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个人EQ(情商)的提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情商论文,EQ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望子成功是家长的心愿。要实现这一心愿,就要探索与个人成功密切相关的因素。过去一般认为高智商是高成就的前提,有人干脆认为高智商就等于高成就。但鉴于智商在衡量人才中暴露出的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心理素质低等局限,已失去了它预测人才的权威性。而EQ(情商)作为人才学领域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用它来测量人的潜能与成功会更实际、更准确。所以近年来西方媒体发出“智商失宠,情商走俏”、“崇尚智商的时代已经过去,情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的评论。EQ在人的成功中起怎样作用呢?美国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人的成就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它因素影响。这些“其它因素”人们把它包括在EQ里。这是影响人生未来的最关键的因素。本文就EQ与个体成功的关系,及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来提高个体的EQ水平进行初步探索。
一、EQ与个人成功的关系
EQ最初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提出,随后这一概念被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进一步推广。他的新著《情感智力》则使这一术语成为美国社会广为流传和讨论的话题。丹尼尔·戈尔曼认为EQ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它影响着人的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和对他人的情绪的识别、移情和适度反应能力所组成。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工作系曾增博士将EQ的内容进一步概括为:①自发自动,②自制自控,③自信乐观,④自我认知,⑤善解人意五个方面。现将这五个方面与个体成功相对照,说明EQ的作用。
1、自发自动是个人成功的“驱动器”
自发自动的人有很强的内驱力,它促使人不断确立并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一个EQ高的孩子,自动做事,自动读书,自动根据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即使他的IQ(智商)不比别人高,但成功的可能可以比别人大。达尔文童年就发誓非搞清每一颗鹅卵石的来源不可。他的父亲认为他是个天资平庸的孩子,校长认为他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但他自发自动,执着追求,最终成为进化论的奠基人。
2、自制自控是个人成功的“调节器”
自制自控使人有效地调节自我,达到目标。丹尼尔·戈尔曼举了个例子:研究者请来一批小孩,把他们带进房间,告诉他们:“这里有棉花糖,你们可以马上吃,但若等我办事回来再吃,你们可以得到双份棉花糖。”他说完走了。有些孩子便急不可待,拿起就吃;另一些孩子等了几分钟,便不再等也把棉花糖吃了;剩下的孩子决心等研究者回来,这项实验的结果是:那些有耐心善自控的孩子,长大后比较能适应环境,比较讨人欢心、比较敢冒险、比较自信。那些无法克制自己、急于满足眼前欲望的孩子,他们的EQ比较低,长大后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能克制自己的孩子低。
3、自信乐观是个人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信乐观的人心理承受力强,常把失败当作挑战而不认为挫折。所以他们勇于挑战,笑迎成功。美国某家颇有规模的保险公司,为挑选优秀的推销员向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讨教。赛里格曼对1500名公司新员工进行跟踪调查。这些人都经过两次测验。一次是公司常规摸底测验,另一次是赛里格曼自行设计的乐观程度测验。结果员工中有一组人在公司摸底测验中不及格,但在乐观程度测验中,取得了“超级乐观者”的成绩。跟踪研究结果表明“超级乐观者”在所有员工中工作任务完成得最好,他们是最优秀的推销员,他们第一年比那些悲观者多推销21%,第二年高出57%。
4、自我认知是个人被他人接纳的前提
情绪的自我认知是恰当地表达自我意愿和情感而被人接纳的前提。没有能力了解自己感情的人更难于了解他人的感情,在人际交往中难于被人接纳,甚至遭到拒绝。一个女孩成绩一直是前几名,但班里的同学对她却很冷漠,大人们一直认为同学们嫉妒她。事实并非如此,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更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感情。她和别人在一起时从无主见,不是说“随你啊!”“怎么都行啊!”就是不顾别人的感受,自行其事。和她在一起令人无奈和索然无味。EQ低是她不被接纳的原因。
5、善解人意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器”
善解人意的人是体谅和宽容的人,是赢得他人好感和认同的重要因素。善解人意即善于洞察他人,善于心理换位,所以受人欢迎。低情商者因对人缺乏及时有效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制造不快,如聊天时高情商者能在对方出现厌烦情绪时迅速觉察,主动得体地结束谈话。而低情商者则对对方的情绪变化反应迟钝,在对方已失去谈下去的兴趣时,自己依旧滔滔不绝,常使对方“退避三舍”。
具有上述五方面良好品质的人是高EQ的人。高EQ者善于适应环境,协调人际关系;善于自信乐观地博击人生,取得成功。
二、家庭教育要注重子女EQ的提升
家庭教育起点早、影响大,在塑造高EQ人才的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应发挥提升子女EQ的功能,促使子女日后成功。
(一)善于赏识和不吝称赞,以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
赏识孩子会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使孩子惊人发展。称赞孩子会使孩子优秀品质和行为得到强化,从而树立孩子的自尊自信,促使其获得成功。
1、赏识孩子的“闪光点”, 激发孩子的自尊每个孩子由于先天素质不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不同,必然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着某种天赋和才能的尚未萌发的种子。家长在与子女的长期相处中,应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促使孩子天赋和才能种子的萌发,并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成功。J·E·安迪森的做法给人很多启发。他与孩子交谈时总问“你喜欢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擅长什么?”有些简单的答案中却包含着孩子尚未开发的某种天赋。如一个男孩骄傲地声称他能单足站立,并出色地保持身体平衡。这一闪光很难受到“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赏识。但这孩子却可以成为一流的滑雪运动员。在一项对1000名家长的调查中发现,家长们大多无视孩子的特长,按自己的意愿向孩子提出期望,91%的家长希望孩子考上大学;97%的家长希望孩子从事脑力劳动;89%的家长希望孩子考第一,至少要考前几名。显然绝大多数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不是拳脚相加就是恫吓辱骂。新华社一位记者曾访问过几位家长,问他们平时对孩子说得最多的口头禅是什么,回答竟惊人的相同:“你咋这么笨!”“长脑袋是干什么吃的?”“这次考不好再找你算帐。”在训吓中成长的孩子易自卑内向,这是成功的心理障碍,也是造成孩子EQ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善于称赞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专家们建议, 对于家长而言,要善于称赞孩子,让孩子得到意外的喜悦。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各方面都会有向上的表现。培养自信是帮助孩子成功的一环,且起步越早越好。心理学家罗瓦·克劳丝在孩子两岁时就进行这方面训练了:“贝克,你能捡起三个玩具吗?”她不断地鼓励儿子:“一个——很好”;“两个——干得不错”;“三个——好啊!”她热情鼓掌并上前拥抱儿子,或许有人认为“小题大作”,然而自信这一可贵品质正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在大多数家长为孩子拿不到好名次而打骂的情况下,有位家长却采用了称赞。孩子总评82.5分居中等,但却对一些问题颇有见解,母亲称赞说:“我儿子有目光、有见地,真正的第一是我儿子。”奇迹出现了,一年后孩子果真获第一,后考入某名牌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称赞,对于孩子来说往往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促使孩子成功。
3、批评宜采用“三明治”策略,以免孩子丧失自尊、自信
批评易使孩子丧失自尊自信。为了防止这一点,家长可采用“三明治策略”,即夹在赞扬中的批评。球王贝利小时候有一次悄悄与小伙伴躲在屋外吸烟,不巧被父亲撞着了,回家后父亲平缓地告诉他:“你踢球有几分天分,以后也许会成为一个高手。要是你吸烟喝酒,就踢不好球了,到时候就没有足够的体力在90分钟内一直踢出理想水平。这件事你自己决定吧。”贝利后来说,要是当时父亲狠狠地骂他一顿,很可能会激起他的反抗,今天便成为一个恶习难改的烟鬼了。
(二)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西方及一些发达国家皆很重视挫折教育。日本人、爱斯基摩人甚至让孩子到野外独立生活、自谋生路。挫折教育并未引起中国家庭的重视。绝大多数家庭总是极力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环境,使孩子形成经不起挫折的“蛋壳心态”。据最近对南京2300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结果71 %的学生缺乏毅力, 67%的学生难以承受失败。这一状况若不引起重视,我们的国家将难于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1、家庭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是家庭挫折教育的起点。幼儿有时需要成人帮助,但他(她)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要信赖孩子,除非危险的事,尽可能少对孩子说“不”、“不准”、“不许”等话。要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让孩子反复尝试成功与失败的滋味。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欢乐和增强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如孩子摔倒了,应鼓励他在哭泣中爬起来;孩子要高处的玩具,让他设法去取,当他通过努力拿到玩具时,那高兴劲远比别人代他拿要大得多;孩子间发生了纠纷,允许孩子用争吵甚至拳头解决冲突;这毕竟是孩子独立处理他们之间问题的尝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使孩子学会生存。大多数家长溺爱孩子,衣、食、住、行、劳父母全承包。结果使孩子依赖性强, 心理承受力弱。 有人调查170名小学生“你遇到困难怎么办?”结果竟有166名回答在家找父母,在校找老师。这种依赖心态,是无法承受生活的风雨的。
2、家庭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让孩子吃苦是磨炼意志的重要途径。日本人十分重视这一点。川崎、阳光等几十家幼儿园,无论春夏秋冬都让孩子裸体锻炼,大雪纷飞、盛夏酷暑从不间断。电视曾播放一个镜头:寒冬腊月的清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几十个日本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脱去了衣服向海滩奔跑,海水渐没腰际,老师喊叫着示意孩子用海水拍打身体,刺骨的寒风把孩子们冻得脸发紫,浑身直哆嗦。涛声、喊声、拍打声融成一片。1992年8 月中日两国举办的“中日联合探险夏令营”,两国孩子的不同表现及两国家长的不同教育方法,不能不引起深思。我们的家长爱子心切,“放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的观念是:自己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这是在软化孩子的意志,折断孩子搏击长空的“翅膀”。日本人、美国人曾在不同的场合不约而同说出了“中国的孩子将不是我们这一代的对手!”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啊!
3、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提高心理承受力正确对待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关键。首先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挫折存在性教育。唐太宗教子的最大特点就是“遇物诲之”,吃饭时告诉子女“稼穑之艰难”;乘船时,告诫子女“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其次对孩子进行战胜挫折的指导,让孩子懂得遇事向好处努力,向坏处着想,做好承受成功与挫折的心理准备;使孩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摸索出战胜挫折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孩子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增强心理承受力。
(三)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孩子情感体验能力和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
进行情感教育,使孩子善于体验和调适自己的情感,善于识别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并形成高尚的情操。这是高EQ者应具备的品质。
1、进行爱的教育, 是当前家庭爱的教育的盲点目前的普遍现象是,孩子得到的爱太多,付出的爱太少,使孩子患了“爱的麻木症”。笔者曾在初一某班作过调查。全班65位同学只有1人知道父母的生日, 无1人给父母送过生日礼物。 报载, 一家青年研究所对日本15 所中学的1300名高中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00名高中生和中国22所中学的1200名高中生进行了一项“最受你尊重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日本学生分别将父母排在第一、二位;美国学生将父母排在第一、三位;而中国学生却把母亲排在第十位,父亲排在第十一位。中国父母为孩子付出的爱最多,但受到的尊重程度却最低。岂止不尊重,很多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这也是造成孩子自私、冷漠、不善体贴人的重要原因。
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最初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小事启发诱导,如“给爸爸递双拖鞋”、“为妈妈端杯水”、“为奶奶搬个凳子”、“送给小朋友一粒糖”,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寻找美,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可通过影视、课外阅读、讲故事等形式激发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情感,以培养高尚的情操。
2、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情感体验能力
善于表达情感,是高EQ的表现。为提升孩子的EQ,家长应创设孩子表达情感的宽松环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让孩子“敢说、敢笑、敢怒、敢打”。孩子的感情世界比较丰富,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又十分有限。家长应允许孩子把一切情绪都表露出来,从中了解真情实意,以帮助孩子。而阻止孩子哭泣,责备孩子生气,漠视孩子伤心,讥笑孩子恐惧,都是不应该的。压抑孩子久而久之,要么使孩子在压抑中爆发变得暴躁易怒;要么使孩子情感麻木迟钝、冷漠,情感体验能力下降。
3、 避免精神虐待,防止孩子产生负性情绪体验精神虐待是对孩子无形的心理伤害,比打骂对孩子的摧残更甚。目前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未成年子女的家长的主要心理情结。上海最新调查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是孩子成绩好;最恼火的事是孩子成绩差,孩子达不到家长的期待就遭挖苦、谩骂。“你真是猪脑子,朽木一根”;“养猪可以吃肉;养牛可以耕田,养你将来扫马路都找不到门路。”还有的家长总爱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萌生自卑意识。心理虐待严重摧残幼小的心灵,使孩子焦虑、紧张,适应不良,造成情商低下。
(四)进行性格教育,以提升孩子的EQ
良好的性格是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也是高EQ的标志。家庭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促进孩子EQ的提高。
1、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心理气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形成。若父母情绪不稳定,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甚至训斥和体罚孩子,这种气氛会使孩子忧虑、恐惧、冷漠、消极、交往能力与竞争性均低,日后成功的可能性较小。相反,父母情绪稳定、性格良好、家庭心理气氛和谐,会使孩子开朗活泼、自信乐观、交往能力及竞争性皆强。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多是高情商、高成功的孩子。所以父母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平等、宽松、愉快的环境,把孩子培养成高EQ的人。
2、父母发挥自身榜样作用,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关键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最直接、最关键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早学习的榜样。他们以求知的目光注视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从父母身上获得行为的榜样和模式。良好的榜样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的导向和影响,不良的榜样常会诱发孩子的不良行为,形成不良性格。父母要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以在孩子的心灵中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3、引导孩子自我教育,以更有效地塑造良好的性格
在性格塑造中,对外界影响必须通过自我教育才能起作用。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评价他人、评价自我。这种评价开始还很幼稚,评价的标准往往是片面的、不稳定的。父母宜有意识地在对人、对事的评价中态度鲜明,不模棱两可。特别是对孩子的评价变化更是如此。对孩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宜及时评价与强化;对不良的品质和行为宜及时评价和消退,促使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塑造和完善自己。
由于父母和子女的特殊关系,家庭教育比之其它教育更具可信赖性和有效性,所以家庭教育在注重对孩子进行以上几方面的培养中,可有效地提升子女的EQ水平,促使其日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