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四五一医院干部二区)
摘要:目的 对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关键词:人工起搏器植入术;人工心脏;临床护理经验;健康教育的方法
适应证如下:
1.病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病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无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但有明显症状,或由于心率缓慢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3.病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慢-快综合征,心脏停搏>3s,或在快慢交替时产生症状者,或必须使用某些药物,而这些药物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4.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禁忌证
1.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
2.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
准备
1.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作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必要性和术中、术后须与医生配合的事项,也须说明可能的并发症,须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备皮,建立静脉通路。
4.心导管室准备手术所需物品。
(1)药品:消毒用碘伏或碘酒、70%乙醇,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
(2)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导线,备用与起搏导线相匹配的可撕性静脉导引鞘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行植入手术用相应手术器械。
(4)心脏监护仪和除颤器,氧气、气管插管和必备抢救药。
方法
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植入到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恢复泵血功能。起搏系统主要有单心腔(仅起搏心房或心室)和双心腔(顺序起搏心房和心室)两种起搏方式,前者简单经济,后者更具生理性。
1. 1%利多卡因局麻下操作,单心腔(心房起搏或心室)起搏者,首选左或右头静脉切开法插入电极导线,若不成功改锁骨下静脉穿刺。双心腔起搏者电极导线可直接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也可试用头静脉途径插入相应电极导线。
2.在X影像下将电极导线定位于右心室尖部(心室起搏)和(或)右心房心耳部(心房起搏),定位后测定电极起搏阈值,心腔内R波(心房内A波)振幅、斜率,心肌阻抗。导线定位后,让患者咳嗽并做深呼吸动作,以保证导管电极在心腔内位置稳定,最后结扎血管,固定导线。
3.测定起搏器的各类参数并记录。要求:心室起搏阈值≤1.0V,R波幅度≥5mV。心房起搏阈值≤1.5V,P波幅度≥1.0mV。分别做心房10.0V、心室5.0V高压输出起搏,测试是否有膈肌刺激。
4.在左或右上胸按起搏器大小在胸大肌筋膜前做一皮下囊袋,充分止血后,将起搏器与导管固定连接,置于囊袋内,逐层缝合。
5.术后处理
(1)沙袋局部压迫止血6~8h。
(2)术后平卧24h。
(3)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3d,密切观察伤口,1~3d换药1次,7d拆线。
(4)心电图监测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抢救药品。
2.术中遇到头静脉畸形,可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注意观察有无气胸、血胸等。
3.注意防治下述并发症。
(1)血肿。术中应充分止血,以免发生血肿。对服用抗凝药者(如华法林),术前须停用3~4d,改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术前12h停用低分子肝素。术后重新开始华法林抗凝治疗,在INR达到治疗目标值以前,应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2)气胸、血胸或血气胸,严重者可穿刺引流。
(3)电极导线移位,应在X线透视下重新调整导线位置。
(4)切口及起搏系统感染,静脉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做清创处理。清创无效时,可考虑拔出电极导线。
参考文献
[1]何凤屏.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7
[2]武秀萍,张蕊林,李爱琴.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观察及护理.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6
论文作者:魏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起搏器论文; 导线论文; 电极论文; 心脏论文; 静脉论文; 心室论文; 心房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