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毛建宇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毛建宇

毛建宇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皮肤科 江苏 淮安 223200)

【摘要】 目的:探讨银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所接收的银屑病患者86例,根据患者年龄单双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西医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以UVB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患者所取得总有效率为74.4%,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者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患者仅3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十分明显。结论:在银屑病治疗方面,UVB疗法所得到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得到较高治疗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所出现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属于一种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法,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银屑病;治疗方法;UVB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106-02

银屑病也叫做牛皮癣,属于一种炎症型皮肤病,具有慢性复发特点,该疾病是由于患者表皮过度增生而造成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的患处皮肤有红斑或者丘疹出现,病情较严重患者的红斑表面会有银白色鳞屑出现,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伴随瘙痒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均有十分严重影响。在临床上选择一种有效方法治疗银屑病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我院皮肤科所接收的银屑病患者86例,分别以常规方法与UVB疗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患者资料均来源于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所接收的银屑病患者86例。依据患者年龄单双数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共有43例,在这些患者中共包括23例男性患者与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段为25~65岁,其平均年龄大小值为36.5±2.5岁;观察组中患者数量为43例,在本组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1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4~66岁,患者平均大小为34.6±2.6岁。这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上差异不明显,两者之间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以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即给予患者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以及氢化可的松软膏对其进行治疗,阿维A胶囊剂量为每次20mg,每天1次,使患者口服;同时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每次40ml,每天1次;以氢化可的松软膏对患者涂抹于患处,每天进行2次,共对患者进行30d治疗。

观察组中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UVB疗法进行治疗,即选择光疗仪(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希格玛SS-01型)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强调设置为45mW/cm2,将峰值设置为311nm,选择全身照射窄波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对计量进行调整,累计最大计量(计量调整时所达到最大值)为1.3J/cm2,每周进行2次,对患者连续治疗8次,将2个月作为疗程。在治疗进行之前,应当对患者病史进行询问,并对其进行系统查体,同时对其行皮肤科检查以及完善辅助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对其病变部位进行照射扫描,注意不能放过任何部位,对于较严重部位可将计量加大,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患者反应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有不适情况出现应当立即停止,在不适症状消失之后再对其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原本皮损部位全部消失或者消失面积超过95%,皮损严重指数降低程度超出95%,则表示为痊愈;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皮损部位消失面积在75%~94%%之间,患者皮损指数降低程度在75%~94%之间,则表示为显效;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皮损部位消失面积在31%~74%之间,皮损指数降低程度在31%~74%之间,在表示为有效;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皮损部位消失面积不超过30%,或者皮损面积与治疗前相比增大,则表示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均数±标准差对结果中所出现计量数据进行表示,选择%对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表示,并且分别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本次研究过程中选择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

在治疗完成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患者所取得总有效率为74.4%,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两者之间具体比较情况如下表: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

观察组43251053 93.0

对照组4320 8411 74.4

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者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8.6%,观察组中患者仅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7.0%,两组间差异十分明显。

3.讨论

银屑病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对患者生活以及工作均有很大影响。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利用紫外线能够将该疾病治愈,并且能够使复发时间尽量延缓,特别是对于点状银屑病而言,效果更好。利用紫外线照射能够对银屑病皮损表皮细胞DNA合成进行抑制,减慢表皮细胞繁殖速度,并且能够使T细胞凋亡,进而消退皮损。利用UVB疗法对银屑病进行治疗,其优点就是UVB为窄波,穿透力比较强,其主要治疗机制就是首先特异性作用于人群细胞因子以及细胞表面分子,其次为通过诱导作用导致银屑病中病因细胞死亡,最后作用就是使皮肤抵抗力增加,从而达到理想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银屑病治疗方面,UVB疗法所得到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得到较高治疗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生活重量得到提高,并且所出现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属于一种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法,可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志忠.银屑病的治疗[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2):8-9.

[2]张敏,张学军.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1,15(30):2339-2341.

[3]郑海雁.UVB治疗和常规治疗银屑病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1,26(28):271-272.

[4]黄英举,郑小帆,刘卉.银屑病治疗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1,4(24):180-181.

论文作者:毛建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4

标签:;  ;  ;  ;  ;  ;  ;  ;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毛建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