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431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在先进的教学政策的影响下逐渐被提升。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活动均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教育人员在对刚刚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采用相对特殊的方法来提升其职业技能。为了会当前的设备培养出更多素质相对比较高的人才,教育人员要将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之间的衔接工作做好,本文以农机专业为例,对其专业内的中职与高职两个教学阶段具有衔接作用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方法;相关问题
在新型农业技术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升,通过使用新型农业机械装置,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减轻农业生产人员的工作量,及时面临相对比较繁重的农业生产任务,生产人员也可以快速地完成生产任务。而为了研制运行效率更高的农业机械,职业院校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的全新技能型人才。但是从农机专业的基本授课效果来看,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阶段性衔接问题,尤其是在学生从中职阶段向高职阶段进行衔接的时候,本文对合理的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进行分析。
1 当前的农机专业存在的衔接课程体系的问题
对当前的几个职业院校开设的农机专业的课程的授课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农机专业的学生存在基础性的机械制造知识不扎实,实际操作水平比较低的共性问题,仅仅只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就已经限制了职校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加入到农业机械制造领域中之后,并不能顺利地完成基础性的工作任务。从其在校学习情况来看,发现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课程衔接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先对最为主要的课程衔接问题进行研究。
1.1 专业课程脱离实际的岗位需求
从农业机械专业在中职阶段以及高职阶段的授课情况来看,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课程都没有与该领域的工作岗位有效衔接,职校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岗位。但是职校给学生提供的教材内容较为落后,其介绍的还是前一个农业发展阶段应用的农机制造技术,这种教学内容已经完全与现有的岗位脱节,学生学习的农业机械生产知识不能满足岗位工作需要,因此在对农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的时候,教育人员需要先深入到农业机械制造领域中,对企业设置的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了解,同时还需要对其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展开研究,以便于更新课程,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帮助岗位储备人才。
1.2 课程衔接的紧凑度比较低
从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需求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就爱搜狐都没有对课程衔接工作加以重视,中职教师需要在中职教育即将结束的时候,帮助学生对应当掌握的农机制造知识进行巩固,并简要地对高职阶段的农机专业的知识进行阐述,使学生对更高难度的知识有大致印象,而高职教师在开始对知识进行讲解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农机知识加以巩固。另外,在对不同阶段的知识进行衔接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把握好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性,通过迁移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利用旧的知识来掌握新的知识,以具体的知识为例,如果学生在中职阶段没有将基础的电路相关的知识内容掌握扎实,其很难理解在高职学习阶段需要明确的控制电器设备的基本要点。因此教师必须要优化衔接课程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
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后,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势必定位不清,课程内容层次容易混乱,有些课程就会存在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过,在高职阶段又重复学习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 构建衔接课程体系的方法
2.1 改进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衔接是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文章对构建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明确研究重点,发现主要问题,促进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教学顺利开展。首先应严格遵照教育部在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保证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的门类及最低课时数。然后,适度增加中职阶段数学、物理及计算机等公共课基础课难度,具体内容可根据高职阶段农机专业课的特殊需求安排,为后续专业课做准备。
2.2 完善专业课体系
可将中职和高职阶段专业课程细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再分别对这三种类型专业课进行构建和衔接。
专业基础课: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农机专业的入门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也要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做准备。因此可将一些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实训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的课程确定为专业基础课,如:金工实习、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中职和高职阶段专业基础课门类应有所重复,但课程内容应有较大区别。
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典型岗位技能的课程,它是农机专业学习的关键。为此,需要对岗位需求详细分析,确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下,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门类。高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在深化中职课程内容的同时,应包含更全面的学科知识和较新的技能培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介绍农机专业前沿知识,展示学科成果,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课程。中职阶段可开设少量选修课,高职阶段应提供较多的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2.3 添加实训课程
农机专业实训课程应依托岗位技能要求,强化理论课内容。中高职在实训课程衔接时,首先应编写实训计划,在实训内容、学时、操作难度、工具使用方面做好衔接。其次,中职教师应以高职实训内容做适当拓展练习,激发学生思考;高职教师应以中职实训内容做课堂引入,巩固学生学习。
3 课程衔接实践情况分析
中高职阶段的专业课应有所区别和联系。为了知识引入和技能迁移,各阶段专业课程在内容方面允许有少部分重复。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强化中职阶段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又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高职要学的新内容。但中高职阶段专业课应有较明显区别,中职阶段专业课应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高职阶段应将全面的理论知识、前沿动态,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因此,课程内容衔接要做到:知识点衔接紧密而有序,课程内容由浅入深,注重知识巩固和升华,技能操作由简单到复杂。
4 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机专业这个比较热门的专业的衔接性课程系统构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课程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机械制造技能学习活动,不但降低了农机专业的授课效率,同时还会使学生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如果不能牢固地掌握基础性知识,学生也就无法对专业技能进行掌握,本文又提出了能够有效构建衔接课程系统的方法。高职教师与中职教师需要以学生在不同阶段具有的学习能力为准,确定合适的授课任务,在中职阶段,将授课重点放在机械制造理论讲解方面,在高职教学阶段,则注重提升学生的实际制造技术,使学生进行完善的课程过渡。
参考文献:
[1]段红. (2017). 安徽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 70-73.
[2]孙移, & 王华. (2017). 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时代农机, 44(6), 157-158.
[3]刘军, & 陈建超. (2016). 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z1).
[4]张晓娟. (2016). 中高职衔接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大陆桥视野(22).
[5]李玲玲. (2017). 汽修专业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衔接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6), 14-14.
课题名称: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课题类别: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GZB1317034
论文作者:郭佳昆,李,冬,刘凤喜,刘小飞,李颜龙,付丽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高职论文; 阶段论文; 专业论文; 课程论文; 农机论文; 中职论文; 知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