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场化条件下的电力营销体制

试论市场化条件下的电力营销体制

张文建[1]2000年在《试论市场化条件下的电力营销体制》文中认为分类号:学校代码:10079 密级: 华北电力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选兑立扬姓基住工随曳丑喜

戴俊良[2]2008年在《基于CR的电力市场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正文:2002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展以后,电力工业和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但同时电力企业开始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一些影响和谐的因素或矛盾也随之暴露出来,不少人开始意识到单纯的竞争并不能解决电力工业和电力市场中的全部问题。2006年,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在国家电监会的倡议下,全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共建和谐电力的目标,为电力工业和电力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客户关系理论是目前比较先进同时也应用比较广泛的管理理论,它把企业行为看作是企业与上下游的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以及政府和其他公众发生互动的过程,企业行为的目标就是在通过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以保持良好客户关系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可以看到,客户关系理论的内涵实际上与和谐电力高度一致,尽管目前客户关系理论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尚少,但随着和谐电力建设的推进,其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本文着力于研究客户关系管理能给电力市场带来的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对电力市场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综合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论述了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界定论文研究对象的内涵和确保研究思路的正确性,第二章首先对CR(Customer Relationship)的核心、双赢原则、客户资源、CR的系统模式、CR应用要点等CR的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客户细分方式、方法及策略应用方面进行了客户细分研究。在探讨了客户满意、客户忠诚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就客户序位展开了应用评价研究。在CR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第叁章分析了基于CR的电力市场框架。主要从CR在我国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电力市场中的特殊性、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与展望、我国电力市场中的CR关系等方面展开,为后续的章节展开铺垫。第四章主要探讨电网与电厂的CR关系,首先就CR关系对投资与成本的影响,分不考虑CR关系的投资行为及其成本、考虑CR关系的投资行为及其成本进行分析,其次,针对客户关系对电价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主要探讨电网与用户的CR关系,首先针对大用户直购电模型与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CR的大用户直购电模型的优化研究,最后,得出了优化模型及营销策略。第六章主要探讨供电企业与用户的CR关系,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力营销现状,其次,探讨了国内外电力营销中CR的发展和应用,并就客户满意度设计了调查问卷,最后,就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第七章主要分析了基于CR的我国电力市场运营及监管。首先针对我国电力管理体制、电力市场运营体制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就电力监管的方向选择进行了探讨。其次,分析了当前电力市场运营影响CR关系的主要问题,并就基于CR的电力市场监管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电力调度的公平性指标进行了研究。辅助服务是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第八章以华北区域电网并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建议办法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九章,结论。总结全文,提出论文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和今后需继续研究的主要问题。

聂盼[3]2016年在《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福建电力公司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乎国计民生。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福建电力公司自身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与之相对比的是,我国研究人员对这些变化后的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却略显不足,大部分都是借鉴一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没有过多考虑电力行业自身特殊性和近些年出现的新变化。因此,结合福建电力公司自身特质和出现的新情况,对其进行有效地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财务风险这些基础性概念入手,结合福建电力公司自身特殊性和内外部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分析了其财务风险的特点,并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其次,根据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特点,结合对福建电力公司的调研结果,对福建电力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叁项重大财务风险(资金管理风险、电力营销风险和科技信息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最后论述了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本文旨在研究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它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向未来,加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构建基于发展战略、面向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福建电力公司的必然选择。

陈志恩[4]2010年在《用电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文中提出根据现代营销理论,企业进行战略营销的中心,可定义为STP市场营销一一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市场细分是企业战略营销的起点,是从消费者或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市场调研和论证,将单一的市场划分成多个具有某一种或几种相似特质性的子市场(子市场之间有时会有交叉)企业从中选择自己具有比较优势或认为更具有投资价值的子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R. 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一直被广泛地用来指导企业的营销活动。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千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因此,分属于同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需要和欲望极为相似;分属于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要和欲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本项目旨在通过对用电市场进行细分,从区别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出发,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即按照用电客户群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划分,以分析不同客户群的用电特点,主要需求;分析不同细分市场情况和特点,分析和开拓市场潜力,制定差异的适合不同细分市场的营销对策,使企业对市场的管理更具针对性,细致性,从而不断扩大市场,为企业赢得更大的效益。一般而言,进行市场细分有如下优点:(1)有利于选择有效的目标市场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2)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识别市场机遇,开拓新市场。(3)有利于企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目标市场。(4)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韩帅[5]2011年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市场已经逐步成型。同时,电力市场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其他能源方式的竞争又在时刻改变着电力市场格局。电网企业如何转变社会角色,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电力市场、把握电力市场、制定电力市场营销战略和规划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电力市场营销战略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其次,在简要介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概况基础上,对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营销概况和营销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SWOT分析结果。第叁,在环境分析基础上,制定符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实际的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和实施建议,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电力营销战略体系。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及展望。本文研究成果将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制定和实施营销战略时提供参考性建议,并为其在新形势下的营销定位和整体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及运营对策,帮助其尽快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清洁、高效的电力保障。

韩冰[6]2010年在《供电公司组建“大营销”体系的项目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对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进行了不断地调整和转变。本文主要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对唐山供电公司建立“大营销”体系的实际进行分析,对“大营销”体系中各部门的业务划分、制度建立、人力资源构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大营销”改革项目的进度管理、质量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实施情况作为重点,研究如何按照项目计划,利用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合理地安排任务和工期,有效控制进度的全过程,对有序安排人员的分批次到岗,组织培训,保证机构顺利运转做了详细探讨。本文对如何更加有效率的组建“大营销”这一新型电力营销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永利[7]2011年在《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任务。要求中央企业要基本实现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电力行业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营销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技术的发展,行业内竞争逐渐加剧,为提高电力营销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优质服务、市场开发等工作需要,越来越多的供电企业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注重加大电力营销方面的投入力度,更换落后的装备和手段,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本文首先综述了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定义、特点等,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国内供电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其次详细分析了电力作为商品的特性,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特点,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等;然后根据烟台供电公司的实际需求分别研究了烟台供电公司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规划设计、功能设计和技术体系设计等。

韩琦[8]2008年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力在国民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市场化步伐加快,电力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论文中首先分析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发展的现状,并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概念。其次在对决策树这一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后,提出了采用决策树分类的方法对用户窃电行为进行有效判别。分析了电量预测的可行性、规律和常用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电量进行预测。结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区的电量数据进行试验,进行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接下来论文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营销系统的框架结构,包括系统的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平台的设计,以及核心模块的设计方法;最后介绍了电力销售综合分析等几个子系统的实现情况,给出了编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和代码。

张猛[9]2008年在《试论电力优质服务的新思维》文中指出在电力市场化日趋成熟的新形势下,优质服务也被赋予新的含义,从全面化及差异化两方面对电力优质服务进行了阐述。

张振国[10]2007年在《转型时期国有发电企业行为差异及治理路径选择》文中提出本文认为电力企业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行为差异。这里的行为差异主要指发电企业改革不彻底,没有能够完全进入市场,面向消费者进行充分竞争,而是为了获得上网的权利,积极向政府寻租和向电力网络运营尚进行商业贿赂,这于电力产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初衷违背。本文从电力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电力市场的市场结构,监管体制,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发电企业行为差异的治理思路。本文认为发电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表现:向政府寻租;向电网公司进行贿赂,获得上网的权利,重视对电力网络的影响,忽视对消费者的服务,最终必然影响电力公司的长期效益;重视对发电企业成本的控制,忽视发电企业本身的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设备的老化必然会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发电企业的服务质量,最终必然影响发电市场的运行和发展。本文认为发电企业出现行为差异主要是由于转型时期中国发电企业的市场和制度环境决定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对电力的需求急剧增长,而电力的供应相对不足,发电市场是卖方市场结构;全国只有五家全国性的发电集团公司,发电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经济社会转轨过程中,对发电企业的监管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没有完全分开,导致权责不明确,对发电企业的监管存在越位和缺位的情况,政府甚至偏袒和迁就发电企业的某些违法经营行为;发电企业制定价格的过程不规范;对发电企业的成本审计机制不完善、不严格是发电企业行为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对发电企业行为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思路:进一步进行发电企业体制改革,使政企完全分开;理顺电力系统内部的关系,合理确定各个环节上企业的功能定位;加强对电力网络企业的监管,防止电力网络运营商利用自己的自然垄断地位,侵犯发电企业的利益;进一步推进发电行业的改革,放宽准入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完善对发电企业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审计监督机制,防止发电企业利用不合理的提价侵占消费者剩余;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防止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之间合谋,欺骗政府,占用消费者剩余。

参考文献:

[1]. 试论市场化条件下的电力营销体制[D]. 张文建. 华北电力大学. 2000

[2]. 基于CR的电力市场应用研究[D]. 戴俊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3].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聂盼. 电子科技大学. 2016

[4]. 用电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D]. 陈志恩.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5].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营销战略研究[D]. 韩帅. 山东大学. 2011

[6]. 供电公司组建“大营销”体系的项目管理研究[D]. 韩冰.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10

[7]. 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吴永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

[8].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韩琦. 东北大学. 2008

[9]. 试论电力优质服务的新思维[J]. 张猛. 装备制造技术. 2008

[10]. 转型时期国有发电企业行为差异及治理路径选择[D]. 张振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标签:;  ;  ;  ;  ;  

试论市场化条件下的电力营销体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