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蒂樊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身份证号码:310229197909290037
摘要:文中主要对房屋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墙体裂缝进行了探讨,先结合相关经验介绍墙体裂缝产生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裂缝防治技术,以此为实际的墙体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保证墙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裂缝防治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由于受到内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墙体表面产生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能带来其它质量问题,如渗漏等。因此,为解决该方面问题,就需要在掌握裂缝成因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有效的防治技术。
1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原因
(1)砌块强度对墙体裂缝有直接影响,目前以B05级与B07级较为常用,其中,B05级最大强度为2.5MPa,而B07级最大强度为3.5MPa,当砌块强度变大时,其干缩也将明显增大。干缩增大是引起墙体裂缝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对干缩予以严格控制[1]。
(2)温度应力一旦产生将超出砌块自身抗拉强度,导致墙体产生裂缝。在温度较高时,砌块表面的水将快速蒸发,增大收缩,并减小粘结强度。另外,温差作用下产生的内部应力也会引起裂缝。因外界温度频繁变化,且无法控制,所以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温度因素的影响。
(3)碳化与干、湿变化都会对砌块自身强度带来影响。其中,碳化会降低自身强度,影响抗裂性,如果墙体表面没有饰面,则会在很短的时间范围内产生碳化,导致碳化部分强度降低,产生裂缝。而若进行抹面,则能有效保护砌块,隔绝和空气之间的接触,避免碳化。但要注意抹面的及时性,若墙体砌筑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抹面,则也会引起碳化。
墙体施工完成后,降雨会使外墙砌块实际含水率发生变化,则内墙会因为相对湿度不断变化及渗漏现象使含水率改变。当含水率提高时,砌块强度将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干、湿变化将使砌块产生变形,如果变形超出约束应力,则墙体表面就会开裂。
(4)砌筑及抹面时使用的砂浆也和墙体裂缝有关,这两者都是墙体重要组成部分,受内外部不同因素持续作用与影响,墙体难免发生变形,并以一定形式反射至饰面层及抹面层,加之面层自身也会产生干缩,或因温度变化而变形,所以很容易产生裂缝。
(5)由于施工质量不合格使墙体产生裂缝。对墙体进行砌筑时,灰缝未达到饱满的状态,特别是空心砌块,因块型比较特殊,所以其灰缝经常达不到饱满。因砂浆在早期会产生很大程度的收缩,使灰缝厚度明显增加,加大了墙体竖向沉降,对墙体和梁体或板之间的结合造成影响,具体表现就是在结合处出现水平方向的裂缝。另外,当灰缝厚度变大时,其中的砂浆会产生横向变形,此时墙体受到较低荷载就有可能产生裂缝[2]。
(6)施工现场中,大多是对砌块直接露天堆放,未采取有效防雨措施,使砌块被雨淋,导致其含水率变大。施工中,工作人员依然采用对粘土砖进行润滑的方法来润滑砌块,也就是在砌筑开始前的24h对砌块进行浇水。因砌块自身有很大的吸水量,且浇水无法完全均匀,所以上部吸水量必定大于下部,导致整个砌块在含水率上存在一定差异,使收缩变形不同,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施工中,为保证砌块和砂浆之间的结合强度高,依然要对砌块实施浇水,这会使砌块实际含水率始终处在相对较高的情况。如前所述,当砌块的实际含水率较高时,砌筑结束后将产生很大的干缩,导致裂缝。可见,对砌块而言,含水率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2房屋建筑墙体裂缝防治
(1)为防止由于砌块产生变形导致的裂缝,对于轻质砌块,其在出厂时必须带有包装,且在底部设置木托板将其垫高。对砌块进行运输与装卸的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根据不同的等级来码放,将堆高控制在2m以内。在堆垛中和堆垛之间应有一定通风间距,使砌块得以良好保存,促进强度不断增长,顺利完整收缩。
(2)待砌块进入到施工现场以后,应避免其遭到雨淋,使其始终保持干燥。对砌块进行砌筑时,应使用专门的粘结剂,不仅要有足够的粘结性,还应具备和易性与保水性。
(3)砌块一般需要养护2个月左右,不可使用龄期少于28d的砌块。在砌块上墙之前应先做好干燥处理,避免产生较大收缩,具体的干燥程度,以当地温湿度条件为依据确定,通常使砌块实际含水率不超过当前平均湿度即可。
(4)针对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墙体裂缝,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安排。对于主体结构,应尽可能不在高温、低温条件下施工,若必须施工则要采取有效保温、隔热等措施,以避免墙体及主体结构出现过大的温差,产生温度应力导致裂缝[3]。
(5)在设计过程中可采取下列措施预防墙体产生裂缝:将伸缩缝间距控制在规范限度之内;注重对拉结构造措施制定;在砌块和梁、柱之间的交接部位应设置通常拉结筋,以提高砌块自身抗拉强度;对于屋面保温层,其实际厚度不能小于计算值,以此减下屋面在大气温度作用下产生的应力,进而减小对墙体造成的不利影响;砌筑时所用砂浆需要和砌块的强度相适应,同时砂浆的强度不能比砌块低,以此对砌块产生的横向变形予以约束,增强抗裂性,有效预防裂缝。
(6)对于长度在5m以上的墙体,需设置构造柱;对于高度在4m以上的墙体,需增设圈梁,并在窗台的下部增设厚度为100mm的现浇带。
(7)砌筑方法以座浆砌筑为宜,同时要将碰头灰打满。砌块的灰缝必须做到横平竖直,且保持饱满,不可灌浆砌筑。待砌体的砂浆凝固、硬化之后,不可对砌块进行移动。完整砌筑后30d进行抹灰。
(8)施工中要对每天的砌筑高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不能超过1.8m,对于高度在3m以上的墙,其砌筑需要隔天顶紧进行,确认下部沉降保持稳定以后进行[4]。
3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具体施工中,墙体开裂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既有材料、设计上的,又和施工紧密相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做好对材料及设计的检查,保证材料质量和设计合理性,另一方面则要在施工中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墙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正聪.房屋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60+162.
[2]陈树金.房屋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4):159-160.
[3]李建峰,滕腾.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7):46-47.
[4]周家宗.解析房屋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110.
论文作者:张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砌块论文; 墙体论文; 裂缝论文; 强度论文; 砌筑论文; 砂浆论文; 含水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