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保纯思想的演变_保持党的纯洁性论文

中国共产党保纯思想的演变_保持党的纯洁性论文

中国共产党保持纯洁性思想的沿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纯洁性论文,沿革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2)02-0010-05

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主要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阐述,丰富了我党的党建理论,进一步解读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命题,是我党保持纯洁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回溯中国共产党保持纯洁性思想的发展历程,对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无疑是必要的。

一、我党保持纯洁性思想的早期探索

中共一成立,就提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指出:“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但在加入我党之前,必须断绝同反对我党党纲之任何党派的关系。”[1]P10第一个决议更是要求:“党应以阶级斗争的精神灌输予各工会。如果各工会所发动的政治斗争与我党党纲不相符合时,我党应避免沦为其他政党之傀儡。”[1]P10

由于中共一开始就保持纯洁性,因此,党有了很强的战斗力,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同时,随着大量工人加入党的组织,党的组织纯洁性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要建立统一集中有纪律的党。他要求党员有“共同的信仰,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情操”;要“坚定左派革命立场,否定中间派,打击右派,以斗争求团结”;要“加强组织整顿,从严治党”,要“加强革命民主,实行委员制”。[2]P9-11

由于有铁的纪律,出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高潮,但也须看到,随着大革命的失败,许多党员脱党。所以,在八七会议的“组织问题议决案”中尤其强调以铁的纪律来保障党的生存和纯洁党员。该文件规定:“凡破坏纪律者,都应从严惩办。”“组织审查委员会,这种审查不应带有清党的性质”。“需要最大限度的集权,但是集权制度不应当变成消灭党内的民权主义。”[3]P231-232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革命重心迅速转向农村,大批农民加入党的组织,中共面临成为“农民党”的危险。正如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指出:“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4]P82中共对干部成分无产阶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各级党部立刻用最坚决的方法,使指导干部工人化,肃清其中的机会主义分子。”[3]P380并在“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中指出:“党最重要的组织任务是——将工农分子的新干部替换非无产阶级的智识分子之干部。”[3]P383

1928年开始,中共在纯洁党员成分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党内不良思想的整肃。7月,中共六大“政治决议案”指出要“肃清党内一切纠纷、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倾向”[5]P184。1929年,红四军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专门作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四军党内种种不正确思想的来源,自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成分所构成的;但是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4]P85因此“纠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4]P85

同年,中共对不良思想的整肃上升到组织观念的高度。面对严重的自首叛变现象,中央要求增强党员的忠诚,要“加强党的政治教育,锻炼党员的阶级意识和革命信仰”[6]P243。中央认为,“肃清党内机会主义的分子,不只是不会削弱了党,而且是加强了党,加强了工人运动与革命。”[6]P469

1930年,中共更加重视“铁的纪律”和“党内斗争”对纯洁组织的作用。中央认为,“组织严密与铁的纪律是布尔塞维克党的组织的基本原则。”“对任何小组织的倾向和行动,都应严厉斗争。”[7]P158-1779月,中央要求特别注重苏维埃地区党的肃反工作。并强调“党内反倾向斗争必须以思想上的斗争作骨干,而联系到组织上的制裁,必须深入到支部中去,深入到全国党的组织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7]P321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纯洁组织和思想的方法,苏区革命根据地有了扩大,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是新中国的雏形。

二、我党保持纯洁性思想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深化

1935年,红军长征到延安后,中共在组织思想上走向成熟,不但继承了先前保持党纯洁性思想的特点,而且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系统的理论。具体表现如下:

(一)党的独立性是保障组织纯洁的前提

1937年,国共再度合作,面临统一战线环境下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中央要求“共产党在任何环境下,应保持自己的政治面目与组织上的独立性。”“共产党在现时更要保障党的纯洁一致。”[8]P141-1421941年12月,中央制订详细的国民党加入共产党的考察和接收办法。要求“凡国民党员加入共产党时,一律必须向党声明退出国民党。”[9]P774从而避免了大革命时期跨党问题给组织纯洁造成的困扰。

(二)组织纯洁服从于实际政治需要,以现实工作去检验

1938年10月,中央制定组织工作的原则,“组织任务,服从于政治任务。一切组织工作都必须从具体情况的认识出发,从实际的东西出发。”[8]P584又对干部的忠诚提出要求,要“忠实于民族,忠实于党,忠实于中国工人阶级事业,而且已经在实际上证明了的”[8]P621。1939年12月,对于军中的知识分子,军委规定“对于有政治嫌疑的分子,最好的办法是经过实际斗争去考验后”[9]P227。

(三)忠诚与个人成分由工作表现和思想认识决定

1940年7月,中央发出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规定干部科经常的任务是“从历史上和现在工作表现上仔细考察每一个党的干部在政治上对党的忠实程度”。“从实际工作中去研究党员中政治上进步、来历清楚、而有能力的积极分子。”“不应该以党员社会关系的复杂来决定党员的是否纯洁,而以党员对其社会关系的认识如何来决定党员是否对党忠实。”[9]P436-4371949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入党成份的规定》:“入党者的成份,系指本人成份(或社会成份)而言,并非是指入党者的家庭出身。”劳动者、知识分子甚至剥削者担任革命工作一定年限后,“即可取得革命职员成份。”[10]P575

(四)教育与整风是保持思想纯洁的锐利武器

1939年8月,中央指出“巩固党的中心一环,就是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教育,阶级教育与党的教育”。[9]P1321942年4月,中宣部关于讨论毛泽东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中提到,毛泽东的报告“是党在思想上的革命,是改正干部及党员思想、转变工作作风的锐利武器”[11]P53。6月,中宣部在指示中提到“一定要把这个思想改造工作进行到底。不惜精力、时间、费用,达到无产阶级思想在全党内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目的。”[11]P93

(五)审干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区别于苏区时期的暴力肃反

1939年8月,面对党的猛烈发展,组织很不巩固,中央决定“必须详细审查党员成份,但是这种审查,不应当成为普遍的清党运动”[9]P132。1942年2月,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取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办法。”[12]P8281943年8月,中央在整风中进一步审干。认为“这一次我党在整风中审查干部,并准备进一步审查一切人员,不称为肃反,不采取将一切特务分子及可疑分子均交保卫机关处理的方针”。[11]P329

(六)组织纯洁重在思想一致,党内斗争慎用纪律与组织手段

1937年3月,刘少奇在总结白区工作时批评命令主义和惩办主义,他强调“党的纪律是必要的,但一切问题最好不用纪律与组织手段来解决。最好在政治上、原则上取得一致来解决,而不去使用纪律与组织手段”[8]P157。1948年6月,《中央关于晋绥整党工作的指示》:“在整党过程中,不应该是很多很重地处分党员,而应该正确利用批评自我批评武器来达到原则上的分清是非,达到纠正党员存在的不纯,和改善领导作风的目的。”[10]P1911941年7月,刘少奇在《论党内斗争》中指出,“原则上思想上的对立,和组织上方式上尽可能的不对立,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党内斗争的正确方法。”[13]P211

(七)共产党员应该是作风纯洁的道德模范

1938年10月,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应在各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14]P521-5221938年10月,中央强调全党在作风上的纯洁,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灵活的革命的实际主义;前进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大众的民主主义的作风”[8]P634。

(八)共产党员应该加强修养,保持纯洁

1939年7月,刘少奇谈到,“我们应该把自己看做是需要而且可能改造的。不要把自己看做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13]P98“为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13]P103“只有彻底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的人,以无产阶级的理想为理想的人,才能彻底了解和掌握它(马克思列宁主义)。”[13]P113

(九)利益抉择是考验党员忠诚的党性标准,是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

1939年7月,刘少奇谈到,“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13]P130-131

(十)坚决保持成分纯洁,但复杂的人也可以成为纯洁的党员

1939年5月,陈云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指出,“党坚决反对不保持党的成分的纯洁,使党降为各阶级的‘民族革命联盟’的任何观点。”[15]P691938年9月,陈云在《论干部政策》中提到,“我的背景就非常复杂。我先是相信吴佩孚的,后来相信国家主义,后来又相信三民主义,最后才相信共产主义,因为经过比较,认识到共产主义是最好的主义。从自己的经验中真正了解共产主义,本质也是纯洁的。”[15]P461940年,陈云又强调,“我们所说的纯洁,主要的不是年幼龄轻、没有社会关系、单纯的纯洁,而是指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忠心为共产主义坚持奋斗的纯洁。”[15]P134

(十一)党员应该“慎独”高尚,对党高度坦诚

1937年7月,刘少奇指出,党员应该“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除开关心党和革命的利益以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愁。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13]P133。1940年,陈云强调《党员对党要忠实》,“党员对党隐瞒应该向党报告的事情是极端错误的。我们共产党不允许党员有这样的行为。”“应该信任党,对党毫无隐瞒,乐于接受党的任何考察。”[15]P132-133

(十二)执政党更要以党内斗争来纯洁干部

1939年12月,陈云强调,“领导着政权的党、领导着军队的党,自我批评更加重要。因为党掌握了政权以后,犯了错误会更直接更严重地损害群众利益。党员违犯了纪律,特别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你有枪,又当权,群众看到了也不敢讲。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我们的党员和干部,有人做了违背群众利益的事,就要给以严肃的批评,以至纪律处分。对于违法的人,例如贪污分子,还要发动群众去斗争,并绳之以法。”[5]P117“斗争是为了教育全党。党内不允许无原则的和平,更不允许相互包庇。有了错误不进行必要的斗争是不对的。”[15]P116“我们的任务是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纯洁党的组织,与各种坏人作斗争。”[15]P119

延安和西柏坡时期,中共在组织纯洁、思想纯洁、政治纯洁、作风纯洁、保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建设,尤其注重以“整风”为核心的思想纯洁运动,并以社会部、总学委等机构来辅助“整风”,从而引领并保证了党员在组织上、政治上、作风上的纯洁。毛泽东、刘少奇和陈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由此建立了中国化的适应革命环境的马列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此后中共“整风”与保持纯洁性的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使党员的选择范围大增,具备了强化党员成分的庞大人口基数,对新党员的选拔从前一时期(延安和西柏坡时期)看重成分(职业)过渡到强调家庭出身。在对新党员提出高标准的同时,执政地位也使部分老党员和干部开始腐化。于是,新中国刚成立两年,中央就开始大搞纯洁干部的“三反”斗争。毛泽东指示:“我们需要来一次全党的大清理,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才能停止很多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蚀的极大危险现象。”“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16]P53-54

1953年,毛泽东认为保持党的纯洁应该上升到路线问题上,“‘三反’‘五反’运动,对在路线问题上反映出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并没有解决。这种资产阶级思想,不仅财经工作中有,而且政法、文教和其他工作中也有,中央同志中和地方同志中都有。”[16]P901957年,针对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毛泽东再一次提出了整风,“要通过整风,把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传统好好发扬起来。”[16]P419“我们的同志应当注意,不要靠老资格吃饭。尽管你过去做过多少好事,职位有多么高,你今天的事情办得不好,解决得不对,对人民有损害,这一点人民就不能原谅。”[16]P422

通过这一系列运动,党的纯洁性有了很大的加强。正如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中所说:“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我们的党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团结,更加巩固了。我们的党已经成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17]P114

但是,文革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党的纯洁性受到了极大的扭曲,人的道德信仰沦丧。

三、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党保持纯洁性思想的新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由此,党保持纯洁性的思想和措施又回归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一)整党仍然是新时期党保持纯洁性的重要手段

1983年10月,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中央认为,这次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整顿作风,就是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反对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纯洁组织,就是按照党章规定,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理出来,开除出党。1984年4月,《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第二期整党工作的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把增强党性观念作为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中心环节。“一是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二是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三是增强全局观念。四是增强组织纪律性。”并且要“要坚决纠正新的不正之风”。

(二)以“三个代表”思想与“先进性”建设来指引党员保持纯洁性的方向

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2005年,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三)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

2012年1月,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全党都要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江泽民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的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2012年3月,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纯洁性,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永葆党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从而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中共从几十个人的小党到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38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其根本点就是90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纯洁性。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时所说:“党的纯洁性对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着根本性影响。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保持得好,党就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事业就能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受到影响和削弱,党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因此,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的今天,更需要保持党的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住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我们要从保证党永不变色、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为保持党的纯洁性而不懈努力”。

标签:;  ;  ;  ;  ;  

中国共产党保纯思想的演变_保持党的纯洁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