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佳
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6064
摘要: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年月收治的86例偏头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进行治疗,两组病患均为2个疗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病情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疗效较为显著。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内科疗法对偏头疼进行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症状具有时间短、疗效快、效果显著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上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方法;效果
偏头痛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发作性头痛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体神经或血管引起的功能障碍,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具体表现为反复性发作的或偏侧头痛。并以女性患者为主,过去临床上的治疗重点在于对临床症状的预防控制以及对患者疼痛的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发作率较高。本院通过反复的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偏头痛的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体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 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偏头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并将其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3例。其中对照组有28例女性患者和15例男性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9到72岁范围内,年龄平均在(41.3±1.2)岁,病程在 6个月到5年之间,病程平均在(2.4±1.3)年;观察组有23例女性患者和 20例男性患者,年龄在21至70岁间分布,年龄平均在(39.7.3±1.6)岁,病程为8个月到6年之间,病程平均在(3.5±1.6)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依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
观察组: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中医内科对不同类型偏头痛进行临床治疗。其中瘀阻脑络型患者29 例,采用血府逐瘀汤。药物组成:红花5g,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及葛根各30g,酒洗地龙、桃仁、川牛膝、赤芍、川芎及佛手各10g。能够促进脉络疏通,活血益气,从而达到化瘀活血的疗效;风阳上扰型偏头痛患者15 例,选用天麻钩藤汤。药物组成:生牡蛎、珍珠母、麦芽及石决明各30g,佛手片、天麻、川牛膝、钩藤、僵蚕各10g,炒桅子9g,全蝎末和生白芍各5g。本方具有平肝潜阳、熄风通络的疗效。肝郁气滞型类偏头痛患者24 例,选用柴胡疏肝散。药物组成:30g的珍珠母,川丹和参芎各15g,炒枳壳及牛白芍12g,白蒺藜、柴胡、醋元胡和郁金各10g,蝎末5g。本方能够疏肝解肾,止痛效果较好;肝肾阳虚型类偏头痛患者12 例,选用滋补肝肾汤。药物组成:茯苓25g,枸杞子、山药和熟地各15g,白蔟藜、菊化、天麻、山茱萸及丹皮各10g,本方具有温阳益气、滋肝补肾的疗效。用热水煎服上述四种药方,15天一疗程,一天服用一剂。
1.3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连续治疗30天后,偏头痛症状均消失,且随访3个月均未复发;显效:患者治疗30天内头痛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内未见有再次发作;有效:患者治疗30天内头痛症状显著缓解、程度减轻,发作频率降低,随访1个月发作次数较前减少;无效:患者连续治疗30天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愈人数为17例,显效患者15例,有效5例,无效患者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人数为7例,显效人数为10例,有效人数为9例,无效人数为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4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86 例偏头痛病患行中医内科治疗后的效果
3讨论
现代中医理论认为,偏头痛属良性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且受遗传、环境及情志等因素影响,女性的发病率一般高于男性,偏头痛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但临床治疗效果却不佳。据有关数据表明,西医治疗症状仅是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根治,患者复发率较高。中医内科治疗治疗更具针对性,以辨证分型为前提,患者接受度高,临床效果显著。据本次探究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治疗总有效率86.05%,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47%,(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内科治疗施治过程中,根据患者自身的发病特点、实际情况,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充分发挥中医熄风清热、疏络理气的作用,针对性较强。疼痛症状药方中的药物如:川芎,作为主要的治疗药剂,能够疏通脑部血管的流通障碍,使脑血管扩张,纠正脑部的低灌注状态,防止脑部神经炎症的出现,从而达到止痛目的;桃仁及红花和有活血化瘀的疗效,当归养血活血,柴胡和细辛能够梳理肝脏,生地黄牛膝养阴通经,赤芍去除血瘀,甘草的能够是对各剂药进行急性调和对药效的相互补充,主要起到之效。中医内科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适量进行药剂添加,治疗效果能够得到很高效的发挥。
综上诉述,采用中医内科方法对偏头痛进行治疗,治疗针对性强,复发率低,可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青松.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21):528.
[2]张淑英.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602-603
[3]王涛.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甘肃科技,2014,30(12):145-147.
[4]申延安,卜庆峰.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28:178.
论文作者:刘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患者论文; 偏头痛论文; 内科论文; 中医论文; 疗效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