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逻辑与盲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盲点论文,逻辑论文,危机论文,高校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153(2009)01-0101-05
一、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逻辑
(一)关注境遇性危机事件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往往注重的是对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事件引发的损害学校信誉、形象的境遇性危机的干预,诸如校园暴力、校园安全、自杀等。
(二)关注危机后的干预
当前高校对危机的干预主要是以危机后的干预为主,充当的往往是“灭火队员”的角色。同时危机后干预的处理逻辑通常又是:(1)对消息进行“控制”和封锁。一方面学校以稳定和大局为由,控制对相关消息的传播。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大部分大学生自杀事件,其所在学校都会对消息进行封锁。另一方面重点关注控制现场局面和相关当事人,试图尽快在可控的范围内使事件消弭于无形。然而,“控制”的结果常常是,一方面是真相缺位,流言僭越,无法辨识引起校园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因,最终失去干预的最佳机会,甚至还可能由于引发危机的信号继续存在,而再一次引发相同危机事件;另一方面,不真实的报道,学校老师、同学、管理人员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因不了解真相的随意谈论或不负责任的言谈和行为,都可能造成危机事件当事人的“二次伤害”而继续引发危机。(2)强调功利,重点关注危机后的处理过程和善后工作,关心事件对学校声誉的影响以及经济补偿、财务分担、教育管理、社会安全等问题。
(三)关注学生危机当事人的补救性干预
强调设立心理咨询室和提供个体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守株待兔,将工作局限于一些特殊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形式简单化。
(四)强调对单一问题学生的关注
重点强调心理普测,强调对筛选重点对象和特殊群体的防范,并以其人数的多少或有无来权衡心理危机干预的轻重缓急。事实是着重于单一因素(如精神因素、贫困、失恋、学习困难等因素)的预防工作不可能从根本上降低危机。心理测量作为反映一个人心理状况的“一面镜子”,确实有助于早发现、早疏导、早干预。但大量的高校危机事件显示真正出问题的往往并不是那些被筛选的对象,一些学生在老师同学的眼中甚至是阳光孩子。这一结果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假设——几乎所有有自杀等危机行为的人都有精神障碍——提出挑战。2003年北京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的“全国心理解剖研究”结果也证实这一点。同时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测量误差的结果普遍存在,高校大规模的心理测量只能算是一面模糊的镜子。
(五)强调心理援助者的力量
惯常的危机干预逻辑导致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在实践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些盲点的存在,使当前危机干预方法日显局促,有的还阻碍了高校建立的心理危机干预各项机制的有效发挥,使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缺乏实效性,甚至还导致事态向相反方向演化,形成更大的危机。这在诸多校园危机事件中均得到验证。那么,我们到底忽略了什么?什么应该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二、必须直面的心理危机干预盲点
(一)忽视发展性危机,缺乏关注原生态的智慧
布拉默(Brammer)指出,危机包括三个方面:(1)境遇性危机,(2)存在的危机,(3)正常发展性危机。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要履行不同的成长任务,大学生在正常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因为环境的变化容易遇上困难或阻滞而导致一些异常的反应,如果这些潜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早干预,便会产生压力,慢慢发生心理失衡,并由此带来情绪、认知、行为、人际交往、甚至生理上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遭遇成长中的问题,如对大学生来说,新生入学不适应、目标缺失、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学业适应困难、不能正常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有获得奖学金、性问题、人际交往困难等都可能导致发展性危机。由于这种危机是慢性的并呈弥漫性的特点,很容易被忽视。而忽视发展性危机带来的问题极易引发各类矛盾,直接导致校园危机。其实高校很多学生的问题都是发展性问题,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一些大学生主诉的内容多与发展性问题有关。缺乏关注原生态的智慧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忽视发展性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消除这一盲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一定要重视发展性危机、要有关注原生态的智慧,要有平民化的姿态,真正以“以人为本”为宗旨,深入到我们的学生中去,关注发展中学生的生命状况和心理需要,了解学生想要怎样的帮助以及可能出现的阶段性的群体情绪,关注可能引发学生心理失衡的真正原因,从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及时调节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提高应对新环境的有效性,而不是只讲形式,动辄国外、专业化。
(二)预防性干预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学生主体自助的力量
预防性干预是指在危机可能发生前的心理干预,它是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建立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应该包括对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干预,也应该包括对心理基本健康的人群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即应该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干预,其次才是重点关注校园内有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如大学一年级的生活几乎对所有新生来说都是一次心理上的危机,由于他们在身心发展方面会有非常显著的共同特点,而学校每学年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基本是相同的,因此他们在大学阶段会遇到哪些共同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会对他们产生哪些影响等都是可以预测的,都是可以进行预防性干预的。而当前我国高校对危机的预防停留在机制建设上居多,停留在补救性干预居多,并且形式简单化,缺乏对整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和学生自助力量的重视。
直面这一盲点,高校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必须要做好三件事:
1.重视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主阵地的建设。开设心理必修课,搭建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平台,专注于促进全体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提高“水性”、获得自救水平的场所。
2.重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观。
3.丰富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内容,教会学生自我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在新的价值观的引领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解决和自我成长需要不断丰富干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校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1)认识自己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及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认识自己角色的变化和将要扮演的新角色;(2)认识新环境的校园学习、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特点;(3)澄清一般性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障碍,认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自己可能遭遇的心理困扰和一些预防的基本方法。(4)正确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和技巧,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解决压力的一套有效的应付机制,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不能跨越的问题会主动寻找帮助,树立敢于面对心理问题的人才是真正心理健康者的意识;(5)回眸成长路,认识童年成长经历在自己身上的烙印及如何突破成长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局限;(6)掌握认知重建等管理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方法;(7)认识健康的爱情观和性心理问题;(8)掌握一些应急状态下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教会学生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危机事件中,正确面对各种心理危机,做自己心理的主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证实了这些内容的选择使高校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初始阶段,就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达到积极预防的目的。
(三)忽视产生心理危机的源——价值观的引领
长期以来,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一直把人在生活中遭遇的困境、挫折或变化看成是心理危机的根源,关注的往往是引发危机的事实本身。不可否认,心理危机总是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冲突有关,但是在一些校园心理危机案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经历相同的危机事件后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倾向。一部分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变得消极倦怠,甚至还表现为轻生自杀、离家出走、暴力攻击、肢体自残以及性行为错乱等严重的情绪行为失衡状态。而另一部分人却能从危机的处理中获得新的心理感受,获得成长。如近年来数起典型的校园暴力或非正常死亡仅仅都是因为被取消录取资格、与同学打牌发生口角、求爱遭拒绝等生活中常见的应激。可见导致一个人情绪混乱、行为过激、出现危机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而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成年早期的大学生主导的心理动力就是价值观,它的形成跟不同的家庭和成长环境有关,它支配着认知、情感、意志整个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简言之,心理危机归根究底是由价值观的偏离引起的,价值观通过认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价值冲突才是真正的危机源。不从源上去解决问题,克服危机当事人价值理念的缺陷,摈弃此价值观推动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认知,忽视那些长期存在的危机源,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就很难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当相似的危机再次出现时,当事人便会重新卷入危机之中,甚至导致危机状态的加深。直面这一盲点的最本质的问题就是高校必须重视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价值观的引领,重塑价值观,引领学生形成一个与文化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念体系,使他们在面对现实学习、生活中能够对潜在的以及即将产生的心理危机起到免疫作用。
(四)忽视对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心理干预,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存在误区
任何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反应,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反应,出现诸如没有安全感、焦虑、无能为力、失败、失望等典型的心理压力失调症状,产生“心理倦怠”。同时教师因为本身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可能带来心理失衡,因而教师也同样需要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关怀。
(五)对危机事件引发的群体情绪可能带来的后果明显缺乏认知,忽视对危机后积极心理环境的创设和人文关怀
其实大多数学生和老师在各种危机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绝大多数情绪和行为问题都是一般性心理问题,都是“对不正常状态的正常反应”。这些一般性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所有人身上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但是由于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对危机当事人产生强烈反应和剧烈影响,而且很容易造成大多数人的心理失衡,包括那些不在危机事件中心的人,不在危机事件发生现场的人、与危机事件当事人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人,从而更显著、更集中地表现出这些心理问题。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更多的是隐性的,这种危机事件引发的群体情绪很容易被忽视,忽视不意味着解决,它会弥漫开来,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继续引发新的危机,也可能会使一些学生把所看到和听到的暴力或自杀事件作为榜样,认为它们是解决生活中碰到困难的一种方法,从而进行模仿,形成“维特效应”,危机不断发生。有自杀死亡事件发生的学校再次发生自杀的可能性达300%,如华南农业大学十天内曾发生四起自杀事件。当前高校危机干预的功利性的处理逻辑很难消解这种情绪。消除这个盲点的做法就是创设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认真应对师生在危机事件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从人的心理属性角度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服务,从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角度采取种种有效的措施,这样在处理这次危机的同时也可以解决过去一直隐藏的心理问题,才有利于全体师生心理复原,安全地渡过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