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儿科 常德澧县 4155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患有窒息心脑损伤的新生儿治疗当中,预防性治疗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7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患儿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则接受预防性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行为神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整体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接受治疗后的行为神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患儿的治疗,预防性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可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预防性治疗;窒息心脑损伤;疗效;行为神经
窒息是新生儿中最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新生儿出现窒息后,身体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水平会出现不断升高,这会给新生儿的身体主要脏器功能带来严重威胁,进而引发心脑损伤等情况[1-2]。窒息心脑损伤会导致患儿其它脏器功能受损,并且会给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针对此类新生儿选择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3-4]。我院针对这类新生儿分别选择两种类型的方案进行治疗,收到不同临床反馈,现结合研究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7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当中择取72例出现窒息心脑损伤的患儿开展分析,本次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且患儿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患儿纳入标准为:符合临床诊断、有家属监护、临床资料完整。我院将如下患儿排除:其它原因导致心脑损伤患儿、临床资料不全患儿、中途退出研究患儿、本研究用药不耐受患儿、先天性精神疾病患儿。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象。对照组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6例,患儿胎龄为(37.3±1.7)周;观察组患儿当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15例,其胎龄为(37.5±1.8)周,两组患儿的相关资料对比后无任何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需要接受常规方案治疗,医生需要给予患儿吸氧、止痉、镇静、降颅内压、血液灌注等治疗,并且对患儿的各项体征与指标进行监测,给予患儿心电监护,对患儿血气功能进行维持,并且保证其内环境的稳定,做好脑干症与脑部水肿等的预防。
观察组患儿则需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同时接受预防性治疗,患儿每日接受1次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5—10g/d,两组患儿的治疗周期均为1周[5]。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根据患儿症状好转程度将其疗效分为无效、改善以及显效,患儿治疗总有效为改善+显效。无效:患儿治疗后意识状态仍然无法恢复,部分患儿病情出现加重,严重患儿甚至死亡;改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得到较好控制,但是仍然存在意识不清、心率不稳定等症状;显效: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意识转为正常状态,呼吸恢复平稳,患儿体征等恢复正常。
针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前后的行为神经功能进行对比,选择NBNA评分进行观察,量表内容包括患儿原始反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以及被动肌张力等,量表的满分为40分,患儿评分在35分及以上为正常状态,分值越高,患儿行为神经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接受SPSS19.0软件包处理,患儿计数资料为n(%),接受X2验算,计量资料则为(),利用t值处理。若主要数据比较后结果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从上表2显示数据可看出,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行为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远好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意义明显。
3 讨论
窒息症状在新生儿当中并不鲜见,新生儿窒息会导致其出现缺血与缺氧症状,患儿的身体血流动力学状况会出现异常,这会导致患儿身体脏器功能受到损伤。新生儿出现窒息之后,会造成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其体内会出现大量的自由基,且体内ATP的合成量不断减少,从而引发窒息心脑损伤[6]。如果窒息心脑损伤新生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针对此类患儿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较为关键。
在窒息心脑损伤患儿的临床治疗当中,常规治疗虽然可以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无法确保其症状得到根除。我院针对这类患儿的治疗选择预防性治疗方案,让其接受果糖二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果糖二磷酸钠可以提供代谢底物,并且可以对患儿体内的糖类代谢进行较好的促进,加速患儿细胞当中果糖二磷酸钠的进一步合成,从而增加患儿体内ATP的生成量。更为重要的是,患儿接受果糖二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后,心肌会得到较好的保护,患儿的心肌收缩力会不断增强,其心脏排血量也会出现明显增加,且左室舒张压水平会不断下降,患儿细胞膜功能会变得较为稳定,且脑部水肿、脑细胞损伤等都会得到较好控制。窒息心脑损伤患儿在接受果糖二磷酸钠预防治疗后,其行为神经功能也会得到较好提高,这对于患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儿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接受治疗后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这说明观察组患儿的行为神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从本次研究的相关结果可明显看出,果糖二磷酸钠预防治疗对于窒息心脑损伤患儿而言存在明显的应用优势。
结语:
针对患有窒息心脑损伤的新生儿患儿治疗方案选择而言,给予其预防性治疗等的效果较好,患儿临床疗效可得到保证且行为神经功能会得以提高,该方案可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孟宪涛,崔培聪,何立乾.不同浓度的氧复苏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6):3791-3794.
[2]杨艳秋.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脑损伤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46-48.
[3]李春亮,李红姣,劳晓玲.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35-36.
[4]万晓莉,张超,郑开臣.神经节苷脂和磷酸肌酸钠及SMI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工企医刊,2013,26(03):209-212.
[5]张莹.预防性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10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4):82-83.
[6]廉红则,赵妍,王何玲,刘瑜娜.果糖二磷酸钠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02):217-218.
论文作者:孙居一,王亚,伍艳,何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磷酸钠论文; 脑损伤论文; 预防性论文; 果糖论文; 较好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