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评价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课程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本课程源于对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课程发展趋势的反思,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有关素质教育的种种理论与实践正逐步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主流思想。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00年正式将校本课程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强调要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中心,关注教师与学生的课程主体地位,顾及学校与社区的特殊环境和需要,呼吁要以学校为基地,结合学校与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实施、评价。
一、基于事实,明确校本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评价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有两大功能:一是检验,二是改进。由于校本课程及其评价都是一项理论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如何有效的检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效果?又如何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校本课程的质量?这些都应是校本课程评价所关注的。在具体的校本课程评价中,有些问题已经成为校本课程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功能方面:鉴定多于改进,过分重视评价的结果,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不利于校本课程的改进与提高。
2.评价目标方面:智力方面多于非智力方面,注重知识评价,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且目标大而空,操作难度大。
3.评价标准方面:共性多于个性,注重共性化评价,忽视个性化评价;求同多于求异,强调统一,缺乏灵活性。
4.评价对象方面:被动多于主动,被评价者处于被动压抑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校本课程被认为是副科,无足轻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两者都缺乏积极性。
5.评价主体方面:仍是外部的单向的一元化评价,教师、学生、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组成的民主参与、内外结合、多边互动的评价共同体还未形成。
6.评价内容方面:注重学生学业评价,忽视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不全面,对校本课程评价的评价更是缺乏。
7.评价方法方面:定量多于定性,他评多于自评,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与方法,方法单一,可操作性差。
8.评价模式方面:外部引进的模式,单一且过于僵硬、死板,缺乏灵活性,实际操作性能差。内部开发的模式,缺乏规范性与系统性,难以理论化,推广价值差。
9.评价结果表述方面:求同多于求异,过于死板、单调,模式化、大众化,缺乏人性化、特色化。
问题,就是令人困惑的事物或难以处理的事情,这些问题成为事物或事情继续发展的障碍并亟待解决时,即成为我们面临的真实问题。然而一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这其中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是前两者的桥梁。校本课程评价中遇到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这样三个层次:对校本课程评价的认识问题,对校本课程评价的价值选择问题以及校本课程评价的实际操作问题。以下就从事实认知、价值选择、实际操作等层面对校本课程评价问题进行分析
二、基于了解,认清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
只有对问题有了充分的系统的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明确的价值选择。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由于校本课程的非线性、整体性、混沌性、非机械性等特点,它更注重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关注过程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因此,课程评价不能只是“测量”学生,简单地将行为与数字配对。而要在对学生学业进行全景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定性与定量的描述与分析,进而做出判断,为决策做准备。“只要能提供关于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变化的有效证据,都是合适的评价方法”[1]。那么,现实中的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1.为实施而评价。即为切实解决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服务的,从而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评价的实质是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实施提供背景性资料。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对课程意义理解并诠释的过程,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并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校本课程自我生成发展的过程,是一所学校特色化的过程。因此,校本课程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全方位的背景性评价。这种评价是为校本课程实施服务的。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丰富信息的背景性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质量与特点的、学校(教师)自身条件与素质的、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兴趣需要的分析。这是一种充满人性化的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为校本课程实施服务的而非甄别性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校本课程,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素质,形成学校特色。
2.在实施中评价。校本课程是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所以校本评价也是持续不断的动态性的,必然要求在实施中评价。树立实践的过程观和学校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校本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应在实施过程中由其主体参与者积极地加以解决。评价活动离不开实施过程,只能在实施中进行评价。若脱离实施过程,那么,评价将是外在于学校、教师、学生的,且不易获得教师、学生等课程参与者的理解与认同。课程参与者不仅要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不断地进行质量监控,不断地进行调节,以达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对外在环境做出及时的反应。在校本课程评价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具有同构关系,两者螺旋上升,是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两个互相促进而又共存于同一过程的同构体。所以要求评价不能只是事后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实施中评价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实施者即评价者,注重学校(教师)评价的自主权,非外在的。第二,实施的过程即评价的过程,关注评价的动态性,非静止的。第三,评价的结果是为实施提供信息,非甄别的。
3.在评价中改进。评价大致具有导向、诊断、激励、改进、选拔等多种作用。无论在何种评价模式下,评价的终极目的是改进课程实施的过程,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应该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生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形态”,“校本课程评价就是对自身开发历程进行评价的过程,是对自身开发过程的一种质量监控过程”[2]。这种监控过程就是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和改进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评价注重诊断、激励和发展,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其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反馈、促进其发展,倡导反思性评价,反思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已经做了些什么?达到所要达到的期望了吗?还需要进一步做些什么?发挥自身优势,完善自身不足,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并使校本课程在评价中得以完善与提升。
三、基于理解,明晰校本课程评价的理念
澄清观念上的问题,为主体做出价值选择服务。在认清校本课程评价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明晰下述理念。
(一)校本化评价:校本课程评价的本质要求
校本化评价,可以理解为“以学校为主体的评价”,强调校本化,其基本意义是“以学校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学校(教师)主体性地位的认识,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学校(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愿性。这种依据学校自身性质、特色、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校外团体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校本课程。不仅要明确“校本”的学校主体而且要明确“校本”的深层含义,即“人本化”(以教师和学生为本)。评价要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特色为目的,在民主开放的环境中进行。
在校本课程评价中,校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评价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动力源。第二,评价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教育的相关利益者为实现教育目标共同探讨、协调一致的价值判断活动。第三,评价是保护学校特色与个性发展的促进性活动。在评价中提倡答案多元性,鼓励张扬个性。
(二)发展性评价: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观
校本课程是一种人性化的课程,校本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尊严和感受,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区别于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注重诊断、激励和发展。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发展。”[3] 发展性评价在学生评价上,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校本课程自身的评价上,强调以改进为本,建立促进校本课程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证实,而在于改进。发展性教育评价就是要促进被评对象发展与进步为目的,而非是只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强调重在发现问题的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重视发展变化的过程。泰勒指出:“评价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两个测验。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报告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程度,从而发现问题、不断地改进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方案。”[3] 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
(三)集体审议:校本课程评价的过程观
传统评价的评价主体是外在的、单一的、单向的,一般是教育管理者评校本课程、领导评教师、教师评学生,外部的评价者是校本课程好坏、教师教学成果、学生成绩的“盖棺定论”者,教师与学生是被动者,处于权力的边缘,无法参与到评价中来。集体审议则改变了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民主参与。这些与课程有关的人员均有权参与到评价中来,以在权力主体之间实现多边互动,集体讨论、商议、决策,这是一种民主化、开放化的过程。校本课程是以满足学生、学校或社区等的特殊需要为目标的。只有在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家长、教师及社区的意愿与需要,课程才具有生命力,评价才具有真实性。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评价主体围绕校本课程的实施有着不同的评价重点,不同的主体观察的重点也必定不同;不同的评价主体带有某种特定的评价目的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不同的评价主体最终评价目的也是明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完善与发展。所以,集体审议的评价过程就是评价的各方主体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围绕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反馈信息,以对校本课程进行改进、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表1 校本课程评价的框架[2]
评价主体评价对象 评价目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
学校课程情境与目标; 诊断、甄别和筛选
开发委员会 校本课程方案
同伴教师校本课程实施 提供反馈信息
教师自我校本课程实施;
改进、提高和完善
课程实施效果
校本课程方案;
学生校本课程实施;
筛选、提供反馈信息
课程实施效果
(四)多元聚焦:校本课程评价观
“所谓多元聚焦是指在分析所要评价的事物或现象之评价特性的基础上,分解出主要的测评要素,依据测评要素的性质选取两种教育评价方法论中派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和技术,从评价情景的不同成员(包括评价对象和其他的评价相关人员)中收集评价对象在某一测评要素上的相关信息,然后综合各种价值主体的评价结果,剖析各个要素的评价信息汇聚情况,最后做出整体的评价结论”[4]。多元聚焦方法应用的几个关键步骤是:(1)分析评价对象的整体特性,以便从整体上把握;(2)分解出所要评价的测评要素,以便有的放矢;(3)收集多角度、全方位的评定信息,并最终汇聚、整合成为评定结果。
如图1所示: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聚焦方法是在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不同的评价方法之间相互整合、渗透而形成的一种评价方法模式。它是多元评价模式(理性主义评价模式与自然主义评价模式)、多元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多元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他评与自评、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按照最优化原则、取长补短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体现一种多视角、多元化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技术的整合,实现教育评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最终树立校本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这种方法就收集到多角度的评价信息,这样就为客观公正和真实的反映评价内容提供的丰厚的土壤。
附图
图1 多元聚焦示意图
主体对问题做出了合理的价值选择,在具体的实践中又如何对待呢?
1.信息流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评价就是选择和分析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描述与判断,进而为决策服务的过程。可见,信息是评价的第一要素,评价就要收集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有关信息,为学生与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证据。若没有掌握有关学生发展的信息,若没有掌握有关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信息,若没有掌握有关校本课程本身质量方面的信息,又如何为学生与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证据呢?信息迅速而流畅的流动能为评价者提供丰富而全面的信息,从而对学生与校本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收集不断变化的信息,并不断地将评价的结果科学地、恰当地、及时地反馈给校本课程的参与者,进而对校本课程的质量进行监控,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调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规范,使校本课程的参与者不断的调整以适应、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
2.多方参与,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自编课程,因此,学校教师不仅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还是课程评价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评价专家则是掌握校本课程评价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可以为学校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我们要鼓励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共同参与校本课程评价,提供有关的反馈信息。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的教育需求与期望,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对校本课程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全面的评价来自丰富的信息,丰富的信息来自多方参与、多角度观察。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民主开放的信息流动的过程,在多元主体的多方面参与下,实现信息的流动,需要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学生家长及社区代表共同参与评价,需要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建议和意见。
3.关注情境,适应学生多种需要。校本课程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的特定的学生群体、特定的情境而设计的。每一所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所以在评价时,要关注特定的情境。就一个学校的内部环境而言,包括:学生的性向、能力和既定的教育要求;教师的价值观念、态度、技能、知识经验、特长和弱点;校风及学校权力结构;学校物质资源等。全面、动态、系统地考虑特定的环境,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也只有在充分分析学校情境的基础上,才能满足学校、教师、学生的多种需要,评价的结果才能真正被校本课程的参与者所接受,评价才具有效果。
4.积极对待,认同结果的多样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评价结果。充分尊重学校与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不仅不同的评价有不同的反应,而且对同一评价也有不同的反应。由于不同的学生的能力、性格、倾向、兴趣、需要及家庭环境的不同,评价的结果必然会多样化。这种多元性的结果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我们理应接受评价结果的多样化。只有积极对待不同的结果,才能使校本课程更能体现其本质内涵,即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而设计的理念,更好的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对评价来说,无论何种反应只要是真实的,都能提供有用的信息,都是有意义的。只有积极对待评价的结果,才能为学生与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全面而详尽的信息。结果不等于效果,只有正确对待才有效果。
如何在实际校本课程实施中体现校本课程内涵、理念,还需要教师在校本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中针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完善,创造性地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