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文化#183;青年价值观#183;社会转型_社会价值观论文

酷文化#183;青年价值观#183;社会转型_社会价值观论文

酷文化#183;青年价值观#183;社会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社会转型论文,青年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九十年代以来,“酷文化”浮出水面,并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弄潮儿便是 我们的“新新人类”。他们喜欢说“够酷”的话,做“很酷”的事,唱“酷极了”的歌 ,穿“酷毙了”的衣服。如火如荼的酷文化,正记录着他们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与青 春风采。那么,什么是酷文化呢?概括地说,酷文化是一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 文化,它是一种以青年人为主体,表现青年人群的行为方式、价值观、生活品位及其消 闲娱乐要求的亚文化现象。

一、酷文化分析

文化分析的视角有许多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研究视角是:功能主义的、冲突论的和 文化生态学的。我们不妨借用这几种分析视角来探讨酷文化。

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一个特定的文化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 功能,既包括正向的贡献,也包括反向的影响。基于此,我们说,酷文化作为一种文化 现象,它之所以存在正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功能。相对于青年个体和社会,酷文化 都表现出正功能和负功能。具体说来,对于青年个体来讲其正功能表现在:有助于自我 实现、人格发展;与他人相符,获得社会认同;满足求异需要,使生活快乐等。其负功 能表现在:经济上的浪费,自我迷失,个性丧失等。对于社会来说,其正功能表现在: 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活跃社会生活,让生活丰富多彩;可以促进文化进步、意识变 革,形成新的价值观;创造新生活,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等。其负功能则表现在:社会资 源浪费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人崇尚、追求酷文化,在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自我 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社会、对现实的不满的消解和排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酷 文化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从冲突论的视角看,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 。这一视角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社会存在着或者说也许存在着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 ,不同的文化要素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通过这一视角人们便可以 发现,哪个集团支持哪种观念和价值观,并可以得出原因。酷文化的主体乃是中国八十 年代以后出生的新新人类,他们在改革开放中学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长大,是与时 代共舞的一群。从年龄群体的意义上看,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他们的情绪象“六月的 天”,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性格喜显耀好胜,态度愿求新求异,“敢为天下先 ”;他们还具有介于非成人和成人与自然人、社会人之间的过渡人特征,他们在个体自 我与社会自我的角色间徘徊,表现出“理性自我中心性”(皮亚杰语)等。他们的自我认 知和评价、自我情感和意志、自我个性和性格等心理结构均已形成,只要有机会、有土 壤,他们就会努力争取通过与此相对应的、具体的现实可操作的途径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实现和发展自我。新新人类对酷文化的追逐恰好满足了他们标新立异、突出自我、张 扬个性的心理需要。同时,他们生活于“文明共享”的时代,充分体会和享受着这个时 代的种种好处;他们崇尚“简约主义”和“实用主义”,脑子里绝少条条框框和永世不 变的原则;他们以活学活用的方式消化爱情的古老内涵,充满着疏离性和不安全感等等 。酷文化作为新新人类这一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恰好 反映了这个社会群体的利益需要。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看,就是把一种文化现象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从人、自然、社会 、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酷文化就是在中国整体的 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产生的,深受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心理 、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就酷文化的生产方式而言,它是一种由文化工 业(早在1944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家霍克海默(M.Horkheimer)和阿道尔诺(T.W.Ador no)就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意指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 娱乐工业体系)生产的商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商业化普遍繁荣的今天, 酷文化无疑与商业利润紧密相连,而且具有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复制性”。 它是被商家复制在胶片、磁带、光盘等上面进行批量生产的商品。为了利益,商家极力 地推出许许多多有关酷的形象、酷的语言和各种酷的象征物,制造酷文化的流行风尚。 青年则通过认同、接受这些东西来表达其内心世界。再比如就酷文化产生的社会心理机 制而言,主要是通过模仿和“他人导向”而形成的。正如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Simmel.G)认为的,人们追求时尚是一种模仿他人的行为:一是要顺应社会,即所谓的“ 社会相符需要”;二是要与周围人有所不同,即所谓“社会差别需要”。就是这么一种 状态,使流行得以成立和存在。可见人总是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参与流行的。里 斯曼(Riesman.D)也指出:一些人“特别注意来自他人的信号”,凭靠“他人导向”力 求与周围人的基准相符,从而求得情绪安定,弥补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因此,他们对流 行时尚极为敏感,流行时尚一出现就迅速参加。另外,一定时代的社会结构状况也必然 作用于亚文化时尚的产生与发展。一般而言,一个静态社会,社会中的行为规范、风俗 习惯、社会制度越严厉、越稳固、越硬性规定,那么流行文化越难以产生。相反,一个 动态社会,经济上生产方式多样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政治上身份体系弱化、地位平 等、流动自由,交通、大众传播的频度和速度高等,流行文化越容易产生和蓬勃发展。 酷文化正是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一种把变化、发展、进步作为理念的开放性社 会的大背景下产生并流行起来的。

二、酷文化与价值观

以青年人为主体的酷文化包含和体现着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并且是以青年价值观为 核心的。青年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青年群体所共同持有的对周围世界中人、事、物的基 本看法,是他们在自身价值取向上的基本态度。具体说来,青年价值观是指青年人关于 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 或尺度。价值观不能孤立地存在,它必然与人的行为相联系,但究竟怎样联系的,不同 的社会学家做出了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论宣称价值观决定行为。比如塔尔科特·帕森斯 认为:“有理由可以使我们相信,从某些方面看,人类后天习得的个性因素中最稳定和 持久的即是主要的价值倾向模式。有理由相信这些模式在儿童时代就是定型的,而且到 了成年时代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即是说基本价值观在个人生活的早期就已被接受, 一旦价值观形成,它们就成为个人行为选择和态度形成的指南。这种理论还认为,行为 方式的变革是社会价值观的外在逻辑结果。另一种理论则更加关注行为在创造价值观方 面的重要作用。比如社会学家威廉·G·萨姆纳所认为的:社会习俗是在较长一段时间 内自然形成的,为了证明继续沿用这些习俗的合理性,或者说是为了掩盖这些习俗可能 是非理性的事实,人们就试图对它们进行抽象的解释。也就是说,价值观是一种事后的 解释,通过它们,社会已存在的习俗就变成了一种需要的产物。其实,这两种观点各有 所长,各有合理之处,一方面,确实存在一系列的基本价值观,它们成为每一个既定社 会的基础,另一方面,价值观并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们通过日常生活而形成、强化和改 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认为价值观取决于行为,行为又决定于价值观。也就是 说,价值观与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青年价值观是通过青年人的具体行为方式表现出 来的,青年人的具体行为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

可以认为,酷文化、青年人的价值观以及青年人的行为方式是三位一体的。下面我们 援引一项关于酷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酷文化与青年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的密切关联 。

雅虎(中国)和“荷氏”联手主办的“酷调研”从2001年9月15日开始,在雅虎中国的专 题网页和全国29所高校同时举行了一个月的大型调研活动。调查显示:最酷的生活方式 可分为四种类型:物质型、精神享受型、实干型、虚拟型。物质型以高收入、有地位、 高级住宅、挥霍为特征;精神享受型以四海为家、自由自在、从事自由职业、做自己愿 意做的事,五湖四海皆朋友,以车当房、徒步旅行为主要标志。被调查者中的76%都希 望过这样“酷”的生活,物质型和精神享受型似乎代表了都市青年心中所向往生活方式 的主流。可喜的是,实干型的“酷”生活也在被认同之列,10%的被调查者描述他们心 中的“酷”生活为:当朝九晚五的白领或SOHO(在家办公),有中高收入,少说话多办事 ,平平淡淡生活,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网络生活在都市青年中的影响力不可低估,8%的 被调查者声称,最酷就是生活在网络中、E-SHOPPING(网上购物)、OICQ(网上聊天)。

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酷”生活理想的关联轨迹看,调研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年龄 和受教育程度的攀升,年轻人对生活的要求有一个不断变化和校正的心理曲线,从单纯 到向往独立和自由,从比较理想化到回归现实、乐观地面对。被调查者对“酷”生活的 描绘,其实是他们理想生活的图景。“酷”概念在多数年轻人心中,是一个理想化的概 念,有人总结为“想什么是什么”。

从“酷”概念中还可以看到性别差异。男生形容“酷”生活,事业上的成功、CEO、老 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女生心中的“酷”生活,则是海边小木屋、购物、去自己想 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穿着方面,“酷”是个性化的代名词。但受教育程度不同导致对“个性化”的理解 不同。中学生认为最酷的穿着是能吸引他人注意的个性化,而大学和大学以上教育程度 的人则倾向于满足自己的个性化、休闲化。便携的高科技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 掌上电脑被选择为“最酷的配饰”,尤其受到年轻男性的欢迎。

调查的另一个成果是“酷语言”,都是些都市青年流行语。这些风行的时髦用语包括 网络流行语“翠花,上酸菜”,还有“爸爸妈妈搞不懂”、“去死吧”、“受不了”等 年轻人特有的语汇。

一些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评价说,“酷调研”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了都市年轻人的一种生 活状态和精神需求,给了年轻族群一个发布生活宣言的机会,可以说是“酷一代”的“ 自白书”。

另外,酷文化还体现出社会变革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青年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价 值观的多元化是指一定时期社会上不只存在一种价值观,而是多种价值观同时并存,其 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等等。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存在 是不可避免的。首先,社会运行在转型期不可能将传统因素完全抛弃,传统的价值观念 与现代价值观念同时并存。其次,市场经济的实施必然出现利益主体的多元分化进而产 生社会分层,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另外,市场经济的实施,也注入了新 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酷文化体现了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追求与选择,是社会转型期青 少年族群价值观的表现,而我们的社会对这种亚文化的接受和认可本身就从一个侧面证 明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现实。这种多元价值观的存在相对于过去那种整齐化一的价值观要 求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公众个性化要求的宽容和尊重。

酷文化也体现了青年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中国的新新人类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 改革开放、社会不断进步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没有受到“左”的影响,不顾及什么伟大 的神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得自由洒脱;他们很少受传统价值 观念的束缚,他们的价值选择多种多样:个性的、新潮的、奇诡的,我们不妨看一看北 京青年爱去的“酷地儿”:三里屯酒吧街、异国餐馆、小剧场、星巴克、迪厅、三联书 店、网吧等,不同的场所代表不同的内涵与情绪,无论是酒吧街大排档似的随意、咖啡 客暂时的悠闲,还是书店里求知若渴的满足,在青年眼中,每一种选择都是享受一个过 程、体味一种生活,这就是最重要的。酷的理由千千万万,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一个,那 就是年轻。他们的价值观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性、探索性和前卫性。然而,青年价值观并 不是天然合理的,也包含一些和主流文化、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东西,比如全新的两 性观念;十足的喜新厌旧;极端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对此也必须认真 关注。由于青年本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定型,尽管他们的 思想最活跃,对社会潮流最敏感,但是个体的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善恶能力较弱,具有 不成熟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因此还必须有社会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使其价值选择定位在 坚持社会价值导向一元的前提下,能够融入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并发展一种积极向 上的人生。

三、酷文化与社会转型

任何一种亚文化时尚都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正象俗 语所说“歌随世而生,世随歌而动”。而且,越是在社会变革时期越明显、越突出。比 如,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年亚文化转型非常显著,而且周期越来越短,有人将 其描述为:60年代“披头士”;70年代“嬉皮士”;80年代“雅皮士”;90年代“社皮 士”和“易飞士”。就拿美国的“嬉皮文化”来说,它的产生可以用三个关键的社会背 景因素来解释:其一,50年代生育高峰所造成的60年代青少年所共有的认同感;其二, 当时的社会繁荣使许多青年人不关心如何谋生;其三,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对新奇事物 的追逐。但从文化本身来看,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青年人对后工业社会产生的主体性丧 失、文化断裂等问题的回应。60年代正是美国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生 产的高度组织化和社会化,带来了物质文明的长足发展,然而同时却出现了“资本主义 文化断裂”(丹尼尔·贝尔语),人的首创精神、责任感弱化,主体性丧失,被异化为“ 组织的人”(威廉·怀特语)、“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人们的精神家园花果飘零 。面对这种精神危机,嬉皮士们以自己的方式,反对战争、暴力;反对强迫消费;反对 被动观察;反对极端的将来取向。主张自由平等、关注自我、关注现在;主张回归自然 、纵欲享乐;主张重新恢复作为人的生活。因此也可以说,这场青年文化运动正是人类 在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对试图重新恢复人的尊严、价值所做的努力。

酷文化的兴起是在中国总体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轨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自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处于一个全方位的变革时期,从社会结构来说,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 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化社会转变;从社会体制来说是从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此同时社会文化也发生相应 的变迁与转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先进与落后的对垒,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在这种 背景下,酷文化乘势而入,被敏感的新新人类认同和接受,加之商家的推波助澜,得以 流行开来,并引领大众文化发展的潮流。其实,细想起来可以发现,中国新新人类的酷 文化与美国60年代的嬉皮文化颇有些类似之处:比如都是发生于社会变革时期;都是以 青年人为主体;都是从批判现实的起点出发;都选择对抗、漠视和极端个性化;都是在 主流意识的统治下等等。但是,我们的新新人类的前卫品格却远远不及嬉皮士,他们不 会“过把瘾就死”,也不会汇聚到丹麦的乡间成为遁世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价 值追求和生活信条,因为他们是中国的“嬉皮士”。虽然新新人类的酷文化多少有点东 施效颦的味道,但是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毕竟沉淀着这个时代、社会最具代 表性的某种情感和理念。

酷文化与后现代转向息息相关,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是后现代主义在我国世俗化 的一种具体表现。凯尔纳曾经感慨:“后现代时刻已经来临,并使知识分子、艺术家和 文化经营者大感困惑,他们不知道是该积极地加入这场嘉华年会呢,还是冷眼旁观,直 到这场新狂热消失在文化时尚的漩涡之中。”确实有不少人把后现代主义看作是一场终 将消逝的狂热,也确实有不少人大声疾呼“停止使用这个术语”,但是无论如何,人们 终究不能忽视二战以来,后现代主义所达到的那种雅俗共赏的“热度”。后现代主义是 “破解”文化的一部分,它追求的是“解构”和“不连续性”,它力求表达的是“去中 心化”、“去神秘化”、“去合法化”。这种风格明显的体现在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绘 画、建筑、音乐、服饰、语言等方方面面。当我们的思想者们还在犹豫、观望、质疑后 现代主义的是非曲直,为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合法性作论证的时候,我们的新新人类 就已经无所顾及地走进“后现代”了。他们崇尚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王菲那 样的音乐极致;他们穿那种“致命而疯狂的垃圾”装;他们使用怪异的语汇,说着只有 他们才懂的语言……透过他们追逐的“酷的标志”,总能感受到后现代的特点;也总能 感受到后现代的影响。比如北京零点调查公司作的《寻“COOL一代”:中国沿海城市中 学生社会文化特征调查报告》中有关于“中学生认为的酷的标志”一项,其结果是:极 限运动(蹦极、攀岩、滑板)等玩得特好占34.6%;上网占24.0%;球星或其他明星的签名 占14.5%;电脑黑客占13.9%;电子游戏玩得特别好的人占13.6%;名牌产品的代言人占9 .2%;头发染一个另类的颜色或剪一个另类的发式占8.4%;露脐装占2.2%等等。酷是中 学生心目中一种前卫风格的表现,也是一种无深度、平面性的文化现象,青年人消费它 但不问它来自何处,又将去向何方。在这里,对生活的形而上学思考、对生命的终极意 义关怀、对社会的使命与责任被搁置、被疏离。按照新新人类的话说就是:“只要我喜 欢,有什么不可以?”,他们要的就是那种“玩得就是心跳”、“过把瘾不死”、“现 实不懂虚拟美”的感觉。他们心中的酷的标志,是后现代主义文本的翻版。透过酷文化 所表达的“后现代”文化取向,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青年群体作为文化主体的意义。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人都必定与所处社会的文化相联,一方面他们必然受到既定 文化的熏陶和培植,是既定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青年人必定不满足 于既定文化的规则和要求,必然要从自己的特性诸如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等出发,按 照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向社会文化发出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呼声,进而或改建、或推进 、或创造出新的社会文化。同时,青年文化主体作为社会文化发展总过程中的重要参与 者,以其富于生命力的创造目的、创造动力和创造能力,承载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重 任,从而引领一定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时尚。当然,由于青年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 文化创造的要求和实践能力不断改变,致使他们对特定社会文化的创造贡献,只能是社 会文化发展链条上的一环,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的特点。如今,酷文化就已经在逐渐淡 出,美国青少年中最新流行的词是“青”或“邪”,台湾的新新人类则流行“卡”。时 下,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悄悄兴起来自日本的“蔻文化”(“蔻”源于“Cute”, 日语为“可爱い”意为可爱的、漂亮的。经港台的新新人类传到大陆,内地的时尚一族 将其简称为“蔻”亦或“Q”,结合“豆蔻年华”的意思。表现为童心未泯的孩子气、 卡通风格的成人童装秀,“后儿童时代”的游戏精神等)。正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大海前波让后波”,酷文化时尚要走了,蔻文化时尚又来了,然而在文化时尚的来来去 去、潮起潮落间,唱主角的却永远是年轻一族。

标签:;  ;  ;  

酷文化#183;青年价值观#183;社会转型_社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