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下经济发展趋势_经济犯罪论文

全球地下经济发展趋势_经济犯罪论文

全球地下经济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地下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下经济由来已久。近10年来,地下经济中的非法和犯罪势力以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在一国乃至全球迅速扩张,其力量和影响力不断增长,给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并造成全球性威胁。遏制地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努力方向。

全球地下经济的现状、特点及成因

地下经济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普遍现象,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经济黑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份报告估计,1998年,全球地下经济规模约为9万亿美元,占全球产出的23%。其中非洲地下经济的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3.9%;中、南美洲占38.9%;亚洲占35%;前苏联成员国占25.7%;东欧国家为20.7%,都远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OECD)的15.1%。总体上,转型与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发展中国家像尼日利亚和泰国存在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经济,占GDP超过70%。

地下经济活动涉及领域较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所有经济环节,可谓无孔不入、无所不在。从表现形态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被称为“灰色经济”或“影子经济”,主要是指未经工商登记、逃避纳税的个体经济,如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商小贩、家居装修、私房建筑、货物搬运,从事第二、第三职业等;第二类被称为“黑色经济”,指抗税抗法的犯罪经济,包括走私、贩毒、洗钱、赌博、诈骗、色情业、团伙盗窃、制假贩假、炒卖外汇、制造假币、贩卖人口、武器走私等;第三类是新型的网络犯罪,指窃取银行信用卡、在网上搞假公司和假投资骗取钱财等。1999年法国发生2500多起网上欺诈活动;同年美国起诉网络经济犯罪的案件近18000宗;日本3年来利用伪造信用卡盗窃的财物增加了8倍。近年来,包括跨国购物、技术工人的流动、电子商务的增长、“逃税天堂”的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中介机构的涌现、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增长等也逐步成为地下经济涉足的新目标。

地下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包括非法移民、失业者、自谋职业者、低收入者、边远居民和受歧视团体等,一些富裕阶层也热衷于此。今年一项对美250家企业的调查表明,1996-1998年,半数以上企业所缴税款不到法定税率的一半,其中41家大企业三年未缴税额高达90亿美元,相反还骗得32亿美元的退税。实际上,地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生活现实和生活方式,在国外甚至有专门公司教人如何从事地下经济。欧盟一份未公开的报道指出,在欧盟国家地下经济活动人员约有1000-2800万,占其成员国全部就业人数的7-19%。

当前地下经济日益猖撅,呈现五大活动特点。(1)全球化。当一国的地下经济势力坐大之后,它必将向外寻求发展。经济开放和人口流动间接增大了地下经济犯罪的机会,任何国家都无法幸免。有组织经济犯罪势力乘贸易自由化、政府放松管制和经济结构调整之机扩张势力,最终使地下经济犯罪与支持其存在的相关因素共同形成了一个与政府和全球平行的社会经济体系。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地下经济犯罪中非法移民、毒品交易、走私、洗钱等逐步跨越国界,形成全球蔓延之势,最终成为跨国经济犯罪。(2)职业化。地下经济领域呈现一种稳定扩张态势,只要人们涉足任何一种地下经济活动,犯罪感就会消失,进而会毫无顾忌地参加其它形式的地下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一旦这种习惯形成,就不太容易被抛弃。地下经济极力把自己运作成像正常职业一样,按照它们的语言和规则行事,变着花样与各国和国际社会周旋,从而达到与政府争夺和分享财富的目标。(3)网络化。全球地下经济势力并非各国地下经济规模的简单总和,而是使各国地下经济在全球日益形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体。这股势力的整合借助于它自身形成的独特社会网络,像走私、贩毒和洗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拥有掩护自己活动的严密和隐蔽的网络,看上去像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循环怪圈,但并不封闭。它同时也创造了整合社会的其它力量,这股力量以集团犯罪的形式步步为营地向外发展,蚕食政府的阵地和降低国家权威。(4)智能化。现代意义上的跨国经济犯罪实际上与其它社会实体一样追求现代化和市场运作。地下经济团伙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犯罪活动在其经营理念和手段上都有所体现。由于拥有各种层次的犯罪个体,一些小而灵活的地下企业和工厂拥有较高的企业经营能力,而像金融诈骗、洗钱和毒品走私等大多拥有高智力和高技术的获取信息能力,甚至令各国政府望尘莫及。国际刑警组织把毒品走私定义为在巨额资本、人力、交通运输、专业技术、影响力和实力支持下的有组织商业活动,从中可见一斑。(5)黑社会化。目前,像以哥伦比亚和墨西哥为基地的全球最大的可卡因卡特尔,香港、台湾和中国边境地带的毒品三角区,日本山口组,西西里岛黑手党,以纽约为据点的犯罪集团,俄罗斯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的黑、恶势力集团都深深地卷入经济犯罪之中。它们不仅有自己的经济实体和企业,从而形成“地下经济王国”,并有黑道人物插手政界进行“漂白”,进而谋取更大利益。由于非官方以及非法市场下的条例和合约不可能由警察和法院来执行,为严格保护地下经济市场,取而代之的只能是黑社会势力通过实施暴力进行地下控制。

当前全球地下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政府政策失误。由于政府税收负担增加、管制强度大、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漏洞、就业政策不合理等使企业和个人产生不满情绪。一些企业和个人由于得不到政府任何保护而沦落边缘,很容易走上地下经济道路,并且认为“名正言顺”。2、政府腐败行为。政府贪污行为与地下经济的增长紧密相关,两者实际上已形成为一个共生体。地下经济势力的发展需要培养“靠山”和“同盟军”,而拉拢政府高层就是其最有效的“投资”。从各国揭露的反腐案件看,大量流向政府权力中心的隐性资金以及为获得合同所提供的佣金等,显示出地下经济和官方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纠缠在一起。据俄罗斯内务部估计,俄8000多个经济犯罪团伙中近1/7是在被收买官员的帮助下进行犯罪活动。统计表明,贪污现象越严重,地下经济的规模就会越大,反过来,地下经济的存在又成了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3、法律存在漏洞、管理和技术手段等过于陈旧、国际合作滞后以及打击不够集中,最终导致跨国经济犯罪日益严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未见其利,先见其弊,最先成了全球地下经济势力的繁衍地和重灾区。

地下经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全球地下经济危害极大。它逃避官方控制,本质就是挑战政府权威和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它对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冲击更加多元、更加直接,并进一步波及到国际社会,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威胁宏观经济体系稳定甚至造成金融和经济危机。地下经济的增加意味着国家税收的流失,直接造成了政府财政紧张,危害国家财政。同时,由于地下经济的存在,政府搜集的经济数据可能是不完全的,因此建立在其上的宏观经济计划、政策都可能被误导,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

金融体系一直是地下经济犯罪的主要领域,在有些国家,它实际上成为“灰色”贪污区域和“黑色”走私区域的熔炉。最近二三十年,“洗钱和逃税天堂”在各地兴起,如巴哈马、开曼群岛、以色列、列支敦士登、马绍尔群岛、瑙鲁等15个国家和地区,疯狂吸纳和掠夺全球资金,直接冲击正常的金融交易,成为地下经济犯罪和腐败者的经济庇护所。

金融体制薄弱的国家成为巨额非法利润大肆进行洗钱和投机活动的绝好目标。各种非法利润通过收买银行、证券交易和房地产部门涉足国家经济命脉,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抽逃,导致金融市场严重泡沫化。长期以来,墨西哥和泰国两国分别是源于西半球和东半球的主要毒品美元循环中心,那里的金融市场被人为地操纵,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泰国金融危机就与地下经济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转型国家也饱尝了地下经济之苦,由于政府部门没有在技术和组织上准备好管制私有化之后的企业,它们很自然地转向了地下经济,国外地下经济势力也乘机收购和插手这些企业,致使经济多年不振甚至出现动荡。比较典型的是俄罗斯,其犯罪性经济结构控制着经济的40%,每年因此损失200亿美元,相当于其整个预算总额。俄有很大一部分商场、酒店等合法企业的启动资金来自于黑钱,据统计,在莫斯科有一半的房地产市场资金来源于此。这些黑钱资本也巨额投资于国内外金融市场进行漂洗,并强行推行他们的投机逻辑,直接引发了1998年的金融危机。

(二)资助各种敌对势力对抗政府甚至引发政局动荡和内乱。地下经济参加者实际上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对他人不公和对政府仇视的基础上,而由于政府本身也与之同流合污如高层腐败,直接导致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地下经济的存在只是增加了参与者之间的凝聚和团结,如黑社会帮派、地方保护势力的形成,但代价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团结不复存在。

随着有组织犯罪日益形成网络和无孔不入,就连原本孤立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资金来源,而且他们自身就有地下经济实体,生存能力因而大大增强。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一些人就是依靠种植鸦片,使“黑钱”大量涌入,从而形成了为各种敌对势力撑腰的经济基础。同样,美、日、法等国的邪教组织也通过地下渠道大肆敛财,为其从事仇视政府和社会的活动输血打气。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加剧也与跨国地下经济势力有关。联合国一项决议指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资金来源渠道众多,如走私毒品和非法贩卖小型武器,专门业务旅行社等商业机构在前台为恐怖分子洗钱提供便利等。更有甚者,全球武器走私网络、控制钻石生产和贸易的大企业与贪污政府共同经营非法钻石贸易,使非洲的塞拉利昂、安哥拉和刚果陷于无休止的战乱。国外一些公司甚至组织雇佣军直接插手,所在国人民生灵涂炭,经济发展接近停滞。

(三)造成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诸如非法移民、武器走私和贩毒等在全球运作,影响和牵涉多方利益,如果处理不当,不仅给所在国造成负面的国际影响,且易成为外国以此染指该国事务甚至加以指责和干涉的借口。事实上,美国单方面确定毒品转运国名单的做法就已经招致许多国家的不满;而像反政府武装以及遭制裁和受禁运国家原本正常渠道的收入,被笼统地冠之以“黑资本”和“非法所得”,表明国际范围的扫黑行动也明显带有政治企图。拉美地区素称美国“后院”,长期以来,哥伦比亚因毒品种植和走私使经济多年停滞不前,政局动荡。美国声称自己受害最深,甚至将其列为自己新世纪全球重大任务之一,积极插手,近期宣布出资13亿美元帮助禁毒,而且派人亲赴该国剿毒,但由于援助资金主要是用以购买美国军火,并且把矛头过多地指向哥反政府武装。其意图是扫毒还是借以巩固后院,让人不免生疑。

国外治理地下经济的举措

(一)抑制“灰色区域”。(1)改革税制,加强执法。发达国家中,加、法、德、日、意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率均超过50%,而日、英、意企业所得税总额占各自CDP都超过4%以上,这是导致地下经济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意、德、日和英国减税和降低管理费用的呼声很高。与此同时,政府努力填补税法漏洞,加强执法,对企业财务严格审查,防止偷税、骗税。(2)防范和打击新型偷、逃税形式。地下经济势力总是不失时机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和高技术来逃避政府控制,正日益利用电子网络作为境外“逃税天堂”,旨在保护商业安全的暗码技术可能被用来隐藏相关的税收信息。由于因特网上的资本迅速流进和流出,使税务当局对此的监控和执法增加了难度。为此,国际社会要以全球化的手段来对付全球化的挑战。美国目前一方面用高科技手段对付高科技犯罪,加强本国的电子执法系统,促进电子商务有序发展;另一方面正推动立法,规定被确认的“逃税天堂”必须向政府申报支出,并且要求为其服务的银行认真履行作为中介机构的职责。

(二)重在扫黑。(1)阻止资本外逃。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把打击地下经济明确列为国家经济战略目标,由于近10年来,资本外逃高达2000亿美元,俄的打击重点是限制资本外逃。金融危机后,俄恢复甚至强化了原有的资本管制措施。与此配套,在外贸和外汇领域,也加强了管制。为了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俄联邦安全局采取相关配套措施,重点打击信贷和对外经济活动领域的犯罪行为、政府官员腐败以及走私毒品和武器等。(2)向贩毒开战。东南亚国家有一些成功的经验,通过改变毒品地带的种植结构,扶持正规经济发展,给予当地人出路。在很大程度上,坤沙贩毒势力在金三角的覆灭就是当地政府打击和引导策略的成果。但毒品是全球地下经济中最顽固的势力,美国自1980年起至今已经直接花费5000亿美元向毒品开战,现正加大打击力度,1999年12月美国通过了《外国毒枭法案》,该法律允许财政部冻结被列为与毒枭有联系公司的资产,并有权阻止美国公司与那些公司做生意。(3)打击洗黑钱。由于现金是洗钱的一个主要交易方式,因此,观察流通中现金的增加或减少是了解和控制地下经济的一个有效指标。欧盟1998年印制了面额500欧元的钞票,由于500欧元相当于500美元,此举意在把美元排挤出其成员国地下市场。而加拿大的作法则有所不同,由于1000加元面额的大钞主要被洗钱利用,政府宁愿让千元钞票退出流通。去年11月美国财政和司法两部共同向国会提出了一项旨在彻底消除洗钱行为的议案,主要包括扩大以洗钱的罪名提起公诉的犯罪范围,增加了欺诈、受贿、挪用公款、贩卖军火罪和其它暴力犯罪等。(4)对非法移民严加防范。目前各种各样的人口贩子暗中影响和控制着全球近两亿人口,在过去10年里,人口贩子以提供性服务和输送劳工为目的,仅从东南亚地区就向外国贩卖了3000多万妇女和儿童。非法移民不仅直接被“蛇头”剥削,而且遭到对象国地下经济势力的控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是非法移民的主要对象国,因而相关国家纷纷加强了对非法移民的控制和打击力度,并积极要求加强在这方面的国际通报和合作。

(三)加强国际合作。现阶段国际社会的主攻方向是打击毒品走私及洗钱活动,合作层次包括:(1)单边声明。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允许外国收回存于英国银行的所有该国领导人的贪污所得和犯罪利润,并且准备立法阻止公司向外国官员行贿。(2)双边合作。除了美国和哥伦比亚两国联手剿毒外,由于从阿富汗走私到欧洲的海洛因70%是经土耳其运送的,近期联合国与土耳其政府决定合作打击这一世界最大的海洛因通道。合作模式基本上是联合国财力支持,土耳其则由政府、公众和媒体共同发挥作用。(3)区域合作。西方八国集团去年7月聚首日本,发布了关于洗钱行为的报告,要求全球所有金融中心包括离岸金融中心按照相关国际准则行事,积极合作打击洗钱犯罪。(4)国际机构合作。联合国不久前签署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强调各国联合打击洗钱、行贿受贿等经济犯罪活动;加强各国司法和警方合作,简化起诉和引渡程序;打击贩卖人口和偷运移民犯罪活动。

标签:;  ;  ;  

全球地下经济发展趋势_经济犯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