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逻辑论文,理念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论述了“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和重要举措,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每一发展理念都曾经提出过,但其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是首次。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理论上的提升。“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每一发展理念在其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发展动力上,突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发展思路上,强调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发展条件上,明确了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发展道路上,坚持了开放是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应然选择;在发展目标上,揭示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结构作初步的分析。 一、创新:“五大发展理念”的本体论逻辑 所谓创新发展,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针对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制定新战略,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处于核心地位,排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具有本体论的意蕴,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何为发展”、即对发展的本体性理解问题,涉及对发展与实践、发展与创新、创新与实践的关系的认识。 首先,从人的实践理解发展的本质。在一般的意义上,所谓发展,就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伟大变革的关键在于其思维方式的改变。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把握全部的哲学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不是与人无关的自在的自然世界,而是与人有关、属人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发展的属人的世界。由此,发展问题就不是自在的自然世界在自在动变中产生的、从而提出的问题,而是人类世界(属人世界)在自为发展中生成的、从而提出的问题。而人类世界(属人世界)的自为发展,则是一种在人的实践中并受这个实践所决定、规定和生成的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必须从实践思维方式出发来把握发展的本质。从人的实践理解发展的本质,发展即是人的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重关系。发展的实质就是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人自身在人的实践中不断地否定现存状况、超越现存状况,而趋向于理想状况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实践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对立面的统一关系。发展就是人类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满足自身需要不断进步的实践历史进程,就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情境中进行的对象性活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社会的人化和人的社会化、客观主观化和主观客观化)。也就是说,实践和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其次,从人的实践理解创新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像那种书斋中的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是一种诉诸实践、强调革命、向往解放的哲学。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批判的、辩证的,具有创新精神,它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自然与历史、科学与人文的内在统一,它作为肯定的现实(现在),否定的是实践对象现存的过去;它作为否定的现实(现在),肯定的则是实践对象发展的未来(理想)。“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④因此,对现实的批判不能停留在观念层面的反思、批判与革命性变革,而是必须借助实践的力量,按照人的需要和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来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人自身。创新不是脱离实践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创新。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也是发展的理论、创新的理论。以实践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地提出新理论、新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最后,创新与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结果就是发展。创新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历史。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提出,要“分清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要“宣传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⑤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国情,以创造性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应对各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创造光辉而美好的未来,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造中来。”⑥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历史进步的本质在于创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创新。创新的方向就是发展的方向,发展的困惑就是创新的困惑。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 总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来看,发展与创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人的实践的本质力量的展开。人通过占有和发挥自己的实践本质、推动了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就是人通过占有和发挥自己的实践本质,在历史性实践中促成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依次更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创新就是发展,要发展必须创新。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本体逻辑。当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党的事业面临的发展阻力越来越大,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 二、协调、绿色与开放:“五大发展理念”的方法论逻辑 相对于创新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本体地位,“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理论意蕴主要指向的是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其本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揭示的,“人—自然—社会”在实践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互为发展条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自然—社会”在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为发展条件的有机整体。而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这三种理念在“人—自然—社会”这一整体的发展中各有所侧重。 首先,协调发展侧重的是“人—社会”这一整体发展的理念,强调的是发展的内部机制。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相互开放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状态和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事件、过程都是由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社会结构是一种以人的实践为载体和纽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态纵横交织的运行体系。整个社会有机体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只存在于作为社会系统组成部分的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社会结构本质上也就是过程结构。因此,社会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优化组合,才能维持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从而形成一种有序的稳定结构来推动社会发展。也就是说,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本质上是统一的。如果片面地强调物质生产的作用,忽视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就会把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尺度,会以牺牲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社会发展不是单纯经济的增长,或者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不是单纯的文化的发展,而是总体性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就是追求事物稳定有序的实践过程,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行中,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相协调,不断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其次,绿色发展侧重的是“人—自然”这一整体发展的理念,强调的是发展的自然条件。所谓绿色发展,是指在绿色创新驱动下,改善资源利用方式,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主要特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人是自然存在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要靠自然界生活,人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界以换取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前提。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永续性。另一方面,虽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但它归根到底要以自然界规律为基础,并受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只有正确地认识并按照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忽视这些而去片面强调以人为中心,自然界就会报复人类。因此,既不能把发展看成是社会方面单纯的经济增长,也不能把人的、社会的发展看成是可以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绿色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平衡的统一。绿色发展强调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把对单一的经济增长的追求变为实现社会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绿色发展还强调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倡导绿色消费。⑦ 最后,开放发展侧重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整体发展的理念,强调的是发展的外部因素。所谓开放发展,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社会系统在相互开放、相互交往中获得新的社会能量,加快社会发展的速度。当今时代,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是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狭隘的范围之内,遵从着内源式的自然演化规律,而是在与外部世界进行广泛交流条件下的发展。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从全球战略与人类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扬弃地吸收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才能取长补短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开放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的方式和理念,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了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远眼界、博大胸怀和历史担当。经济全球化让人们利益相互交融,给了全人类走向共同发展的可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找到利益支点,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未来。中国必将通过自身的开放发展、和平发展,不断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和持久繁荣。 总之,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具有方法论的意蕴,其本质上是统筹兼顾的方法,它告诉我们在处理“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上,要看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些实践中的对立面,把发展看成是这些对立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社会发展,而置人的发展、自然的发展于不顾。这是一种关于从总体上指导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方法论。 三、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论逻辑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具有价值论的意蕴,指明了发展的价值取向,解决的是“发展为谁”的问题。所谓共享发展,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发展的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从而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首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重关系,人类从自然界和社会中获得解放和自由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人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创造、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这是从实践出发理解发展的本质得出的必然结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交往关系的丰富等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人的发展可以积极地促进社会的自我完善和更新。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进步的过程,也就是人从社会中逐步获得发展、逐步实现解放的过程。因此,社会的发展也即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总是历史地、具体地体现在人的发展、解放的程度上面。社会发展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要看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意义。如果社会发展能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于每个个体的自我实现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整个人类走向自由王国,这样的社会发展就是有价值的。 其次,通过共享发展来增强发展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建构发展图景的能动力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发展还处于对自然的依附关系的基础上,自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使实践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⑧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实践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处于资本的统治下,使得“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行为反而支配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发展阶段。”⑨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到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主体,人民既是共享的主体也是价值的创造主体。因此,实现共享发展,就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通过优化民主机制、改进民生制度,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各尽所能;保障各项权利的落实、切身利益的增进,让在全体人民“共享”中各得其所;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使全体人民在“共富”进程中和谐相处。(11)最后,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和发展目标。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2)。恩格斯也提出,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3)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14)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也即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必须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人的物质需要、人的精神需求、人的实践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等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从共享的主体角度来看,在社会发展的横向层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发展,而是全体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关键在全面,既包括发达地区的人民,也包括不发达地区的人民。从世界范围来说,发展既包括发达国家的人民,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开放、共享、共赢、共同合作的发展理念,必将改善世界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打破地域的界限,增强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交往,大大加速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进程。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纵向层面来说,发展不仅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发展的历史延续性,不能以损害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代价。因此,共享发展不仅仅改变当代中国人的命运,也将改变全人类的命运。 总之,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逻辑,是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发展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幸福、自由、解放,要把维护人民的公平正义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充分体现了实践的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实现了党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 注释: ①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41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页。 ⑥习近平:《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6月4目。 ⑦参见王永芹:《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4年。 ⑧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85-86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1)参见孙肖远:《准确理解“共享发展”的内涵》,《新华日报》2015年11月17目。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标签:五大发展理念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五大发展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