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外墙瓷砖脱落是很容易出现的病害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使用质量,还会威胁到建筑使用安全。外墙砖脱落产生原因一般是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技术质量不达标或在使用过程中年久失修、不注意保养,种种原因导致的脱落程度不尽相同,施工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应根据脱落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修复施工技术,对外墙瓷砖脱落病害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本文将对高层建筑外墙瓷砖脱落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对修补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墙瓷砖,脱落原因,修补防治
我国不少建筑镶贴的瓷砖,由于各种原因,在使用后不久即开始脱落。这不仅影响饰面的美观,而且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外墙瓷砖的脱落,还会对过往或驻足人群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高层建筑外墙瓷砖脱落问题原因分析及修补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高层建筑外墙瓷砖脱落的机理
一般建筑外墙瓷砖饰面的步骤是首先是把砂浆涂抹在墙面上作为底层,然后把瓷砖贴在砂浆上面,最后再进行勾缝就可以了。如果作为底层的砂浆特别厚的话,容易发生裂缝或者是空鼓的现象,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勾缝裂缝或者接槎缝隙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病害。其中导致脱落的机理是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会通过两种裂缝,其中一部分进入面砖的空隙当中,另一部分会进入底层的砂浆,当这两种水分进入面砖的灰缝当中,就会出现虹吸的效应,然而内部墙面的粉刷一般都比较松散,这是积聚水分通过毛细孔通道最后被内部墙面的粉刷吸附和积聚以及散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建筑外墙瓷砖的脱落。
2高层建筑外墙瓷砖脱落的原因分析
(1)基层、面层所用材料本身原因: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例如,材料的空隙率比较大,容易含水,属于亲水性材料,抗渗、抗冻性能差,导致外墙基面层材料的强度降低、体积膨胀,不能抵抗大气的风化,降低了外墙材料使用的耐久性。(2)由于瓷砖的墙面层自重大,使底子灰与基层之间产生较大的剪应力,粘贴层与底子灰之间也有较小的剪应力。如果基层表面偏差较大,基层处理或施工操作不当,各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很差,面层就产生空鼓,甚至于从建筑物上脱落。(3)因抹灰基层强度较低,外墙瓷砖采用粘接剂,粘接剂强度较高,粘接剂与抹灰基层之间出现两层皮现象,造成瓷砖脱落。传统水泥胶浆粘贴的瓷砖,由于施工过程中水泥中掺胶量的不足及所掺胶质量不良等因素,形成瓷砖粘贴初期粘结力不足,引起局部裂隙,形成脱落概率增加。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使不同材料间产生一定的拉伸应力,在拉伸应力较大时及反复性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形成瓷砖与粘贴砂浆间部分粘结面逐步被破坏,造成粘结面逐步减少,然后在瓷砖重力作用下形成脱落。(4)施工原因:外墙在施工时,新墙体或基层水份未干透,就立即覆盖涂饰,待基层风干时,产生收缩缝隙,或是外墙施工基层抹灰厚薄不均,产生不均匀收缩,贴块料有空鼓,缝隙未填实,施工形成空洞等,从而引起脱落。(5)砂浆配合比不合格,水泥质量不合格,砂的含泥量大,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确。稠度控制不好,砂子中含泥量过大,在同一施工面上,采用几种不同的配合比砂浆,引起不同的干缩率而开裂,空鼓。加料顺序颠倒,砂浆搅拌不均匀。(6)饰面层各层长期受大气温度的影响。由表面到基层的温度梯度和热胀冷缩。在各层中也会产生应力,如果瓷砖粘贴砂浆不饱满,面砖勾缝不严,雨水渗透后受冻膨胀和上述应力共同作用,使面层受到冻坏。
3高层建筑外墙瓷砖脱落的防治措施
3.1瓷砖粘结剂
能否把瓷砖有效地粘贴于外墙保温系统表面,除砖本身质量满足相应规定外,粘贴瓷砖的瓷砖粘结剂的粘贴强度一定要大于0.5MPa,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粘贴质量。基层胶粘剂应用 42.5 强度级的普通硅酸水泥,严禁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面层瓷砖与基层的粘接应用点条法粘结法与基层的有效面积面积不得小于40%;基层抹灰前,基层墙面应在施工前一天浇水,要浇透浇匀。让基层收足一定的水分,以抹上底子灰后,用刮杠刮平,搓抹时砂浆还很潮湿柔软为宜。
3.2提高砂浆的粘结质量
砂浆中的水分若被瓷砖过多的吸收,将会降低砂浆的粘结力,从而影响粘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必须保持基础和瓷砖在镶贴前都有一定的湿度。一般是将瓷砖浸入水中的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洗掉瓷砖表面的浮尘,然后取出阴干备用。阴干的时间一般为四至六个小时,可视气温和环境湿度而定。外墙面基础在镶贴前两个小时浇一次水,粘结砂浆一般可采用 1:1.5~1:2 的水泥砂浆。为了提高水泥砂浆的粘结力,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占水泥重量 2%~3% 的 107胶。107 胶在掺入前,先以两倍的清水稀释,然后加入到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为止。夏天酷热季节镶贴瓷砖,因瓷砖和水泥砂浆受到烈日曝晒,使砂浆早期失水,水泥砂浆失去湿润环境而使其粘结强度降低。因此,应避免在炎热夏季的中午贴瓷砖。另外,在施工中要避免对瓷砖的敲击和移动次数过多。否则,会造成砂浆局部水灰比过大,粘结强度降低,从而导致瓷砖脱落。在找平层施工时,一定要将基础上的油污、灰尘清扫干净,并浇水湿润,以防止找平层与墙体粘结不牢而导致瓷砖同砂浆一起脱落。
3.3防止盐析结晶作用对瓷砖饰面层的破坏
墙体防潮层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防止盐析结晶作用对饰面的破坏。由于大多数建筑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可溶性游离盐碱。因此,施工中使用抗冻剂、速凝剂等各种外加剂时,如所有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也会大大增加饰面层中的游离盐碱数量。这些均匀分布的游离盐碱能够被材料中的水分所溶解,并随同水分的运行而向材料的外侧迁移。当水分在材料的表面蒸发时,碱就会因失水而在墙体表面结晶,盐碱结晶时其体积将膨胀 10% 左右。在正常情况下,盐析结晶破坏作用的程度很缓慢,只有在水分反复渗透时,这种破坏作用才会在短期内显现出来。为了防止盐析结晶作用对瓷砖的破坏,一定要确保墙体防潮层的质量。可采用 60mm厚的配筋细石砼作水平防潮层,内配直径 6~8mm构造钢筋;另外细石砼中可掺入一定量的防裂型 FS 砼防水剂,一提高防潮层的抗渗、防裂性能;对于垂直防潮层,可用掺有同样防水剂的水泥砂浆抹灰 15 至 20mm厚,然后在其外面涂热沥青两道。
3.4严格控制瓷砖的吸水率
瓷砖的吸水率过大,就会在其内部的孔隙中积聚大量的水分。冬季,水结冰后体积膨胀,就会造成外墙瓷砖的大面积脱落。严格控制瓷砖的吸水率,是保证瓷砖耐冻害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防止瓷砖脱落的一个措施。在选择外墙瓷砖时,一定要使其吸水率、耐冻害性能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另外,还应将那些有外观缺陷、缺棱、掉脚、翘曲、裂纹的瓷砖挑出来,可备切割作小块用。
3.5设置伸缩缝
国外在对基础伸缩和结构变形而引起的瓷砖开裂和脱落的防止方法之一是在墙面瓷砖留设变形缝。我国对镶贴形式没有做明确规定。根据我们的经验,变形缝可每隔 5~6m 留设一道,每块饰面面积不宜超过 20~30 m2。变形缝的宽度要大于一般灰缝,可留 30mm宽。其位置可根据墙面布置来确定,一般应与基础的变形缝位置一致,其深度应直达找平层。变形缝内不得用水泥砂浆嵌填抹实,必须填嵌缝膏,这样,瓷砖就不会因为基础的伸缩、沉降等变形而拉裂瓷砖的灰缝或造成脱落。
3.6注意特殊部位瓷砖的合理搭接
其处理重点是对所用顶部临边的部位,如:阳台、拦板、雨蓬、腰线、檐口及女儿墙压等,除必须做好流水坡度外,还应注意一定要将上表面的瓷砖压住立面砖,或在上表面抹水泥砂浆做出小檐将瓷砖封住;对这些部位的下部滴水处理,则必须采用立砖挡平砖的做法。另外瓷砖灰缝要用水泥砂浆勾压密实、光滑,避免灰缝干缩、开裂、进水而使瓷砖脱落。勾缝砂浆可采用 1:1.0~1:1.5 的细砂水泥砂浆。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外墙的瓷砖出现脱落现象,后果严重,会直接危害到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瓷砖基面处理、瓷砖选择、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的操作均会对外墙瓷砖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在施工及后期维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外墙的施工质量,尽量减少发生外墙瓷砖的脱落。
参考文献:
[1]殷俊.建筑外保温瓷砖脱落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9).
[2]张丰智.高层建筑外墙瓷砖立面加固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6(20).
[3]于海龙.建筑外墙瓷砖脱落原因分析及治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
论文作者:张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瓷砖论文; 砂浆论文; 外墙论文; 基层论文; 水泥论文; 吸水率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