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水利局 453100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下文以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方式。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病害;处理措施
1、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老化病害检测方法
混凝土老化病害在所有工程当中都会出现,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强度损失、内部缺陷、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等。为此本文将结合实例水利工程,对其中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1.1通过混凝土强度评估
混凝土在整体结构中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否则建筑物的稳定性与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检验工程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而关于混凝土抗压强检测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钻芯法、回弹法、贯入阻力法等。
1.1.1钻芯法钻芯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结果准确的优点。钻芯法就是对检测目标的某个部分,取出具有代表性、规格相符、数量充足的样品,通过抗压试验得出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将实际抗压强度与设计要求比对,如果实际抗压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就说明混凝土结构存在质量缺陷,再通过两个数值比对之差,可以得知混凝土质量缺陷的程度,由此可见,钻芯法得出的结果能够得出较为完整的结果。钻芯法虽然理论上应用效果良好,但在实验中,此项方法表现出了两种缺陷,即稳定性不足、造成检测目标损伤。
1.1.2回弹法
回弹法属于一种无损检测法,因此回弹法的应用价值更高。回弹法主要依靠回弹仪来实现检测,首先通过回弹仪的冲击锤向混凝土施加冲击力,产生冲击回波,再依靠回弹仪来接收冲击回波的波形即可得知混凝土的质量。此外,回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水利工程当中,因为环境因素其混凝土结构可能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通过混凝内部缺陷评估
超声波检测法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无损检测法,其原理与回弹法类似,均是向混凝土结构施加某种能量来实现检测,但不同的是超声波检测法的能量为超声波,这种能量具有渗透性,当其与建筑结构相互接触之后,不会形成回波,而均匀沿着混凝土结构表面,以球形向四周扩散,此时如果混凝土表面存在缝隙,则说明混凝土结构必然存在质量问题,这种质量问题很可能是因为老化病害造成的。
2、实例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的检测
2.1实例概况
某水利水库工程建设与1997年,至今已经21年,因此在长年累月的运作之下,该工程混凝土存在较多的老化病害问题。该工程为了能够保障检测的质量,首先进行了检测技术筛选工作,筛选当中为了避免本就存在老化现象的混凝土建筑状态恶化,所以排除了有损检测法(钻芯法),主要使用无损检测法,采用回弹法结合超声波检测法。先通过回弹法对混凝土建筑老化现象进行检测,每建筑检测3次,之后针对3次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的建筑,再进行超声波检测。另外再选取2处构件测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同一部位的混凝土碳化深度来评估内部钢筋的锈蚀状态。
2.2回弹检测工作分析
首先对实例水利工程回弹检测的工作流程进行介绍。在工作当中,先统计该工程内所有待检目标(5个待检点),用回弹仪对待检目标进行逐一检测,每次检测重复3次,如果3次检测结果一致或误差不超过15MPa,那么说明回弹法检测结果准确,如果超出15MPa,则需要通过超声波检测来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该工程待检点2、3、4都需要进行复检,因为各自3次检测最大误差值超过了15MPa,无法保障检测结果的代表性。
2.3超声波检测工作分析
针对待检点2、3、4进行超声波检测,主要依靠超声波发射器、换能器、PC 端数据显示软件来实现检测。检测当中,首先人工手持超声波发射器向各待检点发出超声波,之后利用换能器接收超声波在待检点表面散开的波形,再将波形发送到PC 端,通过PC 端的数据处理功能,使波形呈数据形式显示,人工可以之间了解到待检点是否存在缝隙。结果显示,该工程待检点2、3各存在8、3处缝隙,其中待检点2缝隙较多最大深度可达27cm;待检点3缝隙较少最大深度可达31cm,说明该工程待检点2、3存在质量问题,可能是因为老化病害现象引起的,而待检点4表面存在1处缝隙,深度达2.3cm,并不能构成太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病害的处理以及防护措施
3.1采取措施,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有效的开展
有关部门要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必做的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和完善,制定实施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建议。此外,要完善相关农村水利建设评价体系,加大评价力度,增加评价权重,根据评价结果对乡镇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关系到民生的工程。因此需要得到各个方面的关心及支持。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方面的力度,提倡全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
3.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很难建设大型的水利基础设施。要转变战略,重点关注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资源充分的利用,保证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的完成。不断提升对节水灌溉项目的宣传,和各个地区的情况相结合,将节水灌溉项目的使用不断的完善。提升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将一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此外,要落实各项措施以及相关的政策,使得相关的人财物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此外,还要对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及建设做好。
3.3完善对农田水利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抓住国家相关的政策机遇,要想方设法的做好农村的饮水安全、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加大对中小河流的治理、不断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的建设、小农户饮水"民勤救助"、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并争取项目经费。不断对农村的经营组织进行创新,将土地的流转制度不断的改革。为促进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国家要发挥应有的指导的作用,对社会资金进行有效的吸收,积极投到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当中。加强对农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重视,大力的宣传,确保农民能够认识到水利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刺激农民的积极性。
3.4创新管理机制,让用水户加入灌溉管理
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关于管理机制也要不断的创新,让使用者也加入到管理灌溉的过程,可以采取下面的几点措施:①要采取股份制。这种方法通常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刚刚开始建设时采用,或者是对小规模的农田进行建设时使用。也就是说以水资源的使用者作为出发点,依据预期的收益来对股份进行划分,享有的收益要和承担的责任相对应;②采取管理协会方面的组织。也就是把平等自由的民主作为原则,完善组织的相关规章,主要管理对水费的管理以及供用水之间出现的矛盾的协调等;③完善相关的农田基础设施的监管制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比如:承包责任制以及租赁经营等等,将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将水资源利用到最大限度。
4、结语
农田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是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它也是我国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在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同时,还要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以确保我国的农业生产综合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冰.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7(4).
[2]刘世孝.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病害治理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9):264-264.
[3]刘茂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再利用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18,v.16;No.505(04):83-84.
论文作者:包英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病害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超声波论文; 农田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