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势在必行_幼儿园论文

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势在必行_幼儿园论文

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势在必行论文,收费标准论文,幼儿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的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既是一个价格问题,又是一个幼儿园管理体制问题。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公益性服务行业的各种关系尚未理顺,与此相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因而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同时也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

一、要不要提高幼儿园的收费标准?

要不要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幼儿园管理体制的定性问题,是一个如何看待幼儿园的福利性、公益性与商品性的关系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幼儿园办园机制问题。

从理论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幼儿园教育是非义务性质的,也就是有偿性的,具有商品经营属性。我国现在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一类是公立性质的,主要由政府、机关单位、企业集团、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来办。这类幼儿园由于主办单位在经费上给予补贴,因而收费水平较低,其教育和保育水平一般,服务对象是中低收入阶层的子女,具有大众化特征。另一类是私立性质的,由私人来承办,它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实行高收费,其设备水平、师资水平高,教育与保育水平是一流的。其目的是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打基础,服务对象是高收入阶层的子女。

我国幼儿教育走出困境的根本办法是深化体制改革。如转换机制,让一部分公立幼儿园转变为私立;放宽政策,让私人办更多的幼儿园,缩小公立比重,扩大私立比重,既优化幼儿园的结构,又减轻政府或主办单位的负担;甚至在幼儿园办学体制上,也可以试行股份制。同时,转变幼儿园的管理机制,加大市场化程度,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原则,让一部分幼儿园关闭,一部分发展,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但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实,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人们观念的转变问题,我国的高收入阶层数量少,私立幼儿园的高收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适合的问题;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受到教育、劳动人事、工资等方面体制的制约,配套工作赶不上等问题。因此,通过体制改革来促使幼儿园走出目前的困境,可以说是远水难解近渴,很难立即见效。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在收费上作文章。一方面提高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另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幼儿园体制转变,让它们普遍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向迈进,淡化福利性,加大商品性。

从产权关系看,幼儿园的费用应该由家庭承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人力是资本,而且是具有关键意义的资本。家庭既是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又是受益者,当然应该是投资者。因此,幼儿的教育与保育费用应该由家庭支付,费用上涨的部分也应该由家庭承担。否则,人力就不应该是资本,家庭就不应该获取投资的收益。由于设备更新等原因,办园的成本在不断上涨,需要加大投入。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幼儿园的收费水平低,条件差,质量低。要提高质量,就要改善办园条件,拥有先进设备、高质量的师资。目前,人们对加大幼儿园的投资力度,提高办园质量的认识是一致的,可以说没有争议。问题是由谁来加大投资?一般来说,要么是政府投资,要么是家长投资,要么是家长所在单位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补贴。在我国,既然政府经费紧张,单位资金困难,都不可能承担加大投资的责任,那么总不能耽误孩子的智力开发。只能提高收费标准,由家长省吃俭用来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

第三,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看,幼儿园必然要实行企业化管理,由统包统揽向自收自支过渡。提高收费标准就是一种过渡方式,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从现象看,提高幼儿园收费,也是变乱收费为规范收费的需要。目前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是:“低学费、高杂费”,暗收比明收多,隐形收费比公开收费多。家长缴费并不低,关键是不规范。这种状态是有害无益的,群众意见大,家长负担重,行业不正之风多。现在变暗收为明收,有利于规范收费行为,公开收费支出,提高办园质量。

二、幼儿园收费标准提高的幅度应该有多大?

收费标准提高的幅度问题,也就是收费的价位如何确定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定量问题,技术问题。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应该进行量化研究,进行科学测算,并通过价格听证会论证,防止主观随意性。

我们认为确定收费标准的总原则应该是:以自收自支为指导思想,不追求盈利,收取成本价格。就是说,在现有国家投资的条件下,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固定资产,能收回培养费用,政府不再增加投入。

在确定收费标准时,具体要考虑以下五个相关因素:

第一,政府的财力和单位的补贴能力。如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工资政府能不能包,设备更新政府能不能支付;家长所在单位能不能给职工补贴、能补贴多少。

第二,家长的支付能力。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要根据家长的平均工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其提价幅度。

第三,比较价格,特别是同幼儿园相关因素的价格。如水、电、煤、煤气、暖气、教学设备、食品等价格的上涨,会引起办园成本的上涨。为了科学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提高的幅度,就要精确计算水、电、暖气等价格上涨的指数。根据这些因素、价格上涨指数来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提高的幅度。

第四,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要按优质优价,拉开档次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提高的幅度。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和一类幼儿园提高收费标准的幅度要大;二类、三类幼儿园提价幅度要小些;未入类的幼儿园提价幅度要更小。这样既体现优质优价原则,又能调节供求矛盾,缓解对示范类和一类幼儿园的压力,又有利于通过竞争提高整体水平。

第五,不同机制的差别。目前我国有两类幼儿园,一类是经过改革已开始社会化、市场化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由于主办单位不给予补贴,因而收费标准应更高些;另一类是单位办的幼儿园,它的福利性更强,收费标准应低一些。即使在同一幼儿园,也应实行“一园两制”的收费制度:本单位职工子女优惠价;外单位职工子女高定价。

三、在提高收费标准的同时,幼儿园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要规范收费行为。收费标准提高后,要防止“一个萝卜两头切”的局面出现,既提高了收费标准,又未降低杂费。因此,在提高收费标准的同时,幼儿园要规范收费行为,政府物价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制止乱收费,严格杜绝乱收费行为再度发生。

其次,严格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收费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办园质量,因而应专款专用。幼儿园要严格财务管理,自觉接受监督,定期向家长公开收支情况。

第三,提高幼儿园内部管理水平。在提高收费标准的同时,要提高幼儿园内部管理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园质量,做到“优质优价”,“物有所值”。目前有的幼儿园人浮于事,职工的工资开支占总费用的50%以上,这是不合理的,富余人员的工资不应由家长来支付。因此,幼儿园也要减员增效、降低成本。

四、在幼儿园提高收费标准的同时,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提高,涉及面广,需要政府采取配套措施,理顺各种关系,不断完善宏观管理体制。

首先,要加快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改革。根据双轨制原则,放宽办园政策,发展一批私立幼儿园。同时,对现有幼儿园采取分流办法,让一部分幼儿园社会化、市场化,面向社会服务,收取费用;对大多数幼儿园实行企业化管理。让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幼儿园走出封闭状态,相互联合,实现以社区为单位兴办幼儿园。既改变“小而全”、“大而全”的局面,又减轻主办单位的负担。

第二,适度调整,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政府应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幼儿园重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改变办园方式,走集约化道路。

第三,实行工资制度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扶养子女的费用应包括在职工工资中。但我国职工工资中没有完全包括这一费用,其中将子女教育与保育费作为福利拨到了幼儿园。现在既然提高了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理所当然也应将这一部分费用货币化为职工工资,以便职工用于支付幼儿园的费用。

第四,对下岗职工的子女实行优惠政策。在普遍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同时,对下岗职工的子女的入园采取优惠政策。优惠政策要合情合理,切实解决下岗职工的困难。

标签:;  ;  

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势在必行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