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 河北沧州 061100)
【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术前准备流程和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普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意义。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出200例,以2017年1月为分界点,2016年1月—12月入院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入院手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措施基础上优化术前准备流程和护理措施,收集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0%,且对护理的满意度97.0%高于对照组的89.0%,P<0.05。结论:优化术前准备的流程以及护理措施提高术前准备质量,为手术进行以及术后恢复提供良好的基础,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化术前准备流程及护理措施;普外科;术后恢复;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51-02
术前准备质量是保证手术护理质量的关键,也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成功率[1-2]。降低术前准备的缺陷率,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3]。为促进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我院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了术前准备流程和护理措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对照组)和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择期手术治疗。排除合并其他躯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1~77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胆囊结石29例,阑尾炎19例,腹股沟疝35例,胆道结石1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8~81岁,中位年龄47.5岁;其中胆囊结石25例,阑尾炎21例,腹股沟疝33例,胆道结石14例,其他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主要为常规术前准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优化术前准备流程和护理措施:(1)优化术前准备的流程。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普外科患者的特点优化流程:术者开具手术医嘱→护士执行→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宣教、术前反馈→术前心理护理→落实术前准备的各项措施→制定术前准备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并执行→手术室到病房接患者→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护送患者入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仔细交接。(2)优化护理措施。①优化术前的健康宣教,注重术前患者的反馈。制定术前准备的健康宣教材料,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保证宣教内容的规范化。健康宣教过程中注重患者的个人反馈,护理人员一方面结合患者的认知水平、文化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教;一方面强调患者的反馈,直到患者反馈完全掌握宣教的内容为止,同时将该项内容作为交接的一个重点内容。②术前准备工作质量的考核标准以及执行。术前责任护士对照考核标准逐项检查术前准备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效果,并在手术前一天晚间应用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进行第二次核对考核,同时结合考核结果完善术前准备。③优化护理理念。对责任护士进行护理培训,包括护理技能、护理责任心、沟通技巧、护理理念等,落实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性理念、主动护理理念等。例如:沟通技巧,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要求从职业角度认识沟通的必要性、目标,态度诚恳、亲和的交流,灵活掌握多种沟通技巧,实现与患者的双向无缝隙沟通交流,改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④优化术前交接单内容,重新设计术前交接单的内容以及排序,规定交接的流程以及相关填写要求,护理部定期监控跟踪管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 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有55例,一般满意的有42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度9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有44例,一般满意的有45例,不满意的有11例,满意度89%,两组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术前准备质量术后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和重要组成部分,术后影响到手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中,优化流程使其更加简洁、人性化和规范化,减少术前准备中不合理、多余的环节,并强化术前准备的规范化和人性化,提高术前准备的工作效率和质量[4]。通过优化术前准备的流程以及相关措施,明确制定术前准备各个环节措施的执行方法以及质量标准等,提高术前准备工作质量,降低术前准备的缺陷率。例如:术前准备中的健康宣教和患者反馈,制定明确的宣教内容、方法以及反馈的标准等,避免术前健康宣教的敷衍了事和无从下手等现象的发生,既使护理人员的行事有章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利于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良好的沟通中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优化术前准备流程和护理措施,提高术前准备工作质量,既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而且也保证手术的及时性,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
综上所述,优化术前准备流程及护理措施用于普外科患者中是必要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亚红,陈爱国,吴敏珠,等.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68-69.
[2]王勤燕,盛洁华,龚芝萍,等.优化流程和规范管理在降低择期手术术前准备不完善率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7,16(9):984-986.
[3]黄敏燕.六西格玛方法在减少小儿外科术前准备缺陷中的应用[C].//2014年台丽温三地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358-360.
[4]潘月敏,娄秋平.术前准备室在基层医院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72-1073.
论文作者:程丽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术前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流程论文; 措施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