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海论文,湖区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闻名遐迩的青海湖既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湖泊,又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和我国最早的八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早在1986年7月,青海省政府就成立了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青海湖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拉姆萨)公约》,使青海湖成为青藏高原重要的飞禽栖息、繁殖、迁徙的中转站和生态环境最宝贵的国际七大著名湿地之一。1997年,国务院又将其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是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古为羌地,是联结青藏和青海东部的经济纽带与交通要道,其经济、文化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新中国成立后,青海湖区成为青海畜牧、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地质、水文、气象、生物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为治理湖区生态积累了许多资料,同时为当前和今后湖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必须深入研究的迫切问题。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具有原始、敏感、脆弱三大特点,这里90%以上的农牧民是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他们特有的环保意识,如保护野生动植物、祭海等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延续了原始生态,其功效至今还在不断显现。但近40年来,围绕湖水持续下降这一突出问题,青海湖成为全国耳熟能详的特级生态告急区之一。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脍炙人口的草原金曲是对昔日青海湖美丽富饶景象的由衷赞美,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被誉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心脏”的青海湖,因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的双重压力,恶化趋势日益加剧。气候干旱,湖水下降,草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受损严重,湖面比100年前缩小10%,可谓危机四伏,对整个青藏高原以及我国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对青海湖区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研究和治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明确治理好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不仅具有实际的经济社会价值,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地球只有一个青海湖,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好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一、青海湖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因素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随着青藏高原气候的变暖,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干旱少雨、水位下降、湖体萎缩、沙源扩大、草原沙化、沼泽干枯、鸟岛连陆、植被减少、沙尘暴肆虐等方面。
1.湖泊水位持续下降
青海湖早期曾是外泄湖,水位不高,容量很小,中更新世闭塞,全新世初期进入最盛时期,湖水面积达到8500平方公里,容量7000多亿立方米。在漫长的地质演变和气候变化中,其水位虽说呈波浪式升降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总的趋势是下降大于上升,尤其是近120多年来,水位只下不上,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危机。入湖水量对青海湖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水量的减少,不仅对湟鱼和各种鸟类的生存繁衍带来直接威胁,而且会影响整个青海湖区乃至青藏高原和西部大环境的生态平衡。
2.湖水矿化度不断增加
(1)含盐度上升。青海湖含盐度上升,除湖区因气候干燥导致单向浓缩的原因外,还在于其位于青海、西藏、内蒙、新疆最为丰富的古盐带上,尤其与湖西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带接壤,正好处于丰盐区,所以每年由环湖河川径流带入湖中的盐类有74万吨(其中氯化钠25.6万吨,钙镁碳酸盐29万吨,其他含盐物19.4万吨),地下径流每年注入湖水的含盐量为43万吨(其中钙镁碳酸盐13.8万吨),以上每年带入湖水中的总盐量为117万吨(其中碳酸盐42.8万吨,占入湖总盐量的36.58%),即相当于每天有五六百辆5吨汽车向湖中倒盐。目前,尕海湖的矿化度已达45.15克/升,是造成湖中鱼类及其他微生物绝迹的见证。整个青海湖内的矿化度也接近15克/升。如果今后50年内几大补给河流继续断流甚至干枯的话,湖中矿化度至少要达到25克/升。到那时,不要说现在湖中的湟鱼难以成活,就连其他微生物也难以生存,青海湖会成为毫无生机的强矿化度的“盐湖”,这将是因入湖水量逐年减少而出现的必然趋势。
(2)碱度越来越高。青海湖水碱度不断升高,是十分严重而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由于在强碱性湖水中,生物细胞蛋白质易溶解,从而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当pH=9.5时,水质已偏强碱性,浮游生物不能生长,就是鱼类也不能存活。
3.湖底沉积物增加
自第四纪以来,青海湖底地质演变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250万年来的沉积物与化学沉积情况都在不断变化和增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湖区河川及地下径流补给水中含有大量钙、镁、碳酸盐类,每年以40多万吨入湖。青海湖在全新世时沉积物约有13米,此层沉积物中钙碳酸盐的含量达30~40%。以氯为基础,推算钙镁碳酸盐的沉积至少8亿吨以上,难怪湖底沉积物比黑海和里海多。第二,环湖流入湖中的泥沙,每年至少80万吨以上。第三,湖区水土流失和每年有50多天的沙尘暴天气,将大量表层沃土吹入湖中,形成湖底淤泥。第四,生物遗体和人为垃圾积累越来越多。以上四个方面使湖底沉积物每年以1.6厘米的速度增高。
4.鸟岛成为半岛,致使鸟类大量迁徙
青海湖有座驰名中外的鸟岛,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由蛋岛、鸬鹚岛和沙岛组成,位于湖西北部,面积0.8平方公里,是鸬鹚、斑头雁、大天鹅、棕头鸥、绿翅鸭、绿头鸭、鹊鸭、红嘴潜鸭、罗纹鸭、灰鹤、蓑羽鹤、大白鹭、黑颈鹤等飞禽的世界。每年初夏,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的160多种候鸟云集此地进行繁殖,直到深秋带着幼鸟离去。30余万只鸟儿飞翔时遮天蔽日,鸣叫声淹没涛声,所以有“鸟的王国”之称。但如今的鸟岛已经与陆地相连,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1)自然环境的变迁。鸟岛连陆的原因很多,除湖水下降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布哈河改道。据地质遥感资料显示,近30年来,布哈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湖中延伸6公里,湖水退缩200多米。现除南部临水外,其余三面湖底全部裸露,与陆地完全连成一片,成为湖岸上1.5万亩的一个沙区,人畜沿东北面鸬鹚聚居的海西山可直接上岛。湖区多西北风,有时每年8级以上大风50次左右,致使沙丘随风不断向湖内侵伸。1977年鸟岛管理部门为防止野兽和牲畜进入,岛内围起来的1万多亩1.8米高的铁丝网内基本没有沙丘,但如今1000多亩荒滩上有100多个近2米高的沙丘,原先的铁丝网几乎全埋,人畜自由进出。特别是鸬鹚岛北侧更为严重,过去不计其数的鸟儿云集湖面的壮观景象已不存在。
(2)人为干扰。1978年前鸟岛还是孤岛时,因水上交通限制,乘船去岛上的人数有限,按时来此繁殖的斑头雁、棕头鸥等仍很多。现在虽修了观鸟厅,可离鸟群太近,年均有近60多万人(次)来此参观,喧哗声、噪声等此起彼伏,鸟儿没有宁静的孵化环境,直接影响它们的生存安全,只好离开这里到海心山、三块石、大小泉湾僻静之处繁殖,或带幼鸟到其他地方,但即使这样也难逃人为破坏。
5.湿地面积逐渐减少
青海湖区的湿地主要分布于湖滨三角洲及河流两侧的低洼带,面积较大的有卜加湾、甘子河、泉吉河等地。50年前有60多处、1200多平方公里,现仅有20余处、781.41平方公里。如1956年沙柳河口的湿地面积有50平方公里,至1986年缩至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平方公里,目前几乎全部干枯。
6.沙尘暴灾害加剧
历史上,环湖几大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的秀美山川,后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为沙尘暴肆虐提供了条件,使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其危害也越来越大。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湖区沙尘暴天气409次;70年代6级以上大风天气540次,强沙尘暴天气164次;80年代后其次数和强度逐年增加,受损加重。逐年堆积的风沙已对青藏铁路和刚察、海晏、湟源等县城构成威胁。究以上原因,中国林业科学院马文元教授说:“青海湖区的植被都是史前时期的地质产物,沙区裸露、植被稀少,只有很少的天然耐早植物,是极其宝贵的生态‘卫士’,一旦破坏是毁灭性的,那么这里的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导致的后果就不堪想象。”
7.周边沙化面积扩大
现青海湖区水草丰茂的草场逐渐失去了水源涵养能力,成为强烈的水蒸发地和水土流失带,是青海省土地沙化较严重的地区。以金银滩为代表的草原曾是青藏高原上最优良的牧场之一,而现在却已大面积沙化,沙化面积达1600万亩,30年间扩大360平方公里。其中500万亩毒杂草蔓延,1000万亩遭遇鼠害,“黑土滩”面积退化速度以每年8%递增。整个湖区沙丘和风沙面积累计达900多平方公里,比1956年扩大了370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以鸟岛为中心的16万亩沙化地带呈扇形向四周推进,流沙厚度平均20厘米,部分地区形成“月牙”形沙丘,其厚度超过70厘米。在此世居的60多户牧民生存艰难,成为“生态难民”在草原上游荡。唐代诗人柳中庸“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的绝句正是今日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环保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只求向大自然索取,乱砍滥挖,开荒毁林,结果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1.人为活动加速了植被退化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毁草造田,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大修草库仑和水利工程,加上修公路、铁路及其他沙土工程,使本来就很松散的表土很难硬固或有新的植物生长。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布哈河流域,汛期时含沙量高达7.57公斤/立方米。现在河口流沙每年以200多米的速度向湖内推进,另外由于风沙及降尘带入湖的沙量达36.32万吨。
2.草场退化,牲畜超载,畜产品水平下降
青海湖区自古为优良的天然牧场,“祁连山下好牧场”就是对这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赞誉,既是青海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青海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地区,但畜牧业发展至今仍停留在自然放牧、靠天养畜的原始状态。由于盲目追求存栏率和商品率,认为发展畜牧业就是增加存栏数,造成牲畜超载,草场因得不到息养的机会而成为不毛之地,沙化地、“黑土滩”随处可见,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之长期畜多草少,使牲畜发育不良,个体逐年变小。据抽样调查,现在每只羊平均产肉量比1958年下降4~5公斤,牦牛下降20~32公斤。藏细羊产毛量减少1公斤,改良羊产毛减少1.3公斤,而且毛性因长期风沙侵蚀而质差量减,曾享誉国内外的“西宁大白毛”的知名度在市场上也受到影响。
3.河道侵蚀,水土流失加剧
青海湖区均有水土流失现象,湖南边的青海湖南山、天峻县的夏日格曲、阳康河岸阶地、木里舟群山体中下部与布哈河、沙柳河岸阶地等是水土流失重灾区。侵蚀多以沟侵为主,沿河阶地水土流失而造成的河流输沙量高达49.8万吨/年,仅布哈河年输沙量就有35.5万吨。鸟岛连陆不光是水位下降所致,也与布哈河三角洲多年输沙堆积有直接关系。
4.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形势严峻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多,大气污染、水质污染、药物污染等问题已很普遍,具体表现为:第一,大气污染。湖区大气受工业及城镇居民燃煤排放烟尘污染问题早就出现。降尘排放量5.8吨/月·平方公里,大气质量的改变主要是土地沙化、沙尘天气频发等引起的二次扬尘所致,与30年前相比,其大气质量下降明显。第二,工矿企业废水。20年前湖区内有从事皮革制造、肉食品加工、洗毛等工矿企业21家,主要分布于湖西北地区,其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使整个湖水受污。第三,医院污水。布哈河、沙柳河和哈尔盖河每年要受纳来自天峻和刚察两县医院及青海湖农场医院未经处理的约8万吨污水,此污水会随河水流入湖中,其主要污染物是细菌和有机物,其中流入布哈河的占43%,沙柳河的占56%,其他河流占1%。第四,药浴(淋)废液。这里是青海重点牧区之一,每年用于防治绵羊、牦牛寄生虫等大量废药液,成为湖水新的污染源。第五,化肥、农药污染。20世纪80年代后除草剂、甲拦磷等广泛使用,尿索、二胺等化肥年施用量均在270万公斤以上,乐果乳油杀虫剂、燕麦畏除草剂等也有间断性施用,其中90%以上用于湖北部农田区。尽管新型农药已开始施用,但由于过去大剂量、大范围使用剧毒、残留期长、残留量大的有机氯农药,所造成的土壤污染在短时期难以根除。第六,草原灭鼠灭虫污染。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使用化学灭鼠灭虫,主要农药为“六六六”、氟乙胱胺、敌鼠钠和“1605”(对硫磷)。1985年后,“六六六”已不用,氟乙胱胺、敌鼠钠和对硫磷用量较大,其中敌鼠钠用量在湖区4县中占80%,氟乙胱胺占16%,其他占4%,污染问题显而易见。
5.湟鱼资源日渐枯竭
因为有美丽的青海湖,青海才成为世人向往的热土,青藏高原也因此生机盎然;更因为有青海湟鱼,才使青海湖更具有高原鱼类习性的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青海渔业长期以捕捞为主,青海湖、鄂陵湖、扎陵湖的鱼产量约占全省90%,其中青海湖占80%。湟鱼是青海湖的主要渔业资源,1949年前,当地藏族和湖周寺院僧侣由于民族宗教原因,视鱼为神,既不吃鱼,也不允许有人入湖捕鱼,因而保护了湟鱼资源。1954年,青海湟源县的几户汉族农民于冬季在湖中冰下钓捕,其产量不下200吨,从此有了捕捞湟鱼的历史。1957年开始用机船在湖中捕捞,1958年又在湖的南边建起了第一个国营渔场,到1959年捕捞规模已很大,年产量达到1.3万吨。1960~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湟鱼成了青海人民的充饥之宝,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大家对湟鱼怀有深厚感情,称之为“救命鱼”。为了拯救湟鱼资源,实现青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省人民的政府决定从1986年11月20日至1989年10月31日进行封湖育鱼,规定除国营渔场限量在深水区进行捕捞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到湖区捕鱼。为期3年的封湖期虽使湟鱼有了一定的休养生息,但产量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于是,省政府不得不从1994年12月31日至2000年12月31日进行第二次封湖育鱼,但均因时间短,成效甚微。封湖解除后,人为破坏和自然条件恶化的影响仍在继续,湟鱼资源日渐枯竭的危机并没有改变。针对此情,青海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决定从2001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继续封湖育鱼,10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在湖内和各补给河流捕鱼,以保证湟鱼的良性恢复和生长。
6.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青湖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生物基因库,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野生种子植物有600多种,现已确定53种190属519种。鸟类有164种,兽类有36种,两栖动物有2种,爬行功物有3种,鱼类有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35种,占全国一级保护动物的21.9%;二级保护动物有53种,占全国的32.3%。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长期滥捕滥猎,使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珍稀动植物15~20%濒临灭绝,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濒危动物除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白唇鹿、野牦牛、大头盘羊、香獐、藏野驴、普氏原羚、雪豹、藏羚羊及雉鹑等外,还有猞猁、水獭、黑颈鹤、斑尾榛鸡、蓝马鸡、雪鸡等。此外,普氏原羚在这里也是屈指可数,原先种群较大的马鹿、马麝、白唇鹿以及鹰、雕、隼等几经残杀或因草原灭鼠引发的二次中毒而大量死亡。40年前在草原上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如今这一切仿佛是遥远的神话传说。濒危植物除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羽叶丁香、青甘杨等以外,还有冬虫夏草、雪莲、黄芪、秦艽、藏茵陈、红景天等,尤其是冬虫夏草和雪莲、红景天等14类植物是青藏高原独有的珍稀物种。近10年来,人们对冬虫夏草和雪莲的采集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这些稀有物种虽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线地带,但还是逃不过人类的滥采乱挖。可见,保护青海湖区的生物多样性任重而道远。
二、青海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自第四纪以来,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一直在演变,其恶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历史过程,即生态恶化发生、发展的历史状况;二是现代过程,即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人为破坏情况。湖区生态环境之所以恶化到目前的情形,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尤其是人为因素起了推波助澜和加速恶化的作用。
(一)历史原因
历史上青海湖区是有名的天然草场,山川虽然秀美,但生态非常脆弱,很多地方不适合大面积农耕。分布于西部地区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并非地质演变的必然产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汉武帝曾制定“断匈奴右臂”战略,在西部垦屯田、立郡县、筑长城、修水利以稳固边疆,其开发活动曾扩展到青海湖广大地区。汉武帝挫败匈奴后,又先后在祁连山南北、环湖地区大规模开发出德州、西海等著名垦区,取得显赫一时的业绩,使这里成为“西域大粮仓”。可是以牺牲生态换取暂时繁荣的现象没有维持多久,就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西汉末年,西部地区战争频繁,为解决戍边粮草,数万军士在此大规模垦荒屯田,加之连年干旱,青海湖水急剧下降,致使环湖生态恶化加重。在今青海湖东7.5公里的伏俟城,距今1400多年前是南北朝时期辉煌一时的吐谷浑都城。据考证,该城原先就建在青海湖边,后因沙丘步步紧逼,为时不长就被黄沙掩埋。如今这里的年均降雨量仅100多毫米,有效降雨才80多毫米,不及南方两场小雨。湖区内年复一年被沙丘侵蚀的湖岸逐渐变成一条流沙带,一大批如黑城、将军城、江西沟古城、石头城等珍贵文物古迹被风沙吞噬。这一过程在青海湖区生态变迁的历史中十分典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一旦形成了沙漠,人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可见在我国西部发展中,就生态环境而言,青海湖区、柴达木地区如此,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居延海、罗布泊等也都是如此。
(二)自然因素
1.厄尔尼诺影响
2006年9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全球卫星观测资料显示,新的厄尔尼诺预计将于近两年内发生,现已不幸被言中。
2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
(1)植被稀疏使地表裸露扩大,太阳直射使地温升高,地表水分蒸发加快,土壤水分蒸发速度随水分的减少而急剧下降。同时地表裸露使太阳的反射增强,形成这里干燥少雨的小气候。
(2)地表无植被保护,沙尘被狂风刮起,水土流失使地表含水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湖内沉积,导致浅水区扩大,再度形成新的沙丘,形成恶性循环。
(3)环湖地区气候异常。据气象部门50多年的观测,气温平均升高0.5℃,降水量年均就减少100多毫米,其偏高幅度为近50年少见,使土壤解冻时间提前。
(4)风大干旱。在湖区沙漠化地带,风力较强,且每次大风到来之前均没有可抑制扬沙的明显降水过程,加上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大风连续出现。
(5)丰富的沙源为湖区沙化面积增大创造了“条件”,现有的260万亩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尤其是湖西北部8个乡镇中有5个分布在沙线,7万多人生活在沙区及其沿线,600多户农牧民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人为因素
1.人口增加
尽管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整个青海湖区的人口增长还是较快,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1万人到现在的12余万人,使本来就紧张的人与耕地、牲畜与草原的矛盾日渐突出,向湿地要肉要粮成为必然,陷入“人增-耕地进-林草退-耕地沙化-弃耕撂荒-生产力下降”的怪圈。
2.滥垦,滥伐,滥牧
我国从历史上就养成了“见地就耕”的不良习惯,造成“越多越耕,越耕越穷,越穷越耕”和“农业吃牧业,风沙吃农业,生态被破坏”的后果,致使很难恢复的“黑土滩”既不能种植,又不能放牧。每年输入湖内的近1000万吨泥沙中的60%就来自这些被撂荒的土地。海北、海南两州目前可利用的耕地仅160多万亩,仅占过去开垦的50%。此外,为扩大财源,人们滥挖冬虫夏草、雪莲、秦艽等中药材,不仅破坏了天然植被,而且使药材资源失去了再生的可能性。
3.引水灌溉造成的危害
青海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的根本原因是注入水量越来越少。春季是湖水蒸发量最快的季节,而此时也是湖区40多万亩耕地需要灌溉和湟鱼产卵的季节,加之筑坝截水,鱼粮争水矛盾突出。
4.超载放牧
长期以来,在发展经济就是增加牲畜头数、提高生活水平就是提高商品率的经济利益驱动下,牧民很难一下子从游牧散放过渡到圈地育肥。实际情况是牲畜增加了,可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
5.旅游活动
旅游是把双刃剑,只要游人一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破坏,尤其是在青海湖区,除造成水污染、践踏草原等问题外,还对原始地带破坏极大。这里的大片沙砾土质是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转化成的,一般风吹不动,雨淋不透,对生态有极好的保护作用。然而,旅游活动中大量的车碾人踏使这些硬壳破碎,车轮一过,就是两道深痕,经雨水漫渗,成为松沙散土,在大风作用下形成沙尘暴。还有,各景点大兴土木也是生态恶化不可回避的事实,如在“151”、渔场、鸟岛等地,尤其是“151”修建规模越来越大,不利于湖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青海湖区是青海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旅游胜地,也是高原湖泊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重要基地。青海湖区高山、阶地、河流、湖泊、草甸、草原、农田错落有致的分布,构成了湖区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巨大湖体的存在、陆湖相容及湿度条件等差异,造成区内湿润条件的再分配,给湖区乃至青藏高原带来十分有利的影响。近年来降水量的增加缓解了干旱缺水的矛盾,但因自然演变及人为活动,湖区生态环保问题依然严重。因此,要强化湖区生态环保力度,就必须调整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开展应用开发研究
包括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选择环境、科研、经济三方面的有利条件,对土地资源、草场资源、鱼类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鸟岛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探讨和技术性改造措施。湟鱼资源增殖途径和技术,产卵场保护措施和技术改造,能为本地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二)保护水源涵养林,实施湖区“无人居住区”战略
要从根本上解决青海湖存在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方法只有一个字,即“封”,也就是彻底封湖育鱼,封山育林,封山育草,封冰川,封采金场。经过网围栏封育的草场和森林,其生态状况与未曾封育的截然不同。在湖区人们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铁丝网围栏内水草丰美,植被保存良好,围栏外的草场不是板结就是沙化,成了光秃秃的不毛之地。有这样一个典型例子,在湖区有一军用地带,周围几个干旱山头被围在铁丝网内,人员和牲畜不得入内。20余年后的今天,同一片地虽然只有一网之隔,却呈现两种明显不同的景象:铁丝网外人来人往,牲畜啃踏,小草无存,到处是“黑土滩”;而铁丝网内,蒿草丛生,绿荫盖地,在风调雨顺之年蒿草甚至高达2米,一片蓬勃生机,的确无异于南方青山。如果把更多的秃山封起来,几年过去,何愁绿意不着,湖区不美。
湖封了,山封了,草种了,树栽了,羊圈了,但如果老百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栽下的树还是会被挖,被砍,围起来的铁丝网也会被剪,圈养的牛羊还会重新走向草场,湖区的农牧民群众还会铤而走险捕鱼,采金,挖草药。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不求暴富,奔的就是基本的生活水准,更没有奢侈的愿望。因此,若忽视了农牧民长远致富的问题,就会使生态建设陷入种了毁、毁了种的恶性循环。所以,要向群众宣传封湖、封山、育林草、育鱼不仅仅是单纯的恢复生态植被工程,也是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一大途径。要因地制宜,在为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在选择树种、林种、草种的过程中,也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遵循自然规律,讲求科学,牢牢把握生态建设目标。
有鉴于此,建议在青海湖区实施“无人居住区”战略,保护那些原始生态完好的地方。过去人们为了生存,只能在这些本来就十分脆弱、贫瘠的生态区进行掠夺性开发,愈加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要想使其尽快得到恢复,只能是迁移或相对集中区域人口,杜绝人类在生态区的一切活动,真正做到严禁采伐天然林,对荒山荒坡实行封山育林育草,禁止在高海拔地带和草甸区采挖药材和淘金采矿。青海湖区不是人口稠密区,异地迁移安置和就近相对集中难度不是很大,这样既可保护生态,又能促进小城镇发展,还可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新的市场,迫使经济方式转变,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三)退耕退牧,还湖还林还草
青海湖区由于过去人类掠夺式的开荒和肆无忌惮的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因此必须全面实施退耕还湖还林还草工程。应该说,退耕还湖种林草工程现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但关键是要有长期环保的意识。今后,在整个湖区都应植树种草还湖,扩大植被覆盖率。要处理好长远的生态效益和农牧民当前利益之间的关系,落实国家在此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谁种谁有,谁管护谁受益。只有通过承包、拍卖等方式,把生态环保区的权益落实到户,农牧民才有种植的积极性,管护才有责任心,林木才能真正种下去,成活率也才会提高。同时拓宽投资渠道,完善生态建设的投入机制,积极探索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使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与发展草业相结合,实现生态建设与农牧民增收的“双赢”。
(四)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关系
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资源开发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重视湖区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因为青海湖区资源和环境在组合上较为独特,许多自然资源由于多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受到明显破坏,必须进一步强化管理与保护。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避免因盲目开发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应通过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草地生产力。第二,力求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统一。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应尽力避免盲目开发,逐步形成以重点资源开发为主的开发格局,努力提高资源开发的经济、生态效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严格限制高耗能污染企业在此落户,而且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对部分工矿企业制定相应的优惠补偿政策,依法关停转迁。
(五)建立湟鱼人工放流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鱼类专家认为,仅靠湟鱼的自然繁衍,其资源的恢复不论在时间还是在数量上都有困难,所以必须通过人工培育的办法,生产出优质鱼苗放流回湖,以补充和增加湖中湟鱼群体,改善其种群结构,达到增殖和快速恢复的目的。近年来,青海水产科研部门经过科学探索,湟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已取得成功。青海湖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冰期长,水温低,水质条件特殊,湟鱼生态结构脆弱,繁殖能力差,资源再生能力只有1%,已到最低临界点。因此,必须通过人为措施,建立人工放流站培植幼鱼,逐步恢复青海湖稀有的鱼类资源。
(六)防沙治沙
青海湖区出现的沙化现象并非某一因素所致,而是由地质、气候、人为三方面综合导致的结果,其中地质与气候是最根本的因素。全新世后期特别是近100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加大,古沙丘活化迅速加快。为阻止湖区沙化愈演愈烈之势,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借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在宁夏沙坡头已成功实施的使包兰铁路多年畅通无阻的固定流沙新技术。第二,推广治理沙丘新办法。海晏县克土治沙站于1980年在此围栏封育沙丘,对流动沙丘采用3×3米草格法固定是较科学的治沙方法,如今使毫无植被的裸露沙丘上赖草、棘豆、糙毛鹅观草、针茅植被成片,植被年均向沙丘推进9.31米,其覆盖度已有40%。所以,应采取治沙经验,对湖区沙化地带尽快治理。
(七)引调外部水源维持湖水平衡
水资源的匮乏不仅造成青海湖水入不敷出,水位持续下降,而且严重制约了湖区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失衡。用外部水源来增加湖泊容量这一办法是可行的。如果气候在一定时间内仍像20多年前一样无大变动,设想每年若能从邻近的大通河调水5亿立方米入湖,定能防止这里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湖区邻近水源除大通河水系外,可利用的还有龙羊峡水库及布哈河上游大量的水源冰川。因此,在充分论证及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引调外部水源济湖,人为控制湖泊水位下降,改善整个湖区生态,不但是科学合理的,而且还是能够做到的。
首先,“引大济湖”减缓湖水下降。大通河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1.3万平方公里,中下游甘肃省境内0.22万平方公里。从大通河水资源看是可行的。
其次,布哈河上游的雪霍里冰川有22条,位于海拔4800米以上地带,面积13.29平方公里,储水量5902亿立方米,如能将这一资源进行开发,对青海湖环境将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况且,冰川资源是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气候变化,冰川还将得到补充,是取之不尽的水源。
(八)环湖地区森林恢复的可能性
首先,严禁继续砍伐湖区内乔灌林木等破坏植被的活动,在湖南江西沟以东可试种山杨树防护林带,湖区气候对发展灌木林是没有问题的,而在海拔3300米以下地段还可以种植乔木林。鸟岛管理处等单位在院落内试植青海云杉成功便是证明,尤其沙地柏是优良固沙树种,可在沙区大力发展。另外,全国兴起“沙棘热”,沙棘林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林木,在此可大面积种植。
(九)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青海湖区的生态保护已成为青海省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治理规划,青海将在今后30年内投入260多亿元,在环湖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渔业资源恢复和持续利用、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等十大生态治理工程。此举将使青海湖区95%以上的沙化地得到有效治理,并建立起良性循环的湖区高效草地畜牧业生态系统和鱼鸟共生的水体生态系统,实现青海湖区山川秀丽、环境洁净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十)始终不渝地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面对青海湖区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没有理由更没有必要怨天尤人或错怪前人。明智的举措就是赶快行动起来,制定适合湖区生态环保的策略和方针。要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的绿色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既不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因消极保护而失去绿色发展的机遇。既要杜绝各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建设热”、“开发热”,又要解决好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两张皮”的矛盾。第一,要在各级领导的头脑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先行的思想。因地制宜,把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将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关键在于处理好植被重建和土地利用的关系,改放牧为圈养。第二,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有关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在现代文明条件下,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防止执法以罚代法,既要赋予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应有的权限,又要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实现独立执法和公正执法。第三,应把湖区生态建设纳入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中,坚决克服“绿色发展”在有些领导那里“言高手低”、落实不力的问题。第四,青海湖区生态保护要突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有利于湖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有利于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珍稀物种的救护和驯养,有利于实现自然保护与开发资源、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
总之,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湖区的水文、地质、气象、农牧业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必将影响整个青海乃至青藏高原的大环境。要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民众的参与,需要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重现青海湖昔日“芳草遍海涯,天清远峰出”景象的目标并不遥远,而且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