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图案的装饰性为视角论文

民族艺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图案的装饰性为视角论文

民族艺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海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图案的装饰性为视角

陈梅菊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南 五指山 572299)

摘 要: 在海南黎族、苗族、回族的染织、剪纸、刺绣、文身、制鼓等传统工艺美术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各色各样图案。这些图案是黎族、苗族、回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当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深入探讨民族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装饰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美化乡村和美化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黎族;传统工艺图案;装饰作用

1 海南民族传统工艺图案

黎族、苗族、回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工艺图案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之一。黎族、苗族都有多个支系,传统工艺图案各异。黎、苗、回民族传统工艺图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1 纺织工艺图案

1.1.1 织染工艺图案

(3)外贸供给侧改革可以促进广州贸易产品多样化。世界经济贸易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广州外贸供给侧改革强调促进广州在对外贸易中进一步获得比较优势。其路径可以通过促进广州外贸企业集聚创新要素,创新驱动,发挥广州外贸竞争优势,实现广州外贸企业向新一代高新技术领域的拓展。

黎族织染历史悠久,其中纺织棉麻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代生产的“广幅布”是朝廷贡品之一。宋元时期黎族织染业达到高峰。黎族分五个方言,各个方言的织染图案又有区别,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类型的纹样题材。六种类型纹样题材是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天体纹、器物纹、几何纹。人物纹主要包括祖先纹、动作纹、大型集体舞蹈纹;动物纹有龙纹、鹿纹、牛纹、马纹、羊纹、猿纹、蟒纹、鸽子纹、斑鸠纹、乌鸦纹、蟹纹、鱼纹、龟纹等;植物为有藤籽纹、白藤纹、木棉树纹、花卉纹;天体纹有日、月、星辰、山等;器物纹有犁、耙、刀和纺织工具等;几何纹有折线纹、圆圈纹、方形纹、三角形纹、锯齿纹、弦纹、波线纹、曲线纹等等。

(2)萧先生,你或者以为我是一个发疯的女子——放浪,无礼,骄傲,痴心,你或者以为我是这一类的人么?萧先生,假如你来对我说一声轻轻的“是”,我简直就要自杀!但试问我以前是不是如此?是不是放浪,无礼,骄傲,痴心等等呢?我可以重重地自己回答一句:“我是的!”萧先生,你也想得到我现在是怎样的苦痛?你用神圣的钥匙,将我从假的门里开出,放进真的门内去,我有如一个久埋地下的死人活转来,我是如何的委屈,悲伤!

苗族蜡染的图案同样也很丰富。

1.1.2 刺绣工艺图案

这种构图方式是黎族织染、刺绣工艺图案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只注重表现动植物或人物的外形填涂,不写实。

本指安定刘氏江山。 汉刘邦(高祖)病危时对吕后说:“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见《史记·高祖纪》、《留侯世家》。后因以安刘爲维护王朝的典故。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四七绍兴十二年》:“及是秦桧除太师,彦诗以啓贺之,有曰:‘大风动地,不移存赵之心;白刃在前,独奋安刘之略。’桧喜,由是稍复录用。”

1.2 文身图案

黎族有文身遗存。文身图案富有很深的宗教内涵,文身图案形式有四大类型:斜纹类图式有二十七式,横纹类图式有十七式,圆纹类图式有二十五式,文字类图式也有十七式。基于各种元素及图普组合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图案,共计面纹有三十七式,手臂纹有十四式,上脚纹及下脚你有十式。黎族五种方言各有不同的文身图式,各方言各自氏族文身图式内涵也不一样。

本文基于多源数据,首先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对我国两化融合整体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探索性地研究两化融合在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推动行业综合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绩效产生的机理,相关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①各研究对象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及两化融合关键指标等数据均来源于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的两化融合评估系统(www.cspiii.com/pg/)数据库;②上市企业总市值来源于Wind数据库;③重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产业投入产出比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库;④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3 雕刻图案

黎族、苗族、回族的雕刻有木雕、竹雕、椰雕、角雕、骨雕等类型。多雕刻在踞织机、针盒、宗教偶像、炊具、钗、簪等器物上。其中,润方言黎族的骨簪最为著名。黎族雕刻图案内容包括人物纹、花草纹、树木纹、几何纹等,其中小藤篮往往作为情人的定情物,藤篮底部特别加上一竹圈,竹圈宽约五厘米左右,上面不仅阴刻着人物纹、花草纹、树木纹、几何纹等,还刻有一组一组的太阳纹、弦纹、狗纹、鸡纹、羊纹、鱼纹等。雕刻的表现手法为阴刻,黑白木刻形式,刻工细致。

1.4 剪纸图案

近几年来,海南省民族地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各个地区根据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大量运用了的黎族、苗族、回族的民族传统工艺图案,充分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比如保亭县重点挖掘、利用黎、苗民族文化元素,三亚则以黎、回民族文化元素为侧重点,等等。

1.5 皮鼓画图案

宗教仪式用的皮鼓的鼓面,多有原始宗教绘画。画面主要有人物、舞蹈、鹿、马、青蛙等形象。画面古朴粗犷,内涵深刻,反映民族宗教意识。

2 民族传统工艺图案的独特表现手法和个性

2.1.2 变形夸张构图法

2.1 艺术表现手法

旅游者大多是冲着本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而来的,增加城镇和农村建筑上运用民族特色图案的包装,利用黎族地区原有特点,适当地运用上本民族图案建设黎族文明小区和黎族文明村庄,起到强调本民族特色的作用。来到本地区旅游,不但能长民族文化见识,还有民族图案文化的熏陶,丰富了观光的内容和视野。

目前,该镇已发展“稻虾共作”稻田2000多亩。当地政府正以推广“稻虾共作”为契机,对大米品牌化进行包装,稻虾生态米将成为大林镇的金字招牌。

黎、苗、回民族传统工艺由于其技法殊异,故图案的表现手法多样。

变形夸张在杞方言黎族的平绣作品和润方言的双面绣作品中表现最突出。部分图案作为氏族标志,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双面绣中的龙所表现的整体划一、古朴粗犷原始性的美是现代装饰表现中人们向往的风格。

2.1.3 复合构图法

黎族织绣图案的普遍表现形式,以几何格内表现的重叠图样,如润黎族的重叠的正身投影人物纹,大人套小人,小人套更小的人,多达三层。

黎族刺绣工艺历史悠久,但稍晚于织染,黎族刺绣各方人都有,有平绣、双面绣、贴布绣、镶嵌绣、缀物绣等,其中以润方言的双面绣最为著名。平面绣图案有祖先纹、群舞纹、龙纹、鸟纹、麒麟纹、树木纹、花卉纹、文字纹、创作纹等。润方言双面绣图案,构图硕大厚重,想象力丰富,变形夸张,图案有对龙纹、飞龙纹、父子龙纹、游龙纹、花卉纹、波纹和万字符号纹等。贴布绣和镶嵌绣图案流行于五指山周边的杞方言地区和海南岛西部的昌江地区,构图独特,色彩艳丽。贴布绣和镶嵌绣强调了图案的立体感。

2.2 艺术特点

(1)图案的抽象性。黎锦图案主要是反映黎族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自然形象,并通过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使自然形象成为适用的抽象形象。黎锦图案花纹多以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组成纹样,表现抽象的形象,形成图样轮廓,有很强的装饰性。逐渐将形象自然物几何化、抽象化,这是从具象到抽象的一次质变和突破,这个创作过程体现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界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2)图案的具象性。黎锦图案的具象性,是在人们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形似性,稍作艺术加工而使图案具有装饰性和视觉美感。常见的具象图案有人、龙、马、鸡、鸟、鹿、羊、黄猄等。

(3)图案的符号性。黎锦的图案纹饰,不仅造型具有美观的可视性和艺术性,而且具有符号化的特征,每种符号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是黎族不同方言族群区别的标志之一,这些符号反映黎族人民的文化习俗和情感智慧。

(4)构图和色彩的协调性。黎锦图案的构图,一般由母体和子体图案构成。母体图案在图的中心位置,子体图案围绕母体分布在周围。黎锦图案大多具有母体图案突出、子体图案陪衬和谐,主次分明、结构缜密的特征。大部分织锦图案都以人为母体图案,以自然物或神物为子体图案。

为打通农商行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应由上级部门(如省联社)等进行主管,协同各区域农商行进行集中出资,来设立农商行股权交易信息中心,实现股权登记、质押、挂牌、托管等多功能,同时结合当地农村区域发展状况,可以将债权、土地承包权、金融资产及林权等在交易中心来办理交易及托管,将其打造成适用于农商行的战略平台。除此之外,农商行应建立健全股权流通的相应机制,完善交易流程及运行规则,对股权转让、设置及信息披露来进行明确规定,严格规范股权在交易中的操作细则,将制度进行市场化、透明化,使得广大股东充分明晰自身的权益,构建科学规范、合法、高效的农商行股权流动机制,实现股权的正常化,发挥农商行股权的真正价值。

本文选用ARIMA(p,d,q)模型作为径流量误差数据的误差模型,在BP神经网络预测的基础上,对拟合误差作出修正,以此来提高径流量的预测精度。

(5)不同族群的差异性。按语言分,黎族分为哈方言黎族、杞方言黎族、润方言黎族、赛方言黎族和美孚方言黎族。五个方言黎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各有其特点。由于受到族源、地域、环境的影响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各方言黎族的织锦在纹样、主题、色调和艺术风格上都有所区别。苗族的情况亦然。回族因为都聚居在三亚一地,故内部的工艺图案相对统一。

3 民族传统工艺图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黎族剪纸清代文献就有记载。它以三亚地区为中心,辐射陵水及保亭、乐东、东方部分地区。主要是在丧葬活动和宗教仪式中的运用,图案多是几何纹,也有一些花鸟类纹、牛马纹等。现代民间美术剪纸主要是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乡的剪纸,反映内容有人物造型、风景、民族风情,构图和表现形式质朴清新独特。

3.1 增强城镇及农村建设中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2.1.1 几何投影构图法

3.2 搭建民族各类艺术形式展示的新平台

文明小区和文明村庄也成为收集展示各类民族工艺形式的作品的重要场所。如黎族的织锦工艺品、雕刻工艺品、编织工艺品、织锦图案、各式各样花纹图案等等。近几年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城建发展规划就把民族文化列入其中,到目前为止该县城已初具黎族文化包装规模,开发旅游项目资源开始体现成效。利用民族各类工艺品形成的作品汇集,让观众就此同时了解到鲜为人知的一些民族工艺图案,感受到民族图案的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3.3 增强旅游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海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建设要充分利用本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作为旅游景点的外表装饰,才能错位竞争。黎族传统图案在城建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海南文化艺术特色,增进观光者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对民族文化也是一种保护和宣传。不同的黎族方言的图案的运用在不同的地方,细分各地的建设特点,也能够促进旅游区域的扩大。三亚除了黎族,回族的文化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3.4 积极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新应用

海南省民房改造实现民房居住条件的改善,但原来的民族居住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民族房居特色荡然无存。黎、苗、回民族族传统工艺图案作现代该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农村建筑设计标识、设计、功能化的旅游项目,也应注入“绿色、整体、原生态”的新理念。

4 民族传统工艺图案的当代应用

黎族的五个方言注重各自特点,在地区建设中要分别以当地的方言特点来设计本地区的图案。如保亭地区主要是赛方言黎族,所以当地的黎族图案重点突出赛方言黎族的图案特点。琼中地区主要是杞方言黎族,要以杞方言黎族图案作重点。民族传统工艺图案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城市建设

城镇的建筑物造型在少数民族聚区,运用本民族的建筑特征起着城镇标志性的作用,而建筑物的外观运用一些适合于建筑的民族图案装饰,则更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图案以一个民族织绣的故事形式展开,黎族自身没有自己的文字,黎族人民是以织锦形式来传承自己的文化,每个筒裙都叙述着一段故事,利用这些描绘黎族文化内涵的织锦工艺图案展现在建筑物长廊、柱子上、草坪、街道、街道、河流的栏杆上等,既能展现民族工艺图案的艺术魅力,又能美化环境。

规则和技术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规则是技术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3],教练员在编排设计整套动作前需认真研究和理解规则,开拓新的思路,严格按照规则的要求和本队啦啦操队员的运动能力,创编出具有观赏和竞争价值的成套动作,以求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4.2 少数民族民房改造

矮小、昏暗不耐用的黎族茅屋被改造成为明亮、大方的砖瓦房或平房后,黎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减少了许多,在黎族房屋上运用黎族图案装饰房屋,建设具有本地区主要传统氏族图案的黎族文明村,让各个村庄都有各自的特点。

4.3 城乡环境建设

在种植绿地时充分考虑到要以民族图案作为种植绿地形式的一种图案设计形式。黎族图案中纺织图案丰富多彩,几何构成是最适合于绿地种植修剪和管理的。就像黎族人民在织布一样,平坦的绿地再种植各种颜色可以修剪的低矮植物成为织锦图案,独具特色。

4.4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

在民族地区中的民族旅游景点、博物馆、度假村、宾馆等,对其环境设计建筑物、道路、屋内装饰、广告标语等设计,充分运用黎族传统工艺图案加以装饰,增加民族特色,增加可参观性,为海南民族旅游业服务。

5 结语

传统工艺图案是民族的标志,因此在民族地区城镇建设中充分运用传统工艺图案,不但增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彰显个性,还可以美化少数民族的生活。同时,通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掘和应用民族工艺图案,不仅可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有利于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海南省有汉、黎、苗、回等多个世居民族,工艺文化资源丰富。进一步深入挖掘,充分开发利用工艺文化资源的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我国关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投入很多,但其在实际的使用中仍未达到预期效果,仍然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①质量安全监督不严谨,这是因为电气工程师实施节能优化的过程中,技术应用方面仍缺少实践性,以致建筑电气中的节能技术的实用性较低。②使用设备时,智能化建筑缺少智能化、自动化的电气设备及其他附加设施使用,且我国仍未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所以实施优化方案时会因为使用设备受限制而不能发挥节能的最佳效果。③我国现阶段在总体规划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协调工作缺少综合性,也没有科学性的优化方案,以致真正实施节能设计时达不到预期效果,也未实现尽量降低能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 何沙.黎族妇女服饰图案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2.

[3] 符桂花.海南黎族传统工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3.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3.018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杞方言黎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12XMZ04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梅菊(1968-),女,黎族,海南万宁人,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工艺美术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和工艺美术。

标签:;  ;  ;  ;  

民族艺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图案的装饰性为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