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于数字游戏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毫无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毫无意义论文,南京大屠杀论文,数字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右翼在否定南京大屠杀时所使用的一个逻辑推理是“南京是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城市,不可能有30万人被屠杀,因此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然而,这样的观点充其量只能够称得上是谬论而已,南京当时的人口远不止20万人,执迷于数字争论的杏定派其实并非不清楚真相,而是为了混淆耳目,埋设否定南京大屠杀的陷阱而已。
一、“如果被屠杀的人数没有30万的话,南京大屠杀就是虚构的”
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右派最为强调的一点是:“当时的南京人口只有20万,不可能发生遇难者30万的南京大屠杀”。并且宣称“当时在现场的日军官兵没有一个人看到或是听说过南京城内散布着20万、30万人的尸体,这是证明南京大屠杀纯属虚构的铁证。”
例如,为南京大屠杀否定派摇旗呐喊的小林善纪在漫画中宣称南京大屠杀30万人的说法完全是破绽百出:
“东京审判中捏造的一个日本犯下的罪行就是南京大屠杀,原因是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炸死了30万日本人,因此想虚构出同样人数的战争犯罪来掩盖是非。
南京当时只有20万人,不可能发生30万人的屠杀。
2颗原子弹才杀死了30万人,日军的刀枪怎么可能做得到?
南京的人口在日军入城一个月后增加到了25万人。
在南京的大量外国记者、日本记者都没有看到过屠杀现场。”①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担任国会议员的时候,曾经在接受美国《花花公子》杂志采访中说了以下的话:
“记者:(关于石原批判美国投下原子弹一事)你的意思是说,日本就没有沾满鲜血的历史吗?中日战争中那段血腥的大屠杀能否定的了吗?
石原:日本人在哪里进行过大屠杀?
记者:例如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有数以十万以上的平民被屠杀。
石原: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自己创作的故事,这严重的损害了日本的国际形象。”②
之后,意识到无法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石原自我修正了之前所说的话:
“作为日本方面来说,基本上是承认了日军在南京进行了违法杀人的行径,问题在于人数的多少。我深信这个数字只有所传的十分之一乃至于百分之一而已,虽然屠杀行径无法否认,不过也有人道救助,暴行也只是局限在屠杀问题上。我并不是想说日军当时在中国没有做过任何的残暴的行径,我也承认战争是一种残忍的事情,但是在那非常有限时间段内所进行的对三十万市民、俘虏的屠杀是非常反常的故事。”③
石原慎太郎从一开始坚持的南京大屠杀“虚构论”修正为“30万人屠杀虚构论”,说明其在关于南京大屠杀有无问题的认识上与被彻底击败的否定派如出一辙。④无法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否定派们正是通过诡辩“南京大屠杀30万人虚构”来妄图混淆概念,给人造成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这一错觉。
石原还说:“东京审判如同向我们的耳朵里灌水一样,突然间把南京大屠杀中30万非战斗人员被杀害的判决倾倒进来”。⑤这与小林善纪所称“东京审判捏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的数字”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东京审判的判决中写的是“南京及周边地区被杀害的平民及俘虏的总数达到20万人以上。”这种伎俩其实是在挖连锁陷阱,企图以此否定东京审判。
二、“数字游戏”的陷阱
在具体讨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问题前,首先要看清否定派在“数字游戏”中设下的陷阱。
实际上至今为止,有关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者的确切人数依旧有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否以此可以推断出“由于没有确切的数字,所以无法确认原子弹有没有被投下呢?”我想这么愚蠢的人世上应该不会存在的吧。那么关于南京大屠杀,石原所称“没法证明是30万人的话,南京大屠杀就是虚构”的这一观点,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数字问题的确是一个界定事件规模、了解真相的重要问题,只不过,作为顺序而言,首先要承认南京大屠杀的真相,然后去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受害者们所受到的具体暴行,最后再是对整体定性,综合的认识大屠杀的全貌。否定派则是无视事件中更重要的部分,钻没有一个具体数字的空子,企图以此妨碍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思考。
没有得出一个准确数字的原因在于事件发生当初没有条件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调查。有关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一开始报道称遇难者仅有5、6百人,当地的受灾者们也大都这么认为,然而后来通过自治体、消防局、警察局的各个专业调查机构经过了1到2个月的调查汇总,才查明遇难者人数超过了3600人。那么为何南京大屠杀没有一个全面调查汇总的资料,有以下的几种原因。
(1)参加南京战役的日军部队的战斗报告、战场日记等史料很多都在日本战败前夕恐被联合国追究责任而被销毁,现存公开的只有全部资料的三分之一而已。在战斗报告、战场日记中基本上会记载有中国军队(也包括一般民众)的死亡人数,然而这些资料被销毁、藏匿之后,就面临了解决数字问题的最大障碍。
(2)南京大屠杀从发生的1937年底至日本战败的1945年8月为止,前后经历了7年半时间,在此期间内南京始终处于被日军占领的状态下,中国政府或者中国人的机构无法对遇难者进行全面调查,日本当局更是不可能进行调查。现存的唯一调查资料是现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史密斯通过助手对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南京地区的战争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2月开始了对日本战争罪行的审理,即南京军事法庭的审判。审判期间,南京政府组织的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向法庭提交了有关南京受害的调查资料,法庭的审判官、检察官也根据埋尸记录实地查验了现场,收集了大量的证言,最后得出了“遇难者总数达到30万人以上”的结论,同时宣判了日军4名将校的死刑。“30万人”的概念就出自于此,由于南京军事法庭的审判资料没有全部公开,日方尚还不能对所有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无法查明确切的数字,目前只能通过收集日方的记录、老兵证言,等待中方公布更多的调查资料的方式来让研究进一步的接近真相。否定派则是利用这一现状,挑起了对“30万遇难者”人数的争论。
近年来经常就“30万遇难者”发表反对意见的秦郁彦在十几年前其实留下过这样的话:
“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去讨论中国政府公布的‘30万人’、‘40万人’这些人数问题的。想象一下,如果美国的反日团体对日本教科书上所出现的原子弹爆炸遇难者(准确人数尚不明确)说三道四的话,受害者们究竟会怎样想呢?”
执迷于南京大屠杀数字争论的这些人其实是陷入了一种错觉,他们认为数字就是一切,于是乐衷于数字统计,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数字而没有休止的与人争论。就在他们被埋没在数字游戏的世界中时,那一个个受害者们的不幸遭遇都在他们脑中消失的一干二净,掠夺、强奸、放火等种种其他的暴行在他们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这正是“数字游戏”的一个陷阱之所在。
藤冈信胜的变质过程正好可以说明执迷于数字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
藤冈说道:“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没有怀疑过遇难者30万人这个数字”,“在我看来,越大的数字越值得信赖”,甚至于南京大屠杀50万人也曾经相信过。然而藤冈的思想后来180度转弯,这回变成了宣称“不可能达到30万这样的天文数字”的否定派。之后的一段时期,此人又开始深信秦郁彦主张的“4万人论”,他说道:“相信了4万人论之后,我意识到虽然说杀1人还是杀100人都是杀人罪,不过30万人的说法如同是将一个只杀了一个人的罪犯冠以杀了100人的罪名,我深切痛感于这种对人权的麻痹感。而制造出这个‘罪犯’的,正是‘日本’,正是‘日本人’自己”。⑥
此后,藤冈的思想进一步的右倾化,如今更是全面否定南京大屠杀,还撰文批判另一个右翼学者中村粲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1万人说”。⑦
所有的遇难者都有着各自的名字、面容、兄弟姐妹、家庭,并永远地活在遗属们的记忆中。反观日本,也有着很多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他们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是不也是一生难以改变的吗?
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人们都是一个个曾经活生生的、仅有一次生命的人。留意一下每个个体身上所发生的悲剧的话,人数的意义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那种诡辩没有30万人就不存在南京大屠杀的谬论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刺痛死者以及遗属们的心而已。
三、“南京的人口只有20万人”之谎言
叫嚣着“南京大屠杀时南京只有20万人口,因此30万人的数字是虚构的”这一观点的一个典型人物就是藤冈信胜,他在书中写道:
“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的文书中有提及南京市当时的人口。12月17日,也就是南京沦陷4天后的文书中有这样的记叙。
‘如果市内的日军不能立刻整顿军纪、恢复秩序的话,20万中国市民的大多数将难免被饿死的命运’。
因此,南京市内的人口仅有20万而已,怎么可能在20万人的城市中‘屠杀’30万人?难不成那10万人是用幽灵来补数字的?”⑧
很明显,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所述的中国市民是指在南京城内的国际安全区避难,以此逃离日军屠杀厄运的南京市民及周边难民,藤冈仅是将其概念偷换成了南京市内所有的中国人。并且,藤冈还想当然的把守卫南京的近15万中国士兵抛在脑后,要知道30万人的屠杀中也包含着大量遇难的中国士兵。
南京特别市的行政区域包括了市区和郊县,即使单纯的考虑南京市区,根据1937年11月23日南京市马超俊市长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的书简所述,可以推断出南京人口从战争发生前的100万人口减少了一半左右,书简的内容如下:
“根据调查,南京城区人口约50多万,预计今后会有20万难民需要被遣返。”⑨
1937年12月初,南京守军为阻止日军进军速度,沿途烧毁了所有可能被日军利用的设施,不过这也同时使得很多农民涌入南京城避难,再加上为了躲避日军进军而向西逃难的江南一带难民也纷纷进入南京,同时还有南京市区的一部分市民反向逃到郊区避难。根据和其他资料的相互对照,南京战役开始的时候,南京城内的市民、难民有40至50万人。⑩此外,防守南京的中国士兵、从军人员近15万人也必须统计在内。
《拉贝日记》的日文翻译本《南京的真相》(11)由于提及到20万人口的问题,也被否定派所利用。右翼团体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的富泽繁信曾经撰文道“为了给南京大屠杀30万人圆谎,而创造出了当时南京人口60万的另一个谎言。”(12)富泽的根据是《南京的真相》一书中的一段,具体内容如下:
“①1937年11月25日,《致希特勒总统请愿书》中写道:希望能够在设立中立区问题上取得日本政府善意的态度,否则的话南京的战斗将会威胁到20万人的生命。(13)
今天没有公交车,因为全部都前往汉口了。虽然还有超过20万普通民众,但是街巷变得非常安静。我向神祈祷,希望希特勒总统能够协力创建安全区。(14)
②1937年12月6日,为什么那些有钱的80万市民能跑掉,最为贫穷的人们却只能留下来等死?对这些人(国民政府)而言,剩下的几十万国民的生死都不重要。贫穷的人如今难道除了死之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吗?”(15)
第①段中所提及的20万人其实是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推算的避难者人数,并非指的是南京市的人口。“超过20万的民众”指的是城内的市民人数。12月7日至9日中国军队出于防御需要,将城墙之外1-2公里范围内的居住区以及16公里半径内道路沿线的村庄全部烧毁,大量的农民紧急进入南京城避难,这些额外增加的人数也应该计算在内。
第②段中的“80万市民逃走”则被富泽自作主张的用来做了减法算术题,富泽认为南京一开始的人口是100万,逃走80万的话,剩下的就是20万。然而拉贝提及的是“剩下的几十万国民”,并没有说剩下20万人。在拉贝写的《致希特勒总统的报告书》中这样写道:“我在1937年七月发送报告的阶段,南京人口大约有135万人。”(16)因此拉贝所称的“几十万国民”其实是735万减去80万的结果。而富泽则是断章取义的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无视全局,这也是右翼经常采用的老套路而已。
四、南京大屠杀中没有目击证人吗?
1994年5月,当时的永野茂门法务大臣发言中说道“我作为日军的一名军官曾经去过被占领后的南京,完全没有听说过南京大屠杀的事情”;“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为此他被革了职。(17)参加了南京战役并占领南京的很多日本老兵还看起来很认真地回忆说:“我没有参加过大屠杀”;“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说过大屠杀”;“不可能发生规模达到20万、30万的屠杀行为”。也许这些老兵的记忆中的确没有南京大屠杀的概念,但是他们也必须明白,他们所能了解到的范围是有限的,以此否定南京大屠杀是不可能的。
例如阪神大地震中没有一个经历者能够目睹到整个灾情,同样的,南京市不仅地域广阔,而且大屠杀前后持续的时间很长,不太可能存在目睹到整个大屠杀情形的日本兵。更何况日军内部从上层到下层是一个直线型组织构造,情报始终掌握在为数极少的上层指挥官手中,分散到各处作战的日军部队不可能知道其他部队的屠杀行径。笔者在《南京事件》一书中已经有所记叙,想要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全貌,需要读者们对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范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当时,日军于南京城区以及近郊区域内(南京战区的范围相当于日本的东京、神奈川县、埼玉县加在一起的面积)所犯下的残忍暴行持续了3个月之久,这都是有大量的案例可以用来证实的。反观在日本上映的有关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影片,已经有《暗夜与黑雾—德国集中营的记录》、《大屠杀》、《浩劫》等作品,但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在日本却无法正常地上映,更是无人制作。因此,如果不能够仔细阅读南京大屠杀相关史学书籍的话,就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导致产生了很多不符合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谣言,否定派也正是利用日本普通民众缺乏明确概念这一点,肆意将各种谣言再加工,得出他们所谓的“不存在南京大屠杀”的“推理”。
五、将南京大屠杀的“谣言”当做“虚构”
诸多参加了南京战役并占领南京的原日军官兵表示说,他们“绝对没有看过或者听过”南京城内散布着10万、20万市民尸体的情形,否定派以为抓住了把柄,借此机会大肆蛊惑人心,例如自民党历史研讨委员会的一次“研究会”上,笠原润一国会议员说道:
“我朋友的父亲曾经询问了去过南京的日本兵,回答是不可能有南京大屠杀。如果市内有20万人被杀害的话,岂不是走在路上都会被尸体绊倒?”(18)
为数不少的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所持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藤冈信胜倒是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书中说道:
“对于南京大屠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情形,过去我所认定的一个概念是,进入南京后的日军,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掠夺、强奸、放火、屠杀,死者达到了30万人。”
然而,藤冈在看了从军记者拍摄的南京市内店铺营业的“和平景象”后,无法接受自己概念与照片中的差异,从而转变成为了否定派。
东中野修道在书中更是变本加厉的将南京大屠杀描述成了一个完全与事实不符的“假象”,他写道:
“南京安全区的面积仅有日本皇居4倍大小,那么窄小的范围内发生10万乃至30万人屠杀的话,岂不是会出现一片尸体堆积如山的惨状?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记录那一惨状,包括约翰拉贝在内。”(19)
六、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究竟南京城内发生了什么,对此研究较为详细的书籍有藤原彰的《日军在南京》、(20)吉田裕的《天皇的军队与南京事件》、(21)笔者的《南京事件》、《南京难民区的一百天》(22)等。本文概括这些书中的观点就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南京大屠杀事件,简称“南京事件”,指的是日军在进攻南京以及攻占南京后对中国军民所进行的违反国际战争法和国际人道法的暴行。事件发生的区域包括南京城区(战争前的人口有100万人)和郊区(战争前的人口约130万人)在内,这一区域即当时的南京战区,南京战役后被日军占领。
南京大屠杀中所发生的大规模集体屠杀不仅包括城内,而且包括城外近郊的长江沿岸与紫金山、水西门外的郊区等地点。比较常见的一种集体屠杀的方式是将俘获的中国士兵、有士兵嫌疑的成年男子从城内押往城外后集体处决,因此可以解释市中心没有出现到处散布尸体的情况。不过,从如今南京市内的各个地点也竖立起大屠杀纪念碑的情况来看,在城内的空旷地、菜地、丘陵地带也发生过相当规模的集体屠杀。
1937年12月4日之后,近20万日军潮水一般杀到南京,开始了旨在消灭所有中国守军的包围歼灭战,南京城内外100万以上的民众也被卷入了这场灾难。日军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屠杀主要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南京外围的战斗中,肆意杀害遇到的“敌方(中国)”老百姓,然后是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至17日举行华中方面军“入城式”为止的几天内,日军为了“入城式”的安全,在市内进行了“残敌扫荡作战”,许多成年男性市民、农民、难民都被作为躲藏的中国士兵被逮捕,随后被集体处决。第三个阶段是“入城式”之后直至1938年3月军事占领结束为止的几个月时间,期间日军继续进行着所谓的“败军扫荡”、“游击队扫荡”,许多成年男性的市民也被牵连。
金陵大学社会学部教授的史密斯在1938年3月的时候,通过助手进行了名为“南京战争损失——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的抽样调查。(23)根据这次调查,市区共有12000余人、农村区域有26870人遇难,,值得注意的是,统计中显示农村的遇难人数要高出市区,这说明随着今后农村郊县遇难情况的进一步查实,普通民众的遇难人数还会有增加的可能。
有关普通民众的遇难人数虽然没有同时代的官方调查报告,不过确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拉贝在向希特勒提交的报告书中写道“中国方面公布有10万中国民众被杀害,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张,我们欧洲人推断的人数是5-6万。”(24)这一数字是1938年2月底拉贝离开南京时的推断数字,当时他还不知道南京城外所发生的大量屠杀事件。就像阪神大地震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随着统计的深入,遇难者人数会越来越多。因此,无论是中国方面的10万,还是欧洲人的5-6万,都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在南京事件当中,非常异常的一个现象是完全与战斗无关的大量中国妇女遭到了日军的强奸、轮奸,甚至于被杀害。这一类受害者的人数也非常难以精确统计,不过根据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统计,日军在刚占领南京之后,每天有1000多女性被强奸,也就是说占领初期就有至少8000人遭到强奸,至第二年2、3月为止的话,总计有数万女性被侵害。此外,农村地区的女性在被强奸、轮奸后很多都遭杀害,史密斯调查中的4380多名女性遇难者多是在这种情形下的丧生的。
“南京事件”中的集体屠杀对象主要是逃散的中国军队俘虏,笔者根据所能收集的中国军队以及日军的资料,认为中国军队的士兵人数在11-13万之间,另外还有担当杂役的少年兵、运输兵、伙夫等勤务人员,总共人数在15万人左右,其中的8万多人被日军以非法的手段屠杀。
根据现阶段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人数在20万以上,随着今后双方新资料的挖掘研究,得出的数据应该会越来越准确。同时笔者认为,这一推断出的数据与中国方面“遇难者30万人”的说法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南京大屠杀的规模以及影响的深刻广泛性上彼此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注释:
①小林善纪:《战争论》,幻冬社,1998年版,第44-45页。
②《花花公子》日文版,1990年11月版,第33页。
③石原慎太郎:《使日本无法自拔的怪异情报空间——南京事件·北方四岛·钓鱼岛问题的虚构》,《文艺春秋》,1991年1月号。
④笠原十九司《南京大屠杀与历史研究》,《日军在亚洲》,大月书店,1994年版。
⑤石原慎太郎:《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不能容忍历史的篡改》,《诸君!》,1994年7月号。
⑥藤冈信胜:《近现代史教育的改革》,明治图书,1996年版。
⑦藤冈信胜:《正论》,1997年3号。
⑧藤冈信胜:《近现代史教育的改革》,第228页。
⑨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南京大屠杀》,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512页。
⑩笠原十九司:《南京事件》,岩波书店,1997年版。
(11)(13)(14)(15)(16)《南京的真相》(《拉贝日记》日文版),讲谈社,1997年版,第62页、第62页、第85-86页、第296页。
(12)《星期一评论》,1999年7月25日号。
(17)根据山崎正南编《陆军士官学校》(秋元书房、1969年出版)记载,永野茂门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55期生,1941年7月份毕业。因此,“作为军官去过刚占领后的南京”明显是谎言,当时的永野还没有入学进入陆军士官学校。
(18)历史研讨委员会《概括大东亚战争》,展转社,1995年版,第101页。
(19)东中野修道:《“南京屠杀”的彻底检证》,展转社,1998年版。
(20)藤原彰:《日军在南京》,大月书店,1997年版。
(21)吉田裕:《天皇的军队与南京事件》,青木书店,1985年版。
(22)笠原十九司:《南京难民区的一百天》,岩波书店,1995年版。
(23)市区按照50户选1户,农村区域按照10户选1户的标准抽样。
(24)片冈哲史译《南京事件·拉贝的报告书》,《季刊·战争责任研究》,第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