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第一医院 365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青年脑梗患者与老年脑梗患者在病因以及危险因素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别,希望能够更具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及后续的康复护理。方法:本研究针对临床中100例脑梗患者的致病原因以及会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基本的分析,对调查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在脑梗病因以及危险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与此同时,结合脑梗患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结果:对上述中青年组脑梗患者以及老年脑梗死临床患者进行致病情况以及病情的全面调查研究,分析调查数据,表明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的致病因素的差异主要是中青年组脑梗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组患者。而在危险因素方面,中青年组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高血压;而老年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类疾病。结论:脑梗患者的年龄分布不同,致病因素以及危险因素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不同的时间段,医护人员要对不同的危险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关键词】脑梗患者;病因分析;护理
随着我国医学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已经能够不断被治愈。然而目前依然还是有一些疾病的发作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并且缺乏足够的研究,致病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都没有全面的理解,造成对疾病的预防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为了更好的提高全面健康状况,避免更多的突发性疾病对群众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开展致病因素以及危险因素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脑外科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对配合相关治疗的护理手段有了更高的要求。脑梗作为极为常见的脑部突发性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患者偏袒、脑死亡甚至是直接死亡,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研究不同年龄层的脑梗致病因素以及危险因素,对于不同年龄层的群众更好的预防这一危险疾病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选取了本院2014年进入脑外科治疗的脑梗患者案例200起进行研究,并将相关研究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100例老年脑梗患者与另外100例中青年脑梗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中青年组年龄在33岁至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岁;老年组年龄在63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69岁。将上述200例病例按照年龄进行分组,每组100例。将上述两百例病例的病因、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脑梗患者在病因和危险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
1.2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的实验数据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并进行统计处理,检验数据资料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并通过t分布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处理结果。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即筛选出所有P值小于0.05的变量进行研究。
2.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2.1病因分析
根据TOAST病因分析脑梗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栓塞(CE)、小动脉闭塞(SAO)以及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缺血性卒中(SOE)。
2.2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上造成脑梗的危险因素种类比较多,但是总的来说,比较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肥胖、血脂血糖异常等等。而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又可以分为酗酒、熬夜、缺乏锻炼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等。在上述这些危险因素当中,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调查以后,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能够得出相应的结果如下文。
3.结果
根据对上述两百例患者的的深入调查研究表明,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脑梗患者在病因方面存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下表:
表一 两组脑梗死病因比较(%)
组别SAOLAACESOE
中青年组(n=100)51141519
老年组(n=100)79171911
P>0.05>0.05<0.05>0.05
根据上表,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脑梗患者致病原因仅在心源性栓塞这一原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以及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缺血性卒中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对上述两百例患者的的深入调查研究表明,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脑梗患者在危险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下表:
表二 两组脑梗危险因素比较
组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的生活习惯
中青年组(n=100)18541842
老年组(n=100)2577221
P>0.05<0.05>0.05<0.05
根据上表,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脑梗患者危险因素在高血压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上存在明显差异,老年组的高血压是常见的危险因素,而中青年组不良的生活习惯则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这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糖尿、高血脂等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4.讨论及护理方式分析
简单来说,中青年由于生活压力、工作习惯等等因素的影响,早生活习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良情况,这一因素是引发中青年脑梗最为常见的因素,而糖尿病、心脏病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在许多老年人身上都有体现,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都使得中青年与老年人在脑梗发作病因以及危险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了解了致病情况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之后,就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让人们能够更为有效的避开危险因素,预防脑梗的出现,当然,在脑梗已经发作之后,护理人员就要要结合不同的年龄层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总而言之,护理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恢复情况。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危险性比较高的治疗方案,脑科的治疗更是如此。而脑部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人们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已经护理过程当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为脑梗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科学、细致的护理干预,不仅仅是配合医生的治疗,更是促进患者恢复、避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希望能够通过护理人员有效的、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手段,更好的为患者缓解痛苦。
4.1心理护理
脑梗患者入院初期由于大多处于意识不清的昏迷状态,不能够进行相应的肢体护理和康复训练。而当患者的恢复意识,刚刚接触治疗环境,对环境相对比较陌生,加之大多数人对医院都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这就造成了病人在入院初期会因为陌生的医疗环境而产生心理上严重的恐惧。脑梗患者在进一步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大多需要通过手术清除脑中血块等比较大型的脑部手术,患者对手术抱有的恐惧感,对其康复也有着极大的阻碍。加之由于病情原因大多行动困难,且大多伴随有严重的痛苦感受,活动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病人存在极大的精神压力。再者,部分病症会对病人外观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也成为了病人恐惧心理的一大来源。并且在肢体护理、康复训练过程中,病人需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和辛劳,及其容易造成不良情绪,加上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对偏瘫的病情以及治疗流程了解不多,就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要详细、真实的向病人说明病情,让病人充分的享有知情权,对医护人员的信赖程度会有所提升,对肢体护理以及康复训练会更配合。同时要与病人家属做好详细的沟通,要积极的鼓励病人恢复治疗和康复训练,要用亲和的态度安慰病人,缓解病人对恢复期痛苦的担忧,在肢体康复训练过程中,要不断的鼓励患者,让患者坚持训练。
4.2饮食护理
上述以及提到,高血压、高血脂都是引发脑梗的主要因素。那么通过饮食来控制血脂以及血压都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必须谨记的。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严格控制每日的食盐摄入量,严谨过量摄入食盐。食盐摄入量过高会引起血液浓稠,血管硬化,造成脑出血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要多使用富含维生素、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虾等食物,。严谨使用高油、高盐、高脂类食物,造成患者血脂进一步升高,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对血管造成不良负担,造成血压超出正常范围。
4.3康复护理
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主要是由于脑梗患者在治疗之后可能在行动能力方面会出现一些后遗症。在后遗症的深入训练阶段,就要注重对患者的加强肢体的训练以及步行姿态上的调整训练。这一阶段的患者所存在的肢体行动上的问题主要存在摆放功能以及关节活动等,因此这一阶段主要是要进行基本的肢体训练和心理疏导。使用拐杖、步行器等辅助步行,减轻肢体负担,改善步行姿态和行走速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患者的耐力训练,逐渐增大患者的训练时间,提出针对性的训练对策,加强患者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另外,针对不同患者的职业习惯、生活环境,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式,对患者的职业能力也进行一定的训练,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生活环境进行一定的改造,确保患者生活无虞。
参考文献:
[1]罗状英,刘少勇,李琳. 脑梗死患者332例的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6):163-164+166.
[2]赵勇. 年轻老年与老年患者缺血性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A]. 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第十五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5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2015:2.
[3]黄文锋,陈其凰. 不同年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64-66.
[4]刘洛同,周杰,明扬,陈礼刚. 中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差异[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07):1748-1749.
[5]冯光坤,牛建花,朱海英,马英文.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7):1940-1942.
[6]陈桂华,刘惠茹,付小芹,刘晓星. 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2,(02):191-193.
[7]吴凌峰,张昆南,高幼奇,黄刚,熊英琼,吴晓牧. 青、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J].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04):246-250.
[8]赵岩,吴坤艳.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护理[J]. 临床护理杂志,2005,(03):8-9.
论文作者:余金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中青年论文; 老年论文; 病因论文; 高血压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