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 市宝丰县中医院 467400
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格列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2型糖尿病诊疗患者中,共计选择86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利格列汀,比较两组的降糖效果与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在治疗后均低于参照组,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降糖效果优良,安全性高。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利格列汀;治疗效果
糖尿病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典型代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者多以2型糖尿病为主,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持续性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多采用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1]。但是目前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较多,而从临床实践发现,对GLP-1代谢发挥调节作用的DDP-4抑制剂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为选择更优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治疗获取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共计随机选择的86例调查对象,均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各43例的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6±5.4)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5±2.2)年;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1.5±4.5)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6±1.4)年,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接受二甲双胍(生产厂家: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g×20片/盒,国药准字:H20023370)治疗,每次0.5g,一日三次。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利格列汀(生产厂家: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mg×7片/盒,国药准字:J20130081)治疗,每次5mg,一日一次,两组共接受3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在治疗前后的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开展统计分析,血糖水平以x±s表示,用药不良反应以n(%)表示,分别以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
两组治疗前的血糖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比参照组要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参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腹胀症状、2例低血糖、1例便秘,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研究组患者中腹胀、低血糖、便秘患者各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7,P=0.291)。
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情况(mmol/L)
3讨论
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主要以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为常见表现,所以有效纠正体内胰岛素水平、使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切入点。
目前针对糖尿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从本研究结果中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比参照组要低。主要是因为二甲双胍能够对肝脏糖输出发挥抑制作用,使肝糖原异生以及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量得到有效减少,并且有利于提升机体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的途径,纠正体质代谢紊乱,使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对高血糖应答水平相应提高[2]。而利格列汀能够对DPP-4酶讲解内源性肠促胰岛素GLP-1发挥抑制作用,使GLP-1浓度增加,延长作用时间,使胰岛β细胞增殖相应增加,减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速度,抑制高血糖素分泌,进而改善胰岛功能。同时可使胃排空速度相应降低,降低饥饿感,减少脂肪与热量的摄入,进一步发挥降低血脂作用[3]。而本研究结果中,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表明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利格列汀治疗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格列汀治疗的效果优良,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孔祥国.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17,4(28):104-104.
[2]宋美玲.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124-125.
[3]王晓红.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9):52-53.
论文作者:张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血糖论文; 格列论文; 糖尿病论文; 水平论文; 统计学论文; 胰岛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