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中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兴趣论文_严芸萍

在交流中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兴趣论文_严芸萍

严芸萍 宁海县正学中学 315600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始终是师生必须解决的难题。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尝试后,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阅读指导,充分利用资源,建立各种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阅读的快感,于无形之中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兴趣 交流 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69-01

毛姆说:“阅读应当是一种兴趣。”阅读是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之一。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读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读者的个性心理不同,其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也必然不同,同样的文章由不同的人解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感悟。对高中的学生来说,个性化阅读很有必要。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和想法或文本所寄予的价值观,进行独特体验的阅读过程。

一、积极有效的阅读指导

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不可缺少。萨特曾说过:“阅读是被引导的创造。”。作为阅读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我们传承作家的思想和文化。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人对于文化的内化与创新,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人性的或隐或显的展示与呈露。尽管,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体验,但是,学生读什么书,从哪些角度分析、评论,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说,教师完全不管学生的阅读行为。毕竟,他们阅读经验尚浅。而且,阅读大多是仅凭快感,仅凭兴趣。目前,00后喜欢速食文化,多关注青春文学、校园文学。他们阅读经典小说的兴趣不浓,也缺乏耐心。所以,老师在授课中适当引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或者做作业,或者考试,或者搞知识竞赛,多种交流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对经典文学多一层关注,增加自己在阅读行为中的思考。同样,学生还要有一定的思维方式,能够在自己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培养语感。学生是思考的主体。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各种观点。让学生在一种安全的情绪下,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更具有人文性。

二、提供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

教师应该提供各种交流的平台,积极和学生交流,沟通,也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交流、合作。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就需要倾诉,更需要分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想需要在交流中碰撞,只有通过交流,人的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地提升,进而扩充知识的疆域,提升思想的境界。因而,教师需要提供一些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可以平等、积极地分享、交流。学校每两周就有一节课是专门用来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图书馆进行自由地阅读。等他们阅读完,我们就对他们的阅读书刊进行登记。一方面起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更有效地提供指导。在图书馆,我们也提供了阅读的参考书目。然后,每周一次,就进行一次学生“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一起读一本书,写读书笔记,做摘抄,从多个方面,进行文本的分析和解读。

在这个准备阶段,学生上网找资料,与同学交流阅读的心得,和老师一起分析,最后,把这些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进行总结,做成课件,开展一次由学生授课的交流课,同学们互相交流,还夹杂了学生表演经典文学的场景。学生积极配合,交流、讨论、演讲、表演,丰富多彩,反响不错。学生在有阅读兴趣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我也会做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找到鉴赏小说的艺术方法。

三、关注生活,关注自我的交流方式

在布置周记、作文的时候,语文老师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有话讲,愿意写。所以,一般布置周记我都会根据学生最近的情况布置一些写作话题。比如写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在写这些文章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他们或是就事论事,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是针砭时弊,学会评论社会的现象;或是感悟生活,学会用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在阅读、写作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成就和乐趣。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是怎么写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阅读和写作都是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都应该学会口头交流,也要运用书面交流。所以,平时,建议学生多写时评,多学书评,可以让学生以另一种交流方式关注自我,关注生活。用写作带动阅读的兴趣。

最后,我们在平时的考试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课外名著的题型。实际上,这样的题型在一些地方的高考题中已经出现。如果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常识性的题目给他们做,给那些热爱阅读的学生,增加一份成就感。那就可以让学生对阅读多一份压力和动力。

总而言之,语文强调人文情怀,重视阅读体验。我们老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他们更多地在阅读过程中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关注生活,从而让个性化的阅读,让兴趣带动语文的学习。

考文献:

[1]《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译 轻工出版社 2001-07-01 第2次印刷

[2]《中学语文教学法》,王世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3]《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4]《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主编:张圣华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一版

论文作者:严芸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在交流中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兴趣论文_严芸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