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1吴亚兵,2刘晓阳,3宋鹏鹏,4程旭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1吴亚兵,2刘晓阳,3宋鹏鹏,4程旭

1.身份证号:13052919900811XXXX;2.身份证号:13112219861221XXXX;3.身份证号:13012319810801XXXX;4.身份证号:13082319870720X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效率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现在各行各业都引入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来帮助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提高机械设备的精度,以此来提升机械工程的质量。机电一体化使用,实现了我国机械工程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为我国的机械工程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探究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应用

引言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机电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进而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综合运用了起来,将其合理应用于机械工程中,可以促使机械工程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有效优化和创新工程机械设备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将会日趋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发展,那么就需要深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大力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促使工程机械设备智能化发展目标得到顺利实现。机械工程生产企业也需要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以便推动我国机械工程生产领域的整体发展。

1概述

具体来讲,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技术以及电控技术的基础上,综合了控制学、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多种学科而成的电子学科领域,综合性较强,优势比较明显。电力生产领域内最早开始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逐步应用于设备自动化、设备故障监测等较多领域,对各个行业与领域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工业、传感器以及信息技术等多项科学领域内的工程技术。实践研究表明,传统机械设备生产模式比较落后,将人工操作生产方式实施下去,不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之后逐步将流水线作业方式运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这样划分了生产人员的负责区域,明确了工作人员的职责,促使工程机械设备产品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进入新时期后,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扩大整体效益,企业开始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到工程机械生产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工程机械产品的产能得到大幅度增加。

2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新时代的到来,各类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和工业技术手段都在不断的提升。现代化的机械工程对设备和技术手段都有了更好的要求,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不但可以减少人力资源,还能够更加精确的控制各项数据,提高了产率。下文将会具体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2.1减少能耗,节能减排

传统的机械工程采用柴油为动力的机电设备,这类设备的使用在节能减排方面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在机械工程技术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柴油为动力的机电设备逐渐更新自身的技术手段,逐渐向减少柴油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电子设备可以控制能耗的输出,最大化的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2提高智能化水平

智能化发展是各行业发展方向,所以要认真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智能化控制技术,促进机电一体化的优化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的提出,为机电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的机电一体化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现代机电一体化已经融合了通讯、信息、网络等前沿技术,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生产任务的自动完成,实现对生产全过程自动化的监控管理,根据系统设定的程序,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并自动反馈相关故障信息,为故障处理提供分析意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提升自动化水平

自动化作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工程机械是否实现现代化作业的重要标准。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机械工程的自动化作业水平,实现机械工程作业全自动化甚至智能化控制。而且自动化的机械作业在运行效益、作业效果方面要远胜于传统的手动作业。另外,提升机械工程的自动化作业水平不仅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因为过度劳累而出现安全事故。

2.4加强作业精度控制

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可以加强作业精度的控制。在机械工程中,工程机械的设计以及加工制造都有着较高的精度要求,但是工程机械的制造又具有构件、零配件种类繁多的特点,结构异常复杂,普通的技术很难达到精度标准,保证工程机械的成品质量。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可以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借助电子科学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进行精准的控制,并进行自动化操作,减小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从而提升了机械成品的精度,实现了工程机械的精确化作业,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仪表监控系统

仪表监控可以准确识别当前机电设备生产状态从而预防各种故障。传统的仪表监控有微处理器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机械电子工程已经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等较为先进的仪表监控系统代替传统仪表,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科研基础上研究人员又研制出了新一代仪表监控系统如现场总线系统等。

3.2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

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能够自动发现机电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操作并将其排除,同时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还可以利用无损伤探伤法对机电设备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进行探伤以综合分析其生产状态以及故障发生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前排除了设备故障威胁,切实保障机电工程生产安全性。

3.3全息系统化方向

全息系统化的大体意思就是全方位呈现,全息这一特点会在日后的机电一体化发展中逐渐明朗起来,从另一种观点来看,机电集成将会使“指令”实现准确的执行,而智能化发展是一种主要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在日后的信息技术和模糊技术当中非常有用。

3.4模块化方向

模块化在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属于一个耗时耗力又困难的任务。就算是发展到今天生产厂商与产品样式也是非常纷杂的,研究和开发具备标准化电气接口、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事情。但是,这对于机电一体化的模块化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其不光可以让机电一体化的生产维修等成本得到保证,还可以让与之相关的技术人员培训得到益处。

结语

机电一体化系统采用电子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工作方式,采取了自动化的模式,通过电子技术达到了监控及时、工作效率高、工作精度高、减少能耗等工作高度。目前,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我国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机械工程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在科技领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使用价值在不断的提升,其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提高,将会成为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方向,将会不断的应用于机械工程当中,推动机械工程领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丽.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7,(01):71.

[2]杨力.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7):61.

[3]陶顺启.智能控制及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2014,,(14):95.

[4]张晓勇.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设计与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22):84.

论文作者:1吴亚兵,2刘晓阳,3宋鹏鹏,4程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1吴亚兵,2刘晓阳,3宋鹏鹏,4程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