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才更有效——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易陷入的另一个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更有效论文,误区论文,数学教学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改革进行了10年有余,教师们在不同的培训学习和实践中领悟了很多新理念,增长了许多新见识,也在新的教材背景下各自有了不同的收获.在一些教师故步自封的做法受到批判的同时,另一些不合理的做法也慢慢地浮出水面:有的教师为了吸引眼球,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照搬一些自认为比较先进的模式,结果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呈现出一种呆板、僵化的教学景象;有的教师为了完成一些已设定好的“教案”“学案”,直接剥夺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的教师为了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处处设置动手探究,各环节都进行小组讨论,并以此来衡量教学是否成功.这些做法,其实走入了新课改的另一个误区,值得警惕.
一、数学探究活动是不是只能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下完成
一堂好的数学课必须要有动态的思维活动过程,这往往需要一两个引人入胜而又不复杂的探究情境.但有部分教师认为,数学的探究活动只能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下进行,好像缺少了直观感受的环节就不可能完成探究过程,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三角形的内角》这一节课的探究环节,教材的安排是: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把它的内角剪下拼合在一个点上,组成一个平角,以此引导学生发现定理、找到证明思路.笔者翻看了小学教材和旧人教版八年级教材的这一课内容,发现两本教材均采用了这种探究方法,说明它的存在是有科学依据的.其主要特点是:结论由学生自己在实验操作中得出,比较直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很多中等层次以下的学生无法突破“从直观的实验中抽象出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学生从这一章节才真正开始接触到辅助线)这一难点,而且,教师在把实验结果抽象成数学语言方面,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以下是笔者近日听课中获得的另一种探究办法:
授课教师在学生猜想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后,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两个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
(1)如图1,三根木条相交成∠1、∠2,若木条a//b,则∠1+∠2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如图2,把木条AB绕点A转动(在几何画板中),使它与木条b相交于点C,再把△ABC抽出(如图3),由图1、图2、图3,你能得到∠A+∠B+∠C=________,请给出证明.
通过图1、图2的引领,结合平行线的相关性质,学生们很快就找到添加辅助线的办法,并得到了好几种证明方法.学生们总结出一个基本的解题思路:要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可将三个内角转化到一个平角上(或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最后,教师板书如下:
结论(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思路:为了证明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可将条件转化为“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互补”,转化思想是数学中常用的.
方法:在这里,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加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这节课上得比较顺畅,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是: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两平行线的性质),由浅入深地呈现的,而且,这个情境没有太多的干扰因素,易与学生的思考产生共鸣.如果单纯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笔者更喜欢后一种教法,虽然它没有设置学生动手的环节,但它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也更易于调控课堂.所以,数学探究活动不必以“学生动手操作”为先决条件,我们应该坚持实际操作与思维训练二者并重的原则.当然,如果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上述例子中,把教材中的剪纸活动作为一种验证过程穿插进去,或许教学效果会更好.
其实,一节好的数学课,并不在于课内有多少个数学探究活动、组织多少次小组讨论,而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有多少次思维碰撞,即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有多大.
二、要让学生经历怎样的概念形成过程才更合理
在平常教研活动的评课环节中,我们常听教师说: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课标的一个重要要求,但它不能成为一种口号或一句空话,它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特别要强调的是数学概念教学,很多数学概念(特别是一些数学规定)不能通过证明得出,需要教师通过解释概念定义的合理性来建构,正因如此,直接给出数学概念并马上进行应用的教学,注定是行不通的.那么,要让学生经历怎样的概念形成过程才合理呢?
在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同底数幂的除法》这一节课中,关于“零指数幂”,某教师按教材设置进行讲解:
探究(口答):分别根据除法的意义填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记得一个专家在讲座上提到过上述教学:
先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得出的猜想(类似以上环节).
然后,质疑这个猜想是否合理,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感受猜想的合理性,例如,(1)1个细胞分裂1次变2个,分裂2次变4个,分裂3次变8个……那么,1个细胞没有分裂时为几个?(2)观察数轴上表示……16、8、4、2的点的位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观察下列式子中“幂”与“指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这样,学生学习“零指数”就经历了如下过程:面对挑战——提出猜想(“规定”)——感受“规定”的合理性——做出“规定”——验证“规定”与原有知识相融(又一种意义上的合理)——指数概念得到扩充.
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是如何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能很好地提升学生自觉分析、自我领悟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来研究以后遇到的数学问题,这才是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事实上,借助学习“零指数”所获得的经验,学生不难对“负整数的指数幂”的意义做出自己的“规定”.
让学生经历较为严谨的、合理的概念形成过程是必要的,因为这一过程能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能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存在的合理性.
三、是全盘吸收,还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整合
当下,教学中呈现出很多好的做法,往往让我们耳目一新,但如果全盘照搬,课堂效率反受其累.
一次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不同学校,且都比较优秀)都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他们课中先点出本节教学目标,再根据学案中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学(约十几分钟),然后学生回答问题,填写学案中的练习……这两节课有很多地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如,教学中大胆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行总结,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发挥;采用导学案来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上课就点明本节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但这两节课也有一些不足:教师虽然在努力地赶课,但还是无法完成教学内容,时间调控存在困难;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弱了很多,有的讨论放出去就收不回来;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由学生“自学”归纳出来的,难点并没有得到有效突破.如《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证明,探讨并介绍了十几种的方法(其中很多方法是可以整合的),这和教师课前预设的5种方法有些出入,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师生刚归纳完“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就已下课.从教学环节来说,本节缺少了例题演示、练习拓展、章节总结等环节;从教学内容来说,少了七年级学生所不能缺少的“规范解题书写格式”“几何知识的运用、巩固、归纳”等内容,所以,不论怎么看这都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再如,《加减消元法》这节课,教学难点是“解不能直接通过加减消元法的方程组”(如),由学生“自学”,虽然教师有作简单的归纳,但从学生练习效果来看(笔者在巡课中发现,6位学生中有4位做错或没做出来),这个难点并没有得到有效突破.
此外,课堂中十几分钟“先学”,真的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吗?能否在课前让学生预习完成?(保证课堂时间更充裕,师生能有时间去解决更有必要解决的问题,如,难点的突破、书写的规范、知识的拓展等)可见,全盘吸收外来的教学经验是不够合理的.
四、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等于完成教学任务了吗
当下教学中,采用导学案辅助教学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果合理运用导学案,确实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但一些课堂出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导学的材料”变成了一双无形的手,牵动着课堂,牵引着师生,教师为了完成一些已设定好的“教案”“学案”,直接剥夺学生自主探究时间,甚至不敢越“教案”“学案”半步,教学陷入了另一种故步自封的境地.
笔者想起了一节《一次函数》初三复习课,某教师以导学案的形式展开教学,课堂分成:课前热身、知识整理、例题讲解、中考演练、教学小结五大块,整节课教师都在为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而忙碌.笔者统计了一下,导学案中共有31题,其中有5道综合题,满满的两页8开纸.进一步笔者统计发现,有很多题目是同类型的,如,“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这一类题有3道;“某点在函数图象上,求它的解析式或相关性质”这一类题有11道(包括综合题的小题);综合题中的2道,拿掉阅读材料后变得很相似.更为致命的是,这节复习课主线不明朗,到底是由数到形,还是由形到数,到最终也没有得到稷好的体现,重点内容也没有得到突出.笔者不由地反思:难道课堂一定要完成设定好的导学案内容才算成功?
再看一节课——《三角形的内角》,它的课堂练习安排得较为合理,授课教师在导学案中只呈现1道练习题:
如图4所示,已知AB//DC,∠ABC=80°,则∠DCB=________.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在几何画版中呈现如下两个变式:
变式1:如图5,AB//DC,∠ABC=80°,∠ABC与∠D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O=________.
变式2:如图5,AB//DC,∠ABC与∠D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O=________.
接下来,教师移动图5中的直线CD,并追问:
如图6,在三角形ABC中,∠ABC与∠D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O=________.
最后,教师又引出两个变式:
变式3:如图7,∠A=100°,∠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O=________.
变式4:根据变式3的分析,试猜想∠O与∠A在数量上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
虽然授课教师在导学案中只安排了1道练习,但他通过1个无解的追问和4道变式题,不仅很好地囊括了本节内容,而且能让不同的学生有了不同的收获,这样的教学是值得提倡的.可见,导学案的内容需斟酌,不可随意添加,应该给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灵动留下足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