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的多维学科诠释 ①
邓志强②
[摘 要] 仪式是学术界和社会长期比较关注的议题。不同学科遵循各自研究范式,对仪式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本文旨在通过溯源仪式,探寻传统仪式的形式、特点和功能,更好地把握仪式的性质;通过比较多维学科对仪式的研究成果,寻求学科之间的共性,归纳仪式的构成要素,更好地理解仪式的内涵及外延;通过比较多维学科对仪式的功能解读,分析仪式的一般性功能和特殊性功能。而仪式在变迁过程中,既发生了“变”,又保持“不变”因子。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出现“淡仪式化”倾向,仪式的功能日趋式微,因此,社会必须重新发现和发挥仪式功能,加强仪式教育。
[关键词] 仪式;情感能量;互动仪式链;功能
仪式作为一个分析性专门术语出现在19世纪,但仪式的源头则要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仪式日益成为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多维学科基于各自研究视角对仪式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在不同场域或情境,仪式的发生机制各一;在不同学科的话语体系下,仪式的内涵、性质、特征及功能不一。无论是在公共生活领域,还是在私人日常生活之中均可见仪式的身影。那么,何谓仪式?学理研究的仪式和日常生活体验的仪式有区别吗?仪式何为?仪式在社会变迁中的变化如何?笔者认为,梳理不同学科对仪式的界定及相关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仪式。
一、性质与缘起:仪式的历史学考察
探求仪式的性质或内核,必须追根溯源。通过溯源仪式,探寻传统仪式的形式、性质、特点和功能等,可以更好地把握仪式的性质。西方社会史中仪式的源头与宗教、神话密切相关,最初是一种宗教祭祀行为和信仰行为。仪式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而非个体行为,是群体性、规范性行为的表述方式。在中国,有学者认为,最早的仪式追溯到距今两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根据考古发现,山顶洞人已有鬼魂崇拜,并举行葬仪。民族志的资料证实,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原始农业的环节中举行仪式活动,以求神灵庇佑,希望风调雨顺,获取丰收。[1]可见,人类社会的最初仪式活动缘于对未知自然力量的敬畏,仪式形式是祭祀及象征符号;人类通过仪式在自然能量与四季更迭间构建了关联性;仪式是一种非功利的精神世界活动,它输出精神力量,而非物质效能,人们通过仪式实现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步入阶级社会后,仪式则被统治阶级作为一种统治方法和工具。从夏代开始,仪式已经从祭祀民间场域拓展至政治行为场域,仪式活动将祖先崇拜与政治统治结合起来,实现神权与政权合一。王室宗庙则成为国家政治的活动中心。至周代,仪式逐渐嵌入到社会各阶层人际交往之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等级秩序制度。仪式逐渐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成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由此,仪式从最初宗教仪式或祭祀仪式转变为政治仪式或日常生活仪式,但仪式的内核及性质未变,即通过象征符号举行重复性、程序式的活动,强化敬畏之心,形成无形的精神力量。
二、差异与共识:仪式内涵的多维学科挖掘
仪式的内涵、性质和功能均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和解释空间,在仪式边界的开放场域下,不同学科对仪式有过不同的阐释和解读。虽然各学科对仪式的表述和诠释各一,但学科之间有交集、交融,在某些方面对仪式亦形成了共识。笔者尝试梳理不同学科对仪式的界定,寻求学科之间的共性,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仪式的内涵及外延。
(一)差异:多维学科研究范式下的仪式
1.人类学研究范式
在人类学诞生之初,仪式就是其基本研究议题,且一直被视为人类学研究的经典领域。在人类学视野下,仪式是一种正式行为,具有已定的模式,且脚本已经写好,个体只要遵循、传承就好。人类学比较关注仪式活动的文化传统及意义。人类学之父Edward Taylor认为,仪式是呈现或崇拜万物之灵的重要方式,与教义一同构成了宗教体系的主体。[2]人类学家James Frazer则强调仪式的功能性,仪式不仅表现了人类被动的敬畏之心,也体现了人类主动地想要控制自然的欲望。[3]涂尔干则将仪式置于宏大的社会结构背景下,认为仪式可以激发、维系和重塑社会性群体。国内人类学研究者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对仪式进行了定义。仪式是指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4]“仪式是正式的行为,通常以习俗为基础,具有一个已定的模式或脚本。”[5]早先的人类学仪式理论主要集中于神话和宗教范畴。它的研究取向大致沿着这样两种发展方向演变:一是对神话和仪式进行诠释。 二是仪式的宗教渊源和宗教行式。[6]仪式行为是不同于生活常态行为的一种超常态行为。“超常”并非反常和失常。仪式行为有别于日常生活行为,第一,仪式是定期举行;第二,仪式是表达某种精神价值的需要,其实用性退居其次。仪式的主要行为方式是一种表演,隐喻着仪式的虚拟性。仪式是由“象征符号”、“象征意义”和“象征方式”三个方面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个结构体。[7]
虽然人类学不同学者对仪式的界定存在分歧,但在人类学研究范式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致性:第一,仪式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正式的、结构化的行为方式,而日常生活场域的行为并不被视为仪式。第二,仪式是由文化建构的,由传统维持的,这意味着仪式背后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第三,仪式是在特定的时空,通过象征符号进行重复性、程序化的行为。第四,仪式的外延是指宗教背景下正式的、非功利性的活动。
如图1所示的Stewart六维力传感器,其包含上平台、下平台和6个弹性分支杆件。上、下平台与弹性杆件通过去耦结构连接,各个平台的去耦结构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弹性杆件用来测力,其位置成对称关系,在不考虑重力和摩擦力的情况下,每个弹性杆件都只承受沿轴线方向的拉力或压力,即二力杆,因而通过检测6个弹性杆件的形变情况就可以对空间载荷进行测量。整个结构为对称的静态结构,具有保持几何不变性所需的最少约束,减少任何一个约束都将使结构失去几何不变性。
图4、图5为不同粒径砂粒及含砂流对窄5贴片(内拱璧处)和窄9贴片(外拱璧处)冲蚀后的损伤形貌。图4中内拱璧处由于粒子的法向撞击导致材料剥落,腐蚀又加剧了壁面受损伤的范围和深度;除了大量微小的压痕和划痕,偶见有大颗粒切削壁面导致的损伤。由图5可看出60~80目砂粒冲蚀后的外拱璧窄9贴片上有多次切削的痕迹,痕迹周围还有堆积起的碎屑,这一现象比较符合Levy所提的锻造挤压理论[3],即砂粒冲击时对管道壁面施加挤压力,使材料表面出现凹坑和凸起的唇片,之后沙粒对唇片进行“锻打”,在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之后,靶材呈片屑状,随后从材料表面流失。
2.社会学研究范式
社会学视域下仪式研究与人类学同宗同源,其经典理论及文献均来自涂尔干的后期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仪式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行为,社会学将其纳入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戈夫曼以人际交往行为分析仪式,提出“互动仪式”概念,柯林斯继承其研究议题,发展出“互动仪式链”理论。与人类学研究范式不同,社会学认为,日常生活行为被视为一种仪式。美国社会学家Albert Bergesen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界定仪式行为,将仪式分为微观仪式、中型仪式和大型仪式。[8]社会学研究范式主要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主要探讨社会行为背后的主观意义,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将人比作“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主要基于实证资料验证仪式背后的社会意蕴。两种研究范式在方法论和研究取向上具有差异性,但研究旨趣一致,均是探究仪式背后的社会意蕴。
3.仪式能够强化个体认同
3.政治学研究范式
有关Tomita评分临床价值的报道不多[8],并且PK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报道也较少[9-10],尤其是纳入和排除标准各异,缺乏相关的研究来证明其安全性和效益。作者于2014年1月~2017年7月对31例椎体溶骨性转移癌患者进行Tomita评分,取分值4~7分的患者,对65个椎体采用PVP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国外政治学领域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关注仪式研究,基于权力与仪式分析框架,探讨政治仪式背后的权力斗争和意识形态冲突。一些政治学家对现代政治生活中理性的“政治人”模式这一经典假设提出了质疑,不过关于政治仪式的研究依旧匮乏。[9]国内政治仪式研究兴起于21世纪初,大多数成果来源于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理论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通过基于国家—社会的关系,探讨民间仪式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国家权力如何嵌入民间仪式过程中。[10]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仪式从来都与权威以及特定的权力关系密切相关。[11]可见,在政治学研究范式下,在公共生活场域,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权力。仪式不仅是一种感性化的情感活动,更是一种政治行为的装饰品,而现代政治更注重理性和实用主义。因此,仪式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传播学研究范式
江大亮进的货大都是从咱们这边进,老毛子的东西虽说货真价实,但利益不大,没什么赚头。从咱们这头进来的货那可就不同了,假冒伪劣应有尽有。江大亮真服了咱们这边造假的人了,信息特灵,那边什么走俏,咱们这边马上就跟着出来一批假冒的,以假乱真就连行家也很难分辩得清。说白了,在江大亮的店里真金白银的东西几乎没有。江大亮负责进货,那两个服务员负责卖货,卖了几年货的江大亮很聪明,柜台上摆出的货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每种首饰上面都贴着价格签,若想在货上做点手脚简直太难了。因此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从布市到黑河来回穿梭。
仪式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传播学领域,美国传播学者凯瑞提出“传播的仪式观”,从功能主义视角分析了仪式通过传播共享意义和信仰。[12]传播学主要聚焦于媒介仪式,分析仪式的传播特征。Nick Couldry认为媒介仪式是围绕关键的、与媒介相关的类别和边界组织起来的形式化的行为,其表演表达了更广义的与媒介有关的价值。[13]传播学的仪式观强调在“共同场域”内,受众经由集体参与共同体验情感的历时性模式。[14]从传播学来看,“节日”仪式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以盛大的仪式活动实现“时间对社会的维系”。仪式的核心特征是程式化、象征性和重复性,新闻联播是一种把全国人民“召集”在一起的电视政治仪式,这种仪式召集的是政治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15]媒介仪式与人类学和政治学研究范式下的仪式出现了学科交叉,但传播学研究范式侧重于“媒介”,仪式参与者可以“缺席”,但其他学科研究范式下仪式参与者必须“亲身参与”。
历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也日趋关注和重视仪式研究。历史学主要聚焦于仪式的历史变迁过程分析。心理学对仪式研究来源于人类学和社会学,侧重于仪式象征符号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影响。弗洛伊德曾涉及图腾研究,指出图腾象征符号是原始社会父亲影像的投射,影响儿童期的心理。[16]随着社会的发展,倘若从广义的仪式而言,仪式不再是宗教的“专利”,而是大众的普遍社会行为。
(1)开槽定位。进行铣削成槽之前,应先将铣槽机的双齿最外侧对准槽段施工放样线,铣轮两侧平行防渗墙导墙面,待铣轮垂直放入导墙槽中再用液压固定架进行固定,固定架固定在导墙顶,确保铣刀架上部不产生偏移,也可使用液压抓斗将防渗墙槽段上部土层抓除部分,为铣槽机创造导向。开槽定位应控制在30mm以内。
(二)共识:仪式的构成要素
一种行为的构成要素是判断其是否成为仪式的重要标准。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包括四个要素: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二是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三是拥有共同的关注焦点,且相互知道;四是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17]综合众学科对仪式的定义,归纳其共性,仪式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身在场。仪式本质上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亲身在场可以促进聚焦关注点,强化情感连带,导致互动仪式的产生。虽然借助媒介也可以提供关注、产生情感,但这只是提供仪式参与感而已,“只有充分的身体聚集才能产生最强烈的效果”。[18]身体缺席的仪式,虽然能够激发情感体验,但与亲身在场的仪式不一样。身体缺席的仪式难以取代亲身参与所带来的社会团结、凝聚力和情感体验。而亲身在场,可以得到直接的视觉暗示;亲身在场,可以感受更强烈的现场感受;亲身在场,可以感染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亲身在场,可以渲染仪式现场氛围。可见,“亲身在场”充分体现了仪式的功能,是仪式后续过程的起点,是构成仪式的基础性要素。
2.时空场域。任何仪式均是在特定时空场域产生的,时空隐喻着仪式的特殊意义。一是仪式时间。仪式一般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窗口,比如纪念日、节日、诞辰日、事件的发生日期等,时间背后具有特殊的文化、政治、社会等意义。正是基于此,仪式可以联结时间的断裂性,消弭时间的碎片化,给人们提供一种连续性,将过去、现在和将来建立关联性。仪式发生的时间点具有反复性,仪式通过重复性强化个体“历史记忆的召唤”,进而在内心深处形成强烈的情感。而且,仪式时间具有稳定性和永恒性,社会成员可以通过仪式抵御快速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二是仪式空间。举行仪式一般安排在特殊的场所,比如宗教仪式发生在教堂、寺庙等地方,政治仪式发生在广场等,这些物理空间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仪式的举办地点具有社会选择性,其背后有着特定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意义。在仪式流程中,仪式参与者处于不同的位置,服装、语言、举止等象征符号也具有差异性,可见,仪式空间蕴涵着社会意义。
3.象征符号。象征是仪式研究的基础性和关键性概念。仪式是一种裹缠在象征之网中的行为,仪式参与者总是通过象征观照世界和理解世界。在仪式的情境下,人们通过象征强化情感体验,仪式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象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力上。任何仪式均具备一定的符号表征,且背后隐喻着特定的象征意义。个体之所以拥有“某”称谓,是因为文化和心理认同而生成,而认同又是通过仪式符号和行为而形成。在不同时空场域中,仪式的外在表征就是通过语言、服装、动作、姿态等符号嵌入到仪式过程中。
4.结构化程序。仪式具有形式上的特质,具体表现为:结构化程序。仪式依循高度结构化和标准化的程序,有其特定的展演场所和时间,且这些程序和时空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19]仪式不同于习惯和风俗,其标志区别在于其行为具有结构化象征意义。标准化、结构化和重复性的仪式行为可以引导情绪,塑造认同。
2.仪式能够协调社会关系
三、一般性和特殊性:仪式功能的多维学科分析
3.仪式的功能出现了弱化
(一)仪式的一般性功能
1.仪式能够激发情感能量
一个多小时的家访让我有点累,可想想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全力支持,在谈话中流露出的信任,我又有了莫大的信心和力量。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老师和家长应该互帮互助,携手打造我们的未来。
可见,仪式是在一定的时空场域下,社会成员通过象征符号进行重复性、结构化的拟剧表演行为。亲身在场是仪式形成的基本要素,这是仪式功能发挥的重要推动力。规范化和重复化是仪式的重要特征,其共同赋予了仪式的稳定性。仪式的存在和延续,是因为仪式行为背后有“意义”,此“意义”主要表现为精神领域的意义,即构筑情感体验情境,提升组织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笔者认为,仪式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是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形成群体、组织或国家认同等。社会学家认为,仪式是将短期的情绪转化为长期情感的转换器。仪式可以是正式的典礼,如宗教仪式、政治仪式;也可以是没有模式化程序的自然仪式,比如谈话。柯林斯认为,在互动仪式中“程序”不是最重要的,至关重要的是仪式产生的“情感能量”。[20]在人类学家眼中,“仪式”被视为观察人类情绪、情感以及经验意义的重要工具,被当作阐释社会的重要“文本”,被视为表达情感的渠道,能够引导和强化行为模式,从而构筑共同体。政治学理论认为,政治仪式之所以可以成功,在于它能够产生热烈的大众情感。在仪式过程中,影响人们情感状态的仪式装备多种多样:着装、音乐、舞蹈、行军等。这些设置越能激发人们的情绪,仪式中的象征意义则越大。传播学理论则认为,仪式传播并不是为了传递信息,而是为了传递一种特定的情感,是对“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21]
仪式活动是个体和组织的一个重要沟通联结点,在仪式过程中,组织向个体传递集体信息,个体则在仪式情境中获得组织归属感。社会学家认为,仪式活动是维系个体与社会、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就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仪式将个体与社会共同体联结起来,让个体认同并融入组织、集体之中,与此同时,社会组织则强化了对个体的凝聚力和控制力。涂尔干认为,仪式活动并不只是创造社会团结的一种可能方式,而是一种必需的方式。只有通过定期集会、共同参与这种象征性活动,才能不断培养集体的理念和情感。人类学家则认为,仪式是社会群体定期用来巩固自己的手段。宗教仪式就是激发信众的集体记忆,形成集体意识。[22]政治学理论认为,无论是国家庆典等集体仪式,还是民间碎片化仪式,均是建构或维系“国家—社会”关系。国家把民间仪式纳入国家事件,让民众通过仪式参与国家活动,其背后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国家与社会在仪式上的互动,其本质是重构“国家—社会”之间的新型治理关系。比如,民间的秧歌队、狮子会被安排在国家庆典中表演。民间仪式的象征意义如“喜庆”、“祥和”则可以作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印证。[23]
社会学将仪式置于社会时空结构中,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意蕴。因为任何仪式都是基于特定时空场域而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不是简单的自然时间和物理空间,而是被赋予了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比如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总体性社会结构中,个体的时间、空间被国家力量所主宰,他们的作息时间被集体安排,国家的符号(标语口号 、红旗、模范人物等)占据着他们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正是缘于时空的社会意义,久而久之,个体通过仪式行为形成集体意识,通过多次情感体验而形成社会认同。
如果个人对组织的认同只能通过象征得以实现,那么成功的组织会依赖于象征行为。个体通过象征被整合进组织之中,并被赋予特殊身份。象征的具体表现有:穿着某种衣服、喊某个口号、唱某首歌等。在成为正式成员的仪式中,组织会精心安排流程和环节,让个体感觉“成为一份子”的自豪感,从而塑造个体的组织认同感。仪式越庄重,个体的组织认同感越强。仪式是一种价值规范,并辅之以强烈的情感体验。在仪式活动中,在氛围的熏陶下和群体的压力下,成员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用±s)表示,偏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采用M(Q25-Q75)表示;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仪式推动义务转为习惯
当仪式成为一种习惯时,这意味着个体自觉践行社会共同体规范,已经形成集体意识。仪式的确是一种将义务转化为尊崇的周期性机制。在仪式中,占主导地位的象征将社会的伦理和法制规范与强烈的情感刺激紧密联系在一起。[24]仪式具有将义务转化为习惯的功能,此功能的实现,需要两个机制的形成。一是特殊时间机制。仪式被安排在特殊时间节点举行,经过重复性时间点的强化,成员在内心会产生周期性预期,组织的规范和义务亦日益内化于心。二是特殊象征意义的具体化机制。在仪式情境之下和象征符号的情感刺激下,成员逐渐将抽象的仪式象征意义转换为具体的行为和情感。长期以往,一旦进入仪式情境之中,成员会自觉履行义务、践行责任。
5.仪式能够表明身份转变
2.仪式的发生场域出现转变
6.仪式能够促进社会团结
仪式通过象征性活动,通过定期性、重复性集体活动,将个体与社会(组织)联结起来,并激发个体形成一种集体性情感,达成共识。比如,美国的庆典年历、阵亡将士纪念日以及英国的皇家仪式等等,上述政治仪式借助特定的象征行动,将群体情感转化为普遍的情感和行为,从而促使人们成为共同体的一分子,从而促进社会团结。正式的仪式行为包括大众聚会、大规模的纪念庆典活动等。在仪式行为中,人们参与其中,情感被感染,情绪被调动,在服装、口号、横幅、音乐等“仪式装备”的象征符号化,仪式参与者会同心同德,同向而行。涂尔干的社会凝聚理论是在维系现状的前提下,探讨仪式具有维系和巩固现存社会系统的功能,但忽略了社会冲突。在社会冲突情境下,缺乏共识的社会团结又如何推动?社会成员需要建构一种社会认同,表达与他人一致感,而仪式就是其选择方式。因此,仪式可以构建社会冲突情境下的一致性,促进社会团结。然而,仪式也可能被反社会、反国家力量利用,从而引发社会纷争,破坏社会团结。
(二)不同类型仪式的特殊功能
根据仪式的发生场域,可以分为宗教仪式、教育仪式、政治仪式、媒介仪式、日常生活仪式等。在不同场域,仪式发挥的功能也不一样。
人类学仪式类型及功能分析。人类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宗教仪式。宗教仪式是一套集体控制个体行为的秩序和制度。在仪式活动过程中,个体淡化自我概念,抑止个人利益的离心倾向,通过强化集体意识,提升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仪式组织、规范了个体的行为和观念,使其按部就班地运行,从而实现社会的整合与稳定。人类学根据不同标准细分了宗教仪式类型,并分析其功能。华莱士从仪式目的和状态转变出发,提出了五个类型:技术的仪式、治疗与反治疗的仪式、社会控制的仪式、拯救的仪式、复兴的仪式,五种仪式类型的功能具有较大差异性。国内学者金泽将所有的宗教仪式分为两类:强化仪式和转换仪式。强化仪式是进一步增强集体意识,明确边界;转换仪式则与通过仪式相近。
整个生育期除试验所需药剂拌种外,不再使用任何杀菌剂,其他栽培管理同一般大田。10月18日播种(当地正常播期10月10~20日),日平均气温15.2摄氏度,基肥每公顷使用复合肥(氮∶磷∶钾=20∶10∶8)750公斤;12月中旬冬灌1次,每公顷用水量570立方米。小麦返青期进行化学除草,每公顷使用3%的甲基二磺隆450毫升,兑水45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小麦中后期,每公顷使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255毫升,对水4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麦穗蚜和红蜘蛛。
社会学关于仪式的功能分析。社会学家认为,仪式具有增进社会团结、提升社会组织归属感、同化个体成员的功能。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对宗教仪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仪式分为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功能则有正功能和负功能。消极的仪式可能通过仪式活动抗争主流文化或主流社会。社会学更注重分析仪式的正功能。第一,仪式具有增强集体情绪和社会整合的作用。第二,仪式是社会参与的情感调动器,可以激发社会成员的参与热情,进而提升社会资本。第三,仪式是一个文化体验,可以唤起历史记忆,仪式过程充斥着文化传承与发展。
政治学关于仪式的功能分析。政治学不再单纯地遵循仪式的功能性分析路径,开始关注仪式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性,拓展了仪式的外延,视仪式为国家意识形态运用的权力技术。在阶级社会中,仪式是不同阶级博弈、斗争的工具。[25]民众通过政治仪式的象征符号认识到谁有权有势、谁无权无势,而当权者通过操纵象征强化他们的权威。可见,政治仪式通过象征符号实现国家统治和治理。政治学理论强调仪式具有维护权力统治功能。任何政治制度都不可能简单地建立在理性原则的基础上,并摆脱象征的含义。可见,政治仪式的功能不可忽视。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默哀3分钟,此乃人类历史上规模巨大的哀悼仪式,并在报刊、电视、网络呈现。仪式通过网络空间传播,更具有影响力和持续性。网民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技术,将停留在网络空间的仪式再现,跨越时空界限。
教育学关于仪式的功能分析。教育仪式是教育场域中典礼的秩序形式。教育学认为,仪式是一种情感教育,可以将教育实践内化于心。通过教育仪式,师生获得了某种秩序感;学生在教育仪式中渐渐获得了某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会了做人做事。[26]仪式是一种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方式和辅助手段。仪式能够连接大学文化的链条、桥梁和纽带,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载体;仪式能够实现教育的过程控制,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教育效果。[27]
(1)冷料冷补。冷料冷补技术属于应急性修补工艺,先将坑槽病害开槽成型,再将松散物、淤泥或灰尘清理洁净,最后倒入冷补料并压实[3]。该技术的冷补料可以长期贮存,坑槽修补快捷方便,但存在修补寿命较短,冷补料价格偏高等不足,不宜作为全线日常修补技术。
传播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基于各自学科视角对仪式也进行了功能分析。媒介仪式属于仪式传播范畴,仪式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人性化途径和恰当方式。[28]心理学理论则强调仪式具有减压和释压作用。仪式可以提供成员相互慰藉,强化群体内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升华成员灵魂,为群体注入勇气资源。在某些时期,受限于主客观条件的约束,人类社会可能陷入未知领域,此时,仪式可以成为精神世界的平衡力量,舒缓、转移、化解因未知带来的无助感。
四、变与不变:仪式变迁的多维学科探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媒介技术发展越来越迅猛,仪式的象征符号、传播媒介等要素发生变化,但仪式在变迁过程中也保持着不变因子。通过梳理仪式的变迁过程,比较仪式的“变”与“不变”,可以更好地理解仪式的内在要素及外在形式。
(一)仪式变迁过程中的“变”
仪式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参与行为,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是统治阶级实现政治控制的方式和工具,是社会组织或群体得以维系的认同力量。而社会、文化、政治、组织、群体处于不断变迁过程中,这必然导致仪式的“变”。而且,仪式是基于一定时空场域而发生的行为,时空场域处于转换的过程中,这也必然导致仪式的“变”。
1.仪式的象征符号发生变化
一是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因为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更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创新型项目,具体举措包括降低证券市场的审批门槛,逐步实现注册制,同时积极研究推动退市制度,避免过度包装、估值偏离、新股定价偏高、“壳”资源寻租等现象,完善金融市场价格发现等基本功能。
仪式是通过象征符号传递、分享意义和情感能量。随着文化、组织的变化和变动,仪式的象征意义不变,但其象征符号可能出现元素增减或形式变化。比如,宗教仪式过程中服装、装饰品的变化;生活仪式过程中语言、礼物的变化。新媒体技术发展对政治仪式的象征符号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空间的政治符号象征日益复杂化,政治生活的神秘外壳越发厚实。在无边界的互联网空间,网民只能通过抽象化的象征符号与整个政治生活产生关联。
目前,美国兽医诊断实验室不能检测饲料或原料中的两种病毒。由于缺乏检测饲料中两种病毒的诊断能力,最好的替代选择是评估原料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状况。肠杆菌科是一个细菌家族,包括非致病属和致病属 (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研究表明,肠杆菌科细菌的存在状况可反映整体卫生状况。这种监测方法通常应用于人类食品和宠物食品行业,应用于畜禽饲料的检测才刚刚开始起步。
无论是从少年到成年,还是从单身到成婚,都包含着仪式过程。依靠仪式,个体向他人表明拥有了新的身份。仪式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严肃的政治生活中,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表明身份的转变,人们会通过简单或复杂的仪式实现角色的合法性授予。这称之为“通过仪式”。通过仪式是由范·根耐普提出的一个概念,即阐释涉及“生命循环”或“身份转变”的仪式,它与个人和群体之生活地位的改变有关。
仪式是在一定的时空场域发生的,特定的时间窗口和空间场所是仪式活动开展的物质载体。时空场域和情境是仪式发生的基础性条件。在网络时代之前,仪式的发生场域是看得见的具体实在场所,仪式参与者身在“现场”,共同体验仪式情境。网络时代来临之后,时空场域发生了转换,时空意义出现了变化。互联网空间带来了社会空间意义的转变,私域与公域之间边界的模糊、交叉,社会成员的言论及形象会出现混浊状态,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定位及扮演。互联网空间行为消减了集体性符号作用,弱化了共同性情感体验。与此同时,节日仪式的发生场域也变了。当下传统节日被浓郁的商业层层裹住,节日传播是一种单向的线性传播,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受众并未能体验式地参与、互动,因而并没有形成“仪式化场域”。
正是缘于不同学科对仪式的研究范式不一,各学科对仪式的功能分析也不同。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来看,不同类型仪式具有各自特殊性功能,但也有一般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加快,社会成员处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之中。而仪式的内在要素包含了重复性、结构化程序,这可能会与“快”节奏生活产生冲突。因此,个体在“快”节奏中开始去仪式化、淡仪式化,仪式的功能日趋式微甚至退化。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生活领域,社会成员参与仪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了,忽视了仪式的功能。社会成员认为仪式会挤占时间和空间,参与仪式是“资源浪费”。而且,仪式主要提供精神力量,并非直接输出物质效益,这与当下盛行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取向相悖。
4.仪式的互动仪式链发生变化
从参与主体而言,当前社会出现了网络社群等新兴互动仪式主体。“网络亚文化群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仪式主体,已然形成了高度的情感连带与身份认同,并逐渐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29]从构成要素来看,互动仪式链的构成要素出现了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变化。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第一构成要素是“群体在场聚集”,但随着媒介的发展,现代互动仪式链则表现为“虚拟空间中的身体共在”。互动对参与者的身份设定,以前是通过一定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进入,而网络空间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注册。虽然互动仪式链均拥有共同的关注焦点,但引发关注的方式不一样,以前是通过象征符号、情境设置、重复体验等方式,而网络互动仪式链则是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刷流量、置顶等方式。情感体验的方式也不同,以往仪式参与者是被动地置身于仪式情境中,在仪式过程中被语言、服装、行为等象征符号感染,共享情感体验。在网络空间,仪式参与者则是通过某个共同话题,主动点赞、回复、评论等方式,在互动中共享情绪体验。
(二)仪式变迁过程中的“不变”
最初,仪式被视为人类世界与超自然世界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随着媒介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媒介的时空偏向发生了转变,仪式的时空意义也出现了变化,仪式的历史感开始淡化,个体越来越关注仪式的“形式”,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则被忽略。然而,在变迁过程中,仪式依然不忘初心,始终保持“不变”因子。
1.仪式的性质未变
在仪式发展历程中,仪式的象征符号、时空场域等外在形式和载体出现了变化,但仪式的性质未变。仪式是一种提供精神力量的行为,仪式感就是行为输出的情感能量和认同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社会共同体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维系。而仪式的本质就是联结个体与家、组织、民族、国家、社会的关系。对于个体而言,社会成员通过仪式进行情感体验,激发情感能量,培育仪式感,强化个体的认同感,形成集体意识。对于共同体而言,可以通过仪式提升凝聚力和控制力,维系共同体秩序,促进共同体发展。
2.仪式的要素未变
仪式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亲身在场、时空场域、象征符号和结构化程序。这四个要素是仪式行为的内核,是判断仪式的基本标准。倘若缺失某要素,仪式就不能发挥其功能和意义。有人认为,仪式可以不需要“亲身在场”,不需要“现场感”。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清明节“雇人扫墓哭坟”现象,此不能称之为祭祀仪式,是“伪仪式”,因为缺乏“亲身在场”要素。仪式发生的时空场域可能转换,但不会缺席。在仪式变迁过程中,象征符号可能出现变动或调整,但象征符号必须呈现,象征意义必须具备;结构化程序可能发生简化,但仪式参与者必须经历仪式程序,体验过程。否则,仪式的性质和意义则不复存在。正是因为仪式的构成要素保持不变,仪式的性质和意义得以延续。
五、重新发现和发挥仪式的功能
现代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仪式可以对冲流动性带来的风险,借助仪式,社会成员可以建构社会秩序,获得结构性稳定;仪式可以传递情感上的安全感和社会的信任感。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在风险社会,仪式能够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情感,仪式是心灵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30]可见,在流动加剧的时代,在物欲社会盛行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出来制衡,让节奏适当地“慢”下来。因此,我们要重新发现仪式,让仪式回归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仪式成为一种平衡力量,消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失衡状况。具体到加强共青团建设的视域,团的十八大报告两次明确提及“仪式”,强调仪式教育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仪式的功能。鉴于此,笔者认为,当下社会不仅要重新发现仪式,更要重新发挥仪式的联结功能和情感功能,增强组织归属感和集体意识,消减原子化社会、流动社会对青年的负面影响。重新发现和发挥仪式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仪式教育。
1.3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②生化指标比较。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孕酮、VEGF和INH-A水平。③术后并发症。观察两组手术后感染、阴道流血、腹痛及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④术后受孕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受孕情况,包括:宫内妊娠、不孕及异位妊娠等。
第一,建立仪式教育机制。特别是要建立青少年的仪式教育机制,因为在时间秩序上,认知会产生首因效应。建立青少年仪式教育机制,通过仪式强化青少年对国家、社会、组织、家庭等情感认同,这必然会对成年后的政治观、世界观产生持续影响力。
第二,强化仪式的体验性。当下仪式出现了形式化倾向,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体验缺失;仪式参与者在仪式中的主体地位受到漠视;仪式参与者只是被动地参与仪式活动,未能真正、主动地融入仪式情境之中。仪式是一种体验过程,但不能走“过场”;仪式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不能演变成“形式主义”。通过重复性、过程性、体验性、庄重性的活动,仪式能够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
第三,加强校园仪式教育。基于仪式的功能分析,仪式本身就蕴藏了宝贵而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校园仪式可以通过一系列象征符号设置特殊的教育情景,将抽象的教育内容以具体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参与仪式过程中自觉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1]2018年,共青团中央出台《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成人仪式教育。
胜利电厂已建成了国内首个燃煤电厂烟气CCS全流程工程。该工程将胜利电厂燃煤烟道气中体积浓度约14%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并压缩、液化,最终纯度达99.5%,年捕集能力3万吨,输送至胜利低渗透油藏进行驱油和封存。该碳捕集技术采用MSA复合吸收剂和热泵技术,与传统MEA法相比,具有吸收能力提高30%,再生能耗下降20%,氧化降解率由3.08%下降到0.52%的技术优势。热泵技术将低品位余热提升为高品位热能再利用,使每吨液体二氧化碳再生能耗降低25%,节约成本25元。通过碳捕集技术的应用,胜利电厂液体二氧化碳捕集成本控制在300元/吨左右。
第四,重视政治仪式功能。政治仪式有助于构建政治合法性,有助于创造政治一致性,有助于树立统治者的良好形象,从而维护其统治地位。人们是通过象征镜头观察、理解世界,政治生活、日常生活的象征均会影响人们对政治形象的认知和认同。倘若政务微信等官方网络媒体在互动仪式链中及时反馈网民信息,网民就会产生积极认知,塑造党和政府的网络良好形象。[32]国家形象、执政党形象、共青团形象并无实形,只能通过象征符号被构想出来。国家形象、执政党形象、共青团形象必须通过政治机构、政治行为的“具体化”和“仪式化”,才能被构想。
参考文献:
[1][12]翟杉.仪式的传播力——电视媒介仪式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2]Edward Taylor.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James Frazer.金枝[M].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4]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5][22]罗惠翾.从人类学视野看宗教仪式的社会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6]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J].民俗研究,2003(02).
[7]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02).
[8]Albert Bergesen.“Die Rituelle Ordnung,The Ritual Order” [J].Humboldt Journal of Social Relations,1999,25(1):157.
[9][19][24][25]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10]王海洲.政治仪式: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11]石义彬等.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8(02).
[13]Nick Couldry.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M].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4]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2).
[15]姜红.“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3).
[16]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7][18][20]兰德尔·柯林斯.林聚任译.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1]张兵娟.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J].当代传播,2010(05).
[23]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26]王晋.教育仪式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27]杨未.论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28]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3(04).
[29]吴迪等.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J].现代传播,2016(03).
[30]Lorelies Singerhoff.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M].刘永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1]张雪.小学校园仪式的教育功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2]朱颖等.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政务微信与用户的互动研究[J].新闻大学,2016(04).
Ritual :The Interpret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Subjects
Deng Zhiqiang
Abstract : The ritual is a topic of concern to the academic field and society.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terpret the ritual by their own paradigm.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ritual better, we explore the form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ritual by tracing the rituals.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rituals better, we seek commonalities among subjects to summarize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rituals by comparing research of multidimensional subjects. The general and special functions of rituals are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functions of multidimensional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the ritual not only has changed, but also has maintained the unchanged facto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 is a tendency towards a light ritualization of social members, and the function of rituals is gradually declining. Therefore, the function of rituals should be re-discovered and play a good role in society.
Keywords :ritual;emotional energy;interactive ritual chain;function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共青团中央课题“‘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及培育路径研究”(18TQF12)的成果之一;本文为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重点课题“网络舆论危机下共青团形象塑造研究”(2018A01)的成果之一;本文为2018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网络诚信体系建设研究”(2018Z249)的成果之一。
②[作者简介]邓志强,男,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共青团理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青年社会学和网络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947( 2019) 02-18-09
(编辑:任 园)
标签:仪式论文; 情感能量论文; 互动仪式链论文; 功能论文;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共青团理论教研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