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中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建设论文,改革开放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54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一项宏伟、艰巨的跨世纪工程,而要完成这一伟大工程,就必须把党自身建设好,搞好党的建议,首先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全面提高执政党自身素质。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有6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3.4%,总人口为1.5亿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千多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76.7%。民族地区多数居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物产众多,资源丰富,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在民族地区进行党的思想建设,要考虑到民族地区的特殊环境,以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处于边疆地区,有30个民族跨境而居,多数地区又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文化落后。经济文化落后,影响到各少数民族对先进思想、科技知识的接受;交通落后,居住的分散,造成党员不能经常交流思想,影响到他们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克服和对先进思想的接受;文教事业落后,民族地区党员文盲、半文盲占半数,旧的传统观念仍存在影响,削弱了少数民族党员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有的民族地区宗教的影响根深蒂固,对少数民族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而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境外敌对势力在我国边疆地区挑起民族矛盾,制造分裂。因此对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就显得更为重要。多民族杂居共处,各民族历史境遇、文化不同,容易形成复杂的民族矛盾。所以,加强民族地区的党的思想建设,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当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中心任务,是要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当前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项紧迫任务。要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要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更要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要抓住实事求是这一精髓,在解放思想、换脑筋上狠下功夫。注意克服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本本的教条主义理解,注意克服那些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扭曲了的片面认识,从那些陈旧了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使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来一次思想上的大飞跃,观念上的大转变。
要教育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振奋精神,树立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雄心壮志。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国各地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民族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民族地区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使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与全国其他省区协调发展。
在民族地区,进行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思想保证。要教育党员、干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要有针对性地纠正和化解目前党内存着的种种不正确认识和消极思想,把党员队伍、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统一到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此总的方针下,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还应针对该地区的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应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党员参加宗教活动的问题。
我国有些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如,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这些民族地区,宗教在群众中有长期的、深刻的影响,不可忽视。各级党组织要坚决防止和抵制宗教的渗透,反对宗教思想、宗教行为侵入党的肌体和党的生活,警惕境内外敌人利用宗教来分裂祖国、瓦解我们党的阴谋。全民信教的民族党员要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在党内生活中严禁进行宗教宣传。当前,在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牧区,不少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老党员经常参加宗教活动。对此,首先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坚定他们的政治信念,要求他们在思想上和宗教信仰彻底划清界限。在这一事关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原则问题上,决不能退让、动摇,不允许“党中有教”的情况存在。其次,在处理上应区别对待。对一般参加宗教活动的老党员在给以批评的同时,要有一个等待他们转变的时间,不应急于进行组织处理。同时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对于那些已虔诚信教而又提出退党的党员,应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同意他们退党,但绝不应当歧视和排斥他们。对于那些煽动宗教狂热的党员,屡教不改者,应坚决清退出党,有违法犯罪行为者,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手软。再次,应积极在民族地区的青年中发展新党员,以改善一些地区党组织中出现的“老龄化”和“势单力孤”的情况。
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问题,民族地区的各级党组织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掌握。争取做到既发挥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又使党的活动深深扎根于少数民族之中。
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应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进党员的教育工作。
民族地区的经济、交通、通讯、文化等方面均落后于内地,在民族地区内,农村牧区又落后于城市。如何解决因上述问题带来的党员培训人员难集中、培训任务难完成、培训质量难保证等难题呢?结合实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合理划分旗县市同苏木乡镇和嗄查村三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中的分工,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旗县市级党组织应主要负责本旗县市全部党员教育工作的年度计划,3至5年长期规划,近期党员轮训方案等工作的制订,并负责检查、督促、评比和抓典型。苏木乡镇级党组织应主要负责本辖区全体党员的系统培训、嗄查村党员骨干的重点培训、预备党员和后备干部的培训以及本苏木乡镇党组织各种活动方案的布置、检查和经验推广。嗄查村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因年老体弱,有病不能集中到苏木乡镇的党员及因外出暂不能学习的党员进行补课。
如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沙漠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66%,而牧区苏木大多处于沙漠之中,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给党员教育带来许多困难。针对实际,这个旗采取了集中与分散、分批分层次进行教育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充分发挥两级党校的作用。目前这个旗13个牧业苏木全部建起基层党校,苏木党员领导和嗄查党支部书记到镇委党校培训,普通党员到苏木党校培训。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牧民党员就近学习。二是旗委组织专门力量巡回基层党校讲课,形成党员教育网络,保证了教育质量。三是通过自办或订阅党报、党刊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
在进行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外,还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把握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理论研究要想有活力和生命力,必须面向实际。1988年呼伦贝尔盟试验区初创阶段,既无现成模式可循,又无固定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盟委、公署组织理论班子,就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构想、突破口、开放、开发等四个专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到1991年试验区建设三周年之际,已收到论文100多篇,出版了25万多字的论文集《回顾与探索》。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为呼盟试验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指南作用、超前论证作用、借鉴作用和决策参谋作用。
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中,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党委组织力量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探讨。
党的思想建设,是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中心内容,是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前提,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加强党在民族地区的思想建设,除了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外,还应处理好民族地区宗教信仰问题,结合本地区实际,搞好理论研究,使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