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崔荣新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崔荣新

延安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作为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对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房屋建筑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对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意义重大。只有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才能不断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现阶段在进行房屋建设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施工环节,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出现,有关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施工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每一环节的施工,有关人员都要努力的对其进行优化,并且使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质量进行加强。除此之外,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有关人员也要不断加强,这样一来,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障。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存在的缺陷

1.1 配比和浇筑问题

现阶段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核材料有相应的标准,然而,建筑企业施工单位为达到利益最大化,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一般不会使用质量很好的混凝土,而是用一些质量较差的混凝土或是半成品进行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这样做虽然可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成本,但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除此之外,若混凝土结构施工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也会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带来影响,使得混凝土强度降低。另外,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水泥、砂石和其他一些材料进行配比搅拌而成,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的混凝土原材料配比要求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而言,最好是一次性浇筑完成,考虑到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热反应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在浇注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浇筑。但是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往往由于相关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浇筑施工操作失误,造成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问题出现。

1.2 养护问题

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期是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养护。在实际的养护作业中,养护工作人员需要在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上洒水,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湿度,避免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过高而造成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进行养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但必须超过12h。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注意混凝土施工的季节性,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的混凝土开裂现象发生。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对养护的时间进行把握,导致混凝土的养护操作不当,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现象,影响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材料检验

(1)水泥。按照房屋建筑不同的施工部位选择不同型号的水泥,内部结构最好选择抗裂性能好、强度高、热度低的矿渣水泥;外部施工需要水泥具备良好的抗裂性能,对此可以选择中热硅酸水泥。

(2)骨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骨料分为两种,主要有细骨料和粗骨料,通常情况下骨料需要和碎石混合在一起使用,连续级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水泥的使用,在提高混合料的强度的同时保证其均匀密实程度,同时抗裂性较好;使用细骨料的时候适合选择中粗砂。除此之外也需要注意在掺入煤灰、水泥的时候要控制好使用性能和数量。

2.2 混凝土的配置

在配制混凝土时,要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稳定性、强度等级等都满足施工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在配置过程中要设计好混合料的配合比,水泥、石料、砂在加入拌和机内之前要过称,对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气候情况来对石子与砂的含水量进行测量,计算并调整实际混凝土拌制所需水量。为了缩减水泥使用的数量,避免水泥发生水化热现象,在配置清水混凝土的时候还需要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从而避免施工裂缝等质量缺陷的产生。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混凝土的水热化、混凝土和易性与稳定性等等。混凝土配合设计要尽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增强混凝土强度,提高混凝土可泵性。

2.3 搅拌混凝土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比,确定各种施工材料的使用量,并及时测量,根据实际变化适当调整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的长短,保证混合料的均匀度和使用性能。在选择混凝土拌制设备和运输设备的时候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前进行严格试运行,确保其无任何故障问题,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维修,避免由于设备故障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施工需要。

2.4 混凝土的运输

确定混凝土已经凝固硬化之后才可以进行运输。卸车时高度控制在距离地面2 米以内,同时与地面呈90 度角。如果混凝土原材料是在现场搅拌,则需要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是双轮手推车运输;如果搅拌位置和施工地点比较高,则需要使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进行运输;若是混凝土的量较少则需要使用手推车运输即可。

2.5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设置好沉降缝部位,尽量降低有害裂缝的出现,确保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若是必须中断浇筑也要尽可能的缩短两次浇筑间隔时间。通常采用插入式的振捣棒来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 之间,并且振捣移动的间距要控制在45~60cm 之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配合好振捣作业,混凝土的振捣要确保密实并均匀,在不影响钢筋分布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质量。在浇筑施工时为了达到饰面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浇筑方式,在浇筑施工时要注意保持连续性、均匀性以及对称性,从而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施工。振捣要遵循预制构件的特点,要用稳定的振捣方式,振动台适用于规模比较小的预制构件,振捣的时间一定要长,必须要保证预制构件的密实性。混凝土一般是从下面向上进行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方法一般先浇筑结构比较长的一侧,后浇筑结构比较短的一侧,浇筑一定要连续不间断。大体积的混凝土一般会进行二次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位置也要把握好,尽量避免出现过振、漏诊情况发生,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够。要保证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是温度出现异常,要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变化非常复杂,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我们可以预设冷却水管进行外部干预的降温处理。

2.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做好洒水养护工作,控制好养护的时间以及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并定期进行洒水与养护,避免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失误操作等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通常都要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质量要求。在外模的钻孔作业、切割作业以及焊接作业中必须做好混凝土的防护工作,以免对混凝土产生破坏,切实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可以混凝土的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控混凝土内外温度,采取洒水、盖膜等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房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采取合适的措施优化每一施工环节,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东科.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02).

[2]于清江.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探讨[J]. 门窗. 2017(12).

[3]张楠.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J]. 建筑知识. 2017(09).

论文作者:崔荣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崔荣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