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安排建设小康社会_市场经济论文

用制度安排建设小康社会_市场经济论文

用制度安排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社会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经济学和人类经济史证明,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推动经济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论述,事实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制度安排。有了这样完善、充实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安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会顺利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所有制结构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毕竟有着不同计划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究竟应当有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呢?对此,江泽民同志讲道,“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他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他同时指出:“坚持公育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当是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却一直是一个不断探讨和争论的问题。理论的分析和实际的经验都表明,在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基础上是很难搞成什么市场经济的。几年来,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理论界的推动下,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极端重要性,逐步认识到没有所有制结构的科学调整,就难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天,江泽民同志对此作下高屋建瓴的论述,这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什么是市场竞争和市场选择?市场是追求效率的,市场选择包括着市场的肯定和市场的否定,即市场的淘汰。市场选择的最大魅力,就是不仅可以使现有的稀缺资源,包括国有的和非国有的,得到最佳配置,更为重要的,它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的特征和需求,把不同的经济成分调节到一个最适合的比例和结构,在各种经济成分各得其所的同时,使整个社会经济充满活力。

即使是市场选择,我们也没有必要担心国有经济的地位。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在市场经济中确有一些事关全局,其它经济成分做不好,也不愿做的事,这就构成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国有经济相对于其它经济成分的比较优势。

公平的市场和平等的准入

马克思的经济学告诉我们,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各个行业实际上是要获得相对平均的利润的。现在看来各个行业的资本是否获得平均利润,是市场经济是否成熟和有效的标志。然而,形成平均利润的基本条件是资本必须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可以自由地进入各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行业垄断,行政扶持,我们有相当多的特殊企业,在其既是政府部门,又是企业主管的保护之下,以其垄断利润掩盖着低效,而且形成了行业之间分配的不均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特别是加入WTO之后,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在十六大报告里,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放宽国内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这一论述的意义十分伟大。他有利于打破在行政力量保护下的垄断,有利于为民营经济发挥作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把市场对各种所有制的选择落到了实处,可以使市场能够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地在对待民营经济的态度上,如果不是叶公好龙的话,就应当给民营经济以基本的国民待遇,创造供它们平等进入的具体条件。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确认各种生产要素存在的合法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论述,确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有的分配方式。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是不同的。计划经济必须按劳分配,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下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劳动者只有自己的劳动力,且物质没有极大丰富,劳动尚未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因而只能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在当时的情况下具有激励性和刺激性。

然而在市场经济下却必须按生产要素分配,因为市场经济下必须承认各种要素存在的合理性,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只有按要素的贡献分配,才能使各种要素各得其所,才能够解决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的动力源泉,使他们无后顾之忧的不竭努力,不断做大,并最终服务于社会。如果不承认资本、技术、管理的贡献,那就事实上扼杀了这些生产要素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从社会财富的增殖,从经济的不断发展来说,我们的社会不仅要保护劳动,也要同时保护资本、技术、管理等一切要素。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江泽民同志的精湛论述,提示了市场经济下分配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

根据笔者的研究,效率与公平在经济运行中是属于不同层次的问题,效率属于微观经济层次,公平属于宏观经济层次。可见,社会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取向与经济体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定就是市场在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是第一位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在市场配置基础上调控,是第二位的。当我们把市场放在基础性的、第一位的时候,也就自然地把效率放在了第一位——这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下微观运行的特有的竞争性,要求保持人们平等竞争的各项权力,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保障社会公正。这里所讲的社会公正,指公民拥有平等竞争的各项最基本的权力,平等的竞争机会,并使贫富的差距保持在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使社会经济处于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稳定之中。

市场经济下效率处于微观层次,公平处于宏观层次,其直接后果是社会经济充满生机,蛋糕做得更大,可分配的财富增多,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都有可能提高。

其次看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思想渊源在于试图通过计划经济,解决资本主义经济所造成的巨大社会浪费,特别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一开始就把社会公平问题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效率。

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在思想渊源上把公平置于首当其冲的地位,而且在实践上也不能不是这样。按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企业只是让会化大工厂的车间,这样,企业的微观生产目的就直接等同于国家的宏观生产目的。进一步,当国家直接干预企业、操纵企业的时候,实际上也就不存在宏观和微观的区别了。微观和宏观的混淆,使得国家一视同仁的、父爱主义的保护所有企业,因此,公平第一,并且因过分强调公平而丧失效益,是我们曾经尝试过的、计划经济的真实写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保护私人财产,就是保护市场经济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一论述无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还是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将发生不可估量的巨大的影响。

就当前来说,我们只有保护私人财产,才能解决市场经济下企业不断做大,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如果私人财产不能得到切实的、有效的保护,有的人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就有了后顾之忧,就不愿继续做大,就会把财产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区或国家。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成熟的市场经济理论都强调对私人财产的保护,所有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一如既往的保护私有财产。事实上,只有私人财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家的财产也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原因在于只有保护了私人财产,才能建立起健全而有效的法律制度,以及以法律制度为基础的法制观念,于是,在人们心中才会有明确的产权界限和对国家财产的保护。

对私人财产的保护,在中国历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典型的私有财产,理所当然地没有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制建设。当然也就没有市场经济。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连绵不断的均贫富。这可能是中国后来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私人财产的保护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是具体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的有关内容,从方方面面科学地论证了市场经济的具体制度安排。有了这样完善、充实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安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会顺利实现。

标签:;  ;  ;  ;  ;  ;  ;  ;  ;  

用制度安排建设小康社会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