量减少钢筋的用量,在水泥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还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2.1节约原则

最主要是把握好“节能省地”的原则。省地要从规划阶段就开始入手解决,分配好生产、生活等各种用地之间所占的比例关系,使得土地的使用率提高。节能主要是利用蓄热等措施减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按照太阳的运行轨迹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风能等节能措施来减少能耗。

2.2和谐原则

建筑是人类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影响结果,因为它的影响因素较多,其受空间选择、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影响,这些过程均存在着消耗和扰动,因此,绿色建筑特别强调其体系和谐、系统和谐和关系和谐。

2.3适地原则

无论是哪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单体建筑项目,都应该以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作为基础,主要有地域气候特征、地方风俗文化、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

2.4舒适原则

舒适要求与费用花费,资源占用和能量消耗一直都是互相矛盾的,尤其是在建筑建造、使用维护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在绿色建筑中所强调的舒适原则不能以牺牲建筑的舒适度为代价,而应该以满足人类居所舒适要求为前提,利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以此来达到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效果。

2.5经济原则

绿色建筑的建造、使用和维护整个过程都相对比较复杂,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问题。虽然高投入、高技术的绿色建筑能够反映出人类科学技术的水平,但是并不是只有高技术才能够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与品质,适宜的技术与地方化材料及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同样是绿色建筑的发展途径。

3、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途径

3.1采用新型绿色能源系统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新型能源系统的应用已经在大规模试用和推广中,其中太阳能和风能以其无污染,能源可持续提供的优点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青睐,太阳能转换设备可以通过收集吸收太阳所散发出的热能,使之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能源,风能则主要用于发电,实现电力系统零能源消耗。在未来,新型能源系统将继续被开发和利用,逐渐代替相当一部分高耗能能源转化系统,真正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3.2降低设计施工中的人为施工污染

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污染,最为常见的就是由于施工材料和方法选用不当所带来的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如固体废弃物污染,空气和水源的污染,噪音污染等等,降低施工中的人为污染可以对环境改善做出很大的贡献。首先,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尽量在保证预算的前提下,选用更加环保污染低的建筑原材料,同时,建筑设计者的设计要尽量简约,避免产生多余材料的消耗;其次,施工人员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管理好现场施工人员的污染环境的行为。

3.3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建筑设计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新型的环保材料,这些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取代了以往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材料,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而且还实现了建筑的环保无污染,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能。

结束语:

如今绿色生态逐渐发展成为主题,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得人们意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促进了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思考。本文就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趋势以及设计时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简单分析。总之,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在开展其项目的工作中,不仅需要考虑绿色技术的成熟度,还需考虑其经济性。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工程的电能损耗,引起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节约有效资源,促使公共建筑能够更好的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李怡.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胡鹏飞.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

[3]吴清梅.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

[4]王静,韦冰,周璐.公共建筑绿色设计中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创新应用[J].华中建筑,2012.

[5]贾少昆.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例析[J].建筑,2014.

论文作者:周昊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关于绿色理念背景下的公共建筑设计探微论文_周昊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