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少娟1 欧爱平1 林毅容2 成月莹1
(1清城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广东 清远 511500)
(2清城区人民医院感科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 目的:探讨外用中药洗剂结合血液净化治疗和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沐浴后外涂皮肤润滑剂,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沐浴后加用中药复方苦参洗剂温水稀释擦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中药洗剂;苦参洗液;护理干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12-03
目前,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透析前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约为36.1%[1],而随着规律透析的开始,尿毒症患者生命的延长,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增加了60%~90%[2]。患者常因皮肤瘙痒影响睡眠,从而引起烦躁、精神不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我科采用中药复方苦参洗剂结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并发皮肤瘙痒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接受透析治疗时间(以月数来算)及出现皮肤瘙痒时间(以月数来算)、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排除其他皮肤疾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皮肤瘙痒,且无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者、意识障碍、糖尿病严重血管与神经病变、恶性肿瘤,无严重皮肤破损合并感染的尿毒症患者。
1.3 方法
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规律透析2~3次/周,每周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次,每两周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1次,正常给予患者EPO、铁剂、及降压药等,试验前后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剂量无改变,沐浴后外涂皮肤润滑剂,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沐浴后采用中药复方苦参洗剂用温水按1:2~3比例稀释擦拭。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的变化。
1.4 皮肤瘙痒评分标准
采用Kuypers方法(VAS)[4]进行问卷调查并评分。(1)根据抓挠后瘙痒程度进行评分:不需抓挠为1分,需抓挠但无抓伤为2分,抓挠后瘙痒持续无缓解为3分,抓挠后瘙痒仍持续伴皮肤抓伤为4分,出现烦躁不安为5分;(2)按照瘙痒分布范围评分:单个部位1分,多个部位2分,全身瘙痒3分;(3)根据瘙痒发作频率进行评分:短时间内发作<4次,每次发作时间>10min或长时间内发作1次,每次发作≥10min为1分,无法忍受为5分;(4)按照睡眠异常评分:由皮肤瘙痒导致觉醒每次2分(最大值14分),由皮肤瘙痒引起搔抓而影响睡眠,每次1分(最大值5分)。各项得分相加代表患者瘙痒程度。
1.5 疗效评定标准
(1)完全缓解:皮肤瘙痒评分≤5分;(2)部分缓解:皮肤瘙痒评分下降≥6分;(3)无缓解:皮肤瘙痒评分下降≤5分。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为有效,无缓解为无效。
2.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 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情况比较
总有效率(%)=(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治疗3个月后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2%,P<0.05,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注:经秩和检验两组有明显差异, P<0.05
3.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讨论
4.1皮肤瘙痒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皮肤干燥、皮脂腺萎缩、皮肤中的钙磷沉积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而肾功能障碍导致代谢废物堆积,中大分子物质潴留,可能是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5]。血液透析治疗只能清除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而血液透析滤过是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结合,包含了溶质的弥散和对流两种方式,通过调节不同的置换液量,能更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大、中、小分子毒素,在降低肌酐、尿素氮的同时,显著减少了血中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多的中分子物质如PTH、β2-MG等,从而达到改善皮肤瘙痒症状的目的[6]。血液灌流能清除肾衰竭患者体内代谢产物,但单一的HP对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清除率不高,且不能有效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而HP联合HD治疗可弥补单一HP及单一HD的不足,从而达到内环境的平衡,并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瘙痒[7]。
4.2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属于“痒风”、“痒疹”、“风骚痒”等范畴。正如《诸病源候论》记载“风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持,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8]。笔者使用的复方苦参洗剂内含苦参 白鲜皮 地肤子 黄柏 土荆皮 金银花 蛇床子 苍术等十五味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功效。与贾玉玲等[8]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功效相似,其治疗方法是采用组方药煎浓汁加水至50000ml,水温在40-43℃,头露外面,尽量将全身浸泡在药液中,洗浴时不断加热水以保持适当的温度,使周身微微出汗,并不断擦洗皮肤,使药液充分吸收以加强治疗效果。洗浴过程中存在因水温不当或洗浴时间过久而导致脉速、心悸、晕厥等情况的出现。笔者的 方法与前者比较,克服了前者的不足,更简便易行,患者可在家中自行操作。
4.3 采取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情绪、认知及行为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4.3.1 情绪干预 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往往因皮肤瘙痒的长期困扰而出现烦躁、焦虑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病情长短及家庭支持程度,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对中老年、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可通过电话回访,对年轻人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形式与患者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必要时可与医生共同配合,消除其负面情绪,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3.2 认知干预 通过工休会和肾友会当面讲解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相关知识及治疗,配合派发健康教育小册子,并与家属加强沟通,让家属配合、支持治疗和监督管理。告知患者和家属饮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饮食,关键是控制钾、磷的摄入。通过派发食物成分含量表及一周食谱参照本,让患者参照成分表中各元素的含量调整饮食。高血压患者限制钠的摄入量,避免高尿酸食物。定期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饮食情况及依从性。鼓励患者通过QQ及微信发送每餐食物图片,让医护人员及时给出饮食评价和指导,效果显著。同时告知患者和家属定期复查各项指标的心要性,让其了解结果的判断,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4.3.3 行为干预 患者常因皮肤瘙痒难忍而无法自制地进行抓挠,部分患者甚至用指甲掐或用竹签戳,用痛来刺激性地减轻瘙痒,容易抓破皮肤引起感染;个别患者用60-70℃热水烫,导致皮肤烫伤。指导患者尽量转移注意力,避免精神集中导致痒感加重,可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与朋友聊天、散步等,瘙痒难忍时可用冰毛巾冷敷。指导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更衣,洗澡时应选择36.5~37℃的温水,忌用肥皂和沐浴露,避免皮肤干燥令瘙痒加重,选择全棉柔软宽松的内衣。
5.结果
采用中药复方苦参洗剂结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tepletowaki JC,sikorn M,el al. Uremic pruritus:aclinical study of maintenance hemidialysis patients [J] .J Dermatel,2002,29(10):621-627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2-267.
[3]何长明,张训. 肾脏替代治疗学 [M] .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152-154.
[4]Kuypers DR,Claes K,Evenepoel P,et al.A prospective prkkf of ckncept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tacrolimus ointment on uraemic pruritus(up)in patients on chronic dialysis therapy[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4,19(7):1892-1901.
[5]王泽香,王景梅,智霞.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13):98.
[6]郑娟莲,谭雅莉.不同透析模式对改善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21-22.
[7] 何长明,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118,226-228.
[8] 贾玉玲,李晓民.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86-88.
论文作者:邓少娟, 欧爱平, 林毅容, 成月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患者论文; 皮肤论文; 尿毒症论文; 血液论文; 洗剂论文; 苦参论文; 抓挠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