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论文_蔡树良

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论文_蔡树良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一体化运维工作中10kV配电系统的应用有着较高的实效性,其主要是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电量信息实现实时性的记录、传送以及处理的专业化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一体化运维的效率水平以及风险预报的精确度与高时效性,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自动化设备而言存在多个方案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一体化运维的范围与准确性,对于电力系统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

关键词: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1、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概述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好坏取决于自动的实施程度。“自动化”一词使得以此越来越慢的运行速率手动履行特定任务。这需把微处理器和通信网络与一些有关的软件编程一起采用。自动化于输电系统级之中的应用可表述为透过智能电子设备手动监视,保障与控制开关手动,以此透过顺序事件于故障前夕回复电力服务并把越来越糟糕的操作条件保持回稳定手动。现在,因为通信技术的进步,输电自动化系统(DAS)不仅是变电站与馈线设备的远程控制与操作,所以仍然一种最高点可信,自我修缮的电力系统,能迅速号召实时事件实行合适的行动。

所以,自动化不仅代替了手动程序;它容许电力系统以此最佳的方式运行,根据立即往决策应用与设备获取的精确信息。输电自动化系统已遭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表述为能使电力公司自远程位置以此实时模式监控,磋商与手动输电组件的系统。我们需输电自动化系统有几个原因。至目前为止,电力工业于数量与质量之上均获得了明显进步。不过,预定会建议获取越来越糟糕业务的社会需求。DAS的主要功能是于输电线路爆发故障时远程控制交换机导向,隔离故障并且回复业务。现在,输电自动化必需克服效率的提高及输电的可靠性与质量问题。如今,因为实行根据性能的速率并因为其对于复杂电压的影响因而提升了电能质量,公用事业公司越来越重视提高可靠性。除此之外,需留意实行雪铁龙输电自动化(ADA)的特定工具包含成本/效益评估,装置研究与可靠性检验的工具。

2、运维一体化关键点分析

2.1、运行与检修的不同

配电网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必须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与必要的运行。基于此方面来说,与配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运行与检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的差别,对于相关检修的要求相对较高。检修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熟悉整个设备检修的流程与相关要求。同时技术人员培训难度较大,经历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才能够实现配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2.2、现场作业安全保证难以到位

基于配电网检修的工作性质来说,需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这也是配电网检修的基本保障。在配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性难以得到全面的保障,这就增加了配电网检修的风险。

在配电网检修过程中,由于传统模式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当前配电网检修工作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没有在运维一体化实施之前,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极大地增加了配电网检修的难度。此外,虽然传统运行模式保证了电网检修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取得了初步性的成效。

2.3、整合部门,职责一体化

将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部门进行整合,并且设置两个不同的组合,一个是集控组,而另一个则是运维组,前者主要是负责日常的设备巡视工作,后者则是复杂设备的检修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运维组中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职责,运行和检修人员的职责应该独立,这样在实行签发和检修的时候,也可以做到权责分明,确保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可以落实到实际。例如在运维模式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简化变电站的操作模式,优化操作的流程,简化其中的各项工序。这样就能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3、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的一体化运维模式

3.1、监测设备方面

在电能供应环节当中,监测设备是为用户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自动化的设备,并明确具体电能应用费用的关键性设备,设备本身的运行质量、运行效率会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首检属于自动化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的关键性环节,会直接决定监测设备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在之前的自动化设备首检工作中,因为该技术本身的不全面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导致对于装置的首检普遍存在全面性方面的欠缺,这也导致自动化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发生故障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另外,及时落实并改善“三遥”系统。采用集中式智能控制方式,按照主站的数据采集、监视控制系统所提供的实时性数据实现对已有故障的处理,现场的馈线终端装置可以将故障信息借助相应的通道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按照开关状态、故障检测信息、网络拓扑分析、故障判断区段的方式发放遥控指令,跳开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并重新闭合变电站出线开关与闭合联络开关,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

3.2、远程巡检维护方面

在之前的监测设备的巡视检查工作当中,一般是让工作人员到达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检查,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力资源消耗,同时在巡检的质量、可靠性、全面性以及准确性等方面的保障效果也比较差,经常会因为地理条件因素、工作人员的意识等导致工作效果的下降,从而导致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较差。在应用自动化系统的环境下,可以有效实现远程化的自动化设备巡检维护,并按照系统的具体功能,实现对监测设备不同运营信息的远程化检测,并根据相应的信息开展细化的分析,并发现其中的故障隐患以及异常信息,促使维护人员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保障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另外,在使用10kV配电系统对电能的自动化设备实行远程化的巡检时,其流程主要为:系统的巡检、异常信息或故障信息的明确与判断;维护人员的现场检查;故障原因的分析和判断;故障类型的定位与定性;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故障。

3.3、合理分配职责,提升配电运维管理水平

建立公正健全的岗位评审规则,尊敬职工的工作效果。于智能电网运维现代化的管控之中需大批优良的人才退出,在后方和后台的职工均需具有非常弱的工作技能。因此,强化工作职工的培训与重视职工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在实行展开程序其中,首要条件便是工作职工某种要具有立即大力的工作态度。对于维护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技能管理层需交付比较余的时间去注重,只强化保障职工的培训,使得他们于之后的发展之中体现出自身的技能,大力地转入到输电运维现代化上去,便会促进运维现代化越来越糟糕的发展。管理层领导应当注重恰当地变更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以防导致额外的耗费。

总之,在自动化配电网络建设之中对于一二次设备实施免维护设计可以极大程度上增加电力企业的末期维护工作,减少设备运行成本。实施一体化运维模式,可对于配电网自动化设备故障展开迅速精确的处理,克服了传统运维模式技术人员够的难题,精确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平稳行驶。因此于自动化配电网建设之中实施一体化运维模式是我国将来配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对于实施配电网自动化具有巨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朱剑明.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227.

[2]陈勇.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J].通讯世界,2016(11):212-213.

[3]张莺.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5(18):249.

论文作者:蔡树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论文_蔡树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