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咯血 院前急救 窒息
【中图分类号】R56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335-01
咯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它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的症状。大咯血是指24小时内咯血量>600ml或单次咯血量超过200ml即可诊断为大咯血。窒息是大咯血最严重而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在数分钟内造成患者死亡。由于院前急救的条件有限,更是加大了急救的难度。我科于2013年10月在院前成功抢救一位因大咯血致窒息的患者,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男,40岁,某工厂工人,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色暗红,约4次,量少,未予特殊处理,约十分钟前咯血一次,色鲜红,量约200ml,伴气喘,活动后气喘加重。既往史:类似咯血病史十余年,外院曾诊断“右肺中叶肺结核”。查体:T:37.1℃ P:116次/分 Bp:140/80mmHg R:22次/分,血氧饱和度90%,意识清楚,呼吸稍急促,右肺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00次/分,心脏听诊未及明显异常。在接诊患者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伴明显痰鸣音,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紫绀,随即神智不清。查体:呼吸浅快,三凹征明显,双肺呼吸音明显减弱,血氧饱和度降至60%。口鼻咽部可见大量血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立即给予体位引流,取头低足高位斜卧于床边,上身与床面成45℃~90℃角,轻托病人的头中使其向背部屈曲,以减少气道的弯曲。并拍击病人背部,尽可能倒出滞留在气道内的积血。同时将口撬开清理口咽部的积血,然后用粗吸痰管经鼻插入气管内吸出积血。快速将血液吸引干净行气管插管,再次快速吸除气管插管内血液。从气管插管里吸出血液约200ml,可见暗红色血块。同时予吸氧心电监护等处理。病人逐渐恢复微弱呼吸,神志逐渐清楚,呼吸困难稍缓解,血氧饱和度85%。立即开放静脉通道,予以立芷血、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治疗。约半小时后患者面色较前明显好转。血氧饱和度升至90%,送医院内进一步治疗。
2、体会
2.1预见性的准备:大咯血病人的主要危险在于窒息,这是导致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接到出诊电话如果是咯血的病人,首先要想到有窒息的可能,因此对所需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要有预见性的准备,如果考虑有紧急使用的可能应将吸痰仪带至患者身边,能够在出现危险时第一时间[2]将急救仪器投入使用。像上一例病人,若是在发现患者窒息后需要返回车取吸痰仪,势必会耽搁救治,患者能否转危为安还是未知数,所以在出诊的同时联系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做出预见性的准备显得尤为必要。这是成功抢救的基础和保障。
2.2合理的治疗:大咯血的病人,窒息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失血反居其次,迅速解除窒息是大咯血急救中首要任务,所以体位引流和负压吸引是第一时间需要做的,必要时抢救性气管插管,目的都是尽快清除堵塞气道的积血,保持气道通畅。之后才是开放静脉通道,药物止血,维持循环稳定。
2.3人性化心理干预:咯血患者的心理活动多表现为紧张、恐惧、濒死感。患者不良的情绪反应,高度的精神紧张,反射性引起喉头痉挛易发生窒息。作为院前急救人员,应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应调动在场家属的积极性,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障院前急救[3]处置有条不紊的开展。
2.4个人的防护:大咯血常见原因之一是肺结核。院前接诊此类病人时,需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制度。在国内受历史、文化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倡导“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理念,这对树立急救人员形象,弘扬社会正气有积极意义,但对急救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却很容易造成伤害。在美国,在尊重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同时,更加尊重急救人员[4]自身的生命与安全,因为只有保证急救人员健康和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更多的生命。
3、小结
咯血的急救必须坚持争分夺秒,防止窒息,迅速止血的救治原则,时间就是生命,必须采取迅速而有效的抢救措施。抢救仪器和抢救药品的预见性准备是成功抢救的基础和保障。体位引流和负压吸引是首要任务,尤为关键,其次才是药物止血,补液。待病情稳定后选择合适的时间转运也直接关系着后续抢救的成功成否。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
[2] 郑进.谈救命的黄金时间[J].医学与哲学,2012,33(9B):66—67
[3] 李宗浩.首席专家李宗浩谈急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4] 郑进.我国院前急救人员被忽视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2,33(11B):66—68
论文作者:王华乔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呼吸论文; 预见性论文; 饱和度论文; 人员论文; 体位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