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吴奇峰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吴奇峰

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1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生态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很多行业中都得到了较为理性的体现,为了促使这种生态性能够在城市中得到较好实现,围绕园林景观工程项目进行优化布置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未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基于这种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的运用,需要首先明确其基本原则,进而才能够采取较为合理的措施予以落实和体现,需要体现出全面性和协调性。本文分析了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市政园林;景观设计

现如今,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市政园林设计不但要给人美的享受,更需要人们在城市中能够亲近自然,使粉尘、尾气能够得到有效抑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创造人类理想的家园而共同努力。

1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原则分析

生态规划理念主要就是指实现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量,进而也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个环境问题以及能源问题,需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进行不断优化。结合园林景观工程方面的规划发展,其作为和生态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个方面,同样也需要贯彻落实生态规划理念,在具体落实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提升自然条件利用率

对于以往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落实,其虽然具备着较为明显的整体改进效果,也满足了人们的很多方面要求,但是对于人工的依赖性比较大,后天制作的现象比较明显,对于自然条件的利用率不高。基于此,生态规划理念的落实也就需要加大对于自然条件的利用效率,减少园林景观运行中对于能源的损耗,并且在自然条件的应用过程中实现园林景观和自然的协调性。

1.2独特性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的有效运用,其并非是简单的针对绿色植物进行堆积和应用,还需要促使其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能够有别于千篇一律的传统设计模式,促使其能够在景观布局以及植被应用方面表现出理想的特殊性。当然,这种独特性也需要考虑到后续施工操作的可行性,避免为了独特而采取一些和难以落实的内容进行处理,应该围绕着整个园林景观进行全面分析。

1.3协调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必然涉及到了大量绿色植物的应用,在这些绿色植物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其整体协调性,避免绿色植物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和矛盾冲突。这种协调性方面的要求同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对于绿色植物之间的层次搭配,必须要促使其体现出理想的协调性,能够具备错落有致的美观性效果,提升园林景观呈现效果;从生态性方面关注各个绿色植物的协调性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其需要分析相互植物是否存在明显冲突,避免因为相邻植物之间的干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因地制宜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规划理念还需要重点参考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即在全面详细分析当地相关因素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规划设计,促使其相关因素的应用能够较为可行,有效规避可能形成的各个方面不适宜问题。尤其是对于气候环境以及文化特色,更是需要进行详细探索,力求所选择的植物能够在该地区长期生存,并且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最终全面提升园林景观构建价值。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2.1因地适宜

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处理而言,选址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基本前提,这种选址方面的优化也就需要保障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适宜性,能够体现出生态规划理念的基本要求。结合这种选址分析,其需要首先了解当地土壤成分,促使土壤成分能够和后续园林景观各个植物的生长较为匹配,对于一些难以存活的区域则需要予以规避;对于相关区域周围存在的各个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温度、湿度条件等,也需要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对于植物提出的要求,进而也就能够在选址方面进行调整;当然,对于相关园林景观工程中存在的杂草等威胁因素,也需要进行有效全面处理,降低可能形成的干扰。

2.2植物选择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而言,其同样也需要遵循生态规划理念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并且还需要体现出一定的适宜性效果。首先,必须优先选择本土植物进行栽培,本土植物的适应能力比较强,能够在移植后具备更强的生长能力,避免出现大量死亡问题,在此基础上,适当点缀一些外来植物;其次,对于植物的大小进行合理搭配,促使其能够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形成理想的协调性,有效提升层次感和美观性,尤其是对于灌木以及乔木的搭配,必须要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在植物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方面的要求,避免其出现明显超预算现象,做好成本管理控制。

2.3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是自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并且还要以各种植物、物种能够发挥的生态效应,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例如:在城市建筑的屋顶与墙面,应当给予适当的绿化,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需要保持屋内的湿度,可以在建筑物周围穿插具备清香气味、杀菌功能的桉树类树种,或是能够释放出负氧离子的针叶树种。

2.4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生态规划其在于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即应遵循植物间的“互惠共生”原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体内会向外释放次生代谢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促进有些植物的生长,也会印制某些植物的生长。例如地衣是藻、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此外,需注意有些植物不可共同种植,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例如喜阳的植物不可配置在一起,阳光、养分有竞争的植物也不可种植在一起,桧柏不可与蔷薇科海棠同处种植,否则容易感病。

2.5循环使用能源,做到景观设计中的节能与环保

节能和环保的原则在生态景观的设计中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应该运用新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景观构造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例如:利用当地的拆迁房废物中的红砖,采用堆砌,打破,重组,阵列等方法,对其加以利用、改造,变废品为珍宝,打造出奇特的大地景观,改善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这样就节约了一部分的资源。而且还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行合计利用阳光、风能、雨水、地热等自然资源。

2.6优化设计方式

首先,在低硬质景观材料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源丰富性加以思考,同时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应用的设计材料,防止在设计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其次,在开展景观施工建设工作时,原材料运输以及装卸都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在施工过程中,将会出现噪音污染、粉尘污染以及施工废料等。为了将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处理,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的施工材料。最后,假山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含有人工喷泉等水体景观,在挖设的过程中,应注意注水量,并采用透水能力比较高的材料,从而提升景观生态设计的节能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基本战略目标,其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完善优化,促使其内部各个要素的应用较为协调,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实现园林景观的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赵兴明.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

[2]王博,杨真真.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

论文作者:吴奇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吴奇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