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凡 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 641000
【摘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激励策略,不仅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心理特点与物理教学之间的衔接,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供精神保障。激励策略的应用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物理课程的信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就激励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激励策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046-01
前言:初中是学生接触和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起点,由于物理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繁琐性,使得很多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吃力。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是分不开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想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学生需要克服内心的畏难心理,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当中。
一、目标激励
首先,适应性。初中物理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时,应该将“最近发展区”作为参考依据。如果教师设定的目标过低,很容易使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设定的目标过高,又会对学生形成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师为学生设定目标应该高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体现挑战性。这样才能使目标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驱动力。其次,层次性。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使得统一的教学目标是无法很好的达成[1]。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其制定合适的目标。最后,生成性。初中物理教师为学生设定的目标可以不固定,而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随时调整,体现一个开放和动态的过程。
二、过程激励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策略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不同阶段的物理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选择。常用的激励策略有情感激励、竞赛激励、榜样激励等。
例如,教师在运用竞赛激励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确定竞赛激励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里所提到的竞赛内容主要指的是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物理课堂教学形式分成三种,即传授新知、讲解与评价、复习巩固。不同的课型其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传授新知,这部分的内容较少,难度存在一定的跨度,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独立竞争,也可以组织小组竞争。讲解与评价课型开展竞赛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复习与巩固,其内容较多,所涉及的内容对学生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竞赛形式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其次,竞赛激励流程。教师在课前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竞赛题目,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作为设计竞赛问题的依据,准备开展竞赛活动的相关资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制定竞赛的流程,并准备相关的用具,教师将具体的竞赛规则交代给学生,保证竞赛的有序进行。最后,竞赛激励的原则。教师利用竞赛激励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及时性和适度性。公平性是竞赛激励制度的一个前提,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对学生激励,避免发生激励滞后的情况[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应该适时适度,不能使学生在得到表扬后就过于自负,无法对自己学习物理知识的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评价激励
初中物理教师在实施激励策略的过程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而不是仅仅注重一个教学时间点的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并对其进行激励,也应该重视学生在物理学习成果方面的评价,在体现客观性的同时,融入鼓励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从整体到个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将激励的作用作为一项重点[3]。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对学习过程给予更多的重视。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激励评价时,应该注意语言的选择,尽量应用丰富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另外,在课程讲解结束后,教师还应该通过评价激励的方式启发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物理知识。评价激励是激励策略的一项关键内容,教师对其进行科学运用能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
结论:综上所述,将激励策略与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与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相符,还体现了新课改对生本理念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对激励策略的应用方法和原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通过目标激励、过程激励、评价激励的方式发挥激励策略的作用。通过本文对激励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希望能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慧容.开展探究式教学,打造创新物理课堂[J].学周刊,2018(26):87-88.
[2]朱新荣.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J].西藏教育,2018(06):16-18.
[3]李万鸿.浅谈初中物理自主学习中教育激励的应用[J].学周刊,2017(20):75-76.
论文作者:谢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策略论文; 评价论文; 目标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