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涉及范围较大,在具体工作中以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设计方案为依据,计算整个工程的施工量,并参考工程量进行价格组定,计算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繁琐的加减和归类,其中包含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工作人们任务量的同时,无法保证计算的精准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人员可利用其制作三维施工图,以此为依据精准地计算出具体施工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分析
1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的优势
1.1 打破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条块分割状况
BIM技术使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了实时、动态、精确分析,改变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横向、纵向信息难以共享与协同的状况,提高了工程项目参与方对成本控制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市场的透明度。
1.2 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与效率
工程量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性要素,是进行造价测算、工程招标、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进度款支付等一切造价管理活动的基础。而基于BIM的专业算量软件融合了国家规范和计算规则,通过精确的3D布尔运算和实体扣减,其工程量计算精度远大于手工,而且可以自动形成电子文档进行交换、共享、远程传递和永久存档;同时不同专业无需再重复建模,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极大地加强了各专业的协同、融合,大幅提高了造价工作的效率,也有利于把造价管理资源投入到商务谈判、工程招标、合同管理等更有价值的造价控制领域中。
1.3提高了资源计划管理的水平
BIM三维模型与时间、成本维度组建成的5D建筑模型,通过动态实时监控,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资金、人员、材料和机械等。5D建筑模型能够实时获得任意时间段各个项目的工作量信息,然后把该时段的造价进行核算,可以更加准确地制定派工和资金计划,以实现精细化造价管理。
1.4改变了传统设计变更、索赔管理、多算对比的落后状况
BIM技术直接将设计变更的内容与模型关联。变更时将模型微调,算量软件即可将变化后的工程量数据快速、准确地自动汇总,成本的变化亦可直接导出,设计人员可随时了解设计方案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BIM技术下也根本性地改变了传统造价只重视合同价、结算价的状况。BIM模型中的每个构件都被赋予参数化信息,通过任意组合各构件信息,为工程项目的多算对比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2 BIM技术应用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信息缺乏协同性和共享性
在当前时期,国内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机构有很多,不同的机构虽遵循的标准也是有所差别的,相关机构间的沟通机制也未能构建起来,另外就是在技术以及数据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就使得成本数据等一定要予以再次加工。然而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错误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信息的可信性也就降低了很多,这就使得造价的真实性难以得到切实的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举例来说,相关人员在展开概算、预算、决算以及结算的过程当中,要把全部的数据整理出来,数据录入的工作是相对繁重的,其对造价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就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任何忽视都会导致数据出现错误。
2.2工程造价数据缺乏时效性
进行工程造价时需要搜集大量的成本信息,包括人力成本、物料成本、资金成本等等,这些信息是否能够精准的获得,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结构是否真实的反映了当前的项目实际资金需求,而在BIM引入之前,很难保证所有的成本信息都具有较高的时效性,更多的是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均价或者同行业类比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往往存在着不可控的价格风险。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BIM技术在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决策阶段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作人员必须合理分析不同的投资方案,究其经济效益、技术要求进行论证,最后选择最优方案,以此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了我国某广场休闲项目,其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为9 890m2,总建筑面积则为10 375 m2,建筑主体分为地上25层,地下3层,并设置9~10层裙楼,该建筑主要功能为办公或商业。在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中,工作人员引入了BIM模型,集成财务分析和项目方案设定工具,并对具体参数进行修改重置,并通过该模型获取项目方案的实施投资收益情况,以此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依据。该项目1~10层设置裙楼方式,11~25为标准层,顶层设置为机房,在投资估算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整栋建筑简化为连体结构和标准结构,以此为依据建立BIM模型,通过相关软件计算出造价的估算值,并且保证估算误差控制在10%内。
3.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以上文提到的施工项目为例,工作人员在施工图预算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工作人员先通过传统的CAD方式设计施工图纸,在此基础上并采取“分布式BIM模型方法”,在鲁班算量软件中导入设计好的CAD图纸,进而建立成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定额计算,主要对构件套取过程中涉及的清单进行汇总。在鲁班算量软件应用中,软件会自动实施扣减和分类作业,并实施粗略造价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以文件形式导入至鲁班造价软件,分析后得出最后的项目造价结果,从而在最大限度上缩减了工程量计算所消耗的时间。
3.3 BIM技术在招标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本次研究施工项目中,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招标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引入了BIM技术,工作人员先确定了招标标底,其由招标方编制,主要标注工程的预期价格,在BIM技术作用下,招标方可参考设计单位提供的BIM模型,获取其中的项目工程量信息,并从软件中提供的实时市场信息中获取价格变动情况,以此作为标底价格制定的参考依据。此外,投标方在投标文件发送过程中可附带项目的BIM模型,招标方可在报价过程中利用该模型合理判断工程量清单是否正确,同时BIM技术与网络技术相连接,招标管理部门可对招投标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3.4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结算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重点内容,本次研究项目中主要采取传统的按月结算方式,施工单位在每个月中旬预支项目工程款,在月末根据完成进度办理结算,但是传统二维图纸造价管理中数据十分分散,使得工程量汇总和拆分较为困难,基于这类问题,工作人员引入了BIM技术,先将算量软件导入鲁班造价软件,进而形成粗造价文件,最终使得框图出价成为可能,工作人员可在BIM模型中进行直接勾选,从而获取工程任意部门的造价及工程量信息,实现了实时结算。以16~18层柱、梁混凝土消耗为例,工作人员点击“工程量统计”,就需要出价的构件图形进行框选,软件便会显示每一个构件的具体位置和清单定额,工作人员可筛选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而创建一个独立的预算书。
总结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无论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还是在施工和竣工阶段,BIM技术都能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充分利用BIM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的科学性,也可以提高造价信息的准确性。工程造价管理则通过BIM技术实现了计算模型的精准调用、计算价格的准确查询、同类工程计算方法的查阅等等,海量的数据库和有针对性的计算指导是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贡献,因此更广泛的应用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能够有效的保障造价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后春.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2] 祝元志.数字技术再掀建筑产业革命――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前景与挑战[J].建筑,2010,(3).
[3] 何关培.BIM第二维度――项目不同参与方的BIM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徐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技术论文; 造价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量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阶段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