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犯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也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了法律禁止的行为。一切违反《宪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以及违反国家制定的其它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对社会都有危害性,依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
一般违法行为的违法情节比较轻,对社会危害性较小,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法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一般违法行为分为两种:第一,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如违反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工商管理等行为。第二,民事违法行为即违反民事法律法规,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民事义务或违反民事义务造成对方损失的行为。如:欠债不还、损害别人名誉等。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它是指违法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极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律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如:劫车杀人、殴打他人致伤致死等行为。这类行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等。因此,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二)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所受处罚不同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给社会造成危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违法情节不一样,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所受的处罚也不一样。(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主要采用责令赔偿、恢复原状、返还财产、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方式。(2)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处罚,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拘留、 劳动教养、冻结资金、赔偿损失、停止营业、吊销执照等。(3 )犯罪行为则应是追究违法者刑事责任,处以刑罚。刑罚是法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制裁方法,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犯罪必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二者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的人如果不能及时的吸取教训,改邪归正,就会滑向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