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预应力技术;混凝土;路桥施工;应用
一、路桥工程中预应力技术概述
1.预应力技术特点
路桥工程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是利用预应力构件,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根据不同的部位钢筋混凝土结构承受的应力大小分析,增强钢筋混凝土承载能力,增加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的结构由高强度的钢材和高强度的混凝土材料构成的,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抗渗强度,还能节约材料,降低路桥工程的施工成本,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在我国路桥工程中应用广泛。
2.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通过利用预应力构件,将预应力构件拉开后,对路桥结构中可能出现裂痕的位置施加预应力,在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有效的控制预应力的大小,有效的预防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荷载量出现裂痕和变形。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预应力技术避免混凝土结构的路桥面层出现开裂的情况,以保证路桥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有效的延长路桥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预应力技术应用在路桥建筑施工工程中,具有很强的抗裂性能,有效增强路桥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具有刚度大、强度高、耐久性好的优势,为了防止预应力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损伤而出现的裂缝,防止外部环境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产生腐蚀作用,采用这一技术就能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
二、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施工进展顺利的保障,在施工准备时,首先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将其与实际施工情况对比,确保数值不存在失误;对施工中将要使用的材料与设备进行清点,以免出现遗漏。需要妥善保管记录着施工各项数据资料的档案,不能出现任何改动或错误。
基层施工是工程施工重点,因此当对工程基层进行施工时,要对施工操作进行严格要求,确保符合相关施工标准。要求施工人员提高对基层施工的重视程度,不能忽略其施工后验收工作。基层施工质量影响着后续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要保证验收合格才可进入下一步施工环节。当施工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时,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对材料数量进行清点,检查材料质量,保证施工材料符合国家施工标准。
2.模板安装
当对模板进行安装前,为保证其安装质量,提高安装效率,首先要对模板进行清理,应用磨光机去除其表面锈迹,然后在模板表面涂刷一层脱模剂,使用具有同样强度的小块混凝土在钢筋位置相互错开放置并进行铺垫。小垫块数量应大于4块,以保证对钢筋进行绑扎时能够更加稳定牢固。垫块厚度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施工需求决定。承台模板的拼接以墩身钢模板为材料,并将其进行组合,可使用海绵条对拼接缝处进行封堵,并利用封箱胶带对接缝位置进行有效封堵,从而降低浆液漏出。选取承台底和圆钢作为拉杆,将承台的底部与中部进行焊接使其成为整体。将钢管支撑于模板外侧,拉杆选择双螺帽。
3.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前,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挡,避免其暴露于阳光下。当处于高温天气时,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洒水降温,避免材料凝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浇筑时,首先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为降低入模温度,可以向其中加入冷却水。若温度过高,也可以使用冰水进行搅拌。
浇筑混凝土前,其高程可选取水平仪测定,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标高可选取承台顶层进行小钢筋头焊接,复测墩身预埋钢筋时可选取的仪器为全站仪,随后承台底表面可通过清水将泥土除去,且做好保湿工作。施工方式以台阶法为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作业不得间断,30cm为各层覆盖厚度,避免混凝土分层现象出现。混凝土可选取插入式振捣器施工,一般振捣作业需分层进行,振捣混凝土间隔距离为30cm,振捣施工中上一层向下一层插入8到10cm。测温元件、预埋件及钢筋等材料不得于振捣棒相接触。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一般为2到3天,浇筑承台混凝土时,冷却管需层层覆盖,以此对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有效降低,进而达到混凝土内部温度下降的作用。
三、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控制
1.加强对材料质量控制,奠定预应力混凝土质量基础
第一,加强对钢筋及水泥的性能及质量检查。确保选择的水泥等级强度等各项指标符合质量要求,钢筋的规格、质量等达到标准。做好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加强对粗细骨料的质量控制。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砂、石等粗细骨料,可以从粒径大小、级配、含泥量、压实度等方面进行控制,确保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坚决不能够要求其进入施工现场。
2.加强对混凝土拌合过程的控制
第一,确保配合比科学合理,严格按照配合比做好混凝土的配置。在进行配合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的环境、天气、温度及混凝土输送方式。第二,加强对混凝土拌合过程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拌合,必须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准确地计量,以确保混凝土能够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合,符合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切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某些原材料的用量,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第一,做好预应力混凝土的浇筑。模板工程,确保模板的支撑牢固稳定,并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一般控制在0.2米以下。在浇筑过程中,按照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和施工工艺,确定好施工流程,严格流程施工,特别是要控制分层浇筑的时间,一般是在前一层混凝土发生初凝之前,就要进行新一层的浇筑,以确保混凝土相同的收缩性,减少不均匀的沉降。第二,做好混凝土的振捣施工。选好振捣器,一般选用功率在22 kw以上的平板式振捣器与插入式振捣器相互配合,进行振动作业。在振捣时,既要求确保足够的振捣次数,不可漏振或少振,又不可过振,否则非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在浇筑过程中,切实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防控,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前整改到位。
4.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的保障措施
在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中,应该切实加强施工管理:一是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确保技术交底到位,实行持证上岗,以确保施工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达标。二是加强对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坚持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为主,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隐患扼杀在襁褓之中。切实做好阶段性验收,对于上一个阶段中质量不达标的地方,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和返工,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施工。同时,突出质量控制重点。对于预应力路面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隐蔽工程、关键节点等进行重点控制,可以实行旁站制度,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以确保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结语
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分析,以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最终实现路桥工程符合规定要求,并为施工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林卓贤.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5(04)
[2]刘晓宇.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路桥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3)
[3]蒋本华;;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年03期
论文作者:常春凤1,陈晓辉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预应力论文; 钢筋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