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应用论文_岳强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应用论文_岳强

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 辽宁抚顺 11332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对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产品质量也更加的关注。产品质量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保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将导致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对社会的危害极大,需要严厉制止。本文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的重要性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体系应用;内部审核

1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的意义

一个组织为实施和达到其目标的活动,均需要管理,没有管理就不可能正常运行。管理更是多方面的,当管理参与到质量活动中时,即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在组织中对质量方面的工作起到指挥和控制的作用。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相关质量活动的有效进行,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质量管理的必要前提。

一个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它的作用可以通过组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制定相关的流程,并保证其持续受控。体系还要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保证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提高组织与客户对体系的信任度。

2 质量体系应用中的问题

(1)质量管理体系未受员工重视。一些员工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无对企业生产影响不大,质量意识比较淡薄。这些员工常常认为只需完成上级领导指派的生产任务即可,使得质量管理体系中出现员工被动接受的情况。甚至一些员工认为质量管理是管理人员及领导等人的事,与自身无关

(2)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中规定的要求及其内容与企业实际运行的操作和方法不相符合。企业实际的日常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标准脱节较大,一些企业甚至人为的分开体系和生产,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未能良好的发挥其作用。

(3)未按其文件的规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认证,研究时有研究工程而无研究记录,监督检查或认证审核时抱取侥幸心态。

(4)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测和内部审核的力度不够,企业的日常管理体系的运行监督管理机制缺乏,文件和标准的实施效果也不如人意。

3 质量体系应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1)企业的一些管理或负责人员认为质量管理认证和实施未能为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把完成预期的生产任务及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的目标,而缺乏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的重视。

(2)因为解释型的研究工作与生产企业的计件、定量等工作模式不同,同时软件及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使得目前的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和标准未能与实际的生产工作在操作型和符合性上有效接壤。

(3)过去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企业常常图省事、怕麻烦而应付了事。

(4)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标准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甚至不用心学习相关文件和标准,以至于难于适应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要求。

4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4.1 做好质量体系文件的宣传和贯彻工作

根据体系文件的不同内容进行不同范围、不同人员的宣贯,而不同程序文件应在与其有关的人员范围内进行宣贯。使每个员工了解和自己有关的文件,知道自己应做什么、什么时间做以及如何做等等,了解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在整个组织内是如何运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加强信息管理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全体员工应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反映的有关部门,以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健全。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反馈、处理和归档工作是体系运行的需要,也是体系运行成功的关键。

4.3 坚持宣传标准,扎实群众基础

企业应该常进行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这也是维持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和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ISO9O0O国际标准应用广泛,通用性很强、涉及到各个行业、描述语言非常精炼,因此消化和理解时需要员工或管理人员本身具备一定的能力。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或者部门负责人员对管理体系的文件和标准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理解不够,学习的不过深入,同时一些员工本身便对质量管理认证存在一些误解,使得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运行存在较大阻碍和制约。

因此,企业需做好员工和管理层的培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尤其是部门负责人的相关素质,以积极创造内外部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培训人员的交流加强对文件及标准的理解。只有当员工对标准熟悉并理解了,才能自愿、自觉的根据标准执行,以让管理体系发挥其最大效能。当然,对管理体系标准的学习、理解、应用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并努力。

4.4 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考核体制

一个完善的监督考核体制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目前诸多成功的企业普遍采用“目标管理”手段,并将目标管理与监督考核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经营、技术、生产等现状综合确定。

考核体制要充分体现出部门、科室、车间、班组、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而建立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日常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的共同发展。建立基于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尤其是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去考量的考核激励机制,努力对员工的工作业绩给予准确、恰当的评判,以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认同度。同时,要建立监督制度,任何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进行监督就不能成为最好的制度,而监督目的应是协调和完善制度的执行。

5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阶段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手段,是重要的一环。

内部审核对任何组织或部门都是必要的,内部审核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本单位的成绩、需求、优势和不足,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跟组织所确定的要求以及确定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是进一步改善、完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管理评审通常12个月一次,通常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主要是对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价,提出并确定工作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进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6 结束语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要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细化宣传过程,把握培训环节,编制可行的文件系统,是提高专业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对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确保组织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青.浅议质量管理体系中持续改进机制的应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1,19(5):53-54.

[2]刘惠芳.浅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其运行[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

[3]许兴强.浅谈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280-280.

[4]张景瑞.浅谈企业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J].商情,2014(12):148- 148.

论文作者:岳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应用论文_岳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