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也渐渐的呈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的上升,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为此,做好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基于目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其相应的整改策略,提出以下观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一)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推进了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利工程的应用广泛,除了在解决农业灌溉、水产物的养殖等,还可以调节水流量,以南水北调的工程为例,就有效的落实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利工程还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保证电力系统发有效运行。在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带来了转变,有效的减小了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防止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提升了生产力,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基于生态环境的有效发展,在水资源的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中,能针对一些地方性发生的洪涝灾害提升抗洪标准,降低经济损失。在日常生活以及农田灌溉中,通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1]。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目前的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没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管理机制,致使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近几年来,为有效的解决部分贫困地区的用水问题,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在落实责任时,大力的兴修水利,虽然一时解决了用水问题,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一味的按照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来进行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没有从当地的环境条件以及运行方式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宜的管理条件,致使各个环节之间不能有效的衔接,相关人员的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2]。
(二)监督管理责任不落实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没有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没有制定人员管理机制,没有明确责任划分,权责分工不明确,使得一些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落实自己的岗位能力。水利工程经营方式落后,不能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来落实工作,工作人员不能全面的投入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在取水用水过程中,工作人员监督不到位,出现一些水资源浪费的现象[3]。
(三)水利工程设施老化
在水资源的应用过程中,我国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年限都比较长久,受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损失老化问题严重,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河道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河底沉淤严重,对水流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们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投入河道,致使河道不通畅。没有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缺乏保护意识,水的水资源污染严重,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一)加强运行管理资金投入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要大力的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在工作过程中有效的吸引一些外来资金,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水利管理的地方政府要合理的应用这些资金来完善水利工程的维护保养工作。划分专门的款项来引进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来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环节进行改善和管理。雇用专门的人员或者一些机械设备来定期的清理水利工程河道中沉积的一些淤泥和垃圾。加强对资金支出的监管,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确保各项资金都能运用到实处,有效的整改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4]。
(二)落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资源的运用过程中,主要还是人员节约意识缺乏,相关部门没有制定适宜的管理措施而导致的。为有效解决人们在生活过程中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就要加强提升人员对水资源的认知,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政府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结合现如今发达的网络科技技术,借助各种媒体平台来大力宣传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借助一些公益广告,加强落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的节约建设过程中,提升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在具体的运行管理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切实发挥自己的作用,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加强审计,大力在农业用水过程中推行节水灌溉地方技术,以滴灌技术为主导方向,大力倡导节水理念,有效的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5]。
(三)落实管理人员责任能力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企业单位要切实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转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认知。以科学的发展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人员管理机制,促使管理人员切实落实自己的岗位职能,在工作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责任能力。此外,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引用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对原有的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管理工作能力,带动水利工程的有效发展。
(四)加强监督管理
基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在落实自己的岗位职能责任的同时,要注重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来有效的提升人员意识,切实落实自己的岗位工作能力。在管理人员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对一些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环节以及相关的责任人落实处罚措施,通过金钱处罚和通告批评的措施来提升水资源应用人员的节约意识,也对其他使用人员加强警示,从而落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工作,提升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水利工程有效发展的前提保障,针对目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注重落实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能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能力,加强严惩力度,从而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洪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3):109-110.
[2]罗越浩.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553(20):35+41.
[3]刘钊,代鑫.千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14):72-74.
[4]许海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6):96+98.
[5]徐萍,王美青,卫新.“五水共治”背景下浙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与对策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329-1333.
论文作者:戈小帅,柯启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可持续利用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自己的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