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意义、内涵特征及路径
韩传信
(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规则意识是法治意识的基础,既关乎着现代社会有序运转、和谐共处,也关乎着个人安危、生活福祉。让青少年自觉形成规则意识既是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青少年必备的核心素养。本文侧重从青少年规则教育的重要意义、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几方面进行研究。学校以主题活动为抓手、以文化环境为载体、以课堂育人为阵地、以家庭社会为依托、以考核评价为保障来强化并落实青少年学生规则意识教育,提升规则素养;同时,发挥教育者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 青少年;规则;规则意识;规则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在法制化、民主化进程中,加强青少年学生遵纪守规教育,唤醒仪式感、责任感、敬畏感、遵从感,发挥制度德育的规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规则意识教育目的是形成青少年对规则的尊重和责任担当,自觉做到知规则、懂规则、守规则,让遵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本文试图从青少年学生规则意识教育的意义、内涵特征以及实施路径几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古今中外,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来看,无论从中国来看、还是从世界来看,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都显得十分必要,其重要意义如下:
(一)从历史上看,规则意识教育自古有之
我国历来有重视礼法教育的传统,古代礼教中包含着规则意识教育,强调公序良俗。事实上,规则就是“道”的体现,如《周礼》中讲到古人束发体现的是有文明道德的人。传统教育中,一个人有无教养,主要看他言谈举止是否讲规矩,强调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如古代学生见到老师要行见面礼节,课堂中坐、站、行走等都有具体要求,不得违背,否则会遭到训斥和责罚。在古代圣贤看来,最能体现“规则”一词的就是“礼”,例如,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倡导礼乐制度,甚至“引礼入法”,礼仪不仅是行为准则,而且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孟子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1]《荀子》中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南宋理学家真德秀的家塾规训,“训蒙八诫”有这样规定:“学礼”者,即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学诵”、“学书”说的是儿童读书写字的规矩,此所谓“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在国外,强调“契约精神”、纪律精神、“正义规则”和“交往规则”等一些公民规则意识,例如,康德“善”的普遍法则,康德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恶,是因为人不能按照“善”法则行事而产生的;马克斯·韦伯把人的社会行为分为习惯、风俗、秩序;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道德是一个命令体系,内含一种超出常规性的权威观念和规则意识,当它发号施令时,所有其他想法都必须退居其次,它不允许任何推诿。可见,在中外教育史上人们都强调规则意识教育。
(二)从国际上看,规则意识教育达成共识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遵循开放、发展、包容、创新、规则导向,规则意识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一种“通行证”,每个人置身其中,成为既定规则的遵守者、受益者。尤其在自媒体数字时代,大数据无孔不入,约束人的行为往往靠网络自律和规则意识。由此看来,规则意识在现代文明语境下越来越被人们推崇,只有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权责观念和规则意识,才能赢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间,避免数字技术伦理的丧失。同时,法治社会本身就要求人们增强规则意识。从教育内容来看,世界各国普遍开展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包括遵守家规校规、维护公共秩序、按时完成作业、积极探索、按时作息、不浪费、懂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不破坏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不偷东西等。例如,在美国,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课就是学会“遵守规则”;新加坡学校训导处专门有人处理规则落实事宜,对随地吐痰违背规则的惩罚是很重的;在韩国学校生活中,学生对待老师同伴长辈的态度、上学放学见面礼告别话等都有明确要求;日本孩子向父母道别时说“我走了”,回家主动说“我回来了”,这种文明礼仪已经成为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2]同时,针对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一些国家是不理睬所谓“恶作剧”解释的,如果涉嫌违法犯罪,将会依法追究涉事学生刑责,不能以未成年人为搪塞理由。
(三)从现实上看,规则意识教育十分迫切
现实生活中,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规则意识的缺乏,因此,让青少年承担某种道义责任、法律责任,就必须强调规则意识教育,它可以起到伦理轨仪德育治理作用。规则意识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管理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汉语词典》中对“道德”这一词条解释: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崇高道德理想教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往往需要有基本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这点看,德育应该强调对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自2016年起,我国将中小学课程《思想品德》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随后颁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明确提出:“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尚德守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在社会共享资源、生产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不懂规则、不讲规则、不畏规则、不守规则的现象时有发生,如高铁霸座、公交车乘客殴打驾驶员导致交通事故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缺乏对规则的敬畏。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扰乱秩序、校园暴力、沉溺网络、诚信缺乏等问题,如媒体曾报道,某机场一群青少年疯狂粉丝“追星”“堵星”,由于不按检票排队,因而致使秩序混乱、航班延误。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玩耍好动天性高于规则,当然,没有约束与管教,只会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在公共场所,一些“熊孩子”任意跑闹、肆无忌惮大声喧哗等过激行为引发安全事件着实令人头疼。时下,倡导创新教育,需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规则意识教育不等于要墨守陈规,非但不阻碍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发展,还会让创新有更多的严谨性。
规约性。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一种不能轻易被破坏的道德“底线”要求,讲的是常理、常规、常法、常情,具有普通、平常、通俗的特征。只要人们认可道德规范并能习惯地加以遵循,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法律是最清楚的行为规则,法律和规则同样都具有约束力。在学校管理中,规则就起到道德约束作用,规则教育讲的是常态坚守、平时监管,它可以固化学生道德行为。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形象地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成为良好习惯”,在他的母校苏州市草桥实验小学,校训为宣礼、尚德、发悟、肃志,学校校训逐渐地成为学生行为规则。显然,如果现代学校能够通过学生规则意识教育,养成行为规范,就可以极大减少学校教育和社会管理的成本,会产生一系列的“价值链”。
自主性。自主性是指青少年个体对规则经过充分认知后,感受其深刻意义,从而会主动地自觉遵守规则。规则的权威源于他们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在德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强制性外在要求,如“你应当”,而不是自我管理内在要求,如“我应当”。自我管理作为人的一种主体性活动,是出于人自身高级的精神需要和伦理要求而进行的旨在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3]18从实际效果来看,规则意识教育更应该注重青少年的主体需求、自主实践和自我感受,将外在强制转化为内在需求,实现道德内化,达到知行合一。因此,增强德育管理的效果就一定离不开青少年自主参与。
二、青少年规则意识的内涵及教育特征
(一)规则、规则意识的内涵
找到相应的记录后,插入(s’,p’,o’)[start’,end’],对这条新时态RDF数据也要进行4种类型的不一致性的分析,如果不执行插入操作,说明存在不一致性,不执行更新操作,在之前找到相应记录的分析作废,也就不用修改记录了。
所谓规则意识,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包括规则认知、规则认同、自觉遵守规则的意志和习惯。规则认知是从知识层面描述人们对规则的状态,包括人们对规则内容理解和记忆的程度、人们对规则意义认识程度等。规则认同是从情感层面描述人们对规则的状态,包括人们对规则的喜爱和厌恶、尊重和信仰等情感。规则意志是从实践层面描述人们对规则的状态。规则习惯是对规则意识的一种反应和履行,从外在规则转化为内在素质的状态。可以看出,规则意识有不同层次:一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比如说,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等等;二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有规则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三是遵守规则的内在需要,也是规则意识的最高层次,在这种境界中,外在规则自然成为人的内在诉求。对于个人来说,规则意味着不仅是一种外在强制,而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这就是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诚然,规则意识与中规就距是不同的概念。
(二)规则意识教育的特征
但是随着与菲莉斯恋爱关系的推进,卡夫卡对于婚姻带来的伦理关系和肉体关系的恐惧逐渐增加。在日记中他剖析自己“恐惧结合,恐惧失落于对方”[13]117-137,用他自己的说法,除写作之外,他几乎恐惧一切。
青少年规则意识的形成往往是对既定规则认同、接纳和内化的复杂过程,也是一种反复变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培养青少年对规则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遵守规则习惯,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途径多样,可以落实在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文化环境、课堂育人、社会实践和评价考核的全过程,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公正性。强调规则透明、公平、合理,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没有超越规则或制度之上的人。社会生活和开放世界是有规则的,规则不容儿戏,破坏规则的人一定会受到应有惩罚。对于遵守规则的人来说,可能感觉不到规则存在,但对规则毫无敬畏的人来说,不守规则后果可能酿成悲剧。如某旅客因误乘车时间大闹高铁站现象,不顾他人生命安全,必然受到严厉惩罚。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认为破坏规则有两种心理:一是利益驱动,二是非遵从行为。[4]83在社会管理、商业职场、比赛竞争、互联网等领域,倡导并遵守规则意识,守规则的人自然得到好评,反之,不守规则的人受到批评谴责,如果守规则的人得不到好的回报,不守规则的人反而大行其道,就出现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效应,那么对于守规则的人来说就是不公平的。因此,人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不任性妄为,树立规则的底线意识、红线意识。
本文主要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而需要对最低工资标准在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判断。为此,文献综述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在企业中的执行力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的总结和梳理。在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影响的相关文献中,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劳动生产率,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的分析和探讨,也就是企业的劳动力雇佣和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关系,因此综述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的研究成果。
三、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人本性。即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它体现的是一种现代教育管理基本思想。学校制度主要指在学校生活中人们所要遵从的规则、规范,表现为“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约束性与规范性的条文指令,它看似与价值无涉,其实却包含着价值关怀。我国《中小学生守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护,如文明绿色上网、红灯停绿灯行、低碳环保生活等。不难看出,确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而是帮助他们成长发展得更好,培养其学会尊重自我、尊重他人、有爱心责任心,同时帮助他们成为更聪明善良的人。可以说,做一个让人尊重的人,就必须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已渐入快车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态势逐渐强劲。然而,相较于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状态,仍面临着发展单一、发展不平衡等很多发展中的问题。中俄界江生态旅游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尚处于发展的初始时期,面临着开发粗放化、产品同质化和生态意识薄弱化等问题。
(一)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开展规则意识教育
人要遵守所处社会文化和制度下的规则。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学校制度文化环境广泛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判断与行为。气场习尚的德育“场”所体现的精神气质对学生成长是具有感染教育性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对人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心理图式”描述,即人类特有的生理机能是接受文化信息的自然条件,在社会实践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使人的行为不断社会化。由此看出,借助影视、网络、橱窗、板报、文化墙、广告栏等视觉或听觉媒介形式,把遵守规则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展现出来,供青少年学习效仿,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例如,电视剧《我们的法则》讲的在森林中人们共同生活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哈贝马斯认为:“在道德商谈中,一个特定集体的种族中心视角扩展为一个无限交往共同体的无所不包视角,这个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每一个成员的处境、世界观和自我理解之中,共同实践一种理想的角色承当。”[5]198事实证明,只有青少年处于尊重、理解、正义的良好环境中,才有可能形成规则意识。
(二)以文化环境为载体,开展规则意识教育
规则意识教育,仅仅铭记于心是不够的,应该在活动中运用价值澄清策略和角色体验方式,促使青少年学生认同和内化规则要求,成为规则的自觉践行者和维护者。学校结合德育任务和行为规则的要求,在社会实践活动和具体德育情境中,采取行为模仿、角色扮演、道德实践、自我评价等学生易接受的德育方法,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某些不良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树立规则意识,提升规则素养,勇担行为责任,还可利用辩论会、演讲比赛、游戏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规则意识教育变得更加鲜活、更加贴近生活,例如,通过参加交通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让其懂得交通安全法则的社会及法律价值;通过参加环境保护教育主题活动,让其理解环境保护法则,并成为积极践履环境保护的公民。
规则,“规”有规定、规矩、规范、法度之意;“则”指准则。规则即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社会生活中体现一种“公共精神”。规则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如家规家教、校规校纪、乡规村约、职业操守等。一般认为,规则为人们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遵守的行为要求,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它可分为普通规则和具体规则,普通规则如尊重他人、爱护公物、理性上网、远离毒品、有礼貌、乐于助人、保持教室或餐厅整洁等等;具体规则更有针对性,每一条都对应一个具体的行为,例如,乘坐电梯时要让里面的人出来外面的人再进去、准时上学不迟到、不使用低俗或有侵犯性的语言、在图书馆保持安静等等。对我国青少年来说,规则教育主要就是《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版),其内容包括“三爱”(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三讲”(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三护”(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
(三)以课堂育人为阵地,进行规则意识教育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不仅是教室,还包括“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堂”和“创新创业课堂”等。学科课程教学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培养与规则意识教育是紧密相联的,课堂教学中的有关规则意识教育要把握好“明理”“动情”“行事”统整,让学生们爱听易懂,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例如课堂规则中学生先举手后提问、考试不作弊等。学校可以结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编印校本教材,开设规则意识教育课程,提供规则意识教育活动的平台,达到规则意识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读规则、诵规则、记守则,课后布置一些实践性任务作业,教学生演规则、悟守则、用守则,从而自觉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6]65
(四)以家庭社会为依托,开展规则意识教育
规则维系需要多部门、多人员参与,协同育人,避免单点发力。除学校教育外,家庭和社会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重要的学习、生活空间,规则教育落实需得到家长和社会人士的配合和支持,现实中,部分家长由于对孩子溺爱和教育上偏差,放弃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因而使得规则在遵守过程中打了“折扣”。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学规则、知规则、行规则要进行有效监管,能更好地促进他们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青少年处于模仿学习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或他人守规则榜样的示范引领,比如,把垃圾丢到垃圾箱,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任务,但对于培养孩子社会规则显得很重要。在某些公共场域中,比如运动场、学生社团活动室、图书馆、餐厅等;还有公共论域,如张贴栏、布告栏、QQ群、微信群等,督促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规则行为。
修辞格的使用使章句文采华美、是文字浓妆淡抹的最佳方式,可以极大限度吸引读者及听众的目光,达到创作者的目的。《秀才胡同》的作者深谙此道,并借以创作出动人歌曲。
(五)以考核评价为保障,进行规则意识教育
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把青少年学生日常遵守规则行为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指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教育作用。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应受到鼓励,反之,受到抑制,通过“使善者有所得”的制度设计来激发学生道德行为。学生通过班里设置的“比一比,谁最棒”评星栏和“文明礼仪班”评选来对自己作出相应的评价,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遵守规则意识的内生动力,做到行动有目标、努力有方向,遵规守矩,让规则立起来、严起来。正确的鼓励有助于促进规则意识的内化,当学生能够主动遵守某种规则时,教师需要给予不断强化,如点头、微笑、荣誉、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等,及时肯定学生遵守规则的行为。
总之,青少年虽然具有理性和德性教育的可能性,但不是自然地具有理性和德性的主体精神,这需要来自外在规约和内在诉求两方面教育引导。规则具有一种强制性,规则的设定保证青少年在互相依赖中实现合作,以使他们能够产生社会期待的行为。从目的与手段来看,教育是由规则意识教以普遍善为目的,并借助善的手段来实现的。
[参 考 文 献]
[1] 孟子.孟子·离娄上[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2] 万宇.学生守则:国外需要遵守什么[J].环球时报,2014(8).
[3] 王永明.自我管理与人的生命存在——对自我管理存在合理性的哲学追问[J].学术论坛,2010(9).
[4]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6] 张红兰.以规则成就方圆——“成长的故事”课程开发与实施[J].中国德育,2017(5).
[中图分类号] 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2273( 2019) 02- 0071- 04
[收稿日期] 2019- 01- 10
[作者简介] 韩传信(1966-),男,安徽肥东人,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德育原理研究。
(责任编辑 钱立青)
标签:青少年论文; 规则论文; 规则意识论文; 规则教育论文;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