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实际,对配网自动化在隔离配网故障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首先阐述配网日常运行过程中主要的故障诱因,其次根据问题现状对配网自动化的实践要点进行总结,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隔离配网;故障;解决措施
0前言
伴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建设逐渐迈入快车道,居民生活水平是在这一背景下,人类对于用电不断上升,同时居民对于自身生活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正的需求以及依赖程度正逐步攀升。这就要求相关供电企业应当充分联系实际,对配网实施针对性的改造,积极引入自动化技术,有效提升当前我国配网的自动化水平。配网自动化可以在配网产生故障之后,在第一时间对故障问题展开研究,而且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准确隔离故障,有效控制问题的波及范围,从根本上提升供电系统的安全系数。但是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应用依旧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目前的配网馈线的自动化率依旧较低[1]。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深入研究配网自动化在隔离配网故障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1配网日常运行过程中主要的故障诱因
1.1污物过多诱发线路跳闸故障问题
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设施往往与外界空气环境没有任何隔离,在实际运行了一个阶段后,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在配网结构中积压粉尘的问题;同时由于后期的运维管护难度不断提升,并且其自身的管护力度也往往较小,所以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此类粉尘无法清除的问题,从而导致像线路跳闸以及单相接地等一系列的配网故障问题。此外,在部分极端环境下,同时也会明显提升配网故障的发生概率。例如,长期暴露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之下,配网构件的绝缘性能会明显降低,长久以来,必然会出现线路断裂、放电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必须要充分重视起此项问题 [4]。
1.2内部电流过大超出电压
在进行配网内部结构统计工作的过程当中,由于在前期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充分地考虑和研究,所以就导致了某些与地面直接相连的电容器,缺乏相关的保护措施,最终很容易就会出现各类故障。除上述情况之外,在实际运行中还有可能会发生电容器烧毁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引起配网瘫痪。除此之外,通过对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和研究后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使用最普遍的电压互感器。此类互感器在面临雷电危险时,并不能起到一个良好的自我保护作用,极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电路产生谐振。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配网线路产生故障,严重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5]。
1.3雷电过电流高超出电压范围
这是一种经常会见到的气候现象,雷电在配网故障的诱发因素当中同样占有较大比例。从根本上来看待这一问题时能够发现,雷电和电力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所以这就可能会使得两者之间会出现一系列的彼此影响。由于雷电对其所造成的影响,配网电力线路中会诱发雷电过电流,很可能会导致配网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停止工作,从而给整个供电系统造成不利影响。虽然在现阶段的配网当中,相关技术人员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雷击对配网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专门为之设立了相关的避雷系统,同时还注重在配网中加设多种避雷设备,但由于配网覆盖范围并没有办法实现彻底的覆盖;所以,实际最终所能够达到的避雷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这也就很难确保配网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雷电对其所造成的影响。
1.4设备老化
在实际组件配网自动化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产生多种问题,最为主要的一种就是配网设备的老化问题。设备老化问题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容易就会引起人们的忽视,最终会给整个配电系统带来麻烦,甚至会导致配电系统的瘫痪。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大对设备的检测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时刻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正常用电。随着居民用电需求的不断提升,配电设备老化问题在当今配电系统当中是十分常见的,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当供电设备存在老化问题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其自身的绝缘性与负荷性大打折扣,很难确保线路在实际运行当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会导致设备被击穿烧毁等问题,这样不但会大大降低城市用电安全,同时还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1.5结构不合理
根据我国在设计设计方面的相关要求,配网自动化结构通常使用的是辐射性网络结构以及环网结构,具体设计如下文图1所示。一旦配网存在故障后,故障点通常情况下都是位于开关点间的位置,所以在实行自动化保护工作时,能够较好的完成对开关的控制。在对配网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当中,一旦相关设计人员不具备较为长远的眼光,那么很有可能会忽视配电网的长期使用情况和发展情况。这样在建设城市时,就需要持续对配网进行调整,从而导致配网工作人员工作难度增加。
图1 配电网拓扑图
2如何有效在隔离配网故障中应用配网自动化
2.1同网架结构
配网和单电源配网问题,能够把故障点的定位和位于线路上方的断路器、联络开关等重要装置区分开来,并将其当做是节点,随后再对此类节点进行编排,如此一来就能够及时组成故障信息矩阵,随后再经历过一系列的计算工作之后,便能够及时获取故障判断矩阵。除此之外,在开展多电源配网的故障处理工作时,最先要做的就是对其自身的电流流向展开研究和分析,最终达到能够将其快速转化为单电源配网故障情况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单一电源进行一定的进线假设,从而完成对闭环环网运行模式故障定位工作。
2.2信息化手段对故障进行隔离
在实施配网自动化隔离工作的过程当中,最常见也是最科学的一种方式就是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但是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网络,确保相关管理人员能够顺利开展巡查工作, 从而确保对跳闸中的各个危险因素及时获取。。设计人员在进行前期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重视事故预防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应当及时设计事故预防措施,对导致跳闸事故的断路器展开仔细研究,并及时找出故障信息矩阵,提升排查速度。
2.3网使用能效和性能
测试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配网自动化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程序回归测试的便捷性,在频繁对程序进行修改时,效果更好。如果能够经常对程序展开修改,那么最终所达到的效果也会更符合预期。与期望测试结构的可预测性不同,在进行回归测试的过程当中,全部动作均为确定的,并不具备不可知性。在回归测验的自动化情况下,能够科学合理的完成回归测试,最终大大降低测试周期。除此之外,像手工测试这类很难开展的测试,配网自动化均能够顺利开展,从而最终实现对多个用户的同时测试。
3结论
总之,如果电力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营,那么在配网面临自动化这一状况时 ,便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停电时长,有效地缩减停电的范围,最终达到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最终目的。在进一步提升和改善配网自动化设计的同时,从而能够大大提升配网自动化的隔离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本周,陈新,王永辉,寇莹洁.配网自动化高校实验室故障建模方案研究[J]. 电工技术. 2018(18)
[2] 李过关,向兵,朱应钦.浅析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J]. 科技展望. 2016(36)
[3] 汪文洪.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7(40)
[4] 戴勇.分析配网自动化与通信系统的规划建设[J]. 科技展望. 2016(03)
[5]配孟炜,王伟.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措施[J]. 科技资讯. 2014(25)
论文作者:欧广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故障论文; 雷电论文; 工作论文; 测试论文; 可能会论文; 结构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